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历史比较法(上):客观根据和拟测步骤一、历史比较法的内容二、历史比较法的的依据三、历史比较法的具体步骤四、历史比较法的成效与局限
历史比较法是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异以探索语言的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历史比较法的基本内容通过两种或几种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别的比较,找出相互间的语音对应关系,确立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和这种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然后拟测或重建(reconstruction)它们的共同源头——原始形式。
语言发展的规律性、不平衡性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使历史比较法成为语言史研究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历史比较法的理论依据
背景理论依据①语音演变的规律性②语音演变的不平衡性③单个语言符号创制时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历史比较法的具体步骤第一、收集、鉴别材料,剔除那些于历史比较无用的偶然同音现象、借用现象;第二、在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有差异的形式中找出语音对应关系,并据此确定同源成分;第三、确定那些有差异的形式的先后年代顺序,以便弄清语言发展的时间层次;第四、拟测原始形式,并利用各种可能的办法来检验拟测的可靠性。【1、2、要在3、4之前进行,而1与2之间、3与4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操作上并不一定有先后的次序】。一、材料的收集和选择要剔除语言间的:偶然的相似普遍性的相似借用的相似从而找出同源的相似性能用来比较的必须是基本核心词,即一般所说的基本词汇中的根词,如代词、亲属的名称、身体各部分的名称、最普通的家禽的名称以及日常通用的动词、形容词如生、死、来、去、红、绿等等。在有词形变化的语言中,构形成分和构词成分也是可以用来比较的可靠材料。只有这些材料在语音上又表现出完整的、有规律的语音对应关系,才能认为是同源词,可用于历史比较。二、同源成分的确定确定同源成分的原则主要是:1、语义上相同或相近★2、语音上存在完整的、成系统的对应关系。成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是确定同源成分的关键,因为只要在语音上有对应关系,所比较的成分在意义上就必有联系。语音对应
判断语音对应关系,先要排除那些模拟自然的语音形式。如象声词、感叹词。这些词的形式与词义有自然的联系,没有历史联系的语言也可能相似。这是人类思维的普遍性造成的。
梵语、古典希腊语、拉丁语和古阿尔明尼亚语梵语希腊语拉丁语阿尔明尼亚语二d(u)vãdyoduoerku希腊语阿尔明尼亚语怕dwi-erki-(erkiwɫ)
长久dwãrónerkar(长)这几个词的对应可以使我们毫不犹豫地相信这些语言成分具有同源关系。但是,另一方面,阿尔明尼亚语和其他印欧系语言之间的外形上的重大差异应该从音理上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不然,这种对应也是可疑的。音理请看下页从原始印欧语的*dw-、duw-发展为阿尔明尼亚语的erk-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像日耳曼语所发生的音变(§5.2)那样,浊塞音变为清塞音,d变为t,g变为k。其次,w前的舌尖塞音t(即tw-)由于受w的影响而变成k(例如ko(你的)与希腊语的twe对应),前面的那个r说明t-在古代是浊辅音的性质。随后,这个r又引出一个首音e而成为erk-。这种解释还可以从erku(二)中的尾音得到进一步的证明。从原始印欧语发展到阿尔明尼亚语,双音节词中的第二个音节的元音都已脱落,erku中的u(相当于古代的*-o,请比较荷马的dyõ,古斯拉夫语的dǔva)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只有一个条件,这就是当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的元音脱落时,这个词不是双音节的。这就是说,erku中的e是后来增生的,不是原始印欧语固有的。语音对应关系得到音理上的合理解释就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使我们在确定语言成分的同源关系时有更大的把握。这一事实也告诉我们,语音对应关系是语言的有规律的发展结果,我们可以从语音对应关系中寻找语音的发展规律从语义入手同源成分在语音上有对应关系,在语义上相同或相近。着眼于语音对应关系,这是从形式入手确定同源成分,顺着这种对应关系自然会比较容易地找出语义上的相同或相近,使对应关系得到语义内容的支持。但是,如果由于语言分化的时间过长,语音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难以寻找语音对应关系,而词族又还没有来得及建立;或者某一意义在某一语言中已经消失,无法给语音对应关系以语义上的支持,这就会给同源成分的确定带来新的困难。这时候,我们或许要反其道而行之,从语义的比较入手去探索同源词。以“为”为例比方说汉语的“为”(爲)在藏缅语中是*mgwi(y),意为“象”。据《说文》:“爲,母猴也,其為禽好爪。母猴象也,下腹為母猴形。諸兩切”,但根据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的研究,“‘爲’古金文及石鼓文并从爪从象,绝不见母猴之状。卜辞作手牵象”。汉语中消失了的意义还保存在藏缅语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出”,据《尔雅·释亲》:“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厉公,蔡出也。”这个“出”在藏缅语中是*tu~*du,解作“外甥”。疋,《说文》解作“足也”,藏缅语的krey为“足”。“禺”,《说文》:“猴属”,库基—那加语的*ŋa-w解作“猿猴”。这些都可以在语义的比较中探索同源关系。有时候,甲语言两个词的意义可借助于乙语言某个词的意义而建立起内在的联系。语义的比较在同源成分的确定中也有重要的作用;这特别是对于那些分化的时间长、相互的差异大的语言来说,其参考价值可能会更大一些。汉藏系语言第一,相互间的差异大,一般说来,差异的大小大体上与语言发展的时间长度成正比,就是说,差异越大,反应语言分化的时间越长。第二,相互间的影响大,使语言的相似性和发生学上的共同性交织在一起因而给同源成分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第三,语素的语音结构现在多为单音节,古代语言的构词规则似与印欧系语言不同,大体上通过词根内部的语音交替构成新词三步走第一步,先比较方言之间的差异或者把方言差异的比较与书面文献资料结合起来,弄清语音的演变规律,建立上古原始语或原始语。第二步,利用原始语的研究成果,弄清语音交替和构词规则的关系,建立词族,使庞杂的语素简明化;第三步,进行词族之间的比较,找出语音对应关系,确定同源成分这就是说,先要解决语言的“内”的问题,而后才能比较语言的“外”的差异,找出语言发展的线索。对于那些分化的时间长、相互间的差异大而彼此又有深刻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语言来说,恐怕需要采取这些复杂的步骤。三、年代顺序的确定
同源词的语音对应是有规律的,但是要通过比较重建原始形式,确定互相对应的音在年代上的相互关系是很重要的。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相互对应的音,在年代上有先后的差别。识别哪一个音古老一点,这对拟测语言的原始形式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如果是有书面文献的语言或方言,我们就应该利用这些文献所提供的线索去确定每个语音及其组合方式在年代上的先后顺序;如果是没有文字记载的语言,那就只好根据音理去确定音变的顺序。从文献资料入手我国是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方块汉字不能反映语音变化的先后顺序,但是古代的一些文献资料,如各种韵书以及反切、谐声、声训、异文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确定年代顺序的参考资料。以浊音的对应为例苏州福州梅县北京蒲꜁bu꜁puɔ꜁p‘u
꜁p‘u步bu꜅puɔ꜅
p‘uᵓpuᵓ苏州话的[b],在福州都是[p],不送气,在梅县都是[p‘],全送气,在北京依声调的平仄而分为[p‘]和[p]:平声为[p‘],仄声为[p]。这些音的年代顺序孰先孰后,有关的韵书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消息。“蒲”“步”在中古都是“並”母字,与“帮”(p)“滂”(p‘)并列,可见苏州音比其他方言的音古老。参照有关的文献,我们还可以确定浊声母在北方方言中大体在何时开始以声调的平仄而分成送气与不送气两类。“开、发、收、闭”大略相当于一、二、三、四等。
开发收闭水火土石清水卜百丙必浊火步白备鼻清土普朴品匹浊石房排平瓶等:是根据韵母中[i]类介音(韵头)的有无和主要元音的洪细来分的。以现代生理语言学观点分析,洪细指主要元音发音时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开口度的大小。传统音韵学家把开口和合口各自分为四等,一般认为一、二等无[i]类介音,三、四等有[i]类介音。例如:一等豪ɑu
二等肴au
三等宵iæu
四等萧iɛu横列的“火”行浊音与“水”行不送气清音相配,限于仄声;石行浊音与土行送气清音相配,限于平声。群、定、从、崇、澄等母的情形与此相同。这样我们可以假设,11世纪中叶,邵雍所根据的方言,浊塞音和浊塞擦音有两种不同的读法: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清音的送气与不送气是对立的,是两个音位,而浊音的送气不送气依一定的条件出现,是同一音位的两个条件变体;后来由于浊音清化,仄声的并入不送气清音,平声的并入送气清音。以入声字为例入声字在汉语的各个方言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大体的情况是: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的南部地区(如厦门话)以-p、-t、-k收尾;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的北部地区(如福州话、建瓯话等)和北方方言的某些地区(如晋中、晋北等地)以喉塞音-ʔ收尾;北方方言的大部分地区没有入声。人们根据这种分布状态,推断入声字的消失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早的形式为-p、-t、-k;后来这三个韵尾合并为一个喉塞音-ʔ;这个-ʔ后来又脱落,变成北方方言(如北京话)的开尾韵。这种推断比较粗疏,有可能在某些地区与事实不符。比方说,中原地区,或者具体地说,河南地区的入声消失途径与上述的推断顺序就不完全一样,我们可以从唐玄奘译著的梵汉对音与邵雍的《皇极经世》中看到一些富有启示性的入声消失的途径和线索。《切韵》时代有入声,但是这些入声何时开始消失?先后的顺序怎样?从方言差异的比较中得不到有关的启示。但玄奘的译著却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些可靠的线索。切韵玄奘的对音(汉—梵)
-k特dm郁uj目muc
-t毕pip屈kuk剌rab頞av
达dhar末mal
-p泣ksim飒sam笈gam答tam相混淆的程度,入声字比阳声字多,而入声字中收-t、-k的字又多于收唇音-p的字。收-p尾的入声字韵尾只与同部位的-m相混,而收-t、-k的入声字,相混的范围比较大,甚至还可以直接用来对译开音节。切韵玄奘的对音-k绰cha择dha薄bha洛ra
酌ca铄śa-t达dha吉ki壹i剌ra
绖dya这些现象说明入声字在7世纪上半世纪在中原地区已开始发生变化。第一,根据对音所提供的线索,入声似还没有消失,因为对音的主流还是用入声字去对译收-p、-t、-k的梵音。第二,收-t、-k的入声字的韵尾已开始弱化,可能收-ʔ,因而才有相混的现象,才有用入声字去对译开音节或以擦音、流音收尾的音节。在圆明字轮的42字中,入声译开音节有六个,占14%,在706个密咒的对音中,入声字对译开音节的67次,接近10%。第三,-t、-k的弱化比-p厉害,看来-p尾还比较清楚。这就是说,-t、-k和-p在河南一带的中原地区并不是同时向-ʔ发展的,它们的年代顺序有先后的区别。这是玄奘的译著所提供的启示。周祖谟的《宋代汴洛语音考》证明,中原方音到宋代只有收唇音-p的入声字还有尾音,其余两类(-t、-k)入声字的韵尾都丢了,变成了短促的开音节。以严格的语音发展规律为根据如果研究的对象是没有文献记录的语言,要确定对应的音的先后年代顺序,就必须以严格的语音发展规律为根据,从音理上进行合理的解释。如何从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异中推断其不同形式所反映的年代顺序,实质上就是如何从语言的空间差异中去推断语言在时间上的发展序列。这是历史比较法的核心。音位系统的发展可能不是一个音位的整体变化,而是处于不同条件中的音位变体的变化。由不同的语音条件造成的语音变化的不平衡性会使原来比较整齐的音位系统出现不规则的结构。这可以为探索语音的演变提供一种诱人的线索。ɑ
|æ||a||ᴀ||ɑ|操同一语言而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每一地区所处的环境不同,与其他方言或其他语言的相互影响不同,音系内部语音单位的变化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不同,或者其他诸如此类的原因,原来相同的语音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顺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发展规律发展,因而出现方言的差异或亲属语言。“见”“精”二母在北京、苏州、广州三地的共存差异构成历史演变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广州,它仍旧维持二母原来的音韵地位;第二阶段是苏州,在同样的条件下(/i/前)“见”变成/tɕ/,“精”不变;第三阶段是北京,“见”“精”二母在/i/前都变成/tɕ/。[c][ɟ][ç]的发音部位是舌面中,它显示了由/k/到/tɕ/的过渡性变化,说明/k/可能不是一下子演变为/tɕ/的。[c]组音的发音部位与元音[i]一致,只不过[i]没有与上颚接触而让气流自由通过。这样的发音部位与[i]相拼,自然会容易腭化为[tɕ]。经过这样扩大的比较,/k/演变为/tɕ/的时间层次和顺序就可以比前面的推断具体(97頁下)。
例字广州梅县韶山苏州北京基꜀kei꜀ki꜀ci꜀tɕi꜀tɕi欺꜀hei꜀k’i꜀c’i꜀tɕ’i꜀tɕ‘i旗꜁k‘ei꜁k‘i꜁ɟi꜁dʑi꜁tɕ‘i希꜀hei꜀hi꜀çi꜀ɕi꜀ɕi在确定语言变化的相对年代的时候,还可以参照某些音变类型的普遍特征。例如,an,am,en,em,on,om等等的音位组合早于ã,ẽ,õ这些鼻化元音;前元音i、e前的腭化音比同一位置中的非腭化音晚;由于元音间辅音的消失而产生的长元音,非重读音节的弱化元音等等也都是晚期的现象。这些都可以作为确定年代顺序的参考。原始形式的拟测在拟测的形式的左上方加一个“*”号,以表示这个形式是一个拟测的形式,不是实际语言中的语音形式。比较拟测要遵守一定的顺序。如果一个语言有不同时期的书面材料,那首先需要把这种材料理清楚;如果既有书面材料,又有方言分歧,那就需要把方言分歧现象的比较同历史材料结合起来,弄清语言的历史发展线索。完成这一步工作之后就可以选取近亲语言的材料进行比较,而后再比较系属关系较远的语言。在拟测原始形式的时候如果有这一时代的借词(该语言在外语中的借词或外语在该语言中的借词),就可以对勘借词的语音,找出这一时期语音的线索。在拟测借用时期的原始形式时就可以从借音、专门词语的对音中得到有价值的启示。可见,汉语多用歌、戈韵字(下有黑点的)去译对梵语的a。这些对音材料相互印证,就可以知道歌、戈韵在译对时期的读音为a。梵语汉译出处
agada阿伽陀华严经
amita阿弥陀西域记
karpūra羯布罗同上
tãla多罗同上
panasa婆那娑隋书·真腊传pãramita波罗蜜多同上
śita尸多,尸陀西域记Tukhãra吐火罗,睹货逻(地名译音)
…………
…………注意第一,不同的语言是不同的系统,在译对时碰到本语言没有的音,只能用比较接近的音去代替,容易出现疏漏。并且也不易解释语音的演变和方言中的歧异现象。第二,利用对音、译音的材料去拟测原始的音值还得注意材料的时代和材料的来源,在这方面如有不慎,同样会出现疏漏。由此看来,一个语言即使有大量的对音、译音材料可资利用,那也不能成为历史比较法拟测原始形式的主要方法。主要方法拟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餐饮企业节能改造工程合同
- 建设理财合同范本
- 体育部部长月总结600字
- 2024版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合同
- 保鲜库设计与施工安全标准合同(2024年度)
- 企业宿舍管理调整方案
- 二零二四年电子商务平台用户权益保护与投诉处理合同
-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 人资的职责模板
- 交通事故医药费垫付合同
-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认识时间(7课时) 人教新课标
- 2024-2030年中国海砂淡化开采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快消市场全域发展图景和趋势展望
- 2024年公路建设:泥浆外运及环保处理合同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模板三篇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件
- 2024年防汛物资购销合同范本
- DB14-T 1811-2019 旅游景区民俗燃香基本要求
- 中考备考备考生物经验交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