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说的内容和意义周公认为天命是有的,”惟命不于常”,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以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过去,殷商的先王有德,”克配上帝”,所以天命归殷。现在殷已失德,上帝就把天命转归于周,周王就成了天子。显然,周公之所以强调统治者必须有德,”以德配天”,一方面是由于还没有完全脱离神权法的色彩,其意图在于求得上天的保佑,维护其统治,使周王朝的统治永存。另一方面,西周的这种”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的提出,也意味着神权的动摇。西周的统治者从殷商的灭亡中吸取了教训,在一定限度上结识到劳动人民反抗力量的强大,使他们感到单纯依靠神权局限性以维系其统治,还必须重视人事,重视民心向背,爱惜天命,不再使其转移。”以德配天”思想的提出不仅意味着神权的动摇,并且从对立面的角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力量的强大及其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展与变试论述神权法思想在我国古代奴隶社会中发化的情况(1)
相传夏朝奴隶主已开始运用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对奴隶进行欺骗,给夏王的统治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
(2)
神权法思想到商朝达成极盛,奴隶主把上帝说成是商王的祖先,违反统治者的命令就是违抗神命,同时,殷商奴隶主还用占卜来欺骗人民,使之敬鬼神,畏法令。
(3)
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重要是对天命说做出了修正,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意味着神权的动摇。3、试述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形成的因素一方面,中国低处东亚大陆,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北部是浩瀚的戈壁和干旱的草原,东部上一望无际的大海,西南部上号称世界屋脊的连绵山脉。这种与外界相对隔绝、封闭的地理环境容易导致与海洋民族或山地民族不同的大陆民族特有的心理和观念,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天下一统”的观念,“天圆地方”、华夏居中的“华夏中心”观念,优于异族。同时,与希腊文化、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等古老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交往与彼此渗透不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流生于斯,长于斯,其形态既有一元和内向的特性,又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同化功能。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以人力耕作为主的自己自足的农业经济。“民以食为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为古代中国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国以农为本”,“重弄抑商”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国策。这种小农经济和小生产方式孕育出一种与海洋民族商业文化热衷冒险、求华求新所不同的重视民生、崇敬君权、追求和谐统一、提倡“中庸”稳定和质朴无华的观念心理。
第三,在中国古代,与小农生产力相适应的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等级社会关系。宗法制源于原始社会的父系制家长制,是解决家族内部关系的习惯准则,后来与国家政治相结合,家国一体,君父合一,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制度和古代法制维护的重要内容。它注重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伦常关系,以“亲亲”的血缘协议,以“尊尊”的等级差别,强调大宗对小宗的支配,小宗对大宗的服从,尊长对卑幼的仁爱,卑幼对尊长的侍奉,以及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等等。在这种基础上形成的传统法律文化,不仅被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宗法伦理色彩,并且一直以体现宗法等级的纲常礼义作为中心和指导原则。
第四,广阔的地区、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家庭,是集权与专制政体的基础。建立在宗法等级关系上的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这种政治制度规定法律文化与之适应,因此,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权力,维持界线分明的官僚等级机构和对民众的控制,即“治国”、“治吏”、“治民”成为传统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虽然古代也不乏否认个人独裁否认个人权威的思想主张,但其重要倾向却是主张君主专制,认为“礼”与“法”在实质上是集大权于一身的君主治理国家的工具。换句话说,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传统法律思想的起点和归宿。
第五,传统法律思想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根植在大陆的、农业的、宗法的土壤里,世代延续,形成了与希腊、罗马等海洋的、商业的、宗教的古代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法结合,儒道互补,经历了经学、玄学、道学、理学诸阶段,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凝聚力的来源。在其影响之下,传统法律思想与传统文化连为一体,自身始终未能独立,并且其原则原理与价值取向也都以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为依据。因此,两者是同体同质,表现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欲探求传统法律思想的奥秘,必须把握传统文化的真髓。第二次1、论述西周“明德慎罚”的思想。
(1)
“明德慎罚”思想是周公等西周统治者在吸取商代因“重刑辟”灭亡的教训后提出的。所谓“明德”,是指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而“慎罚”是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
(2)
“明德”规定统治者自身要严于律己,勤于政事,不可骄奢淫逸;要了解小民的疾苦,并对症下药;必须重视小民的力量,适当满足他们的规定;其实质是奴隶主贵族由于“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才可以长期地“保享于民”,从而实现统治者自身的利益;
(3)
“慎罚”的重要内容是:①对罪犯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②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③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④刑罚适中。
(4)
周公的“明德慎罚”说,虽然只是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一种权宜之计和作为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先进的理论,起过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它对后世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7、简述子产和邓析法律思想的区别。子产和邓析都属于春秋时期郑国的革新派,他们有共同点,但是其显著区别在于对待周礼的态度。子产实行的“铸刑书”、“制立赋”、“作封洫”等都是以符合礼义为依据的,同时还遵循着先王的名义,在形式上还没有突破礼义宗法的束缚。但是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的思想却明确宣告了意图打破传统旧思想的羁绊,即先王不值得效法,扎入不一定对的。4、简述管仲对周礼的改造答:(1)管仲打着“尊王”即维护周天子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尊王攘夷”和维护周礼为名,建立齐国的君主集权制和霸主地位。
(2)管仲突破了“礼不下庶久,刑不上大夫”的传统,强调“万物待礼而后定”,用礼来教育和引导民众;同时用削夺封邑的方法打击分封制贵族,加强诸侯的权势。
(3)管仲打破了“亲亲”的宗法原则,任用贤能。在管仲的辅助下,齐桓公把任贤作为一项最基本的国策,下令基层官吏定期地“进贤”,同时制定了“三选”制度,即第一年试用评估,次年考察任命,通过一个阶段的考察之后再委以重任。管仲从平民到贵族,布衣为相,自身便是打破任人唯亲的典型。
(4)管仲批判“刑不可知”和轻视法度的旧传统,主张以法令作为人们的言行的准则,以公开的法律作为标准,用赏赐以资鼓励,用刑罚纠正偏颇,规定重视法令的作用。周宗法制的内容是什么答案见指导书18页第3题3、试述西周宗法礼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性答:西周初期,奴隶主贵族为了巩固和加强他们的统治,相传“周公制礼”,实行礼治。
(1)礼治的基本原则:周公所制之礼,即“为国以礼”,是维护宗法等级制的工具。它严格维护着奴隶主贵族所享有的各种特权及其内部上下等级之间的秩序。它始终贯穿着这样几个原则,即“亲亲”和“尊尊”。“亲亲”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就是规定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主贵族,不得违抗;下级贵族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贵族服从周天子,不许犯上,不得僭越。周公提倡“亲亲”和“尊尊”,事实上是要维护王权和族权的统治。
(2)礼治的基本特性:礼和刑都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手段,但它们所合用的对象各有所侧重,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礼重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有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所谓“刑不上大夫”,就是说,刑罚的锋芒是指向劳动人民的,而不是指向奴隶主贵族。礼与刑在合用对象上虽有所不同,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则是相对的。礼所规定的义务,庶人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个别奴隶主贵族严重危害奴隶主阶级的整体利益时,如“犯上作乱”、“放弑其君”、“不孝不友”、“贼杀其亲”等,也要处以刑罚。当然,即使用刑,他们也经常享受各种特殊照顾。
综上可知,无论“亲亲”、“尊尊”,还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都是西周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它们对西周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起着极大的作用.5、简述管仲“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改革主张。答案见指导书24——25页6、简述邓析的“不法先王,不是礼义”的主张。“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邓析的“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明确宣告:“先王”及其“礼义”并非不能改变,(“先王”的所作所为、“礼义”的宗法原则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先王的礼义法令是可以批评、可以否认、可以废弃的。既然如此,从现实出发制定新法,便是必然的、合法的。8、试述子产铸刑书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
(1)
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改革,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也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的首创;
(2)
它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的“合礼合法”,标志罪擅断思想的动摇和法治思想的出现。子产在思想上使过去的礼刑相分走向礼刑统一,把公布成文法说成是礼治的体现,是其奉献;
(3)
它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明确肯定了法律对于限制贵族特权的重要作用,为法家“一断于法”的理论创了前提。9、小论文自己按规定完毕10、简述先秦儒家对西周以来的“礼”“德”思想的继承和改造
见书44——50页1、”为国以礼”的礼治论(1)将礼说成主线的国家制度,确立和维护统一的贵族政体和君臣等级秩序的制度。礼作为国家主线制度成为法律的核心和渊源,其地位形同于现代的宪法。2)强调”齐之以礼”,把礼的实行范围扩大到民间。这是对于西周”礼不下庶人”原则的重大突破。(3)以”举贤才”补充周礼的”亲亲”原则,变传统的”任人唯亲”为”亲亲”前提下“尊贤使能”,从而否认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4)将礼视为”五伦”原则的条文化、制度化,即解决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妇、兄与弟、朋友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用礼来拟定“亲疏”,区分”同异”,辨别”是非”。儒家赋予”五伦”以国家强制性即具有法律的意义。A以”五伦”为中心,强调”正名分”B以家族为本位,强调”孝”、”忠”C以等差为基础,强调”别贵贱”2、”为政以德”的德治论(1)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认为”德”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民力的重要方法。(2)抬高了”德”的地位,认为”德”高于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及法律,是执政、司政的指导方针。A德刑并用,以刑辅德B注重教化,以德去刑C恤刑慎杀,先教后刑11、评述“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答案见书50页12、孟子的“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主线。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13、荀子德“法数”、“法义”、“类”的概念及其在法理学上的奉献注重对法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是荀子论法的特点,也从而促进了古代法理学的发展。荀子明确提出了”法义”、”法数”和”类”三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他认为运用法令时,不仅要了解”法之数”(即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更重要的是把握”法之义”(即基本原理、精神实质)。荀子认为”法义”是”法数”的指导,”法数”是”法义”的体现,没有”法义”的指导,无论”法数”多么具体,条文多么具体,也会产生”临事必乱”的结果。荀子还指出法令不能包容一切,必须以”类”(案例类推)作为”法数”的补充;”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精通”法义”。严守”法数”,”类“补充,有了这三个方面,执行法令才干运用自如。提出并区别法义、法数、类三个概念,是荀子对古代法学的一个重要奉献。14、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的思想。荀子继承孔孟人治的思想,强调统治者个人的作用大于法律。他认为:1、”有治人,无治法”,决定国家治乱兴亡的是充当统治者的人,而不是法令。有了良法而国家仍然混乱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没有有君子的治理而国家和混乱的情况。所以治乱的关键是人,即统治者,而不是法。只有善于治国的人,没有善于治国的法。2、法是人制定的,作为统治者的人决定着作为国家制度的法律的好坏。荀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应从法律开始,但法毕竟省人根据礼义原则制定出来的。因此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人”不是”法”,有了好的统治者才干治理好国家。3、法要靠人来掌握和执行。荀子认为”法不能独立,类不能子刑,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4、法律不能随实际情况而变化,要靠人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填补法律的局限性。法律不能包罗万象,但假如有“君子”,即使碰到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君子也可灵活解决。荀子所说的”君子”在道德伦理上讲,是指精通礼义、品德崇高的人;在政治义上讲,则是君主的代名词。因此”有治人,无治法”事实上是将封建君主放在封建法制之上,将一切权力交给了君主。所以,荀子的人治,实质是提倡封建君主专制。15、试述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治”、“德治”、“人治”的基本内容。答案见书44——53页”为国以礼”的礼治论(1)将礼说成主线的国家制度,确立和维护统一的贵族政体和君臣等级秩序的制度。礼作为国家主线制度成为法律的核心和渊源,其地位形同于现代的宪法。(2)强调”齐之以礼”,把礼的实行范围扩大到民间。这是对于西周”礼不下庶人”原则的重大突破。(3)以”举贤才”补充周礼的”亲亲”原则,变传统的”任人唯亲”为”亲亲”前提下“尊贤使能”,从而否认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4)将礼视为”五伦”原则的条文化、制度化,即解决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妇、兄与弟、朋友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用礼来拟定“亲疏”,区分”同异”,辨别”是非”。儒家赋予”五伦”以国家强制性即具有法律的意义。A以”五伦”为中心,强调”正名分”B以家族为本位,强调”孝”、”忠”C以等差为基础,强调”别贵贱”2、”为政以德”的德治论1)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认为”德”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民力的重要方法。(2)抬高了”德”的地位,认为”德”高于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及法律,是执政、司政的指导方针。A德刑并用,以刑辅德B注重教化,以德去刑C恤刑慎杀,先教后刑3、”为政在人”的人治论(1)孔子和孟子从统治方法角度来论证,政治是个人道德的扩大,因此强调执政者在治国中的决定作用。(2)荀况着重对人和法的互相关系进行分析,强调人起着决定法的作用。(3)”人治”是”德治”和”礼治”的派生,以”德治”和”礼治”为其重要内容。A圣贤决定礼法B”身正”则”令行”C法先王,顺人情16、评析孔子仁者“爱人”说。答案见书56——59页要理解孔子的思想,一方面要理解他提出的”仁”这个概念。孔子对”仁”的理解很多,并且往往因人而异,各有所指,其含义宽泛多变,令人难以把握。但总的来说,”仁”可以理解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一方面,孔子把”仁”当作是最完美的伦理道德。他强调君子时时刻刻都不能违反“仁”的规定,无论碰到什么情况,在任何场合都要坚持”仁”。另一方面,孔子把他认为的一切美好的品格,全都包容在它的”仁”之中。
“仁”的基本精神是重视人,人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将”爱人”用于解决家庭关系,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用于解决政治关系就是”君使臣以例,臣事君以忠”。
从仁与礼的关系上看,(1)孔子以仁来充实礼,认为周礼是最完善的伦理规范和制度,而仁则是最完美的伦理观念和品德。(2)仁是礼的精神实质,礼是仁的形式表现,一个人只有具有了人才会有违反礼的行为。反之,假如一个人的言行违反周礼,那么就表白了他的“不仁”。这样,守礼与非礼便成了衡量仁与不仁的标准。
总之,以”爱人”为中心,以孝悌为主线,以”克己”,”克恕”为手段,以恢复和完善礼治为目的,这就是孔子”仁”的实质内容,也是他的法律观的重要结构。17、为什么说荀子的法律思想具有儒法合流的特点?先秦儒家从荀况开始由重要代表封建贵族转向为新兴地主服务。荀况适应战国末期的新形势,对孔子的思想采用批判继承的态度,而与孟子确存在着明显的对立。比较起来,荀况不死守”仁”、”礼”,也不排斥法家。他以”礼”为基础对法家之法进行批判性地吸取,并在吸取中改造了孔孟之礼。因此,荀况思想的重要特性与奉献是治礼、法于一体,使儒法两家趋于合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荀况认为礼、法起源于两种前提:一是人类为了生存和战胜自然,必须要组成社会,即”能群”;组成社会以后,还要必须有”分’,即区别职业和等级。礼法就是为了”明分使群”而产生的。二是人性恶,为了避免由于人性恶所导致的恶果,必须对人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的是后头的认为作用。圣人和礼法是为了”化性起伪”改造恶性而产生的。2、引法入礼,礼法结合。他引法入礼,将体现贵族利益的旧礼改导致为维护封建官僚等级制的新礼,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明分使群”的礼法起源论论证封建官僚等级制度的必要和合理。荀况的”明分”实质就是要确立体现封建等级名分的新秩序。二是强调礼的实质和作用在于”分”、”别”,即区别等级。使高贵与低贱有等级,尊长与卑幼有区别,财产多少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荀况吸取了法家论法的方式,也将礼比方为规矩、度量那样的客观标准,并赋予以国家强制力。三是突”礼”的客观性、强制性和制度性。四是主张以礼”举贤能”,确立官僚制度。荀况否认”世卿世袭”,但并不反对宗法等级。3、”隆礼重法”,教化与刑罚并用。荀况论”礼”较孔孟多,把”礼”的地位抬得最高,同时,他也爱谈”法”,对”法”最为重视。荀况提出的”隆礼重法”两手并用的方针,规定将”礼”的基本原则法律化。礼与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表现为教化与刑罚的结合,先教后刑。他分别地将”不教而诛”、”教而不诛”、”诛而不教”的后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4、重视”法义”,严格执法。荀况区别了”法义”、”法数”与”类”。法义即法的基本原理;法数就是具体的法律规定;类即案例类推。三者的提出是荀况对于古代法学的一个重要奉献。在礼的指导下,荀况主张加强法制,规定严于执法,罪刑相称。具体措施涉及公布法令、杜绝私情;严格执法,信赏必罚;赏当贤,刑当暴,罪刑相称;主张废除族刑;主张以重刑惩恶。
5”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思想。”有治人,无治法”,决定国家治乱兴亡的是充当统治者的而不是法令。法是人制定的,作为统治者的”人”决定着作为国家制度的”法”。法要靠人来掌握和执行。法律不能适应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要靠人的灵活运用和当机立断。18、简述“一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答案见指导56页第5题19、简述墨家的法律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的主张。答案见指导56——57页孔子的”礼治”奠定了”义务本位”观念的基础。但是,墨家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坚决反对”礼治”的宗法特权,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为劳动人民争权利的规定,认为”为民兴利”的重要表现,就是以法律政令确认和维护劳动者的生存、财产和参与政治的权利。一方面是生存权利。劳动是人类的生存之本,是物质财富的来源,不劳动者没有资格生存。另一方面是财产私有的权利。墨家认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坚决反对占有别人的劳动果实,规定法律制裁这种”不义”即不合法的行为,反映了小生产者保护劳动成果和财产所有权的强烈愿望。再次是”农与工肆之人”参与政治的权利。墨翟反对贵族专政,针锋相对的提“尚贤”,主张以”义”作为标准选任”贤者”来治国理政,取代旧的”亲亲”原则。为此,墨翟提出了一些著名的论断,如:”不党父兄,不偏富贵”;”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无能则下之。”显然,”不党父兄,不偏富贵”是针对周”亲亲”、”尊尊”原则的否认,要去把劳苦大众从贵族专政的桎梏之下解放出来;而”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无能则下之。”的标语,则破天荒的表达了庶民阶级参与政权和提高社会地位的强烈规定。墨子力图使平民在政治上享有与贵族平等的权利,因而公开宣告:当官的绝不也许永远富贵,老百姓也决不会永远安于贫贱。20、简述墨家解决国家关系的准则。答案见指导书57页21、儒家的仁者”爱人”和墨家”兼相爱”的区别孔子将”仁”作为道德、人格的完美极至,且认为”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用”爱人”来解决家庭、政治等方面的关系都能受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孔子的仁者”爱人”并不是平等的爱一切人,它带有深刻的宗法烙印,表现出宗法性、等级性和强制性。(1)孔子主张”爱人”自”亲亲”始,由亲及疏。(2)”爱人”有等级,等级不同,”爱人”的具体规定也不同。其中的主线出发点是”尊尊”,即尊其尊者。(3)”爱人”还具有强制力,违反了其规定不仅要受到良心的谴责,还要受到刑罚的制裁和武力的征服。孔子一方面将仁与礼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使忠孝等伦理规范具有法律的性质。墨家的”兼相爱”是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的爱所有的人,把别人与自己同样看待。”兼爱”的内容和实质完全不同于”仁者爱人”,重要表现在:(1)儒家强调”亲亲”,主张爱有差等;墨家主张普遍的爱、平等的爱。(2)儒家的”爱人”是先己后人,由己及人;墨家则强调有己有人,先人后己。(3)儒家的”爱人”反对言利;而墨家把”爱”与”利”结合起来,以”交相利”作为”兼相爱”的基础。22、墨家以“兼爱”为核心的法律思想有哪些内容。墨家提出了以”天志”为表现形式,以”兼爱”为中心内容的抱负法观念。他们赋予”天”以赏善罚恶的意志,认为这种至高无上的”天志”规范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最佳的法令只能是”天志”的体现。由于”天志”的集中规定表现为”爱人利”,所以必须将”兼相爱、交相利”及其具体原则作为衡量一切是非、曲直、善恶、功过的客观标准。具体内容涉及:
(1)”天志”是法律的来源。墨翟的”法”或”法度”,泛指一切标准、规范或者制度,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墨翟论法,提出”天志”。法与天志是源与流的关系,体与用的关系。墨翟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公正和平等。墨翟要用”天志”作为测定是非善恶的客观依据,作为衡量人们言行的最高标准。”天志”不仅是墨家建构自己思想体系的基础,并且是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2)”天志”具有”赏善罚恶”的功能。由于”天志”爱人,”天”是为了庶民百姓的利益而造就世界万物的。”天”具有主宰人间赏罚的最高权威,君主也必须按照“天志”办事。”天”兼有万物,一视同仁,”天志”的公正无私是普遍和永恒的。”天”是人类的良知和对的结识的总根源。(3)”天志”是墨家的抱负法。在现实的礼法之上有一个故意志、有权威的“天”。一切国家制度都应依”天志”而成;任何人都要接受天的监督,服从其制裁;”天志”是衡量天下万物乃至人们言行的唯一标准。(4)”兼爱”是”天志”法律观的核心。”兼爱”不仅是”天志”的核心,也是墨家其他主张的基础。把”兼爱”运用到选任官吏上是”尚贤”,运用到政体和行政上是“尚同”,运用到国家之间是”非攻”,运用到人民生活方面是”节用”和”非乐”。
墨家的”兼爱”主张,集中地反映了小生产者保有私有财产和互助互利的规定,具有反对宗法世袭特权和等级剥削压迫的积极意义22、墨家以“兼爱”为核心的法律思想有哪些内容。墨家提出了以”天志”为表现形式,以”兼爱”为中心内容的抱负法观念。他们赋予”天”以赏善罚恶的意志,认为这种至高无上的”天志”规范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最佳的法令只能是”天志”的体现。由于”天志”的集中规定表现为”爱人利”,所以必须将”兼相爱、交相利”及其具体原则作为衡量一切是非、曲直、善恶、功过的客观标准。具体内容涉及:(1)”天志”是法律的来源。墨翟的”法”或”法度”,泛指一切标准、规范或者制度,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墨翟论法,提出”天志”。法与天志是源与流的关系,体与用的关系。墨翟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公正和平等。墨翟要用”天志”作为测定是非善恶的客观依据,作为衡量人们言行的最高标准。”天志”不仅是墨家建构自己思想体系的基础,并且是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2)”天志”具有”赏善罚恶”的功能。由于”天志”爱人,”天”是为了庶民百姓的利益而造就世界万物的。”天”具有主宰人间赏罚的最高权威,君主也必须按照“天志”办事。”天”兼有万物,一视同仁,”天志”的公正无私是普遍和永恒的。”天”是人类的良知和对的结识的总根源。(3)”天志”是墨家的抱负法。在现实的礼法之上有一个故意志、有权威的“天”。一切国家制度都应依”天志”而成;任何人都要接受天的监督,服从其制裁;”天志”是衡量天下万物乃至人们言行的唯一标准。(4)”兼爱”是”天志”法律观的核心。”兼爱”不仅是”天志”的核心,也是墨家其他主张的基础。把”兼爱”运用到选任官吏上是”尚贤”,运用到政体和行政上是“尚同”,运用到国家之间是”非攻”,运用到人民生活方面是”节用”和”非乐”。墨家的”兼爱”主张,集中地反映了小生产者保有私有财产和互助互利的规定,具有反对宗法世袭特权和等级剥削压迫的积极意义23、试论述《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隐士阶层以退为进、以后为先的处世哲学,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清净无为”。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因而规定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这种”无为”思想,是《老子》政治理论的核心。“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势”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为无为”是“治国之道”,即用无为的方法达成统治目的,”无为”是一种手段,治理好国家才是真正目的。“无为而治”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少作为;二是统治者要做到”三去”,即”去甚、去奢、去泰”。另一方面,对于被统治的民众实行愚民政策,消除它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使其”无知无欲”。其原则是”三绝”即绝圣弃义、绝仁弃义、绝巧去利。
按照这种”无为而治”的原则指导立法、司法便形成了《老子》的法律观。重要有:(1)强调”惟道是从”,反对依靠具体的法令治理国家。(2)主张秘而不宣,反对制定和公布成文法。(3)主张”利而不害”,反对滥施行杀。综上,《老子》”无为而治”的法律观,即是用来统治人民的一种策略,其中又包具有反对暴政、反对剥削的人民刑;既具有法律虚无主义的因素,又以更巧妙的法律强制作为归宿。试论《老子》对礼、法的否认和批判。1、《老子》对儒家礼治思想的批判儒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而仁和礼恰恰是《老子》批判的锋芒所在。一方面,他认为正是在”大道”废弃之后,才有了所谓的”仁义”、”智慧”。作为儒家礼治的仁、义、忠、孝等原则是失去了”道”的社会家族不合,尔虞我诈、社会秩序混乱等病态的反映。另一方面,他又指出,人类社会是从治到乱,每况愈下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即天下大乱是失去了自然之道的必然结果,而礼是忠信浅薄的集中表现,是当今一切祸乱的根源,从而否认了忠孝的天然合理性,这对于揭露贵族”礼治”的虚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2、《老子》对墨家”兼爱”的批判《老子》指出“信言不美”,”善者不辩”,即真实的话并不是不好听,善良的人并不多说。”天地不仁”,”天”是没故意志的,更不会由”兼爱”之心。《老子》还反对墨家的”尚贤”主张,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在《老子》开来,墨家的所有主张都违反了”无为而治”的规定。3、《老子》对法家”法治”的批判《老子》认为以”法”治国也是与自然之道相违反的人为之道,是欲治反乱的倒行逆施。他说”法令滋彰,贼盗多有”,即统治者所制定的法令越多,越明确,民众就越贫穷,贼盗也就越多。形成”贼盗充斥”,”民之轻死”。要”使民重死”看中声明,就先使民”无知无欲”,然后采用各种”无为而治”的措施,达成无为而不治。法家继承了很多《老子》的观点,如礼法应顺乎自然,任法而不任治等。”礼”是封建贵族的制度,”法”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制度,《老子》对这些现实的认定法律制度,采用了否认的态度,表现出明显的法律虚无主义倾向。一方面,他强调”无为而治”废除一切人为的道德、法令和一切”有为”的建置,让万物复归自然。另一方面,规定”以正治国”,即”清净无为”。就是说,治理国家需要一定的行为规范,但这种规范不是”礼”,也不是”法”而是由统治者自己掌握,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而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无为”止道。可见,《老子》反对礼、法,但并不反对“治国”。”无为”的自然之道不是现实的规范,事实上是一种抱负法。25、简述法家“法”的性质。(1)法具有强制性和制裁力(2)法具有客观性和公平性(3)法具有等级性(4)法还具有合情性和适时性26、简述商鞅“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理论。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为了说明变法的必要和对的,商鞅提出了自己的变法理论。一方面,商鞅驳斥了”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即认为古代的制度没有过错,遵循旧礼不会走入歧途的传统观念,指出法令制度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商鞅提出了”不法古,不修今”的标语,主张”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另一方面,商鞅指出只有变法更礼,才干强国立民。他认为礼法都是为了强国而定,因此,只要可以强国,就不必沿用旧的法度。商鞅变法的锋芒重要指向了对旧礼的改革。再次,商鞅指出必须根据时代规定,社会现实和民情风俗来更礼变法。他指出当时的社会形式是”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时代的规定不同,不能恪守旧规。
总之,商鞅用来说明变法的必然性的理论依据是历史进化的观点。在他看来,时代不仅是变化的,并且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统治方法和法令制度既不能复古,也不能保守,以此作为变法革新和以法治国的有利依据。27、简述法家运用赏罚的重要原则。答案见指导83——84页信赏必罚”;”厚赏重罚”;”赏功罚罪”、”赏勇罚怯”、”赏富刑贫”;”赏誉同轨,非诛俱行”;少赏多罚和轻罪重刑。简述法家实行法治理论依据。法家以人性论和进化观作为”法治”的理论基础。(1)”好利恶害”的人性论。法家认为,人人都具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而避害”的本性,人的这种本性是不可改变的。”利”可以使弱者变强,怯者变勇。因此,不能以道德论人,必须用利害察人。在”好利恶害”的人性面前,仁义道德是无济于事的,只有法令赏罚才干奏效。(2)发展进化的历史观。法家通过对历史演进的叙述和古今社会的对比,论证”法治”的现实也许性。他们认为历史是在不断变化,社会是逐渐向前发展的。商鞅把人类社会提成四个阶段:上世、中世、下世和今世。时代不同,统治方法也必须改变。不能沿用以前“亲亲”、”仁义”等旧方法。其结论是:“不法古,不修今”,必须”当时而立法”。29、试论述法家法术势的见解及韩非法、术、势的结合的思想。韩非强调”以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1、法与势的结合(1)”威势”、”权势”于”任势”。韩非认为”势”是君主统治众人的工具,即权力和地位。君主有了”势”就可以发号施令,逼迫臣民就范,”势”是君主须臾不可离的。(2)”擅势”于”独制”。韩非认为君主应当”擅势”,集各种大权于一身,不能使臣下篡”权”夺”势”。(3)”抱法处事则指”。一方面,”势治”是”法治”的前提,只有将法与权力结合起来才干做到令行严禁;另一方面,”势”也离不开”法”,否则就是”人治”。有了”法”就可以势”中人之资”的君主治理好国家。2、法与术结合。术是君主掌握政权、贯彻法令、防止篡权,实现”法治”的方法、策略和手段。(1)”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韩非将君主与法、术的关系比成人的衣食,认为两者缺一不可。(2)”处势”于”修术”。权势要靠”法”来加强,也要靠”术”来维持。”术”是君主制臣的关键。(3)以术”行法”和以术”烛私”。一方面,以术考察臣下是否忠于职守和遵循法令;另一方面,作为暗中用来控制臣吏的诡计诡计。30、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法治”是法家的旗帜,是与儒家进行争论的焦点。在内容、形成、性质以及理论基础等方面,”法治”和”礼治”既有联系,又存在着明显的对立。1、”法治”是针对”礼治”所维护的宗法制度而提出的。”礼”是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的一整套等级制度和习惯,而”法”重要是按照政治权力的从属关系实行的一整套的等级制度和规定。儒家以”礼”为核心形成了家族宗法的法律观,而法家则以”法”为核心形成了君主专制的法律观,两者在维护等级制方面是一致的;两者的不同,表现在对宗法制的态度上,即代表贵族利益的制度(”礼”)与代表新兴地主利益的制度(”法”)的对立,分封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的对立。因此,“法治”的提出,旨在用地主的新”法”取代贵族的旧”礼”,是两种制度的对立。2、”法治”是针对”礼治”的重视”德治”、教化而提出的。儒家主张”以德服人”,轻视法律的强制作用;法家主张”以力服人”,”法治“是最可行最有效的方法。两者的分歧表现在”务德”与”务法”两种统治方法的对立。3、”法治”又是针对”礼治”强调”人治”而提出的。儒家把治国的责任和希望放在”圣贤”及其个人道德才干的”中主”或才干低下的”庸主”也能治理好国家。两者的分歧在于对发挥”君主”作用的见解,表现为重视”君智”还是”君法”的对立。第三次作业:简述秦朝“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见指导书104——105页简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过程和重要内容。1)
皇权至上,法至君出。即皇帝大权独揽,其诏令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它可以取消、更改、补充法律,是封建立法的基本原则;
(2)
应经合义、礼法融合。以经决狱,以经代律,使儒家思想在法律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从而奠定了礼法融合的基础;
(3)
“三纲”是封建立法的主线原则。“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是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
(4)
德主刑辅,先教后刑。从孔子到董仲舒都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主张以德服人,但也重视刑罚的作用,但是应先教后刑,德主刑辅。
试述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见指导书108页试述董仲舒“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的内容。见书261——272页简述晋代律学的特点。见指导书124——125页魏晋玄学有哪些著名的观点?指导书132页试述李世民及其统治集团重要的法律思想。见指导书141——143页简述隋文帝的立法、司法思想。见指导书140——141页韩愈的“性三品”说的重要内容。见指导书146页简述《唐律疏议》所反映的礼法融合思想。见指导书143——144页试述《唐律疏议》所体现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1)
德礼为本,刑罚为用。德礼和刑罚对行政教化都不可缺少,两者相辅而成,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礼主刑辅、礼法结合的思想体系。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礼治法律化已接近完毕。
(2)
封建纲常的法律化。唐律“一准于礼”,全面具体地体现了三纲的原则。凡是反对三纲的,均被认为触犯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主线利益,列为十恶大罪,是刑罚打击的重点。
(3)
维护等到级特权的立法思想。唐律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法,按照礼的原则,把人们提成许多等级,并为每个等级的人规定了不同的法律地位,赋予了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具体体现在:贵族、官吏有罪无刑,良贱异法等。
(4)
综上所述,礼法结合的唐律吸取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经验和法律原则,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一部治国安邦的法典,成为宋元明清各代法律的蓝本,但其规定种种等到级特权,对后世产生了恶劣影响。
第四次作业:简述朱熹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见指导书156页简述理学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见指导书156页试论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对封建社会后期法律实践活动的影响。见书387——389页简述王安石“三局限性”的变法理论。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的理论基础,即”天变局限性畏,祖宗局限性法,人言局限性恤”。
(1)在王安石变法时,许多守旧派纷纷以天变为依据,认为灾异是上天对新法的惩处。王安石认为,天人了无相关,”天变局限性畏”,不能将新法与天变牵强附会。
(2)守旧派又以祖宗之制为依据,袭击新法违反圣人之道。王安石认为,法应随时而变通,以安国安民为目的,不能照搬成法,故”祖宗局限性法”。
(3)守旧派又以人言可恤阻止变法,认为新法违反人意。王安石认为,立法不应以人言为准则,只要利国利民,”人言局限性恤”。
”三局限性”表现了王安石变改旧制的决心,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变法理论的发展。简述王安石“大明法度,众建贤才”的主张。见指导书170——171页简述范仲俺的立法、司法主张。见指导书168——169页简述耶律楚材以儒术治国的主张。见指导书简述黄宗羲对封建君主及其“一家之法”的批判。见指导书189页简述王夫之“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观点。(1)
王夫之认为,法律与整个国家制度同样,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
(2)
法律“趋时更新”是不以任何人决心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法制的以新代旧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所决定的;
(3)
王夫之通过对“圣法不可变”的正统论的否认,以论证法律的“趋时更新”;
(4)
王夫之揭示出“有定理而无定法”的规律,深刻论述了改革旧法的必要性和法律“趋时更新”的前景。
论述黄宗羲“学校议政”的思想观点。1)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的《学校》篇提出了“学校议政”的思想观点,这是近似于近代议会政治的设想。
(2)
他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应当成为监督政府的机构。他主张国家的行政、外交、军事等都要参考学校的意见。
(3)
黄宗羲还认为学校的校长有与宰相同等的权力,可以监督君主和大臣的行为;
(4)
“学校议政”是其民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封建君权的重要突破。
论述黄宗羲具有民主因素的“法治”理论。见指导书187——189页第五次作业:简述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材”的思想。见指导书203页简述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见指导书206页试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法律思想。见指导书201页简评《资政新篇》中的法律思想。见指导书216——218页简述曾国藩维护纲常名教的主张。见指导书224页简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1)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所谓的“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维护三纲五常的儒家学说,这是不能变、不可变和不许变的。张之洞把“法制”划入可变之列,但他所说的“法”或“法制”并不涉及封建的基本制度,不是说封建的基本制度、基本法制可以变,可以用西方的资产阶级法制来取代。因此在强调“中学为体”的同时又提出“西学为用”,即“西学”只能为“中体”服务。“中体西用”原则表现在法律主张上,就是坚持维护以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同时规定用变形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采西法以补中法之局限性”。
(2)
整顿中法同,采用西法。整顿中法重要为改革刑狱,他提出除讼累、省文法、恤相验、省刑责、重众证、改罚缓、修监羁等措施;他还建议清政府采用西法,聘请西方名律师,博采各国法律,为中国制定矿律、路律、商律以及交涉刑律。
(3)
“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张之洞认为“经术”即四书五经中的纲常名教是所有法律精义之所在。法律是表即形式,经术是里即内容,法律受经术决定并为经术服务。
简述曾国藩的礼刑观。见指导书224——225页试论述洋务派的产生及其法律思想。洋务派形成于1856年至于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见指导书227——228页简述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的法律思想。见指导书235-——236页简述梁启超“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三权分立说。(1)
梁启超借用西方资产阶级提倡的“三权分立”原则,结合我国情况,发明了他自己的三权分立说,即由国会行使立法权,由国务大臣行使行政权,由独立审判厅行使司法权。
(2)
他把统一三权的统治权称为“体”,是不可分的;由国会、国务大臣、审判厅分别行使三权称为“用”,这是可分的,即所谓“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
(3)
这就是说,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体”是完全相同的,君主享有最高的权力,所不同的是“用”,即在三权的使用上,立宪政体对君主有某些限制罢了。
简述谭嗣同冲决一决封建“网罗”的主张。见指导书240——241页论述梁启超实行法治、兼重人治,法律、道德“相须为用”的主张。见书本541——542页试论述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见指导书234——235页简述清末礼法之争中礼教派与法理派的重要观点。见指导书256页简述沈家本“法贵得人”的主张。(1)
沈家本认为有了好的法律,还要有好的执法这人,才干推行资产阶级法治;
(2)
所有国家官吏,上至中枢长官,下至百里长吏,皆宜知法;
(3)
“治狱乃专门之学,非人人之所能为”,司法官吏应具有专门学识,才干用任自己的工作;
(4)
设立律学博士,专家法学。沈家本认为,律博士一职十分重要,不可或无。
(5)
为了培养法学专门人才,就应设立培养法学人才的专门学位,他奏请成立的法律学堂,是我国近代最早成立的第一所高等法律学校。
简述沈家本的以法治国论。见指导书253——254页论述沈家本“会通中外”兼采中西的主张。见无线电导书252页试论述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异同。(1)先秦礼法之争是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代表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礼治与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之争。先秦儒家代表新老贵族,维护礼治。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主张法治,因礼法之异而爆发论争。(3分)
近代礼法之争是在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法治观与资产阶级的法治观之间的冲突。礼教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法礼派代表资产阶级,理法之争是封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规定制定什么样的法律的争论。(3分)
(2)先秦礼法之争是”儒法之争”,两派争论的焦点是究竟应当以奴隶主贵族的传统的”礼治”来治理国家,还是以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来治理国家。(3分)
近代礼法之争是修订法律,即立法中的争论,事实上是”法法之争”,礼教派和法理派都主张制定新律,但在礼法的指导方针上却有重大分歧。礼教派主张以”礼”为指导的封建法律思想来指导立法,法理派主张以资产阶级法理来指导立法。”礼”是法典化的礼,是写入封建法典中的,维护宗法家族制度的礼法;”法”是资产阶级的法礼。两派争论的焦点是在礼法时是用封建礼教,还是用资产阶级的法理来指导立法。(3分)
(3)先秦法家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来反对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儒家的”礼治”、”德治”和”人治”。(1分)
清末法理派用资产阶级的法理反对封建法典的纲常名教立法宗旨。(1分)
(4)先秦礼法之争的结果是法治理论暂时取得了胜利,秦国依法家的法治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统一了中国;(1分)
近代礼法之争的结果是以法理派的退让和妥协而告终的,新律中不断加入了有关纲常名教的条文。(1分)
(5)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清末法典化的礼是从先秦传统的礼发展而来的。因此,两次礼法之争的历史一脉相承的。两次礼法之争都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先秦礼法之争导致了秦王朝统一中国;近代礼法之争导致了中华法系的崩溃。(2分)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的内容及特点。见指导书263——265页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立法指导思想。见指导书265——266页试评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和“权能分治”主张。孙中山所谓”五权”就是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五权分立”为基本内容的宪法就成为”五权宪法”。”五权宪法”的核心是把政权和治权分开,由人民掌握”政权”,政府实行”治权”。”治权”相对于”政权”称作”能”,故又称”权能分治”。(3分)
”五权宪法”是近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宪法学说。”五权宪法”的精华是”直接民权”。”直接民权”的思想使”五权宪法”超过了三权分立的政权结构模式。三权分立的最高原则是制衡。”五权宪法”则是权能分立,其目的是保障人民主权;前者是代议制的间接民主,后者是”直接民主”,实行”全民政治”。因此”五权宪法”作为一种政治方案和宪法原则,事实上是具有资产阶级为领导的由小资产阶级及工人、农民等联合专政色彩。(3分)
”五权宪法”是一种空想,具有局限性。表现在:
(1)国家本是一个整体,国家权力本是一个整体,国家机关的分工不等于分权,孙中山却认为”五权宪法”、”权能分治”,可以实现直接民权不免过于幼稚。
(2)”五权宪法”受孙中山世界观的限制,他把权与能的关系比作阿斗与诸葛亮的关系,从而在理论上和事实上置”治权”与”政权”之上。
(3)”五权宪法”的实现必须通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这固然边线孙中山对现实的一定清醒,但其理论基点却是由于资产阶级脱离人民所导致的阶级局限性和唯心的历史观。
(4)孙中山不能明确结识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纵向超越革命阶段,幻想建立”万能的政府”等,这就使其不能不陷入搞主观社会概述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历史形态。中国传统法律的形成分三个阶段:1、“礼治”形态,作为一种思想,开始于。。。。。。。。。。。。。。2、“法治”形态,这一思想起源于。。。。。。。。。3、“礼法合治”形态,;。。。。。。。。。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礼治的基本原则及特性?
①礼治的基本原则:"亲亲"和"尊尊"。
(1)"亲亲"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中心的尊亲属;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2)"尊尊"就是规定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贵族,不得违抗;下级贵族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贵族服从周天子,不许犯上,不得僭越。
周公提倡"亲亲"、"尊尊",事实上是要维护王权和族权的统治。(3分)
②礼治的基本特性:"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所谓"礼不上庶人"是指礼重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有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2)所谓"刑不上大夫"是指,刑法的锋芒是指向劳动人民,而不是指向奴隶主贵族。(3分)
礼与刑在对象上虽有所不同,但"礼不上庶人,刑不上大夫"是相对的。礼所规定的义务,庶人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个别奴隶主贵族严重危害奴隶主阶级的整体利益时,也要处以刑罚。当然,那使用刑,他们也经常享受各种特殊照顾。(1分)2、简述商鞅的变法理论?
①商鞅驳斥了"法古无过,循礼邪"的传统观念,指出自古以来主线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礼法,法令制度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他提出了"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标语。②商鞅通过对民乱国亡是循守旧礼的必然结果的分析,指出吸有变法更礼才干强国利民。③商鞅指出必须根据时代规定、社会现实和民情风俗来更礼变法。④商鞅用历史进化观点来作为其说明变法必然性的理论依据。3、简述道家"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
(1)道是宇宙的本体,主宰着天地万物。(2分〕
(2)道充满于天地,普遍且无私。(2分〕
(3)道有内在体系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1分〕
(4)与仁义礼法相比是最高原则。(1分〕
(5)道能以不变应万变,以寡制众,有无往而不胜的力量。(1分〕
--古代最早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董仲舒的出现,反映出地主阶级的法律思想已初步完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