摄影-景别的选择_第1页
摄影-景别的选择_第2页
摄影-景别的选择_第3页
摄影-景别的选择_第4页
摄影-景别的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摄影构图

周颖10、2

第六章摄影构图

构图本是绘画艺术的专用名词,指画面的布局和结构安排,偏于主观创意。取景是摄影技术上的专用名词,指对摄入底片的景物范围进行选择和界定,用在表现方法上,还应该有一个拍摄的瞬间选择问题,通常多偏重于客观的选择。摄影不同于绘画,它涵盖了客观的选择和主观的创意,但更多的是客观的选择,因此,用取景或取景构图更为恰切。第一节构图的原则与要求一、构图的原则从广义上讲,摄影的取景构图贯穿从现场拍摄至最终剪裁的全过程;狭义地说,就是画面景物的取舍、布局和结构。它通过镜头视野的选择,把被摄的主体、陪体和环境组成一个整体,构成完美的画面,用以揭示主题。优秀的照片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深刻的内容,众多的信息量,同时也需要具备与内容统一的完美的表现形式。单单从形式出发,没有创意,内容必然是空洞的;仅知道选择内容,而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表现它,也是拍不出好照片的。没有内容就没有形式;没有形式,内容也就无从表现。取景构图研究的是表现内容的形式及其规律。

构图的原则有两条:一是突出主体,揭示主题思想;二是从主题思想出发,正确处理好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一句话,即通过取景使照片的画面能有力地表达其思想内容和摄影者的观点,说明问题,吸引和感染观众。主体是主题思想的体现者,只有突出了主体才能揭示主题思想。人类社会的主体是人,因此,如何表现人物,是突出主体的关键所在。主体和陪体、环境的关系是突出和烘托的关系,既主次分明,又相互关联。一切造型手段,诸如画面格式的确定,空间位置的安排,光线、影调的处理,拍摄点的选择,不同视角的运用等,都要从内容的需要出发,尽可能地构成完美的表现形式,使照片产生更大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这就是构图的目的。突出主体、陪体之间的关系二、构图的要求摄影构图的要求是:简洁、完整、生动和稳定。简洁就是简明扼要。与主题无关的、不必要的景物一律撇开。去芜存精,突出主体,使主题鲜明。只有主题思想明确了才敢于取舍,做到画面简洁。如《大地音谱》(彩图34)所示。完整是指被拍摄的对象必须在画面中给观众以相对完整的视觉印象,特别是主体不能残缺不全,影响主体和主题的表现。当然,完整不等丁完全,也不同于完美。由于视觉的延伸作用,有时,不完全的景物同样会给观众一个完整的印象。截取车队中的一段,主体(车队)是不完全的,但给观众的视觉印象是完整的(彩图35)。但是,重要、醒目且能揭示主题的标语口号或横幅一般要求完整,切忌因缺字而引起歧义。画面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视线要和画面所表达的内容相协调,不协调就破坏r内容的完整性,而摆拍的照片往往不容易做到这一点。标题、义字说明和画面也必须统一,否则也同样会破坏画面内容的完整性。生动是指拍摄人物时,耍抓住最能反映其性格特征、表情、动作的瞬间姿态;拍摄某一事件则必须抓住事件发展的高潮,要注意其典型性。在表现方法上要经常有创新意识,要有新的角度、新的手法,要把景物拍得富有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要有现场气氛。要根据主题思想来考虑光线的运用(彩图36),在画面结构上既要统一又要多样,不能呆板陈列,更忌杂乱无章,要有生气。稳定是指画面景物要给观众以均衡的感觉,不会让人感到一头再、一头轻,或上重下轻,要在视觉感受上给人以安定之感,除非是画面内容的需要或,摄影者有意追求某种特殊效果。景物形象的轻重取决于景物对视觉刺激的强度,这里不是指景物的实际重最,而是指感觉上的心理重量。对称是稳定,但显得庄严,变化少,比较呆板。均衡也是稳定,却有变化,较活跃(彩图37)。此外,影调的深浅分布不当,拍摄角度的俯或仰,以及水平线、地平线的倾斜,都会影响画面的稳定感。简洁完整生动稳定第二节影响构图的因素一、拍摄距离与角度选择拍摄点,是摄影者到拍摄现场后首先遇到的问题。必须事先明确拍摄的目的与表现的内容,根据内容来考虑取景与选定拍摄点,即拍摄角度、距离与高度三方面。确定拍摄点是为了突出事物最本质、最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也是碍主体、影响注意力的次要无关的细节都要撇开。1.拍摄距离和景别拍摄距离影响着主体与环境的表现,一般分下面五种景别:(1)远景画面容纳的景物范围较大,着重表现景物所处的场景、环境、气氛与气势。(2)全景表现某一事件或某一具体的对象,将该事件或对象置于画面的主要位置,画面能通过特定的气氛、环境来烘托主要对象。(3)中景画面具体介绍某一事件的主要部分,着重表现参与事件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4)近景比中景更近,人物成为画面的主要部分,能使观众看出人物脸部的细微表情。(5)特写突出拍摄对象的某一部分,如人物胸部以上部分,或者是突出某一物体的局部,多用于刻画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心态,或强调、显示某物体的特征和鲜为人们关注的标记、符号等。摄影的景别多借用电影的景别标准,因为摄影l在很多场合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活动。仝身为全景,膝盖以上为中景,腰部以上为近景,胸部以上为特写,比特丐更近的如人的脸部甚至双眼就是大特写了。参见意大利摄影家佐·桑用乐凯黑白胶卷拍摄的《采石场》插图一组。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拍摄要求来选用景别,如:以交代环境、气氛为主的,用远景;表现某一事件或人物的全貌,同时又要交代一定的环境背景,用全景;表现某一事件或人物的具体情节,以中景为好表现人物局部动作的主要部分,精神面貌、脸部表情或事件、事细部,用近景或特写。2.拍摄角度拍摄角度则包括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1)水平角度指照相机镜头的光轴与被摄对象的视平线所形成的角度,又称拍摄方向。当记者以眼平角度取景时,画面中的人物以各自不同的站立方向对着镜头。①正面照相机正对被摄主体人物,照相机镜头光轴与被摄对象视线夹角为0°即为正面拍摄,能获得对称和严肃的效果,但立体感稍差,显得呆板。②前侧面照相机镜头光轴与被摄主体人物的视线呈45°左右,介于正面与侧面之间,立体感最强,特别宜于突出主体,画面活跃而不呆板,是常用的拍摄角度。远景全景近景中景特写③侧面照相机镜头光轴与被摄主体人物视线呈90°,或主体和陪体相对而坐,为了照顾双方,只有从侧面拍摄。拍摄单人半身照片时,为了突出或回避某一部分,也可拍摄侧面。④背侧面照相机镜头光轴与被摄人物视线呈135°左右的角度,介于侧面与背面之间,多利用该人物视线的指引,强调和突出主体。⑤背面照相机镜头光轴与被摄对象视线呈180°,拍摄人物的背面,主要靠形体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画面含蓄,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图8—7)。(2)垂直角度是指镜头的俯仰,镜头光轴和视平线等高平行是平角,镜头光轴上仰高于视平线是仰角,下俯且低于视平线是俯角。①仰角由下向上看,地平线压得很低,主体人物突出,给人以雄伟、高大的感觉。拍摄跳高、跳远、投篮等,均可以得到比实际高度更高的影像。前景人物往往遮住了中景或背景上的人物,利于弃乱就简、突出主体,但景物层次少,不利于表现空间深度(彩图38、图8—8)。②平角是最常使用的镜头角度。它接近人眼的视觉习惯,有利于突出前景人物,但主体、陪体和背景易于重叠、混淆。画面上的地平线或水平线常出现在画面的几何中线上,画面上下对分,显得呆板。新闻摄影多用这种角度,特别是中、近景,对抢镜头、抓拍颇为方便正面前侧背侧背面仰角平角俯角③俯角是由上而下的鸟瞰角度。地平线升高,地面景物纳入较多,适于拍摄大场面,多给人以开阔的感觉(彩图34、图8—9)。高度是指拍摄点的高低,地面、楼顶、飞机上都可以是拍摄点,但高度相差悬殊。人的高度是有限的,因而要利用有利地形。同一高度还有一个仰角、平角和俯角的角度问题,在什么高度拍摄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你进入现场后就应该仔细观察并考虑决断。上述几种角度和高度的选择均需根据拍摄意图及拍摄现场等多方面情况综合考虑,不能盲目滥用。二、横竖画面的决定选好了拍摄点,接着应该考虑的是用横幅还是用直幅画面表现?使用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拍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照片的画幅是方形,既可剪裁成竖幅也可剪裁成横幅。现在绝大多数摄影者使用135照相机,画幅是36mm×24mm,长方形,小画幅。为了充分利用画面,不作过多的剪裁,在拍摄之前就要确定画面的横竖构图。横竖画面的确定有三个原则,即画面中的主线,主体的移动方向及主体与陪体、环境的关系。1.决定于主线的横竖在拍摄农田、水利、公路、桥梁、建筑物等建设成果或风光照片时,常常会感到画面中有一条起骨干作用的线,这就是主线。主线是景物本身存在的,比如拍摄武汉长江大桥,在远处江心拍它的全貌,桥的横线成了主线;在黄鹤楼上拍摄,引桥半圆形的曲线就成了主线;在铁路桥的铁轨中拍摄,其钢梁的辐射线便成了主线。凡是主线明显,给予我们视觉刺激力强的,就得根据主线的横竖来确定画幅的横竖,如伦敦塔桥就应用横的画面(图8—10)。2.决定于主体移动的方向照片大多是拍摄人物的活动。人物的活动以横向移动为多,包括车辆和轮船在内,因此,135照相机平时手持拍摄多是横画面。但竖持拍摄也是很方便的,跳水、投篮、火箭升天等,因其移动方向是纵向的,这类情况多用竖幅画面,如宇航纪念塔的主体是向上的,必须用竖的画面(图8—11)。3I决定于主体和陪体、环境的关系主体和陪体一般是在同一地平线上,因而横幅画面较多,但也有例外,一个在楼上,一个在楼下就要用竖画面了。秋日旷野里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为了把这些有关联的、能说明问题的事物拍进去,就需要用竖的画面。应根据创作意图和现场情况来确定。横的画面宽广,竖的画面高大,它给予人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当然,也可以有特定目的地反其道而行之。横竖画面主体移动三、画面的结构中心主体应放在画面的什么地方?画面的重要位置在哪里?这关系到画面的结构中心。画面多用长方形,这是因为人们从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认识到,边长不等的长方形,能给人造成不同的感受,如有的粗壮,有的修长……而比例适当的长方形能产生一定的美感。有人对画面的长方形作了一些分析,认为长方形的左右两根直边给人以垂直、稳定的感觉。上面的横边,其位置与天空部分相当,给人以上升的感觉;下面的横边与地面相当,给人以安定的感觉。长方形是对称、平衡的,特别是四个角有如箭头指示标志,能给观众以视觉延伸的启示,暗示了更多、更大的画外空间。另一方面,摄影的主要对象是人,人物活动横向多于纵向,因而,长方形的画面适于表现人物的活动。从人的视觉感受来说,人的两只眼睛有两个视点。单眼的垂直视角是22°,水平视角是30°,用双眼观看,垂直视角仍为22。,水平视角却增为40°。横画面符合人眼视角的生理要求,因此,长方形画面就成了绘画、摄影经常使用的画面。况且,圆形构图不稳定,视觉的延伸效果差。方形太拘谨,菱形不稳定,i角形太奇特,都不如长方形。长方形长边和短边的比例怎样才合适呢?有的按黄金分割公式求得大、小边之比为1.618:1,约为3:2或5:3。有的提出“2的平方根的矩形”,大小边之比为1.4l:1,后者的使用较为广泛。有人研究欧洲各大美术馆所陈列的名画与50位世界著名画家的250幅作品,发现其比例为1.33:1~1.40:l的占90%以上,大多数电影画面的比例也是1.375:1。当然,这只是一种常用参数,具体比例应根据画面内容而定。主体在照片中的位置应该处于画面的结构中心。这个中心在什么地方呢?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各有不同的说法。我们可以按照习惯把一定比例的画面纵向分成三块,横向也分成三块,交叉的四点就是画面的结构中心。这是按“九宫格”模式找出中心的办法。由此我们看到结构中心在画面中的位置(图8一13)。1.结构中心应在视觉中心上我们是两眼观物,因此这个引人注目的“视觉中心”不在画面的几何中心,而在其两侧,如图8—13中的“九宫格”图,这符合人们的视觉生理习惯。2.结构中心不在画面几何中心上长方形画面的几何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且与四边边框的距离相等,成了视觉上静止的“死点”(图8—13:几何中心)。而“九宫格”模式的结构中心适当偏一点,既有变化,也较生动,符合多样统一律,也符合审美心理的需要。当然,上述这些办法不是清规戒律。照片的结构中心必须根据拍摄意图、内容和现场环境来确定。现今有些优秀照片就常有“重心偏移”现象,有的甚至认为破除这种结构法则有助于强化照片的现场感。但作为初学者,对前人总结的结构中心还是应该有所了解,因为只有“人乎规矩之中”,才能“出乎规矩之外”。陈复礼的《搏斗》(图8—12)就很好地利用了结构中心的位置结构中心在几何中心上结构中心不在几何中心上四、突出主体突出主体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主题。主体是主题思想的体现者,突出主体能给观众鲜明的印象,能使观众正确理解照片的思想内容。主体在画面中应是景物的结构中心,应占据显著位置吸引观众的视线。要突出主体必须要精简宾体和背景。宾体和背景能烘托主体,不能不要,精简就是留下必要的、去掉不必要的,着墨不多而能说明问题,使主体、宾体和背景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突出主体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常用的两种。1.利用主体的位置和宾体、环境的指引突出主体(1)主体应占画面的显著地位,在画面正中偏左或偏右的位置如《女兵》(图8—14)。如果主体人物较小,应落在画面的结构中心上,这是吸引观众视线的地方。(2)宾体的视线集中在主体上,就能很自然地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主体,这是一种间接突出主体的办法,是由宾体来实现的,如《途中》(图8—15)。(3)利用线条透视的汇聚作用,把主体放在灭点上,即使灭点不在结构中心上,也能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主体,灭点的位置由此变得重要了。这是利用环境指引的办法,如图《乡村新路》(图8—16)。2.利用对比突出主体(1)镜头靠近主体一方,使主体形象较大,利用大与小的对比来突出主体(图8—14)。如果主体前还有人物,可以处理成侧面、背面,使之不完整,以不争夺视线为度。(2)布光应以主体为主,用较强光线照明主体,使环境较暗,通过明暗影调的对比来突出主体(彩图2)。(3)主体形象必须较完整,有动势,利用动与静的对比来吸引观众的视线(彩图43)。(4)在色彩的使用上,可以利用色彩的对比现象,比如红与绿、紫与黄、橙与青这类补色的对比来突出主体。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点红在绿色的衬托下显得十分突出(彩图39)。(5)用小景深使主体清晰,宾体和背景虚糊,以虚实的对比突出主体(图8一14)。以上是突出主体常用的方法。逆光效果不仅层次丰富,而且使主体有一道明显的轮廓光,使之与背景分离,对突出主体也很有帮助突出主体五、前景与背景无论艺术照片还是新闻照片,都讲究前景的应用。1.前景的作用不同的场合,前景的作用亦不相同。有的能帮助观者对所摄画面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有所了解;有的前景能引导观众的视线,使主体突出;有的前景能增加画面的深度,使远近景物的形体、明暗、色彩对比度加大,增强景物的纵深感;有的前景,特别是以横幅、标语或有特定意义的事物作为前景,可直接阐明画面的主题思想;前景的树枝、树叶或是某些有特殊标志的建筑物的局部,可以说明拍摄季节和地点;前景在均衡画面的同时也.美化画面。2.前景的运用

(1)不应公式化地为前景而设前景,要有明确的目的。(2)前景的位置不应在画面的主要位置上,一般放在画面的上下或左右比较适宜,千万不可妨碍主体的突出。(3)不应破坏画面的完整与统一,无论在形式表现上还是思想内容上都应该使主体、宾体与背景和谐、协调。(4)在一般情况下,活动着的物体最好不作前景,因为它会分散注意力。(5)前景的色调不可过于突出,按照空气透视的规律,前景应是深色调。(6)调焦不应对在前景上,其虚糊程度通常前景比背景要清晰一点,新闻照片不宜采用前景虚糊成朦胧影调或色斑的手法。(7)前景的形式要美。用得较多的前景形式有:框式前景,如窗口、洞口、廊下、拱门以及树丛中,其特征是画面的上下左右都有前景(彩图40,图8—7);有的在画面的上方或由上方垂落至旁侧的前景,如垂柳、垂枝、树叶等,也被称作“垂枝式”(图8—17);位于画面下方或旁侧的前景,如芦苇、小树丛或雕像等,也被称作“突笋式”(图8—18)。更多的前景形式是多种形式因素的结合。3.背景(1)背景的作用和前景既有相似之处,又不同,因为人与人、人与物都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背景有助于说明主题,营造气氛及环境;背景同样能衬托主体,增加画面深度,平衡和美化画面。一张照片可以没有前景,但绝不会没有背景,即使拍张半身照,也会有一块灰色的背景,从这一点来说,背景比前景更为重要。(2)背景与主体的关系是对比与照应的关系。①对比是指在形体、影调、色彩等方面,背景必须和主体形成强烈的反差,反差愈强,衬托愈有力。主体应处在最醒目的位置上,主体的影调和背景应有所区别,比背景更为清晰;在色彩的明度、纯度上也应高于背景,在色相上也应该是醒目、突出的;背景不能喧宾夺主。前景的运用背景的运用②照应是指在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上,背景必须与主体有联系,有呼应,相互补充。一切无助于主题的背景都要舍得撇开(图8—19)。在表现方法上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把主体从环境中游离出来,如背景模糊不清,使观众看不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背景不起作用。特别是拍摄中景、全景时要注意这个问题。《失业者》就很好地用宾体衬托了主体(图8—20)。二是把背景与主体等同处理,背景过于鲜明抢眼,冲淡了对主题的表现。总之,前景和背景都从属于主体,都是为主题服务的。照应六、透视规律的应用绘画上的透视学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的学问。同样,在平面的、二维空间的照片上要表现出三维空间,也要善于运用透视的一些规律。透视关系处理得好,能增加画面的深度,加大画幅的容量,增大画面的空间,丰富画面的层次。特别是在拍摄群体照片中,还能突出主体。透视分线条透视和阶调透视。1.线条透视线条透视的规律是近大远小,平行线条越远越集中,最后消失在一点上。具体地说,视平线以上的景物愈远愈低,视平线以下的景物愈远愈高。视点右侧的景物在远处向左集中,左侧的景物在远处向右集中。根据上述规律有两种远近法,一是对比远近法,二是消失远近法。景物前大后小的对比可以表现空间感。被摄体有近、中、远多层景次,若被摄体是建筑物,平行线条收缩十分明显,最后消失在一个灭点上,空间感很强。影响线条透视的因素有下列几种:透视效果的运用(1)拍摄距离拍摄距离愈近,透视效果愈强。所谓短焦距镜头的透视感强,长焦距镜头的透视感弱,这种说法不正确。应该说,短焦距镜头视角大,成像小,要求成像大必须缩短拍摄距离,因此透视感强,关键在拍摄距离上。所以,换用短焦距镜头,同时缩短拍摄距离,是取得较好的透视效果、增加空间感的办法之一(图8—21)。(2)拍摄方向对立体形态的景物,从正面拍是平行透视,从侧面拍是成角透视。成角透视见到的“面”要多,线条收缩明显,消失在两个灭点上,其空间感要比正面拍摄强得多(图8—22)。(3)拍摄高度仰拍,地平线低,天空面积大,前景会遮住中景和远景;俯拍,地平线高,地面面积大,前景、中景、远景都能表现得很清楚,层次多,能表现广阔的空间。因此,俯拍比仰拍更能表现空间深度(彩图40)。2.阶调透视阶调透视又叫空气透视。由于大气层的作用,物体所处的远近场景的色阶阶调是有一定变化的。比如距离近的景物暗,距离远的景物亮(图5一12);距离近的景物轮廓清晰度高,距离远的景物轮廓清晰度低(图8—23);距离近的景物反差强,距离远的景物反差弱;距离近的景物色彩饱和度高,距离远的景物色彩饱和度低。这是由于大气介质的影响。大气除了空气外,还有水蒸气、云雾、尘埃、煤烟等杂质,像一层薄薄的纱幕降低了景物的反差,减弱了轮廓的清晰度和色彩的饱和度。同时,远处景物的空间面积大,散射的短波光较近处多,因而显得更明亮。大气的状况经常不很理想,可以适当采用一些办法加以改善。(1)选择较暗的前景可以映衬出背景的明亮,给人以深远的感觉,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阶调。(2)控制景深,造成不同景别中轮廓的不同清晰度,让主体从背景中“跳”出来,避免贴在背景上,使画面产生空间深度。(3)使用人造光源可以使前景暗、背景亮。拍外景时可以借助人工烟雾降低远处景物的反差,增加远处景物的亮度。(4)利用滤光镜中的雾镜或C47蓝滤光镜,增加空气透视的效果(彩色片只能使用雾镜)。欲使远景清晰,清除雾气,可用红、橙系列滤光镜如《沧桑》(图8—24),甚至可以使用红外胶片。(5)逆光俯拍要比顺光仰拍的空气透视效果好。只要熟悉以上规律,在远景及全景的拍摄点选择时,就能自觉地运用这些规律。第三节构图的形式法则借鉴摄影和绘画有许多共同之处。绘画历史悠久,积数千年的经验,有许多极其宝贵的形式法则可供摄影参考、借鉴。摄影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表现方法上,既有与绘画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于绘画的地方,摄影技术本身(诸如镜头的选择,光圈、快门的组合,后期的加工等)就提供了种种摄影个性表现的可能性。一、多样统一与照应1.多样统一多样统一论的基本思想在于:作为对自然本身和现实本身某些规律的反映,美是对立面的相互作用,美是多样性的统一。美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最终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多样是指变化,既丰富、又复杂。统一是指不矛盾,不分散,协调而单纯。在复杂的景物中要表现其单纯、协调;在单一的景物中要显露它的丰富多彩。只有统一,就显得简单、单调;只有多样,又会显得繁乱。必须繁中有简,简中有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此外,还有密与疏、详与略、大与小、浓与淡等相互作用的问题。总之,要利用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实现多样性的统一。我国古代的七层宝塔,下面大,上面小,有直线组成的塔身,又有曲线组成的飞檐,这是形式的多样化,但每层的造型一样,每个飞檐都是同一模式,这就是统一。再如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桥身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桥孔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这是变化着的,但每一个桥孔的形式都是一样的,这又是统一的。摄影也是这样,拍摄三个高矮不等的人,若按高矮次序排列就显得呆板,把最高的或最矮的放在当中,使之产生某种变化,就觉得生动多了。《套马》中(图8—25),画面中的人物围绕同一个主题,但人和马的姿态富有变化,很生动;尤其是奔跑的方向一致,画面的形式与主题协调统一。拍摄景物要注意,突出的部分以及吸引视觉注意力的部分一定要整体统一;细部、小面积以及不引人注目的部分要有变化,要能产生“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拍摄人物,在视线、精神面貌、情绪上要统一,外形、姿态要多样,要有变化。多样统一的问题不仅仅是对各种实体而言,也包括光线、影调、色彩等多种形式因素。拍摄景物要注意,突出的部分以及吸引视觉注意力的部分一定要整体统一;细部、小面积以及不引人注目的部分要有变化,要能产生“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拍摄人物,在视线、精神面貌、情绪上要统一,外形、姿态要多样,要有变化。多样统一的问题不仅仅是对各种实体而言,也包括光线、影调、色彩等多种形式因素。2.照应照应是指被拍摄的人物、景物彼此要配合、照顾,即使拍静物也应如此。画面中的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背景)之间彼此要有内在的联系,形体上要有呼应。即使是没有人物的风光照片,各种景物之间也要有内在的联系,要相互兼顾。甚至一棵树,根据它倾斜的状态也有照应的问题,向左倾斜的树放在画面的右侧就比较好(彩图41)。这就是它们之间互有照应的缘故,是物与物之间的照应。景物与画面本身也有照应。拍摄一个人往左走,人物放在画面的右侧较好,使其行进的前面有大面积的空白;如果放在画面的左侧,前面没有余地,画面人物的视线和动势就会受到阻碍。一般规律是画面右侧的人物应朝向左方,如《健美》(彩图42)所示,左侧的人物应朝向右方,也就是向画面的中心集中。当然也有例外,根据内容的要求,需要一个分散而不协调的画面是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的,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律,但也反对不问内容,一味搞“反构图规律”的做法。清代王概在《画学浅说》中指出:“……或贵有法,或贵无法。无法非也,终于有法更非也。惟先渠度森严,而后超神尽变,有法之极,归于无法。”这段话说明了有法与无法的辩证关系,但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说,还是“先渠度森严”为好。二、均衡1.对称与均衡画面里景物的配置、影调的深浅以及色彩的浓淡应给人以稳定和完整的感觉,不能一边过重一边过轻,也不要机械般地对称。对称和均衡,一个像天平,一个像秤。左右两边的形体、影调和色彩一样,两边的重量当然是相等的,此谓之对称。左右两边的形体、影调和色彩不相同,有变化,但两边的重量是相等的,这叫均衡(图8—26)。对称使人有庄重严肃、安稳平静的感觉,但过于呆板,动感不强,不生动。均衡富有变化,生动活泼,因而均衡的形式用得更多。均衡均衡不单纯指形、影、色等形式上的均衡,也涉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运动方向等内在因素。比如说人朝前走,前面留空的画面多,人虽在画面的一侧却是均衡的;如果前面留空少,后面留空多,那就不均衡了。2.均衡的基本规律景物的重量不是指实际的重量,不是说山重房子轻,或房子重人物轻,而是以各种景物给人的视觉刺激的强弱所形成的心理价位、心理定势来确定它的轻重。一般说有以下一些规律:(1)处于引人注目位置的景物重,反之则轻;(2)有生命的景物重,无生命的景物轻;(3)人造物(车、船)重,自然景物轻;(4)动的景物重,静止的景物轻;(5)深色影调比浅色影调重,浅色影调比深色影调轻;高调照片中的黑色重.,J、面积的黑色比大面积的白色重;(6)暖色重,冷色轻;纯度高的重,纯度低的轻;(7)轮廓清晰的重,轮廓虚糊的轻;(8)近景重,远景轻。根据上述规律,在取景时注意选择或等待,即可以避免画面不均衡的现象。比如拍摄北京饭店,根据它的方向性放在画面左侧较好,可等待从右边开来的汽车抵达画面的右侧时按下快门,这样,汽车虽小,由于它是活动着的人造物,而且又在新楼的前面,因而画面是均衡的。拍摄中等待云彩、利用前景,也同样可以取得均衡的效果。均衡实质上是一个视觉艺术上的分量对比问题,拍摄时,只要拍摄点有了变动,画面的线条或形体也会起变化。当然,这一切同样应该围绕使主体突出的构思,如果为了均衡而妨碍了主体的突出是不对的。横线构图竖线构图竖线构图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S形构图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对比式构图对比式构图交叉式构图交叉式构图非对称式构图非对称式构图S形构图三、对比1.对比是艺术构成的基础反差在摄影技术上是作为说明或表示影调的差异状态的专用名词,而对比则是由于这种差异状态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和效果。没有对比的效果也就意味着没有差异状态,失去了差异状态,我们的肉眼就无法辨别和观察各种景物,我们的耳朵也无法分辨各种声音及其意义。同样,没有对比的效果,无论是绘画或是音乐,都难以记录或表现各种生活情景。特别是摄影,不论是照片还是底片,画面中的影调、层次都是由不同的阶调或不同的银粒密度形成的。从这种观点来看,对比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上的表现手法,也是艺术构成的形式基础。从希腊古代美学中的“多样统一律”来看,美是对立面的相互作用;美是多样性的统一。所谓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其实就是对比。所谓多样性的统一是对立统一法则的应用。西洋绘画如此,中国画的l绘画也同理。所谓“无法中有法”、“乱中不乱”、“不齐之齐”、“不似之似”、“须入乎规矩之中,又超乎规矩之外”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西洋画重视对比1因为西洋画中物体的轮廓是由不同阶调并列在一起形成的“界”构成的(不是线)。没有对比就无法表现形体轮廓,不成其画。中国画中也重视对比。元朝的饶自然的绘画十二忌,其中有六忌与对比有关:“布置通塞”是指空与聚的对比关系不当;“远近不分”是指大与小,虚与实的关系不好;“境无夷险”是指没有奇与平的对比关系;“石止一面”是指没有明与暗的对比关系,无立体感;“树少四枝”是指缺少疏与密、主与次、大与小、粗与细的对比关系;“滃澹失宜”是指没有处理好浓与淡的对比关系。对比关系成了中外绘画的重要画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矛盾,处于对立统一之中。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它反映了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矛盾,可见对比也是因大千世界需要而派生出来的一种表现手法。2.对比的种类对比可以分成内容上的对比和形式上的对比。它包含的问题是:根据对比效果的形成,对比是由被拍摄的社会现象或心理联想所产生,还是由艺术造型所产生的?对比的效果是侧重在思想内容上还是侧重在艺术形式上?(1)思想内容的对比多半是通过某些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来展示的,对比的效果最终侧重在思想内容上。如新旧社会的对比,兴起与没落的对比,先进与落后的对比,欢乐与悲哀的对比,等等。著名作品((十月的螃蟹》(彩图4)、《斗地主》(图8—27)、《美国之梦》(图8—6)等都属于这一类的对比。思想内容上的对比,要表现画面的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把它放在画面的显著地位上。其次,矛盾的对立双方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不光时间、空间上有联系,在形象及思想内容上也要有紧密的联系,否则很难产生对比的效果,难以产生“联想”。(2)形式的对比多由艺术造型手段形成的,它包括形体对比、影调对比和色彩对比三类。①形体对比是通过不同的形体放在一起而取得的一种对比效果。它符合多样统一律以及人们的视觉特性和心理状态。在单调的刺激物下,大脑皮层的抑制比兴奋占优势,形体的对比能打破这种单调。如直线与曲线的对比,竖的形体与横的形体对比(图8—28),动的形体与静的形体对比,大与小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仰与俯的对比,疏与密的对比等都能产生形体对比的效果。形体的对比,是指画面中的形体、线条并非单一存在,有对比、有衬托,“相得益彰”就是这种对比效果。在运用形体对比时,主线是景物给我们视觉刺激最强的一根线,不能影响主线,即使有另一条线。也应是一主一次,主次分明。为了打破单一的线形结构,使画面生动,可利用前景、云彩、倒影、人物等形体构图,常能收到一定的效果。景物中的弯道、河流构成的s形的主线,能有效地表达空间深度,把近景和远景联系起来。在S形线形上,景物前大后小的对比也起着一定作用,同时S形的主线与长方形的画幅也能起一定的线形对比作用(图8—29)。《峡谷溪流》(图8—30)如没有前景的枯枝为远景直泻的溪流和中景苍柏的形体作衬托,就会显得单调。较单一的形体只要改变拍摄角度,或仰或俯,或左或右,就可以改变线形结构,直线可以变成斜线。形体对比的效果和运用的范围十分广,如《小妹》(图8—31)及((疑是鸥鹭从天来》(彩图43),均通过虚与实的映衬,展示了画面动与静的对比。②影调对比是摄影造型的重要的手段,尤其在黑白摄影里,影调还是处理画面气氛、空间深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影调对比包括整幅照片的影调对比和照片上物体相互之间的影调对比。整幅照片的影调对比是指照片中强光部分及阴影部分的比率关系。比率大,对比就强烈;比率小,对比就弱。同时也指由强光至阴影部分之间所含各级层次的亮度间距,层次多,间距的比率就小,对比也小;反之,对比就大。图8—32是比率大、亮度间距也大的照片,它利用影调刻画了老农沧桑的岁月。影调的对比也包括画面的明暗对比。人类和一切生物都有一种趋光性。喜爱明度高的色调,因此明色调较暗色调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从生理上说,强刺激能引起我们的兴奋和注意,但这种注意是无意识、无目的、不经心的,容易引起负诱导,抑制会很快增强。而微弱的刺激引起的兴奋和注意是有意识、有目的、经心的,它的反应不仅不会减弱反而会增强、持久,这就是刺激面积与刺激强度相互补偿的规律。彩图34~37中,小块的明色调衬托在大块的暗色背景上,要比大块明色调物体衬在和它相等或者比它面积小的暗色调背景上显眼得多。前者因为刺激强度大,对比效果好。从明度来说也是如此。明亮不是由大量的明色调获得的,而是由小块明色调衬在大块暗色调上才能得到(图8—32);大块的浅灰色调衬以小块暗色调也很突出,如图8—26。要增强主体的表现力,使它突出,可用明暗对比强烈的影调,特别是和背景的对比强烈。影调上的对比同样能收到空气透视的效果:它能加强画面的空间深度,营造一定的气氛和意境(彩图44)。中灰色调无论在黑白对比,还是色彩的对比中均能起一定的缓冲作用,有利于画面的协调和统一。影调对比③色彩的对比根据色彩的三要素可分为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和色相对比。明度对比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某一色彩的物体由于受光和背光的关系而产生明色和暗色;另一种是各种色彩相互比较,有的接近白色,明度高,有的接近黑色,明度低,是由各色相相互比较而产生的明度对比。纯度对比,是指色彩中原色所占的不同比例形成的对比关系。原色多,纯度高,色彩的饱和度高;原色少,纯度低,色彩的饱和度低。色相的对比又可分为同种色的对比、类似色的对比以及对比色对比三种。同种色对比是指色相相同而明度或纯度不同的对比,淡褐色和红褐的对比就属于这一种(彩图45)。类似色对比,又叫小间隔对比,主要指小间隔的色相即有共同成分的色相对比,如橙色和绿色的对比,橙和绿都有黄的成分在内(彩图46)。对比色对比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即没有共同成分的色彩对比,包括补色对比在内,这种对比很强烈(彩图39、47、48)。拍摄彩色照片时,具体运用哪一种对比,要根据物体本身的色彩、拍摄者的意图以及主题思想来决定。三种色彩的配合,在色环上三色的间隔要大致相等才能得到鲜明突出的效果。这种间隔十分接近补色的对比,补色对比(三原色都有)应注意对比两色的面积应该有大有小(彩图39、47、51),一定要有一种色成为支配色来统帅,这种支配色又称主色,应以面积或强度占优势。画面中以黄、橙、红、棕色为主要色调的,多称暖色调(彩图46、49、52);以蓝、青色为主要色调的,则称冷色调(彩图50)。千万不要使对比的两色势均力敌、不相上下而发生势不两立的现象,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