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与电流对交流电的作用及变压器_第1页
电感与电流对交流电的作用及变压器_第2页
电感与电流对交流电的作用及变压器_第3页
电感与电流对交流电的作用及变压器_第4页
电感与电流对交流电的作用及变压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感及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1高二物理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1、实验探究:直流电源电压和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相等。装置介绍实验电路图现象接通直流电源时,灯泡亮些;接通交流电源时,灯泡略暗.1、实验探究:直流电源电压和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相等。装置介绍实验电路图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实验结论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1)感抗: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感抗,用XL表示。(2)成因:由于交变电流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电感上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3)影响感抗的因素: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变电流的频率,

自感系数越大,频率越高,感抗越大.(4)应用——扼流圈:低频扼流圈(L大)——通直流、阻交流.高频扼流圈(L小)——通低频、阻高频.感抗:XL=2πfL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2、感抗XL:S接直流电源时,灯泡不亮;S接交流电源时,灯泡发光.实验现象实验电路图将双刀双掷开关S分别接到电压相等的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上,观察灯泡的亮暗.实验结论二、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交流能够“通过”电容器,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电容器“隔直流、通交流”

S接交流电源,用导线将电容器的两极短路,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现象实验电路图电容器被短路后灯泡要比原来亮得多.三、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实验结论电容器对交流有阻碍作用1、实验探究:(1)电容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容抗,用XC表示.(2)影响容抗的因素:电容器的电容和交变电流的频率,电容越大,频率越高,容抗越小.(3)实际应用:隔直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串联电容器)旁路电容器——通高频、阻低频.(并联电容器)三、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2、容抗XC:容抗:XC=例1:如图,线圈的自感系数和电容器的电容都很小(L=1mH,C=200pF),此电路的重要作用是()A.阻直流通交流,输出交流B.阻交流通直流,输出直流C.阻低频通高频,输出高频交流D.阻高频通低频,输出低频交流和直流D例2:如图,ab两端连接的交流电源既含有高频交流,又含有低频交流,L是一个25mH的高频扼流圈,C是一个100pF的电容器,R是负载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B.C的作用是“通交流,阻直流”C.C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D.通过R的电流中,低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远大于高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ACD例3:如图,平行板电容器与灯泡串联,接到交流电源上,灯泡正常发光,下列哪些措施可使灯泡变暗。()A.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B.将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C.错开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D.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插入金属板(不碰及极板)BC例4:在收音机线路中,经天线接收下来的电信号既有高频成份,又有低频成份,经放大后送到下一级,需要把低频成份和高频成份分开,只让低频成份输送到再下一级,我们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电路,其中a、b应选择的元件是A.a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b是低频扼流圈B.a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b是高频扼流圈C.a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b是低频扼流圈D.a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b是高频扼流圈D例5、如图所示,电路中完全相同的三只灯泡L1、L2、L3分别与电阻R、电感L、电容C串联,然后再并联到220V、50Hz的交流电路上,三只灯泡亮度恰好相同。若保持交变电压不变,将交变电流的频率提高到60Hz,则发生的现象是()A、三灯亮度不变B、三灯均变亮C、L1不变、L2变亮、L3变暗D、L1不变、L2变暗、L3变亮D练习1:如图所示,当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U=220V、频率f=50Hz时,三只灯A、B、C的亮度相同(L无直流电阻)。(1)将交流电源的频率变为f=100Hz,则()(2)将电源改为U=220V的直流电源,则()A.A灯比原来亮

B.B灯比原来亮C.C灯和原来一样亮D.C灯比原来亮ACBC

电阻、感抗、容抗的区别电阻感抗容抗产生原因在电路中特点决定因素电能转化做功自由电子与离子碰撞电感线圈的自感现象电容器上积累电荷的反抗作用对直流、交流均有阻碍作用只对交流有阻碍作用对直流的阻碍无限大,能通过变化的电流.电能转化为内能电能和磁场能往复转化电能和电场能往复转化15变压器闭合铁芯原(初级)线圈副(次级)线圈电路图中变压器符号:n1n2n1n2无铁芯有铁芯原线圈副线圈铁芯U1U2

n1n2∽0utU1=n1/tU2=n2/t变压器的原理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端电压之比等于这两个线圈的匝数之比;此公式也适用于同一个变压器中任意两个线圈之间。(包括两个副线圈之间)理想变压器特点:(1)变压器铁芯内无漏磁。(2)原(初级)、副(次级)线圈不计内阻。1、当n2

>n1

时,U2>U13、当n2

<n1时,U2<U12、当n2

=n1时,U2=U1——

升压变压器——

等压变压器——

降压变压器1、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能量守恒)即:U1I1=U2I2P入=P出也可写成:2、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跟它们的匝数成反比此公式只适用于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I1n1=I2n2+I3n3例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4:1,当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图中电流表A1的示数12mA,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A.3mAB.0C.48mAD.与负载R的值有关BU1U2=n1n222036=1100n2n2=180180U2P2I2==n2n1I1I2180×11×601100×36=n2

P2=n1U2=3A解:所以:3A例2、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0,接在电压220V的交流电源上,当它对11只并联的“36V,60w”的灯泡供电时,灯泡正常发光。由此可知副线圈的匝数n2=_____,通过原线圈的电流I1=______。例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原线圈中的电阻A与副线圈中的负载电阻B阻值相等。ab端加一交流电压U后,(1)两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为多少?(2)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为多少?(3)B电阻两端电压为多少?n1n2BAUab(1)1:16(2)1:4

(3)

UB=174UAV~R1R2SA.U增大、I增大、P1增大C.U减小、I减小、P1减小D.U不变、I减小、P1不变B.U不变、I减小、P1增大例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高电压,变压后接用电器,线路电阻不计。S原来闭合,且R1=R2,现将S断开,那么交流电压表的示数U、交流电流表的示数I和用电器上R1的功率P1将分别是:D例5、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3:1,有四只相同的灯泡连入电路中,若灯泡L2、L3、L4均能正常发光,则灯泡L1(

)A、也能正常发光B、较另三个灯暗些C、将会烧坏D、不能确定n2n1L3L4L1U1L2例6、一台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0匝,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是n2=60匝,n3=600匝。若通过两个副线圈中的电流分别为I2=1A,I3=4A,求原线圈中的电流。

解析:对于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则有I1n1=I2n2+I3n3I1=(I2n2+I3n3)/n1=(1×60+4×600)/1100=2.24A例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交流输入电压U1=220V,有两组副线圈,其中n2=36匝,标有“6V,9W”、“12V,12W”的灯泡分别接在两副线圈上均正常发光,求:(1)原线圈的匝数为n1和另一副线圈的匝数n3.(2)原线圈的电流I1。n3n2n128解:(1)由于两灯均正常发光,所以有:U2=6V,U3=12V 根据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有:U1/U2=n1/n2n1=U1n2/U2=1320匝。U3/U2=n3/n2,n3=U3n2/U2=72匝。(2)根据能量守恒,有P入=P出。即I1U1=P2+P3,则I1=(P2+P3)/U1=0.095A例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上220V交流电压,副线圈有A、B两组,A组接4Ω的电阻,B组接规格为“10V24W”的灯泡。已知A组的线圈匝数为30匝,两端电压为6V,灯泡正常发光,求原线圈的匝数和电流。互感器是一种变压器,它可以把不能直接测量的高电压、大电流变换成低电压、小电流后再进行测量.图4-41.电压互感器,把高电压变换成低电压,就是降压变压器,并联在被测电路中.2.电流互感器,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互感器例、如图4-5是两个互感器,在图中的圆圈a、b表示交流电表.已知变压比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