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_第1页
第1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_第2页
第1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_第3页
第1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_第4页
第1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与城市发展

ITYANDCITYDEVELOPMENT

CCHAPTERONE内容

ONTENTS1.城市的概念

definition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formedanddevelopment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4.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5.城市与区域发展cityandregiondevelopmentC

1.城市的概念

Definition■《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城镇)city: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社会学领域:城市是有相当大的面积和相当高的人口密度的一个地域共同体,其中住有各种非农业的专门人员。■地理学领域: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种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经济学领域:城市是一个座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生态学领域:城市是人群的生态系统■系统论:城市是动态的、开放的大系统■历史学:城市是独特的历史进程

1.城市的概念

Definition■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

城市不只是建筑物德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的经济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集合体——它不单是权利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

■纪晓岚《论城市本质》:

城市的本质定义:城市是人类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他认为过去有关城市的定义只看到了其表象,而没有涉及其本质。同时该书提出城市本质由三大理论构成:人性理论、需要理论、环境理论。并由此作为基础,分析与三大理论相对应的城市功能。■不同的领域对城市有不同的定义。刘易斯·芒福德在其编纂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干脆说城市的定义尚在争论之中。什么是城市?

城市乡村

city

county

自然

nature集镇town郊野suburban田野field第1

城市与城市规划

NO.2

Cityand

UrbanPlanning城市与乡村

●原野●乡村●郊区●市区

NatureCountyCountyCastle第1

城市与城市规划

NO.2

Cityand

UrbanPlanningCastleTownTownTown第1

城市与城市规划

NO.2

Cityand

UrbanPlanningTownCityCityCityCity

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FormedandDevelopment2.1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研究领域■历史视角的研究:

城市发展史、城市建设史等。典型著作: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经济视角的研究: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如城市发展动力研究、城市化研究等。■社会视角的研究:利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该研究领域认为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发展是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

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FormedandDevelopment2.2早期城市产生的经济社会基础■经济基础——从生产力角度分析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居民点:从树居、穴居、逐水逐草而居到固定居民点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市的形成:“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城市的形成■社会基础——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城的形成:“筑城以为君,造郭以为民”《吕氏春秋》

城市是奴隶社会物质载体形式之一,私有制则是城市诞生的经济因素。

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FormedandDevelopment2.3现代城市形成的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现代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

尽管城市的出现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城市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城市的主要作用是政治的而不是经济的。

■从18世纪开始,人类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和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过程。工业化带来生产力的空前提高,不仅促进了既有城市的扩展,而且导致新兴城市的形成。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

■工业化不仅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力,从而产生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同时又在城市中不断地创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导致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不仅推动了既有城市的扩展,更重要的是导致一大批新兴城市的形成。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FormedandDevelopment2.4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

前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

城市是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农副产品的集散地;规模小、数量少。

■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城市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中心,商业贸易中心;规模扩张、数量猛增,城乡对立、差距拉大。

■后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城市成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区,第三产业的中心;城乡融合、差别缩小。■走向信息时代的城市城市将成为信息流通、管理与服务中心;超级城市裂解、中小城市崛起,城乡一体化。

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FormedandDevelopment■

城市发展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历史阶段经济功能城市建设发展状况城乡关系前工业社会手工业生产集中地农副产品集散地市政设施简陋生活条件落后规模较小数量很少城乡分离相对封闭工业社会机器大工业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市政设施完备生活条件改善规模扩张数量猛增城乡对立差距拉大后工业社会第三产业中心功能多元化市政设施现代化生活条件较优越规模数量稳定形成大都市连绵区城乡融合距离缩小信息社会信息流通、管理和服务中心城市信息化、园林化、宜人化超级城市裂解中小城镇崛起城乡一体化

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FormedandDevelopment2.5城市发展的规律2.5.1

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根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可以分为基本的和从属(或非基本)的二种部类。基本经济部类是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即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从属经济部类则是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产品或服务需求。

■通过基本经济部类输出产品和服务,城市从外部不断地获得收入,才有可能产生城市自身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其中的一部分将由城市自身来提供,于是就促进了从属经济部类。因此,基本经济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基本经济部类的就业人数增加将会带动从属经济部类的就业人类增加,总就业人数的增加又会带动城市总人口的增加,而总人口的增加又会产生新的物质和服务需求,由此又促进了从属经济部类的发展,形成一个循环和累积的反复过程,被称为基本经济部类的乘数效应,即基本经济部类对于整个城市经济的带动能力。

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FormedandDevelopment■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发展过程包括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门化,城市发展最初依赖某个或某些具有出口能力的企业;第二阶段是综合化,出口专门化的企业具有联动作用,产生“上游”和“下游”企业,形成出口综合体;第三阶段是成熟化,基本经济部类带动非基本经济部类,形成完整的城市经济体系;第四阶段是区域化,有些城市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心城市。在区域性或全球性竞争中,只有少数城市能够成功地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城市则会停留在前面几个发展阶段,甚至陷入衰退的困境。

■根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如果一个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属于正在增长的产业,那么这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就比较乐观;如果一个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不仅是增长型的而且是多样化的,那么这个城市的发展前景就会相当强劲了。

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FormedandDevelopment

2.5.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城市进化理论认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各个城市发展具有相似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A.“绝对集中”时期:在工业化初期,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

B.“相对集中”时期:随着工业化进入成熟期,在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开始向郊区扩展,但城市人口的增长仍然高于郊区。

C.“相对分散”时期:人类社会进入了后工业化的初期,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的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的人口增长。

D.“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进入成熟期,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区域内部从城市到郊区的人口迁移,导致城市人口的下降和郊区人口的上升。

■根据城市进化理论,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成熟时期,第三世界国家仍处于工业化社会的初级时期。

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FormedandDevelopment2.5.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无论是城市经济基础理论还是城市进化理论都认为,每个城市的发展过程是相似的。但实践表明,区域中的各个城市发展并不是均衡的,有些城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其它城市则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根据增长极核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总是首先集中在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城市,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效应,这些城市的发展呈现循环和累积的不断过程,逐渐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

随着这些城市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阻力因素(如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劳工短缺和环境恶化等),城市发展初期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而其它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显著。一旦城市发展的规模不经济和集聚不经济超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这些城市的资本和技术开始向区域内的其它城市扩散,形成所谓的“幅射”作用或“滴漏”作用,带动区域内的其它城市发展,使区域空间经济趋于均衡。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这些城市被认为是区域的增长极核。

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FormedandDevelopment2.5.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19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为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

在旧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发展中国家是作为原料产地,发达国家则从事成品制造。随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产品的标准化,制造业中劳动力的技术水平逐渐失去了重要性。

于是,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其它条件(如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的管制较少)使制造业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成为可能,吸引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维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这一过程。

在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不再只是原料产地,而且成为西方跨国公司的生产/装配基地,相当一部分的制造业产品从发展中国家返销回发达国家。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同时又导致了发达国家的逆工业化或后工业化进程。

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FormedandDevelopment

■可见,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于各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发展,特别是作为出口加工基地的城市。在发达国家,一些城市成功地经历了产业结构转型,第三产业已经占据城市经济的主导地位,成为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城市却陷入困境,第二产业的衰退远远甚于第三产业的增长,导致结构性失业,这被称为“逆工业化”过程。

19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和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日益开放,使资本的流动性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日益增强,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更是促进了资本流动性。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趋于空间集聚,制造/装配功能趋于空间扩散。一部分城市在全球或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而大部分城市则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的制造/装配基地,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跨国资本的外部控制。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1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3.1.1城市的物质构成

城市的物质构成可以分为两种领域。公共领域指社会公众所共享的那部分物质环境,主要是公共设施(如公共绿地、公立的医院和学院等)和基础设施,通常是公共投资和开发的范畴。非公共领域指社会个体所占用的那部分物质环境(如办公、商业、工业和居住等各种楼宇),一般是非公共投资和开发的范畴。

在城市物质环境中,公共领域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既提供了可能性也规定了约束性。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物质环境的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的开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应该保持协调关系。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1.2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

(1)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与城市发展的周期有关。当城市处于生长期,人口迅速膨胀和产业急剧扩大,新开发是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以向外扩展为主。随着城市的继续发展,人口增长变缓或者停止,有时甚至有所减少,但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城市居民对居住和商业、文化、娱乐设施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历史上形成的物质环境即使在数量上可能满足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要求,但在质量上往往已经不合时宜。所以,城市进入成熟期后,尽管新开发仍有发生,但城市物质环境的功能失调和物质老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再开发成为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以内部重组为主。

在二次大战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城市更新,以解决城市物质环境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我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大部分城市还处于生长期。但是,有些老城市已经出现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进入了新开发和再开发并重的时期。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

(2)城市物质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物质环境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演进趋势。以1990年代的上海城市发展为例,物质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度发展,物质环境也经历了大规模投资,表现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三个方面。上海城市物质环境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呈现出大体上升趋势,表明物质环境对于经济增长的支持能力是逐年提升的。

第二,随着产业结构重组,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逐年显著增加,从1990年的47.22亿元上升到1998年的551.38亿元。同时,投资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公用设施作为传统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大幅下降,通讯设施和市政设施的投资比重则是大幅上升,交通设施投资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比重。第三,与城市产业结构重组相伴随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因为旧的空间结构往往难以适应新的产业结构。1990年代的上海城市物质环境的空间结构变化表现出三个特征:办公和商业的集聚规模从传统城市中心扩展到整个核心地域,居住分布在城市内圈的主导地位更为显突,工业分布向城市外围转移。上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2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3.1.1城市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社会分工造成的社会结合的组织形式和功能(迪尔凯姆)社会结构的载体或基本单位是个人、社会群体(家庭、邻里、工作群体等)与社会组织、阶级、阶层、社区。3.1.2城市社会分层■划分标准:

韦伯的社会层次划分的三重标准:财富(wealth)——经济标准;威望(prestige)——社会标准;权力(power)——政治标准。■社会阶层:富裕阶层、中产阶层、贫困阶层■分层结构:金字塔形、橄榄形

1952-1999年若干年份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示意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1.3城市社会的异质性

作为人类聚居的空间形态,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的本质区别表现在城市社会的异质性远远高于乡村社会。社会学家把城市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称作城市性。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复杂的劳动分工为特征,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不是以首属联系而是以次属联系为主导的。在城市社会中,人们彼此之间是作为高度分化的社会角色相遇的。换言之,城市居民在判识他人时,更多地考虑他人的社会角色。因此,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在乡村社会,村落是以地缘关系把不同家族组合起来的生活共同体。地缘关系和乡土意识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认同基础。

这里引用的是社会学中与首属群体相对应的概念。首属群体是由少数人组成的,他们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在亲密的、面对面的基础上发生相互作用。群体成员彼此相识,无拘无束地发生相互作用。例如,家庭、由朋友和同伴组成的集团和小社区都是首属群体。次属群体由许多人组成,他们完全是暂时的、彼此可以不知姓名的和非个人的基础上发生相互作用。群体成员或是彼此之间素不相识,或是至多只知道对方的某些正式角色,却并不了解对方的全部为人。次属群体通常是为着特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人们对次属群体往往不象对首属群体那样有着感情上的联系。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1.4城市社会空间分异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往往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特征,即不同经济-社会背景的社群聚居在城市的不同地区。3.1.4.1

三种经典城市社会空间模式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

同心圆模式■

轴向-同心圆模式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

多核心模式■

扇形模式

南京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1.4.2

现代城市社会空间模式■迪肯森三地带模式

1947年迪肯森将历史的发展与地带的结构加以结合,提出三地带理论(ThreeZonesTheory)城市地域结构从市中心向外发展按中央地带(CentralZone)、中间地带(MiddleZone)和外缘地带(OuterZone)或郊区地带(SuburbanZone)顺序排列,开创勒城市边缘区(即所谓的中间地带)研究的先河。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塔弗理想结构模式■麦吉殖民化城市模式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洛斯乌姆区域城市结构■穆勒大都市地域结构模式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1.5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正经历着一系列社会演化趋势,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和管理社会化的趋势。尽管城市社会和乡村社会都表现出这些演化趋势,但前者比后者更为显著。近年来,这些社会演化趋势对于居住服务设施的需求型态成为城市规划的新议题,一些城市(如上海和深圳)已经对于居住服务设施配置规范作出相应的修改。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1.5.1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7%以上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呈现“老年型人口”的城市或社区就称为“老年型城市”或“老年型社区”。

根据预测,在以后几十年中,我国将成为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实际上,我国的经济发达城市已经率先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10月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68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已达到联合国规定的“老龄型国家”的标准。同时,中国的老龄化正以每年3.32%的速度持续增长,老龄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和加深。据预测中国到2040年左右老龄化水平将达到20.1%,即5个人中间就有1个老人。以上海为例,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7.4%,预计在2025年将会增加到32%。]人口老化进一步使社会经济负担加重,抚养系数上升,使适龄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的健康、生活、住房、服务等养老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1.5.2家庭核心化从农业/乡村社会向工业/都市社会的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社会趋势是家庭核心化,即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成为家庭结构的主要类型。没有理由认为,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变过程中,家庭核心化的进程会发生逆转。[家庭人口众多是中国传统家庭的特色。解放前平均家庭规模超过5人,1911年5.17人,1912年5.31人,1928年5.27人,1933年5.29人,1936年5.38人,1947年5.35。解放后,尤其是近二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家庭规模迅速下降,小家庭比例上升。1998年家庭规模为3.63人,比较起1982年,16年下降了0.8人,平均每年减少0.05人。1998年农村家庭规模为3.84人,城市家庭规模为3.29人,城市家庭规模下降比农村家庭规模下降快。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2.8人,已低于核心家庭的最低限度人口,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家庭户规模减少了0.3人。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和广州市的户均人口也分别是2.9和3.21人。从1999年家庭户规模的分布来看,在调查抽样的336512户家庭中,三人户的比例最高(101619户),高达29.81%,四人户次之,占25.87%(85406户),二人户占14.48%(51794户),五人以上户占23.87%。家庭人口分布向三人户和四人户集中]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核心家庭在居住服务设施需求上具有某些特点,幼托和小学占有格外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和面对未来社会的日益激烈竞争,加上我国实行“一孩化”政策,孩子教育已成为家庭在选择住区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开发商们已经意识到,教育设施是居住环境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物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1.5.3生活闲暇化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食品支出占家庭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或者说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和旅游方面的消费比重在逐年递增。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表明了家庭消费模式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

在1990-1996年期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56.0%下降到50.5%。根据预测,在3-5年内,上海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将会进而下降到40%左右。

在经济发达国家,食品开支已经只占家庭全部消费开支的四分之一左右。家务社会化和人口老龄化,再加上实行“双休日”制度,全社会的闲暇时间将会显著增加。这种生活闲暇化的趋势导致居住小区的休闲服务设施的需求会显著增加。这不仅体现了市场经济下的供求关系,而且对于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从而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1.5.4管理社会化

我国单位化管理模式的转变与消解是管理社会化过程的主要特征。■单位的概念

单位是工作单位的略称,包括给城市居民提供各种就业机会的各种生产组织及有关政府和公共机关等。在过去的中国,单位是既能最大效益的安排生产和生活,又能把居民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管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空间组织,表现在物质空间上往往是一个封闭完整的大院,谓之单位大院,是城市用地空间结构中的基本单元。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单位的特征A.职能特征

单位作为我国高度控制的政治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终端组织,承担着一定的政治管理职能;另外,单位不仅提供给职工就业场所,而且提供了单位成员及其家属的住宅和其他一些福利设施,承担了城市中的部分社会职能。单位是集政治、经济、社会职能为一体的组织机构。B.社会特征a.职工流动性小: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单位间人员自由移动,从而也限制了地区间、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因此,单位大院甚至城市的人口是相对稳定的。b.居住分异不明显:在“单位制”城市居住空间内,传统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阶级结构基本消失,城市内部基本不存在由经济地位或收入差异所导致的空间阶级分异现象,只存在着因社会分工不同的等级居住差异。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单位的分解蜕变A.单位分解蜕变的动力机制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单位在城市中的职能地位逐步在减弱,单位制正面临着解体,而单位也在逐步分解。促成单位分解演变的根本性动力是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变,正是这种转变带来了土地、住房、福利、分配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使单位的职能被层层剥离,从而走向分解。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B.单位分解蜕变的现状分析a.单位内社会关系的重组单位形成之初在一定程度是替代政府行使部分的行政和社会管理职权,是国家管理体系中的终端组织。因此,早期的单位是国家对社会和个人进行有效控制的组织形式,国家控制单位,并通过控制单位而控制个人,这是一种单向被动的组织关系。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单位逐步脱离了政府的直接经营与控制,实现了政企分开。同时单位内部所承担的一些社会职能也逐步推向了社会,单位正在转变为市场机制下的真正的企业。这样,国家对单位、单位对个人的单向控制力正在减弱,而变成了双向互动的控制关系。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

b.单位职能的分化单位在我国政治、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功能的多元化,是政治、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职能组织。但随着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单位的多元化职能已开始分化。因为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政企分开,单位所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已回归政府部门;另外,随着住房、福利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单位原来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也开始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单位在某种意义上将逐步成为纯粹意义上的现代企业。

c.单位职工的分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成为可能,伴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单位的改制改组以及经营转向,单位职工的分流现象愈加明显。这种分流主要表现为:单位职工的下岗分流;单位间的人才流动以及单位职工的自主离职等,其中下岗分流在单位职工流动中所占比例最大。

单位分解蜕变的动力机制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3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3.1.1经济活动的三大产业分类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新西兰?1935年首先提出)和克拉克将经济活动分为三种部类,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部类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类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称为第三产业。这样的产业分类已为世界各国所采用,尽管各个产业的内部构成有所不同。第四产业(信息产业)和第五产业(文化产业)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1.2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和非基本部类如前讲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所述,城市产业可以分为基本部类和非基本部类,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基本部类带动非基本部类的发展被称为乘数效应。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和非基本部类之间存在一种比例关系,通常用就业人数的比例来表示。根据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的就业人数来推算非基本部类的就业人数,然后再根据城市的总就业人口再来推算城市的总人口数。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1.3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城市产业结构:是指城市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其中包括每个产业中部门行业的组成及其关系,及部门结构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将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历史时期,经济结构分别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导。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第三产业成为经济结构的主导部分。】■我国城市三类产业从业人口比例:35.6:35.5:29.5■

城市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发展阶段示意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1.4城市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高度化规律

横向高级化:各产业内趋向高增值化目标

纵向高级化:三类产业的渐次升级,产业结构总体迁升发生质变后续产业(第四、五产业)的独立化

扩散化规律

地域差异性地域趋同化

物耗趋低化规律

产业高级化对原材料、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降低。

3.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structureandtrendofsubstance.societyandindustry3.1.5现代城市产业特点

城市第一产业城郊农业(初级阶段)都市农业UrbanAgriculture(高级阶段)

城市第二产业高级化:传统加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城市第三产业消费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

城市第四产业

信息经济:信息产业化■

城市第五产业文化产业化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4.1城市化(urbanization)的涵义

一般认为、城市化有以下几层含义:①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多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②城市生活方式的扩展过程;③城市人口在全社会人口中所占比例提高的过程。

实质上,城市化可以从人口、空间结构上理解为人口向城市社区集中的过程、它通过原有城市的扩大,非原有城市地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化以及新建城市等途径来实现。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

城市化过程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等人们看得见的实体变化过程,也包括了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甚至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前者是直接的城市化过程,后者是间接的城市化过程。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对这一过程的理解,不同学科有很大的差别。归纳起来有社会学的、人口学的、经济学的和地理学的不同概念。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它意味着人们不断被吸收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组织中去,而且还意味着随城市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强化。人口学家认为城市生活方式的扩大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因此,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种过程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场所(即城市地区)数量的增加,二是每个城市地区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生活方式是一种以非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人口向城市集中是为了满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要而出现的。因此,他们把城市化看成是由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就是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区位向城市的集中,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也是劳动力和消费区位向城市的集中。这一过程包括在农业区甚至未开发区形成新的城市,以及已有城市向外围的扩展,也包括城市内部已有的经济区位向更集约的空间配置和更高效率的结构形态发展。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可以说,城市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型转化或强化的过程。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4.2城市化的起源

“城乡分离论”与“产业革命推动论”4.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即受着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等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粮食、原始资金、原料、市场、劳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生产配套性服务与生活消费性服务)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首先表现在为城镇人口提供商品粮。可以说,一个国家农业提供商品粮的数量多少,是决定该国城镇人口数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之一。商品粮越多,则工业化进行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则势必大大滞缓城市化的进程。这样,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就表明了农业给予城市化的动力之强弱。以每个农业劳动者提供商品粮数量为例,80年代中国为2千斤/人·年,日本为6千斤/人·年,德国为2.5万斤/人·年,美国则为13万斤/人·年。这种农业供给能力的差异最终反映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其次,表现在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城市化是以大规模的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主要标志的,在工业化这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后面,正是由农业提供了其所需的资金原始积累。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第三,农业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许多工业都是建立在农业原料的稳定供给基础之上的,否则工业发展只能是“无米之炊”和“无源之水”。许多工业化国家,都是从轻纺工业开始工业化的起步,轻纺工业所需的棉、麻、丝、羊毛、牛皮、烟草、林木、香料等无不取之于农业。第四,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广大的农村不仅担负着原料供给者的重任,也是城市大工业产品的消费者。离开了农村这个大市场,城市工业的发展空间将变得极为局促和狭小,并有在激烈的竞争中窒息的危险。第五,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们需要成千上万、源源不断的劳动大军补充到大工业中。这些人力资源只能来自农村,即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工业化导致了人口向城市集聚。这已成为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经济规律所驱使,导致了不可逆转的人口与资本向城市聚集的倾向,从而使工业化与城市化呈现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战后世界人口统计资料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与城镇工业部门职工占总职工数(即国家经济各行业社会劳动者)的比重是密切相关的。在世界各大地区内,工业职工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的比率一般在40-60%之间。一般说来,在地区工业化初期,由于绝大部分劳动者集中于农业部门,工业部门相对较弱,二者比率一般较低;在地区工业化高度发达后期,由于第三产业职工大幅度增加,工业职工比重也明显下降,城镇人口比重又明显上升,也表现为二者比率下降的趋势。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随着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并逐渐取代工业而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城市化的“接力棒”从此传到了第三产业的身上,并由它继续推动下去。第三产业作为城市化后续动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性服务的增加。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性设施。如企业生产要求有金融、保险、科技、通讯业的服务;产品流通要求有仓储、运输、批发、零售业的服务;市场营销要求有广告、咨询、新闻、出版业的服务;工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越要求加强横向协作与交流。二是消费性服务的增加。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开始追求更为丰富多彩的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如住房、购物、文化教育、体育娱乐、医疗保健、旅游度假、法律诉讼、社会福利等。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以上的各种需求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并带来就业机会与人口的增加。《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表明,在1960-1980年期间,发达国家在制造业中就业的人数比重一直徘徊在38%左右,制造业产值比重则从40%降为37%;但同期城市化水平却反而从68%上升到78%。究其原因,就是第三产业的拉动所致,这段时期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从44%提高到56%,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也从54%提高到60%。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美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变动曲线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4.4城市化水平的测度由于城市化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对城市化水平的度量难度也很大。通常对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两种。一般认为,单一指标在反映内容如此丰富的城市化特点上较困难,但在实际上又始终找不到理想的、在时空上可比较的、能被大家接受的复合指标。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

4.4.1单一指标法单一指标度量法即通过某一最具有本质意义的、且便于统计分析的指标来描述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指标计算公式为:Y=U/P式中:Y-城市化水平;U-城镇人口;P-总人口。■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计算公式为:Y=V/P式中:Y-城市化水平;V–非农业人口;P-总人口。■城市用地比重指标虽然有多个指标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水平,但能被普遍接受的是人口统计学指标,其中最简明、资料最容易得到、因而也是最常用的指标。它的实质是反映了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

4.4.2综合指标法为避免单一指标度量法带来的偏差,不少学者提出了以多项指标综合衡量城市化,综合指标法从客观上更为准确地反映城市化水平,但由于它往往针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城市的具体情况而定,通用性差,不便于展开对比研究。

■城市成长力系数(日本)10项指标:地区总人口;地方财政年度支出额;制造业从业人数;商业从业人数;工业生产总值;批发业总额;零售业总额;住宅建筑总面积;储蓄额;电话普及率。

计算方法:两个不同时期上述10项指标的增减额,除以各项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再将所得标准值算术平均,所得结果即为该城市的成长力系数。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

4.5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4.5.1城市化的阶段理论城市化作为世界性现象,其过程有着一般性的规律。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1979年在研究了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所经历的轨迹后,把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并将城市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城市化水平较低和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中期加速阶段和进入高速城市化以后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初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中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后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90%之间)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

4.5.2世界城市化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历史阶段(3个阶段)

(1)1760-1850年城市化的初兴阶段(2)1851-1950年城市化的局部发展阶段(3)1951年-本世纪末城市化的普及阶段■

当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2)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4)城市带(城市连绵带)的相继崛起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世界城市化历史进程与未来趋势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

■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现象

(1)“逆城市化”(反城市化deurbanization)

美国城市规划师贝利于1976年首先提出。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城市郊区无限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的衰退。(2)“超前城市化”(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

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了工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脱节。(3)“滞后城市化”城市化速度大大低于工业化速度,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4)城市带(城市连绵带)的相继崛起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

4.5.3我国城市化历程

■城市化史前阶段(古代)

■城市化起步阶段(近代1840-1949)殖民地城市、军阀统治的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城市人口0.57亿,城市化水平10.6%。

■城市化初级阶段(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1)正常上升时期(1949-1957)

国民经济恢复与第一个五年计划;城市化水平升至15.4%。

(2)剧烈波动时期(1958-1965)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城市化水平升至19.7%。

1961-1963年调整时期,城市化水平回落至16.8%。1964-1965年回升时期,城市化水平升至18.0%。

(3)徘徊停滞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8)城市化水平:17.9%(1966)-17.1%(1972)-17.9%(1978)。

■城市化加速阶段(改革开放后)

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

2001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5594万人,占总人口的36.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9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

城市化水平预测:预计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5%,全国人口14亿,城镇人口增至6.3亿;预计205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0%,全国人口16亿,全国城镇人口增至9.6亿。下世纪前20年城镇人口增加2.6亿。

(世界城市化水平在1999年已达到47%)1999年,我国城市数量发展到667个。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4.5.4我国城市化模式选择

■大城市模式■中小城市模式■多元化模式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第二十一章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关内容。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

第二十一章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第一节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

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和安全保护等方面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城市政府要负责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特大城市要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源头入手,形成用经济办法等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制。

第二节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不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及有条件的建制镇,成为本地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

第三节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规划城市规模与布局,要符合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

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和供水设施建设。缺水城市要适度控制城市规模,禁止发展高耗水产业和建设高耗水景观。地下水超采城市要控制地下水开采,防止地面沉降。城市道路以及供排水、能源、环保、电信、有线电视等的建设,要破除部门和地方分割,在统一规划基础上协同建设,减少盲目填挖和拆建。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危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保障拆迁户合法权益。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要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管,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第四节健全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

4.6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诺瑟姆认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如果把1989年世界上168个国家和地区按城市化水平从低到高排列分组,则各组人均GNP亦呈现出同样的由低到高的顺序变化,即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0%以下、30%~50%、50%~70%、70%以上时,人均GNP分别为1000美元以下、1000~3000美元、3000~7000美元、7000美元以上。■经济类型与城市化

工业的轻、重比例;经济的内、外向度■产业结构与城市化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城市化水平提升的基础

城市化使人口和资本由分散无序状态变为高度集中的有序状态,使生产要素得以合理组织、先进技术得以大规模采用、劳动生产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这样,城市中创造和积累的财富就远远超过了农村。日本的一份研究资料表明,同样的投入在第一、二、三产业中所创造的价值十分悬殊,大体比例为1:100:1000。可见,第二、三产业高度密集的城市,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总体水平。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

4.7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发展城市化促进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城市社会的发展。■社会空间结构与城市化(见前讲)■社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有些专家描绘了在高度城市化带动下的城市现代化将表现出的共有特征:工程性基础设施完备,即具有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工程性基础设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金融贸易、商业服务和旅游娱乐设施完备,比较适应发展的需要;居住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更加宽敞、舒适、方便、卫生;城市布局日益合理,景观宜人,风貌娇好;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有较高的环境质量;城市管理日益现代化,城市交通安全便捷,信息通畅,防灾应变能力强,适应各项事业发展需要;有礼貌,讲卫生,注意社会公德,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进。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4.8城市化与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化的基本空间形式☆集中型城市化(集聚)☆分散型城市化(扩散)外延型(连续型)城市化:城市从地域上逐渐向外延伸,使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将原来的郊区变为市区;同时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在地域上逐渐与大城市连为一片,形成规模不等的“城市带”或“城市群”。飞地型(跳跃型)城市化:大城市为了长远发展的需要,在距离自己一定距离处新建一个城市或使原有居民点发展为城市。☆就地型城市化原来的农村地区,在并无城市直接作用和影响的情况下,由于某种资源的发现与开发,或对外交通地位的建立,或生产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民脱离土地从事非农生产,农村地域进化为城市地域。4.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urbanization

■城市化阶段与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化初级阶段——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城市空间形态呈零星的“点”状结构;☆城市化中级阶段——城市规模和数量急剧增加,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地域的不均衡布局,出现“面”状或“带”状结构,即所谓的“大都市区”和“超级城市”;☆城市化高级阶段——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地域的不均衡大大缓解,城市空间形态从“面”状或“带”状结构发展为“网”状结构,即所谓的“城镇体系”;同时,“城乡一体化”趋势加强。

5.

城市与区域发展

cityandregiondevelopment5.1区域与城市的关系

自从城市出现以来,城市和它所在区域就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和交通技术的新发展,城市和区域作为同一开放系统的组成部分,时刻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且,城市越走向高级,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

深入研究区域首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