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_第1页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_第2页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_第3页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_第4页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滨河中学陈德基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四大经济区是根据司马迁的划分,在汉代已经形成的经济区域。一、中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司马迁把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的依据是(

A.自然条件

B.气候条件

C.主管臆想

D.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1、时间:一、中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形成战国到东汉2、状况传统的粟麦农业区,全国经济重心稻耕农业区,当时不利于开发传统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按照司马迁划分,巴蜀属于

A.山东经济区

B.山西经济区

C.江南经济区

D.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西汉时最大的粮食产地是()

A.山东

B.山西

C.江南

D.龙门碣石以北

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点是

A、长江流域东西延伸

B、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

C、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

D、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落后于北方的原因是①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②统治残酷阻碍经济发展③人口稠密资源贫乏④生产工具和技术落后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1、时间:一、中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形成战国到东汉2、状况传统的粟麦农业区,全国经济重心稻耕农业区,当时不利于开发传统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3、四大经济区特点

多样性、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大经济区是指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B、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发展划分而成

C、经济区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D、山东、山西经济区始终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所在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南迁)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从有无组织来看,可分为政府移民和自发移民两类;⑴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⑵自发移民有两种主要趋向:把人民由内地迁到边疆

积极作用是:

有利于开发边疆,巩固边防,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一是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促进江南开发,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一是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和、社会发展。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南迁)1、原因①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②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兴起和少数民族内迁威胁③自然灾害④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2、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南迁高潮时间直接原因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南迁高潮唐朝中期两宋之际两晋之际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变两晋之际,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316年灭亡西晋.两宋之际,金军南下,于1127年攻陷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等3000人,北宋灭亡。永嘉之乱:靖康之变:

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主要原因是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不发达;

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北民大批南迁,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宋代:南方户口大大超过北方。主要是经济重心已移到南方,农业发展,国家赋税仰仗东南。南方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人口占全国户口数%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宋代1122476062.9662429637.1

纵观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南迁高潮,造成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环境

C、封建统治

D、民族关系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南迁)1、原因①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②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兴起和少数民族内迁威胁③自然灾害④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2、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南迁高潮3、人口南迁的影响①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如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②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③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

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

B.对南方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C.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

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促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②北民南迁,带来劳力和技术

③统治阶级重视生产的发展④政治中心南移引起连锁反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促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北方战乱较多;③南方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水稻)的巨大潜力(先前受制于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④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都较重视发展经济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是在

A、东晋

B、中唐

C、北宋

D、南宋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孙吴

B、东晋南朝

C、中唐以后

D、南宋时间状况三国至南朝江南地区的初步开发(这时南方发展比北方快,但起点低,整体发展水平仍低于北方)中唐南移开始(南方逐渐超过北方,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南宋南移完成江浙成全国农作技术最发达地区,苏、湖、常、秀有“天下粮仓”美名;“苏湖熟,天下足”反映太湖流域在全国所占地位。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C、“苏湖熟,天下足。”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①农学家“南移”②政治人才“南移”③南方文化领导全国(为主)

明清农学家绝大多数集中江苏浙江两省3、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经济中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的南移练习1.“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对唐朝张籍的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

)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

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的特点

C.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

D.南北的语言融合比较好2.中国古代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的高潮有(

)①永嘉之乱后②安史之乱后③靖康之变后④陈桥兵变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CA3、与中原人口南迁第二次高潮密切相关的是(

A.安史之乱

B.永嘉之乱

C.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D.靖康之变A4、

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

B.对南方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C.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

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孙吴

B.东晋南朝

C.中唐以后

D.南宋CD6、促进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①南方劳动力得到补充②南方生产技术大大提高③北方逐渐失去了经济中心地位④北方战乱频仍⑤南方统治者励精图治,鼓励农耕⑥南方相对安定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7、汉代的山东是指:()

A.泰山以东

B.恒山以东

C.崤山以东

D.华山以东8、

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大规模南迁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

A.自然灾害严重

B.长期战乱

C.兵役徭役繁重

D.环境恶化CB9、

素有“天府”之誉的巴蜀属于()

A.山东经济区

B.山西经济区

C.江南经济区

D.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10、

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B.南方稻米产量大幅提高

C.水稻已普遍得到种植

D.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D1.古代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劳动力、生产技术、生产经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①古代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②概述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的三次高潮。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即江南一带),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商人)而足,地●饶食,无饥馑之患,……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摘自《史记》卷129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人民)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南之极盛也。……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376—396年)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战乱),区域之内,晏如也。……自此以至大明(457-465年)之季,年逾六纪,民户繁育,……良畴亦数十万顷,膏月叟土地,亩值一金,……鱼盐杞梓之利,充仞(运输)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摘自《宋书》卷54

材料三

[大明二年(458年)]二月丙子,诏曰:“政道未著,俗弊尚深,豪侈兼并,贫弱困窘,存阙衣裳(活着时没有衣裳),没无敛木彗(死后没有棺材),朕甚伤之。”摘自《宋书》卷6①依据有关材料分析汉代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②东晋和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状况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和有关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③江南经济的变化对劳动人民的影响如何?回答:

人口稀少,耕作方式落后;阶级分化不明显;商业贸易的发展程度极低。

土地得到广泛的开垦;阶级分化严重;商业贸易发展起来了。大量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技术和劳动力。政府的赋税徭役较轻;战乱较少,社会秩序较安定。

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更加恶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资料

中国古代四大经济区江南山西龙门碣石以北碣石济南龙门长安洛阳会稽山东①②③④畜牧区农耕区经济区性质农业发展水平经济地位地域范围山东(中原)农业区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地。山西农业区关中、河西、巴蜀。江南农业区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龙门—碣石以北畜牧业区或半农半牧区龙门—碣石以北的塞内、塞外地区。司马迁划分的汉代四大经济区知识小结:成熟发达成熟、发达未开发不发达全国经济重心全国经济重心

古代人口居住环境,主要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的限制。

导致人口迁移,古人总结为“五逃”:“一曰天,二曰官,三曰军,四曰钱,五曰愚”。

我国古代早期人口主要居住在黄河流域,特别是中原地区。

古人关于中原人口外迁的原因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第一次人口南迁高潮(1)时间:两晋之际(2)原因: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3)影响:

由于西晋统治的腐败和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十分激烈,以至酿成前后长达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山东、山西是战乱的主要战场,人民流散,十不存二……

自东汉开始,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陆续内迁。他们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与汉族人民的联系日益密切,但内迁各族人民遭到西晋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不断进行反抗斗争,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匈奴贵族刘渊乘机起兵,终于(316年)灭亡腐朽的西晋王朝(永嘉之乱).

在此期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紫陌旋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永嘉行》—(唐)张籍著永嘉之乱的社会影响

唐朝的安史之乱从755年至763年,共达八年,是唐朝历史由盛而衰的转折点。(1)时间:(2)原因:(3)影响:唐朝中期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期间,北方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洛阳周围几百里内,许多州县成为废墟。

这次战乱,促使北方人口再度大量南迁,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第二次人口南迁高潮1127年,金军南下,攻陷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等3000人,北宋灭亡。历史上称这一变故为“靖康之变”。

这场战乱又引起了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1)时间:(2)原因:(3)影响:两宋之际“靖康之变”

第三次人口南迁高潮

从三国孙吴、东晋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江南地区的初步开发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从三国孙吴开始(江南地区的开发始于三国孙吴),孙吴政权为巩固在江南的统治,采取了很多发展生产的措施;东晋、南朝统治者为立足江南,继续开发江南。南迁人民同南方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稻麦并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形成,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隋和唐朝初期经济重心集中在黄河流域即中原地区。安史之乱以后,北方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经济则持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