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课题5.琥珀课型讲读课文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琥、珀”等11个字,会写“怒、吼”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琥珀、怒吼、松脂”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3.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象的描写。4.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5.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学难点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琥、珀”等11个字,会写“怒、吼”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琥珀、怒吼、松脂”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特点和在科学上的价值。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化石?你们见过松柏树脂的化石吗?松柏树脂的化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琥珀”。板书课题:琥珀学生齐读课题“琥珀”。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对琥珀的感知。预设1:琥珀是距今4500-6500万年前的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树脂化石"或"松脂化石"。预设2: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今天,我们就和作家一起认识一下琥珀吧。3.简介作者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著名的《琥珀》是根据德国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

以歌词导入,创设出安静、悠闲、和谐的美,学生初步感受乡村的美,激发学习兴趣。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字词自学情况(我会认):琥珀嗡脂拭渗俯番埋澎湃(1)读准字音自由读,指名读。并组词读准字音:“珀、脂、埋”等,师生共同正音。(2)纠错卡片:埋和脂的读音4.学习我会写的生字(我会写):怒吼脂拭餐划晌辣渗挣番埋刷测详识字方法:加一加换一换熟字比较等。(1)书写指导(重点指导“划、脂、拭”)“吼脂拭划晌辣渗挣埋刷测详”为左窄右宽的字,“怒、餐”为上窄下宽的字;“番”上宽下窄的字。(2)词语认读:琥珀嗡嗡松脂澎湃擦拭渗透俯视一番埋没(3)词语解释:挣扎:竭力支撑或摆脱。造句:暴风雨中,小草拼命地挣扎。澎湃: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造句: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像一条摇摆飞腾的金龙。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在它们的腿的周围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2.那么,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呢?人们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课堂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知道了这块琥珀的特点以及它的价值。我想大多数同学都很奇怪琥珀的形成过程吧!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hǔpònùhǒusōngzhīshènchū()()()()zhēngzháyǎnmáicèshìpéngpài()()()()二、比一比,再组词。努()怒()孔()吼()试()拭()响()晌()三、按意思写词语1.竭力支撑或摆脱。()2.多指液体,向外流出来。()3.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答案】一、琥珀怒吼松脂渗出挣扎掩埋测试澎湃二、努力发怒孔庙大吼试卷擦拭响亮晌午三、1、挣扎2、渗出3、澎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划分段落,梳理故事脉络。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3.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复习检查,导入新课一、复习字词,导入课文上节课,老师已经领着你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朗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复习本课重点字词。(齐读)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块琥珀的特点以及它的价值。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思路,一起去感受琥珀的奇特吧!复习导入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让学生重温乡村的美丽景色,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新课教学(分钟)二、体验情感,学习方法。带领学生用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进一步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1.默读课文,根据作者的思路,划分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故事发生的时间。第二部分(2~12):琥珀形成的过程。第三部分(13~17):琥珀的发现过程。第四部分(18):琥珀的科学价值。2.解读课文(1)齐读第1自然段约莫是指大概估计的意思。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这个松脂球挂在一棵老松树已过了几千年,后来地壳发生变化,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这样合起来肯定超越一万年了。因此,科学家的推测和估算是有根据的。(2)默读第2——12自然段①我们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需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松柏树,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松树的句子。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②找一找、读一读课文中有几处写了太阳光的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第二段: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第三段:太阳照得火热。第六段: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③找一找、读一读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因为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会渗出树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阳光最热的时候。因此,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需具备的第二个条件。④说一说课文中还有一句:“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你知道科学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这就为下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埋下了伏笔。eq\o\ac(○,5)说一说作者对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好处是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更生动、形象。仿写一句拟人句。eq\o\ac(○,6)作者对蜘蛛的描写,刻画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写得十分传神。eq\o\ac(○,7)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想象就在“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呢?松树渗出的一滴树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苍蝇又必定要挨得非常近。这样就出现了千载难逢的巧遇。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据的,十分的合理。松脂把两只小虫包在里头,再加上松脂继续地往下滴,又把原来的盖住了,就积成了一个松脂球。eq\o\ac(○,8)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呢?1.松树林。2.夏天——天气炎热到松树流出松脂3.凑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起。4.松脂不断往下滴。eq\o\ac(○,9)阅读讨论松脂球是怎样变成了化石的?形成化石的条件有哪些?1.时间漫长;2.陆沉水漫;3.松树腐烂;4.泥沙掩埋。(3)默读第13——17自然段①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风吹浪卷到岸边,小朋友踩着后挖了出来,小朋友的爸爸认出这是一块琥珀。②渔民看到这块琥珀,为什么说“这是很少见的”?一块琥珀包裹两只虫子是很少的,表现这块琥珀极有价值。(4)齐读最后一段,你发现了什么?这块琥珀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既然在几万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经有苍蝇和蜘蛛,那么苍蝇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几万年了。这是这块琥珀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

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此环节鼓励学生质疑释疑,并在此基础上感情朗读,训练学生动脑能力和朗读能力。逐句概括句意,再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意,并提炼成诗句,这是教会学生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1.课堂小结:《琥珀》是一篇说明文。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合理的推测具体地记叙了这块奇特的琥珀形成地过程,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的科学依据,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加了对化石的科学知识。2.玉石的形成条件是极其特殊复杂的。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成坚硬的玉石或宝石,且它们的形成时间距离我们非常遥远。据化学分析,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硒、铬、锰、钴等,佩带玉石可使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活化细胞组织,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故有中医所说“有的病吃药不能医好,经常佩带玉器却治好病”,道理就在于此。3.布置作业。⑴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吗?

作业题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语文素养。板书内容琥珀故事发生的时间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的发现过程丰富的想象,合理的推测。琥珀的科学价值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把下面的词分成四类写下来。猴子松鼠卷心菜黄莺芹菜菠萝兔子鸭梨杨梅菠菜喜鹊丝瓜哈密瓜野猪西瓜狐狸麻雀黄花菜百灵鸟燕子二、判断下面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大风把小树刮得东倒西歪。()2.小树被大风刮得东倒西歪。()3.大风刮得小树东倒西歪。()4.小树把大风刮得东倒西歪。()三、按要求改写句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1.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2.海水渐渐漫上来,把这片森林淹没了。缩句:3.一只小苍蝇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4.许多老松树在热辣辣的太阳光里,渗出厚厚的松脂。【答案】一、1.猴子松鼠野猪狐狸兔子2.卷心菜芹菜菠菜丝瓜黄花菜3.菠萝鸭梨哈密瓜西瓜杨梅4.黄莺喜鹊麻雀百灵鸟燕子二、1.√2.√3.√4.×三、1.埋在沙里的琥珀被那个渔民的儿子挖了出来。2.海水渐渐漫上来,这片森林被淹没了。3.苍蝇飞舞。4.松树渗出松脂。教学反思《琥珀》是一篇阅读课文。阅读课的任务和讲读课的任务是不相同的。一般地说,讲读课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知本课语文基本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阅读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在讲读课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半独立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显然,这两类课文的任务是有差异的。因此,其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课题6.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钝、仅、描”等13个字,会写“笨、钝”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迟钝、毫米、末尾”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3.在比较朗读、语言实践中体会说明文中用词的科学准确,学习锤炼语言,理清演化步骤,在反复诵读中学习文章科学的推理想象与生动有序的表述。4.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教学难点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钝、仅、描”等13个字,会写“笨、钝”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迟钝、毫米、末尾”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听说过恐龙这种动物吗?小时候我们看过一个动画片《恐龙的世界》,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恐龙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个飞向蓝天的恐龙吧!板书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学生齐读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对恐龙的感知。预设1:1966年,在我国辽西地区大约1.25亿年前沉积的岩石当中发现了一种叫做“中华龙鸟”的小型肉食性恐龙化石标本。我国科学家发现,这一恐龙身体上覆盖着一层“毛”状皮肤衍生物。预设2: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非鸟类的动物身体上发现羽毛,这一发现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今天,我们就和作家一起认识一下这个飞上蓝天的恐龙吧。3.简介作者徐星祖籍江苏,出生于新疆伊犁新源,古生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动物学家。兼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国科学院副主委,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生物辑》和《中国地质学报英文版》编委。2001年入选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丰田计划",成为全球11位入选科学家之一,也是亚洲的唯一代表。

以歌词导入,创设出安静、悠闲、和谐的美,学生初步感受乡村的美,激发学习兴趣。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字词自学情况(我会认):钝仅描隧衍吨斤颅膨捷栖辟崭(1)读准字音自由读,指名读。并组词读准字音:“仅、隧、栖、辟”等,师生共同正音。(2)多音字:辟辟:开辟造句:最近,首都机场又开辟了一条国际航线。辟:复辟造句:他并不希望那个时代复辟。(3)纠错卡片:栖和仅的读音4.学习我会写的生字(我会写):笨钝谈鸽毫末描隧态吨颅膨肢翼辟识字方法:加一加换一换熟字比较等。书写指导(重点指导“末、翼、隧”)“钝谈鸽描隧吨膨肢辟”为左窄右宽的字,“笨毫态翼”为上窄下宽的字;词语认读:公斤迟钝描绘隧道膨大脑颅不仅繁衍千吨敏捷词语解释: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低飞。造句:雄鹰在大草原上凌空翱翔。五彩斑斓:指颜色灿烂多彩。造句:五颜六色的大球重叠在一起,五彩斑斓。欣喜若狂:指形容高兴到了极点。造句:明天我可以去游乐园,我欣喜惹狂。开辟:打通,开拓的意思。造句:最近,首都机场又开辟了一条国际航线。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2.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科学家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的。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希望能够从化石中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课堂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知道了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我想大多数同学都对这支恐龙很感兴趣吧!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chídùnháomǐmòwěisuìdào()()()()qiāndūnpéngzhàngyǔyìkāipì()()()()二、比一比,再组词。钝()吨()淡()谈()豪()毫()未()末()三、按意思写词语1.在高高的空中回旋低飞。()2.颜色灿烂多彩。()3.形容高兴到了极点。()【答案】一、迟钝毫米末尾隧道千吨膨胀羽翼开辟二、迟钝千吨平淡谈话自豪毫米未来末尾三、1、凌空翱翔2、五彩斑斓3、欣喜若狂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划分段落,梳理故事脉络。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3.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划分段落,梳理故事脉络。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复习检查,导入新课一、复习字词,导入课文上节课,老师已经领着你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朗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复习本课重点字词。(齐读)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恐龙。那么,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复习导入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让学生重温乡村的美丽景色,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新课教学(分钟)二、体验情感,学习方法。带领学生用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进一步了解恐龙的演变过程。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1)思考:句中划线的词能删去吗?为什么?一支:指的是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长的演化: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化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不能删去。恐龙种类很多,演化成鸟类是其中一部分,所以“一支”一词用得很准确。演化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所以“漫长的演化”用得也很准确。(2)交流讨论第一自然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恐龙和鸟类作比较。2.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1)恐龙与鸟类有什么相似之处?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假说?依据是什么?请找出有关的语句。英国学者-赫胥黎提出: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2)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花卷:古生物科学家们漫长的研究过程和取得的成果。“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3)本段运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打比方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好处是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仿写——打比方的句子她的脸就像六月的天气一样,刚刚还是朗朗晴空,顷刻间就乌云密布暴雨倾盆了。3.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理一理恐龙演化成鸟类要经过那几个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恐龙按照这四个阶段演化成鸟儿的第一种恐龙庞大家族猎食性恐龙学会飞行能把它四个的顺序换一换吗?不能。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介绍恐龙的演化的。(1)第一种恐龙两亿三千万年前:以时间为序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大小形态、行走方式。(2)庞大家族本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3)猎食性恐龙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逐渐:渐渐。不是一下子就小了。渐渐变成一种像鸟的恐龙这两个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准确。(4)学会飞行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4.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对于恐龙飞上蓝天的探究,科学家还有怎样的愿望?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这一历史进程:指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表达了科学家们的美好心愿:希望找到更多的、更充分的证据,重现恐龙飞向蓝天这一历史进程。小资料要证明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只能依赖于对化石的采集。如果能把恐龙向鸟儿进化的过程全部以化石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就毫无疑问地说,鸟儿是恐龙进化而来。5.假设现在你就站在这飞向蓝天的恐龙化石前,作为小解说员,你怎样向参观者介绍这一演化过程?(课后题)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和狗一样大,它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殖成了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两足奔跑,有些四足行走;有些身体庞大,有些小巧;有些凶猛,有些温顺。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有的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地面上有羽毛的恐龙奔跑过程中也学会了飞行。所以恐龙的一支就演化为鸟类,飞向蓝天了。

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此环节鼓励学生质疑释疑,并在此基础上感情朗读,训练学生动脑能力和朗读能力。逐句概括句意,再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意,并提炼成诗句,这是教会学生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1.课堂小结:《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二十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2.科学界存在着多种解释鸟类起源的假说。有人认为鸟类起源于一种早期鳄形动物,也有人提出鸟类源自一类叫作“槽齿类”的爬行动物,还有人推测鸟类由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1996年以来,在我国辽西及其周边地区,发现了许多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有后肢修长的尾羽龙、形态臃肿的北票龙、满嘴利牙的中国乌龙、身体小巧的小盗龙,还有耀龙、近乌龙等。这些恐龙,有的身披纤维状的原始羽毛,有的身披五颜六色的片状羽毛,为科学界解答鸟类起源为题提供了重要依据。3.布置作业。⑴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⑵你能用自己的话把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讲给爸爸、妈妈听。

作业题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语文素养。板书内容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种恐龙像狗一样庞大家族形态各异表达有序猎食性恐龙一些逐渐学会飞行可能推测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补充词语.()彩斑斓欣喜()狂形态()异茹毛()血凌()翱翔天之()子二、按意思写词语.1、反应慢,不灵活。()2、动作等迅速灵敏。()3、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三、连一连。漫长的羽毛身体小巧轻灵的生活行动轻盈美丽的演化身材敏捷崭新的鸽子反应迟钝【答案】一、五若各饮空骄二、1.迟钝2.敏捷3.茹毛饮血三、漫长的演化身体轻盈轻灵的羽毛行动敏捷美丽的鸽子身材小巧崭新的生活反应迟钝教学反思《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这篇文章为典型的科普说明文,很显然,象这样的文章,“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教学重点之一,也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很容易偏离语文教学的宗旨,游离于语文教育目标之外,上成科学课或者其他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学的情趣性和整体性,即使是科普文章,也要教得有情有趣。在教枯燥的科普文章时也应该挖掘文章的情感因素和趣味因子,让学生始终享受到学习科普文章的乐趣。课题7.纳米技术就在身边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纳、拥”等15个字,正确读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的科技术语,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3.能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句子的含义。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教学难点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句子的含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纳、拥”等15个字,正确读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课文中出现的科技术语,整体感知课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老师导言: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看《西游记》,孙悟空那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的本领真让人叹服。当然,这只是神奇的神话故事,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比这神话更神奇的科技呢。2.多媒体展示图片[中国科学家研制的纳米机器人在人体血管中巡游,机器人长约3毫米]。4.老师:这种机器人能自我复制,能杀灭人体内的有害病……这样微小而具有神奇功能的机器人,就是应用纳米材料并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纳米机器人。今天,我就与大家共同走进《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了解纳米技术等科学知识,展望纳米技术的美妙前景吧。5.多媒体出示标题,学生齐读。

以学生熟悉的神话故事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解开了心中的什么疑问?还有什么不懂的?要求:读准生字新词,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简介作者。刘忠范,男,汉族,1962年10月生,吉林九台人,2007年12月加入九三学社,1990年4月参加工作,研究生毕业(日本东京大学光电化学专业),工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3.检查自学情况,相机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活动一:我会读(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2)课件出示生字:“乒、乓、拥、菌、臭、蔬、碳、癌、症、率、疾、灶”(3)学习多音字“率”。“率”lǜ效率概率圆周率shuài率领草率表率(4)指名读、齐读,注意正音:“乒、乓、拥、症”是后鼻音。活动二:我会写(1)书写指导课件出示生字“纳、拥、箱、臭、蔬、碳、钢、隐、健、康、胞、疾、防、灶、需”注意:“蔬”右边的“亡”要多加一点;“康”的下部不要写成“水”。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2)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3)找出文中的科技术语,把它们读准确。活动三:我会认(1)课件出示词语:纳米拥有杀菌除臭碳钢隐身病灶蔬菜煤炭癌症健康指名学生读出加点的字,其他学生给予纠正。记生字的时候,可以按照字形特征把生字分类,如左右结构的生字有“纳、拥、碳钢、隐、健、灶”;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如“臭”可以记为“臭=自+犬”。(2)默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懂的词语,在文中标注出来。学生提不懂的词语,可采用师启发或众生帮助的形式解决。(以下两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理解)无能为力:没有能力去做,帮不上忙。本文指普通的光学显微镜看不到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新奇:指新鲜特别。本课指纳米技术拥有的性能很特别。(3)小组合作读课文,互相检查读书情况,互相纠正读音。4.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解决简单问题(如,什么是纳米?纳米的神奇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教师相机正音。3.指名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不多字漏字,不读破句。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预设:课文介绍了纳米和纳米技术以及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5.给课文划分结构。课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21世纪是纳米的世纪。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什么是纳米以及纳米技术。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纳米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写纳米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

鼓励学生自主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此环节的设计是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结构,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课堂小结,引发思考。1.课文主要从生活和医疗两个方面介绍了纳米科技在我们衣食住行方面的应用前景。2.纳米科技在哪些方面还有广泛的运用,大家继续去探索吧!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练习写本课生字词语。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拼音,写汉字。1.bīnɡxiānɡ()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chúchòu()功能,能够使食物bǎozhìqī()更长。2.纳米技术可以实现jíbìnɡ()的早期检测与yùfánɡ(),让人们更加jiànkānɡ()。未来的纳米机器人可以通过血管直达bìnɡzào(),杀死癌细胞。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预防()健康()普通()新奇()先进()【答案】一、1.冰箱除臭保质期2.疾病预防健康病灶二、预防(防御)健康(健壮)普通(寻常)新奇(别致)先进(优秀)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第二课时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的有关知识。2.自主、合作探究“新奇”的具体体现。3.领会纳米的神奇所在,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领会纳米的神奇之处,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复习字词,导入课文。师导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朗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1.复习本课重点字词。(齐读)2.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关于纳米技术的材料。3.指导学生书写难写的字:蔬

复习导入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新课教学(分钟)二、研读课文,深入探究。(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交流: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2.提问:究竟什么是纳米?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勾画出有关语句。3.纳米究竟有多小?作者是怎样说明的?课件出示:①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比较句子,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非常非常小。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第二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纳米的大小。)②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更直观形象)4.人的一根头发直径约0.6毫米,它有多少纳米呢?(约60万纳米)5.这种小小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这真的是太神奇了!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段话。6.总结写法:课文先提出问题——什么是纳米技术呢?(先总写),再分写——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二)学习第3、4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使用了纳米技术。课件出示:①冰箱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长。②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③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④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⑤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2.在介绍这些纳米技术时,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3.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何感受?(纳米技术的使用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健康、方便……)4.出示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学生欣赏。(三)学习第5自然段。1.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纳米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纳米技术正在逐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2.纳米技术的发展前景如何?齐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在不远的将来”说明了什么?(纳米技术发展很快)“衣食住行”说明了什么?(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受到纳米技术的影响。)3.这段话与第1自然段有什么关系?(首尾呼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交流,培养学生品读课文,思考感悟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质疑释疑,并在此基础上朗读,训练学生动脑能力和朗读能力。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掌握说明方法,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1.把你知道的关于纳米技术的新产品介绍给大家。纳米雨衣伞是雨伞与雨衣的结合体。纳米雨衣可由纳米雨伞转变而成,纳米雨衣又不同于一般的雨衣,因为纳米雨衣能够保证从头到脚绝对不湿。因为纳米材料,所以这雨伞能够一甩即干,雨伞转变为雨衣后,这雨衣也只需穿戴着轻轻一跳也即可全干。用纳米材料制成的自行车,重量只有几公斤;将防水防油的纳米材料涂在大楼表面或窗玻璃上,大楼不会沾油污,玻璃也会永远透亮。用防污的纳米材料织成的免洗涤衣物。纳米技术用于制药,可以制成导弹型药物,循着导引的方面直达病灶部位,疗效大大提高。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挺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还有益健康。2.根据课文中提到的纳米技术的应用和你课后搜集到的关于纳米技术的材料,大胆想象,小组合作,运用纳米技术来尝试进行发明创造,并把你们的发明思路介绍给大家。3.按先总述然后举例说明的方法把你了解的纳米技术的运用有条理地写下来。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板书设计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总述:21世纪是纳米的世纪分述:纳米技术及其应用总述:纳米技术发展前景广阔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缩写句子。1.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2.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二、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1.纳米技术指的是在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2.我们知道,1毫米等于千分之一米,1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而1纳米则等于十亿分之一米。()3.拿一个小小的纳米机器人与人相比,就像拿一个人与地球相比一样,差别实在太大了。()【答案】一、1.纳米技术带来变化。2.纳米是单位。二、1.下定义、列数字2.列数字3.作比较课题8.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型略读课文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揽、焰”等9个生字,理解词语。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分钟)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1.师导言: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五号”飞入太空。谁能介绍一下“神舟五号”的有关知识吗?2.课件展示“神舟五号”和杨利伟的图片。3.师导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了解一下中国人飞天梦想实现的过程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用“神舟五号”和杨利伟的图片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内心的自豪感。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自由读读课文,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多读几遍。并借助工具书尝试解决。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九天揽月鲲鹏展翅炎黄子孙先驱里程碑火焰实践党中央实施不懈宛如里程碑(1)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认读。(2)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正音,重点指导“揽、践、施、懈、碑”的读音。(3)指导学习多音字。朝千年梦圆在今朝(zhāo)。杜甫是唐朝(cháo)诗人。(4)指名认读下列词语,并导学生发现规律。嫦娥奔月鲲鹏展翅九天揽月勃勃生机振奋不已震耳欲聋(第一行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有关)3.理解词语的意思。鲲鹏展翅:是指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本课指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人飞上天、车走空中的奇妙想象。九天揽月: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本课指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人飞上天、车走空中的奇妙想象。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本课指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时发出的巨大声响。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1.指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3)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课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2.默读课文,思考: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请你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简洁的语言按时间顺序加以概括。3.学生讨论、交流。(1)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古人想象)(2)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四十七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万户飞天)(3)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发射卫星)(4)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载人航天)(5)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探测月球)4.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从中读出了什么。(1)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想象力)(2)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勇于探索)(3)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坚持不懈)(4)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国家领导人支持航天事业的决心。)(5)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5.载人航天工程有什么伟大意义?(1)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嫦娥四号”这次成功的探月活动,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自豪)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再读这两句话。思考:千年的飞天梦为什么能在今朝实现?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6.再次默读课文,说说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7.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培养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了自学能力。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讨论、交流,进行思想碰撞,落实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诉说感想,概括主题。1.看到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这些成就,你想说些什么?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为祖国感到骄傲,为做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小结:课文通过写中国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在万户飞天失败以后,中国人经过几代不懈地努力,飞天梦想终于实现,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希望大家继续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吧。结合课文内容,及时引导学生抒发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堂作业新设计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火箭  一(  )巨响 一(   )环形山一(   )巨龙  一(   )人造卫星 一(   )里程碑 二、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游太空嫦娥()月鲲鹏()翅九天()月()黄子孙勃勃生()振奋不()震耳()聋【答案】一、枚声座条颗座二、遨奔展揽炎机已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课题说新闻单元2学科语文年级四下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天下大小事,继续训练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准确传达信息的能力。3.通过组织发布新闻和评议新闻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清楚、连贯地表达。重点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准确传达信息的能力。难点交流时能清楚、连贯地表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1.师导言:同学们,通过课前的调查和搜集,你知道国内外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吗?(指名三位学生说)2.老师:同学们知道这么多社会上发生的新消息,可见你们也是生活的有心人啊。这些事被报纸、媒体报道出来,就成了新闻。你们平时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3.老师: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国内外的新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把自己知道的新闻说给同学们,增加大家对社会的了解吧!(板书:说新闻)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知道的新闻。上课伊始,让学生自主交流新闻,激发说的欲望,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中。交际指导二、师生交流,明确要点。1.你们平时爱看新闻吗?对新闻有什么了解?(师生共同交流)(1)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2)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最重要的特点)即反映的内容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不能虚构。时效性。即具有时间限制,否则不叫新闻。准确性。即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必须与事实相符合。:2.提问:你认为说新闻时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回答:说新闻要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把事情讲明白,语言要流畅、通顺、完整,仪态要大方。(板书: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说话流畅仪态大方)3.老师:那么,“听众”要注意什么?(生说,老师板书:认真倾听及时提问礼貌发言)4.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什么?(1)在你最近了解的新闻中,选一则感兴趣的和同学交流。(2)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新闻的内容,还可以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5.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1)准确表达信息。(2)清楚、连贯地讲述。6.讨论交流:我们说新闻时应注意什么?要选择最近发生的新闻。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准确传达信息。要说明新闻的来源,不要随意更改内容。三、模拟练说,师生评议。1.老师:明确了要求,我们的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谁来第一个说新闻?2.第一位学生说自己收集到的有价值的新闻。预设:长江综合科学考察启动我从新华网看到:为进一步了解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撑,由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和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清华大学三江源研究院和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多学科的科考队,8月30日正式启动2019长江源区综合科学考察。为期6天的科考将对长江三源,北源楚玛尔河、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进行实地调查,对该区域内的地质、动植物、土壤、水文水资源、社会人文开展现场调研及样本采集工作。内容涵括地质演变、裂腹鱼研究、植物种类结构变化、水情现状及演变趋势研究、三源区居民幸福指数与生态保护相关性研究等。3.老师:听了这则新闻,其他同学有话要说吗?(让听众发表看法或提出问题,发言人当场予以回答)4.师生互动,对第一位发言的同学进行评价。(评价要点:内容要点齐全,主要内容把握准确,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不背诵,语言连贯,态度大方。)教学过程中设置梯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明白说新闻、听新闻的要求,逐步落实教学目标。课堂小结四、讨论交流,提炼升华。1.学生与同伴讨论交流自己的收获。2.教师小结: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利用“精彩十分”和班队活动课的时间经常进行,希望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关注新闻,收集新闻,撰写新闻报道,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学生与同伴讨论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师在关注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与习惯,使学生在长期的口语交际训练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板书设计说新闻准确清楚连贯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说话流畅仪态大方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设计课题习作:我的奇思妙想单元第二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四下学习目标1.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2.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对生活的一些奇思妙想写下来。3.享受习作带来的快乐,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重点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难点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具体,写出新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飞机、蒸汽机、机器人图片。师导言:20世纪,因为科学技术的威力,许多伟大的发明让我们的幻想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乔治发明了机器人……这些伟大的发明,其实都来源于科学家们一个个小小的奇思妙想。现在,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并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吧。今天,我们来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奇思妙想》(板书:我的奇思妙想)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3.出示关于想象的词语和诗句,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最喜欢哪些词语或诗句。日新月异呼风唤雨瞬息万变异想天开浮想联翩昼思夜想想入非非奇思妙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回顾历史上的重大发明,激发学生的兴趣。习作指导二、自主读题,明确要求。1.学生打开书第30页,自己读习作内容,看看这次习作都有哪些具体要求?2.学生说要求,老师随机出示。3.依据学生发言,归纳小结:讲清自己想发明的物品名称;介绍清楚外形(包括形状、色彩、大小等);说清楚功能、用途。4.齐读习作要求。三、例举题目,拓展思维。1.老师也有自己的奇思妙想,而且还有好几个呢,我想把他们全都写下来。现在要请同学们紧扣这次习作要求,给我提出建议,怎样写好这几个作文?2.课件出示作文题目:会飞的木屋、水上行走鞋、时空穿梭机、会变大变小的书包。3.引导学生从“奇、妙”角度展开想象。并在小组内讨论讨论。4.每组选派代表发言,给老师支招。5.老师:同学们的建议真不错,怎样写好我的奇思妙想,我已心里有数。要写好你自己的奇思妙想,同学们是否也都胸有成竹了呢?6.引导学生读课本第30页的提示,思考自己要想象的内容。7.课件分别出示未来的城市、房屋、汽车、机器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8.指导学生把自己想发明的东西画出来,或像提示那样把想发明的东西的样子和功能一一列举出来。9.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通过画画、模型等形式,给自己的奇思妙想拟一个能抓住读者眼球的题目,再想想怎么才能把它写新奇有趣。10.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拟的题目以及准备从哪些方面去写?11.出示评议条件,师生共同评议。(1)讲的内容要符合要求,不要讲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事物,要讲通过自己想象产生出来的想法。(2)讲的时候,说话清楚、有条理、内容比较具体,语句通顺,有新意。12.对学生讲述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完善。13.以“多功能课桌”为例,列提纲。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构思。四、出示范文,引导思考。我的奇思妙想我们现在所用的的课桌功能太单一了,我想发明一种“多功能课桌”。我的“多功能课桌”是用透明的玻璃做的,看上去和普通的课桌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其实它蕴藏着“无穷的力量”。这张课桌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如果你坐姿不正确,自动显示仪就会显示出七个大字“你的姿势不正确!”这样就能使学生们很快纠正,及早预防近视和驼背!另外,要是在上课时,你不认真听讲或思想开小差,它就会发出声音警告你,让你好好学习,安心听讲。如果你要是上课偷偷吃东西,课桌的鼻子闻见气味,它就会提醒你“不要再吃东西了,下课有的是时间。”上音乐课了,你在课桌上写下“音乐”这两个字,它就又会出现很多按钮,就是音乐课上用的器材,要是老师今天要教弹钢琴,你一按“钢琴”,这个神奇的课桌就会变成钢琴,你就可以尽情地弹了。而上电脑课时,你只要一写“电脑”,这个课桌就又变成了一台高档笔记本电脑了。

有人一定会问,桌子是玻璃做的,万一压碎了怎么办?这你就是杞人忧天了。告诉你吧,桌子的玻璃可全是用高科技材料制成的,牢不可破,至少能承受20吨以上的重量,即使全班同学挤在一张玻璃桌上,它也安然无恙。这种课桌至少可以使用上百年。我的“多功能课桌”若能广泛使用,就能节约大量的木材资源,保护森林。怎么样,这个发明不错吧。1.引导学生读后思考,小作者是怎样写奇思妙想的,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师生共同点评习作,学习习作方法。本文作者大胆的发挥想象,抓住“多功能课桌”的样子和功能,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去写,语言准确、生动。3.怎么才能抓住特点写具体?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五、发挥想象,完成习作。1.老师:看来同学们真的是胸有成竹了。虽然大家的想像还不够完善,甚至有些幼稚,但谁敢说你们今天的奇思妙想不会是明天的伟大发明呢?也许若干年后,二十一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伟大发明家,就有今天我们在座的同学呢。2.要求学生拿出纸,提起笔,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学生写作文,老师巡视。)六、分享习作,修改习作。1.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和图画与同桌交换,请同桌看看是否写清楚明白了,并提出修改意见。2.根据同学的意见认真修改习作。3.将修改好的习作誊抄在习作本上。学生读要求,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学生交流:自己的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方面写自己的奇思妙想。学生互评互改,提高写作水平。对自己要写的奇思妙想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下面的习作做一个铺垫,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用范文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与借鉴。课堂小结四、归纳总结,领悟写法。1.学生思考、交流:怎样写好想象类的习作?2.小结:(1)在平常的生活中,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勤于思考,把自己听见的、看见的、想到的进行合理的整理,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就行了。只要我们努力,坚持,我想大家也都会喜欢上作文的。(2)要写好想象作文,就必须在平时注意观察生活细节,注意汲取科学知识,只有以这些内容为依托,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建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奇妙的世界。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园地一单元1学科语文年级四下学习目标1.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会的问题。2.学习12组形近字,会认12个生字。3.积累8个新词,交流词义。4.学习例句中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学会运用此法介绍一个事物。5.积累和理解一组对联。重点词句段运用(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个事物,仿照例段写片段)难点理解并积累一组对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平台1.教师导言: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这个话题吧。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位同学的独特见解吧!2.课件出示课本上的语句。有些词句特别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想法。课文的中心句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想法。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4.说一说自己是否有同样的体会,遇到不懂的问题,你还有什么独特的方法?5.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6.全班交流。我们还可以从文章中多次重复的句子,或重点语句里寻找答案。有些文章里面的插图也会告诉我们很多信息,还可以从插图中寻找答案。7.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开动脑筋善于思考、勤于提问,做学习的主人。自由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通过讨论交流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学会思考的良好习惯。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课本上的字词。滨——宾(宾馆)洁——吉(吉利)减——咸(咸菜)挑——兆(预兆)挺——廷(宫廷)预——予(赠予)中——肿(肿胀)介——阶(台阶)止——趾(脚趾)凡——巩(巩固)正——政(政府)刘——浏(浏览)2.指名拼一拼,读一读。3.课件出示带拼音的12个生字,学生认读。4.学生再次认真拼读,并尝试组词。5.集体读、开火车读、指名读12个生字。6.想一想:你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生字?(减一减、加一加。)7.教师讲解:减一减、加一加。8.进行练习。在比较中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识字方法。词句段运用(一)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认读。(课件出示词语)(1)学生自由读词语。(2)教师指名读词语,重点指导读准字音。2.全班交流词语意思。云技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多媒体: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互联网:又称网际网路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定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克隆:在广义上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在园艺学上,克隆是指通过营养生殖产生的单一植株的后代,很多植物都是通过克隆这样的无性生殖方式从单一植株获得大量的子代个体。在生物学上,是指选择性地复制出一段DNA序列(分子克隆)、细胞(细胞克隆)或是个体(个体克隆)。桌面是人与计算机交互的主要入口,同时也是人机交互的图形用户界面。它主要由常用图标、系统菜单、任务栏以及背景图片构成。桌面是由资源管理器实现管理的,它是一个系统文件夹。潜水:原意是为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大众赋予了潜水新一层的含义,即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隐秘的观看共享信息或留言,而不主动表露自己身份、发布信息和回复他人信息的单独个体或行为。不过在地理学角度,潜水还指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现逐渐用于网络。互联网:又称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定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文件夹:是专门装整页文件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存文件,使它整齐规范。普通计算机文件夹是用来协助人们管理计算机文件的,每一个文件夹对应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