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产品市场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主要内容第一节均衡产出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第三节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第五节乘数论第六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第七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第八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四点假设第一节均衡产出1)22假设:只有居民和厂商。不存在政府、外贸。

消费和储蓄在居民;生产和投资在厂商2)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3)折旧、未分配利润等=0,GDP、NDP、NI、PI都相等。4)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和工资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供给。原因:有大量闲置资源;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化,即具有黏性。当需求变动时,厂商首先考虑调整产量和员工工资,而不是改变价格。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均衡,是一种不再变动的情况。产出=总需求,厂商的生产稳定。产出>需求,厂商不愿意出现存货增加,减少生产。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为了增加利润,增加生产。公式:y=c+i

小写字母:意愿消费和投资大写字母:实际支出国民收入核算的总需求指的是实际总需求均衡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指的是意愿总需求国民收入核算: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均衡国民收入:实际产出=计划支出(计划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0]二、均衡产出的概念用E代表支出、y代表收入,则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y

E

E=YY收入支出450O支出等于收入的45度线

EYO450BIU>0IU<0AE支出决定收入YE二、均衡产出的概念A总供给/总产出/总收入(同一概念)

Y=Yd

,【Y为总产出;Yd为收入(实际上是可支配收入,在两部门经济中,由于没有税收,收入要么消费要么储蓄,则:Yd=c+s】总需求即总支出简单模型中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总支出为AE家庭消费(C)、厂商投资(I):AE≡c+i 三、投资等于储蓄均衡条件:AE=Y即:i=s注意:经济要达到均衡状态,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消费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快决定消费数量的主要变量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Yd

;其中:C代表消费;a代表自发性消费;Yd

(或Y)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凯恩斯消费函数

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重点:MPC、APC、MPS、APS的含义、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消费与收入的关系)8消费函数:(0<b<1)

几个重要的概念:边际消费倾向(MPC,0<MPC<1):平均消费倾向(APC):某家庭消费表

(1)(2)(3)(4)收入消费MPC

APCA9000B10000C11000D12000E13000F14000G15000

9110100001085011600122401283013360

0.890.850.750.640.590.53

1.011.000.990.970.940.920.89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是指消费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APC)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C=a+bYCY△Y△CaC=f(Y)CY11消费曲线及形状特征消费支出与收入相等c消费曲线(MPC递减)yOA45°APC>MPCB45线和消费函数Y0123C

2

3

4

5

645645。

线表明收入等于消费E

1a:自发性消费;b:边际消费倾向bYd:收入引致的消费例题设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请问:自发性消费量、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各是多少?答:自发性消费量:200MPC:0.8APC:1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储蓄:没有用于消费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定义: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s=s(y)储蓄函数的推导:设消费函数c=a+by由于y=c+s,所以,s=y-c所以s=a+(1-b)y其中,(1-b)代表边际储蓄倾向储蓄曲线:YSO非线性曲线S=-a+(1-b)YYOS线性储蓄函数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Save,MPS)是指储蓄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MPS=S/Y=(Y—C)/Y=1—C/Y

=1—MPC=1—b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Save,APS)是指储蓄总量和可支配收入总量之比。

APS=S/Y=(Y—C)/Y=1—APC显然APC+APS=1MPC+MPS=1(1)(2)(3)(4)收入储蓄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

(MPS)

(APS)某家庭储蓄表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正经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收入。即C+S=Y;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APC+APS=1,MPC+MPS=1。

∵Y=C+S∴Y/Y=C/Y+S/Y=1即:APC+APS=1

Y=C+S

Y/Y=C/Y+S/Y=1即:MPC+MPS=1消费及储蓄曲线

y0-1C/S

1

2

31234S=-a+(1-b)yC=a+by45

4A课堂练习:一、单选1、设经济运行在某点,该点在以横轴为总收入、纵轴为总支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A表示。如果原点与点A间连线的倾角(与横轴之间的夹角)为50度,则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该经济的总收入将()A保持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稳定,具体方向视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的大小关系而定答案:B2、计划投资减少将导致()AGDP下降而S不变BGDP下降而S上升CGDP和S同时下降DGDP不变而S下降答案:C3、在一个私人部门(C+I)模型中,收入的均衡水平发生在()。A.计划投资等于计划消费时B.总供给等于计划投资时C.总供给等于意愿总需求时D.储蓄等于实际投资答案:C4、设i和s分别表示两部门经济中的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则()A一定有i≧s

B一定有i≦s

Ci=s恒成立Di=s偶然成立答案:D5、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决定因素是()A.价格水平下降B.可支配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答案:B6、线性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A.边际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的总量C.平均消费倾向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答案:A7、直线型的消费函数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A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一、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投资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资本存量投资支出主要包括购买建筑物,设备支出和存货投资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策模型中,投资被视为给定的量,认为投资不随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而变化,即:i=i0利用消费函数---

y=c+ic=a+byi=i0)(0iab11y+-=

(总支出=总收入)Oyc+i450aCa+i0c+iyEEAF总支出曲线

﹥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i=s

s=

-

a+(1-b)y

i=i0)(0iab11Y+-=OyS/I-aS=

-

a+(1-b)yI=I0yEE例题已知:c=50+0.8y,i=50,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求均衡收入。答:解:s=-50+(1-0.8)y=-50+0.2y,

i=s-50+0.2y=50,0.2y=100,

即:y=500;

公式:y=(a+I)/(1-b)=(50+50)/(1-0.8)

=100/0.2=500

第五节乘数论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汉恩(Hahn)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乘数效应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倍数作用,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或放大效应。本节主要介绍投资乘数投资乘数(两部门)乘数公式的推算ΔY=ΔI+ΔC;ΔI=ΔY-ΔCKI=ΔY/ΔI=ΔY/(ΔY-ΔC)

=(ΔY/ΔY)/[(ΔY/ΔY)-(ΔC/ΔY)]

=1/(1-ΔC/ΔY)=1/(1-MPC)

=1/MPS乘数的大小与b有关,b越大,乘数越大。反之越小。34c+iyc+i=yc+i′c+iΔi

Δy

一、投资乘数图解

在两部门经济中,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

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资源尚未充分利用;

乘数的作用是双向的。11-⊿C⊿YK=乘数理论小结:1-b1=第六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从总支出的角度: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从总收入的角度:消费、储蓄和税收。这里的税收,是在总税收中减去政府转移支付以后所得的净纳税额。加入政府部门后的均衡收入,应该是计划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和,同计划的消费、储蓄和净税收之总和相等的收入。(均衡产出)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的条件三部门模型的乘数(总支出=总收入)C+I+G总收入

Y总支出(C+I)oY*C45oC+I40s+ti+gyi+gs+tOE定量税条件下三部门均衡图解41三部门均衡收入公式增加税收对国民收入具有倍缩作用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对国民收入具有倍增作用增加投资对国民收入具有倍增作用四万亿投资属于?补充:税收为比例税时均衡收入的决定政府征收的税收不是固定的,而是与收入y成固定的比例,税收t=tky,其他条件不变均衡条件:i+g=s+ts=yd-c=(y-t)-[α+b(y-t)]=(y-tky)-α-b(y-tky)=(1-tk-b+btk)y-α代入得均衡收入y=α+i+g1-b(1-tk)

第七节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投资乘数y=c+i+gc=a+bydyd=y-ti=i0,i=i0三部门投资乘数C+△I总收入

Y总支出(C+I)oY’C+I45o△IY△Y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固定税)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三部门乘数(几个重要的概念)46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含义: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kg=y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购买支出变化(增加或减少)一单位引起总收入变化(增加或减少)的倍数。补充:

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发生作用的机制政府购买支出是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即总需求的增加,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总产出和总收入的增加,总收入的增加会引起消费的增加,最终总收入(总产出)的增加是g的数倍。政府购买支出和均衡国民收入OY450aCa+I0C+IE0Y0a+I0+G0C+I+GE1Y1AE政府购买支出和均衡国民收入OYS/I/G-as+tI=I0Y0I+G=I0+G0Y1政府购买支出和均衡国民收入OYAE450CC+IE0Y0C+I+GE1Y1aa+I0

a+I0+G0Ys+tII+GO51二、税收乘数(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为负值,表示收入随着税收的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入减少而增加。其原因是税收增加,人们可支配收人减少,从而消费会相应减少,因而税收变动和总支出变动方向相反。税收和均衡国民收入AEOY450AE1E0E1Y1Y053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净税收总税收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增加了人们可支配收入,因而消费会增加,总支出和国民收入增加,因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正值。Ktr=b/1-b注意:这里可以看出政府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于税收乘数的绝对值,政府支出乘数的绝对值也大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Kg>Kt,Kg>Ktr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55四、平衡预算乘数1、概念: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影响.练习:1、对均衡收入影响最大的是()水平的改变A政府对企业的转移支付B政府对家庭的转移支付C政府购买D政府税收答案:C2、政府购买乘数Kg,税收乘数Kt,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的关系是()。

A.Kg>Ktr>KtB.Ktr>Kg>KtC.Kg>Kt>KtrDKt>Ktr>Kg答案:A3、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得最多()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护养开支增加200亿美元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00亿美元C.个人所得税减少200亿美元答案:A4、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净税收和政府购买增加同一数额时,则()。A.(C+I+G)上移B.(C+I+G)下移C.(C+I+G)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A5、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转移支付乘数是:()

A.4B.5C.6D.8答案:A6.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那么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

A.0.8B.1.25C.4D.5答案:D7.下列哪项经济政策将导致收入水平

有最大变化()。

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

B.政府购买增加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

C.税收减少50亿元答案:A8、政府支出乘数()。

A.等于投资乘数

B.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

C.比投资乘数小1

D.等于转移支付乘数

答案:A

9、如果MPS为0.2,则税收乘数(税收为定量税)值为()。

A.-5B.0.25C.-4D.2答案:C10.如果政府支出乘数为8,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为定量税),税收乘数为()。A.-6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