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车间改建项目
安全生产设施条件
综合分析报告**2016年11月目录TOC\o"1-5"\h\z第一章概述 4目的 4安全生产设施条件综合分析依据 4安全生产设施条件综合分析范围 7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9建设单位简介及项目概况 9项目选址及周边环境 10自然条件 13项目建筑概况 13总图及平面布置 13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14生产工艺 15主要设备 15主要原材料、产品 15第三章主要危害、有害因素分析 17生产及储存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7\o"CurrentDocument"重大危险源辨识 23\o"CurrentDocument"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4\o"CurrentDocument"周边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24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24目录\o"CurrentDocument"第四章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264.1 总图布置及建筑措施 264.2 消防对策措施 274.3 防火灾措施 274.4 防机械伤害措施 285 防触电措施 28防起重伤害措施 ---29防物体打击措施 30防车辆伤害措施 30安全管理方面措施 30第五章安全生产设施条件综合分析结论 32附录1**平面布置图第一章概述目的生产设施条件综合分析目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建设项目和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生产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建设单位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本次条件论证的目的在于搞清楚本工程投产运行后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2)对本项目投产后运行过程中的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论证,对其控制手段进行分析,同时预测其安全等级。(3)补充提出消除、预防设备危险性、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等级的对策措施,为项目下一步的劳动安全卫生设计提供依据,以最终实现项目的安全化。(4)为本项目生产运行及日常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提供依据。(5)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安全条件论证的结论可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审批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提供依据。安全生产设施条件综合分析依据序号条文条文号国家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4]第28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7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0号(根据主席令[2011]第52号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4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7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5]第60号国家法规1《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2010]第586号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49号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2003]第393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2010]第586号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493号
序号条文条文号地方法规1《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2006]2《山东省消防条例》山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修订[2011]3《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山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2009]政府规章及相关文件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令[2013]第63号(根据安监总局令[2015]第80号修订)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2009]第17号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2010]第30号(根据安监总局令[2015]第80号修订)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2010]第36号(根据安监总局令[2015]第77号修订)7《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2012]第47号8《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安监总局令[2014]第70号9《》安监总局公告[2015]第5号10《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1《》公安部令[2012]119号12《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2013]第24号13《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监总局锅发[2001]57号14《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1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国家发改委令[2013]第21号16《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06]66号17《山东省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试行)》鲁质监特发[2008]253号18《山东省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09]第213号19《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1]第236号20《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6]第303号标准、规范评价导则类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安全生产综合分析导则》AQ8002-2007
序号条文条文号建筑设计类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4-2013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2《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职业安全卫生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6《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8《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9《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10《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T194-20071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l2348-200812《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1651-200813《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DB37/1922-2011危险物品1《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安全标志1《安全色》GB2893-20082《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序号条文条文号3《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9924《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供配电安全1《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4《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5《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29295-2010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8《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11《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200912《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2010其他相关规章1《信号报警、安全连锁系统设计规定》HG/T20511-2000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4其它相关标准和规范(1)**的有关资料。安全生产设施条件综合分析范围本次综合分析范围为**车间改建项目,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及辅助设施。本次综合分析范围不包括:1)涉及本项目的有关建筑消防工程、职业卫生和环保工程等方面的问题和内容,不在本次综合分析的范围内。消防、防雷防静电等问题以公安消防、防雷检测中心的意见为最终结论。2)如果本项目发生总平面布置、建构筑物、设备设施、工艺等变化应重新进行评价。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建设单位简介及项目概况建设单位:**项目名称:车间改建项目建设地址:**经济开发区玉东街(**院内)建设性质:改建**创建于2003年,座落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美丽富饶的**湾畔,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环境清新,有着得天独厚的区域和资源优势。公司是机械加工厂家,职工10余人,公司占地面积1.3亩。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对原有传达室房、自行车棚进行改建,建成一栋3层的生产车间,建筑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面积2773.31平方米。该项目投产后,实行一班工作制,每日工作8小时,年工作日为300天,年工作小时为2400小时。劳动定员10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技术工人8人。项目选址及周边环境项目选址:**车间改建项目拟设立在**经济开发区玉东街(**院内)。厂区周边环境:东侧:8米为农田;西侧:12米为农田;南侧:10米为农田;北侧:10米为乡村道路。表2-1厂区周边环境距离符合性一览表周边设施方位规划距离(m)标准距离(m)依据标准符合性农田东8符合农田南10符合农田西12符合乡村道路北1010《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十一条符合注:以上规范距离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二、该项目周边环境:该项目位于**厂区北侧,依托厂区原有道路和人、物流出入口。东侧8米为农田;南侧15米为原厂区办公室;西侧10米为农田北侧10米为乡村道路。表2-2该项目周边环境一览表方位厂内建构筑物火灾类别相邻建构筑物实际距离(m)标准距离(m)依据标准备注东拟建车间(戊)农田8符合南拟建车间(戊)二级原厂区办公室(民建)1510GB50016-2014符合西拟建车间(戊)农田5符合北拟建车间(戊)乡村道路1010GB50016-2014符合注:标准距离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由上表看出,该项目与周边环境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有关要求。自然条件地质地貌**市地处胶东丘陵西部,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低山,西北部为带状台阶式滨海平原,海拔高程最高为690.5米,地貌类型有滨海低地,洪积冲积平原,山前岗地,剥蚀丘陵,侵蚀低山五类。项目区为平原地区。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0》,**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拟建项目场地原为生产用地,地形平坦开阔。地面标高最大值12.32米,最小值12.06米,地面相对高差0.26米。场地所处地貌类型为第四系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地貌形态单一,底层结构简单。地下水: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地下水,根据附近勘察资料,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15米左右,为第四系潜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水位年变化幅度1.0米左右,地下水水质良好,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可不考虑其对基础的影响经调查收集有关地质构造资料,场地无活动性断裂通过,场地稳定。勘察所揭露的地层为耕土、粉质粘土和砂质粉土。自上而下如下:一层耕土:黄褐色,灰褐色,稍湿,可塑~硬塑状态,一粉质粘土为主,哈沙粒,见植物根及虫孔等。场地普遍分布,厚度0.8~1.1m。平均0.9m;层底标高11.06~11.47m,平均11.31m。二层粉质粘土:灰色、灰褐色、黄褐色,可塑〜硬塑状态,局部夹0.2〜0.4m厚的薄层粉土,顶部含有多量小块豆状姜石,直径0.5〜3cm,含黑色铁锰质结核,混1〜3%沙粒,间红色氧化铁质条纹和斑点,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场地普遍分布,厚度2.7〜3.5m。平均3.1m;层底标高7.86〜8.66m,平均8.25m;层底埋深3.6〜4.4m,平均4.0m。三层粉质粘土:褐色、棕红色、棕黄色,硬塑~坚硬状态,含5~10%沙粒,沙粒磨圆度中等,局部夹0.2〜0.4m厚的薄层中粗砂、粘土。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场地普遍分布,厚度2.8〜3.7m。平均3.3m;层底标高4.64〜5.28m,平均4.98m;层底埋深7.0〜7.5m,平均7.3m。四层砂质粘土:黄色、黄白色、棕黄色,稍湿,中密~密实状态,以粉土为主组成,约含10%粘性土,普遍混砂。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及韧性低。该层未穿透,最大揭露厚度1.0m。拟建场地属冲洪积平原区,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形态单一,地层结构简单,各土层厚度稳定,物理力学性质较均匀,工程性质较好,场地及附近无活动性断裂通过,适宜该工程建设。岩土工程性质评价:一层耕土,厚度0.8〜1.1m,平均0.9m,成分复杂,固结程度差,结构松散。二层粉质粘土,厚度2.7〜3.5m。平均3.1m,属中等压缩性土层,强度高,工程性质良好,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三层粉质粘土,厚度2.8~3.7m。平均3.3m,属中等压缩性土层,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和下卧层使用。四层砂质粘土,最大揭露厚度1.0m,属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良好,为良好的受力层。气象条件1)气候**地处暖温带,为东亚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雪稀少,春季风大,空气干燥,累年平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17℃,平均降水量595mm年最大降水量为1205mm,最小为了396mm。**常风向NNE,次常风向SSW,频率分别为13.15%和11.79%.强风向为NNE和NE向,最大风速23m/h,瞬时最后在风速可达34m/h,次强风向为SW,最大风速20m/h。年平均风速均为3.8m/h.本地冬季盛行偏北大风,常风向为NNE,夏季盛行偏南风,常风向为S-SSW。2)水文**市地表水大多数为重硫酸盐一氧化物型,有软水和微硬水两种,矿化度,总硬度,总碱度三项指标由山区到平原呈渐增趋势,都适合农业灌溉水质要求。地下水分为第四季空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其中以滨海平原潜水含水层,广泛分布于滨海低地和山前冲积平原上,为境内地下水的主要开采层。域地势平坦,地貌单一,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此外,项目地处**湾,海雾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地震**市地处胶东丘陵西部,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低山,西北部为带状台阶式滨海平原,海拔高程最高为690.5米,地貌类型有滨海低地,洪积冲积平原,山前岗地,剥蚀丘陵,侵蚀低山五类。项目所在地区为平原地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防烈度为6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II类,场地地震特征周期为0.40s.场区内不曾不存在液化现象,地质条件良好,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所有建(构)筑物基础设计可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形式之独立基础,基础埋置深度自然地坪下1.5米为宜,以第二层粉质粘土作为地基持力层,其承载力特征值可按180kpa。可直立基槽开挖。项目建筑概述本次项目主要对原有传达室房、自行车棚进行改建,建成一栋3层的生产车间,建筑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面积2773.31平方米;表2-3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结构形式层数火灾类别耐火等级1生产车间2773.31钢筋混凝土结构3F戊类二级2.5总图及平面布置(1)总平面设计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773.31平方米。项目建设方向为东西走向,整体呈长方形。厂区北侧为拟建项目。拟建项目南侧为原办公室(拟建项目投产后拟拆除)(具体见总平面布置图)(2)竖向设计以尊重原始地形为原则,合理利用场地竖向,因地制宜布局不同性质的建筑,考虑最适合的建筑方向,提高场地利用率。(3)交通组织及运输本项目所在地周围交通发达,交通极为便利,厂房出口位置及总体布局充分考虑工艺流程的衔接,根据区域物流流向及厂区货物的工艺流程进行设计。2.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本项目运营无生产用水,用水主要包括职工的生活用水(饮用、冲厕等)消防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依托厂区原有市政管网接入,消防用水管道在厂区原有消防水管道进行改造,以符合消防要求。本项目供电采用市政供电管网进行供应,供配电依托厂区原有配电室,原配电室供电量:300KV,满足该项目需要。
采暖、通风本项目车间内不设取暖设施。该生产车间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法,拟采用通风除尘设备。通讯项目主要生产车间配备固定电话,管理人员配备手机,办公室配备固定电话、宽带、传真等基本的通讯设施,可以满足生产和对外联系的需要。维修根据本项目的生产特点,以及厂址所在地距离市中心比较近的情况,本项目中不设大型维修车间,以节省投资。依托本公司原有维修间及维修人员,负责日常生产中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并负责进行每年一度的例行检修,如遇大修或维修工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外协解决。运输本项目建成后,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运输工具为货车,厂内运输工具为叉车及小型运输车等。项目周围交通发达,公路、铁路、水上运输方便。消防消防设施(1)厂区原有独立的消防管网,本项目拟安装若干个室内消火栓。(4)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本项目建筑结构类型为钢混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本项目的总平面布置严格按照有关的规范设置防火间距以满足防火要求。厂区通路及各车间之间均为混凝土硬化路面,宽度10m,可兼做消防道路。(5)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进行配备各种消防器材,包括配置手提式或推车式化学灭火器。(6)在主要出入口、疏散通道、疏散楼梯间、配电室等设置应急照明。.8防雷防静电设施在屋顶设置避雷带,利用钢柱作接地引下线、基础内钢筋网作综合接地体,构成整个防雷接地系统。综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0Q。生产工艺工艺流程如下所示:原材料入库 -车床加工 原材料入库 -车床加工 -成品检验成品入库主要设备根通过对设备的选型,比较并经过对许多同行生产企业所采用的工艺设备使用情况的调研,项目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结合产品工艺流程,需购置生产设备如下:2-4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名称规格数量单价总价序号(台/套)(万元)(万元)1车床C6161222小型车床012150.512.52.9主要原材料、产品、产品的种类、规格及年需用量见表2-5:表2-5主要原辅材料、产品序号名称达产年消耗量/产量来源主要原辅材料1各类钢材10吨烟台市场采购主要产成品2机械零部件0.3万件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根据公司车间改建项目生产的工艺特点以及所涉及的物料特性,主要危险因素有火灾、机械伤害、触电、车辆伤害、起重伤害、噪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粉尘伤害等。生产及储存过程危险因素分析火灾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包装物等有发生火灾的危险;变配电设备和电气设备存在着电气火灾的危险。1)可燃物的火灾车间、仓库储存及生产过程中可燃包装物、托盘、手套等,在生产及存储过程中,若遇明火、电气火灾等,有发生火灾的危险。2)润滑油等助剂火灾本项目机床等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定期加入润滑油保养设备,可燃(或易燃)液体,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遇明火、高热易燃。若放置的油桶、储罐破裂、倾倒或在输送油过程中发生油料泄漏,遇明火等点火源,有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3)电气系统火灾生产车间内的供配电装置等存在电气火灾危险。(1)电缆运行中温度较高,电缆芯正常工作温度为5O℃~80℃,若电缆存在制造隐患、电缆运行中经常过负荷、过热等原因,使电缆绝缘老化、绝缘过热和干枯、绝缘强度降低,引起电缆相间或相对地击穿短路、过电压等,电缆有发生击穿短路起火危险。(2)该项目机床等设备设施的动力及照明线路如果设计安装不合理,会加速电绝缘老化,引发短路事故;若断路器、漏电保护器等保护装置失效,线路接触不良,用电设备散热不良,电缆绝缘为非阻燃型等,存在电气火灾的危险。(3)电源插头插座存在引发电气火灾危险。据火灾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电气原因而引发的火灾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火灾是由于通常使用的电源插头及插座不符合规定和要求、制造质量不良、接线极性错位、拔插操作失误等原因引发电气火灾。(4)变压器若过电压、导线接触不良、绝缘损坏、过负荷等,可能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变配电室门、窗、通气孔设防小动物设施失效,有小动物窜入造成损坏,引发短路等故障,有导致发生电气火灾的危险。(5)变压器及其变压器油的火灾:由于本项目用电量较大,若出现电流增大或(和)电阻增大,保护措施失效时,变压器温度可能会升高到着火点。引起电流增大一般有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严重过载(包括外部短路);二是变压器本身绝缘损坏,发生内部短路,内部短路如果比较厉害,变压器会发生爆炸事故。电阻增大的原因就是接触不良,在接触不良的地方也会产生高温,引发火灾。对于这种故障,一般保护措施较难保护得到。雷击、地线与火线接触、变压器绕组故障等也是引起变压器火灾的重要原因。在上述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作业场所,若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失效或者随意移除,发生着火事故时不能及时灭火,也易造成火灾蔓延的危险。机械伤害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该项目生产设备较多,且自动化程度不高,安全性较低,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机率较大。本项目生产主要使用的机械设备有机床、小型车床等,可能导致的机械伤害有夹击伤害、碰撞伤害、卷入绞碾伤害及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等。机械设备伤害事故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操作者的局部卷入或夹入旋转部件和运动设备之间而造成的伤害事故。发生这类伤害事故多是因为旋转部分有凸出部分而无很好的防护装置以及操作者的错误操作。如露在设备外部的挂轮,传动丝杠、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均有可能将操作者的衣服袖口、衣裤角等卷入。该项目具有间歇式生产的特点,各电力传动设备若开机(停机)的声光信号失效,岗位停车按钮、联锁保护等安全保护装置失效而得不到及时的修复,机械外露的转动部位安全防护罩(护栏)被拆除等致使设备的安全性得不到可靠的保证,间接的导致机械设备发生伤人事故。2)操作者或其它人员所占据的位置不恰当时,可能会受到机械设备运动部件或加工物料的撞击。3)机械在检修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误启动、违反操作规程等原因,可导致机械伤人事故。检修、检查作业时,不切断电源、停机,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设备的检修、保养一般是在停机状态下进行的,但由于生产的特殊情况和作业的特殊性,检修时往往迫使检修人员采取一些非常规的作法,例如攀高、进入狭小或几乎封闭的空间、将安全装置短路或停用、进入正常操作不允许进入的区域等,使维护和修理过程容易出现正常操作不存在的危险,因而在设备检修时,是发生机械伤害最集中的时段。4)如果设备布置不合理、通道狭窄、工作现场环境不良、工具摆放不合理、照明不足、地面不平整或被油污污染、操作人员滑倒、跌倒、躲避车辆等因素,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事故。5)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导致设备安全性能下降;6)更换调整模具时可能发生机械伤害总之各机械传动部位的防护装置应该齐全可靠;制动、保护、联锁、安全保险装置应齐全有效;外露的联轴器、皮带传动装置等旋转部位必须设置防护罩或护栏;机械传动部位防护装置齐全可靠,设备现场应设有紧急开关或装置,且灵敏可靠;通道、梯台、护网(栏)符合标准规定。如果做不到上述防护安全、可靠就会造成由机械动能导致的机械伤害。触电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或者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或者电弧波及人体时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导电回路,即为触电。该项目的电动设备在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存在着触电的危险,工作环境潮湿,腐蚀严重,使绝缘层破损,会增加触电危险的程度。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未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安装不符合技术要求,容易发生触电事故。2)接地、接零装置不合格,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绝缘老化漏电,可引起触电事故。3)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如未按规定对电气设备及线路采用护栏护网防护装置等。4)检维修使用的电焊机等移动式电动设备,其经常需要移动,工作条件差,设备和电源线都容易发生故障或损坏,特别是电源线的老化和破损,存在触电危险性。5)如安全电压系统不健全,可能导致用电设备漏电时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危险。6)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导致触电事故。特别是在开停设备时,作业人员直接用手按动按钮,如果开关漏电,在未发现漏电和操作人员无防护时则会引发触电事故,在工作环境潮湿的场所和部位,更易增加发生触电事故的可能性。7)变压器、配电柜、配电线路等的安全防护距离不足时,亦可造成触电事故。同时各用电设备的配电箱、接线盒若未采取可靠的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电气线路违规布线、未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安装不符技术要求、电气线路维护不当或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均可能造成触电事故危险。触电事故多发生在接线端子、缠结接头、压接接头、焊接接头、电缆头、灯座、电插头、插座、控制开关、接触器、熔断器等分支线、电源线接线等处,原因是由于这些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差、接触电阻大、绝缘强度较低等。车辆伤害该项目原材物料、成品等部分采用外协运输,这些车辆是造成车辆伤害的主要起因物。厂内行驶机动车辆的主要危险因素:(1)作业环境不良、车行道转弯半径过小、货物超载、超速驾驶、突然刹车、与建筑物、管道、堆积物及其他车辆之间发生碰撞。(2)机动车管理欠缺,车辆性能差,存在缺陷。(3)道路环境不好或自然环境条件恶劣,道路两侧堆有杂物,影响车辆或者消防车辆正常进出和回旋,有造成车辆不慎撞击建构筑物和影响救援的危险。道路照明不足,冬季大雾时未启动声光警示,司机麻痹大意,厂内行驶时车速过快,也有造成人员车辆伤害的危险。(4)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未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人车混杂、违章行驶、无证驾驶、驾驶员疲劳驾驶、操作不当、误操作、照明不足等。(5)道路两侧或顶端未设置(或脱落)限速标志、限高标志、交叉路口未设置反光镜、信号装置或者种植大量的植物挡住了司机视线,均有可能造成人员或设施的车辆伤害。起重伤害起重伤害是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包括升降、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重物(包括吊具)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起重伤害事故可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本项目生产车间内设置升降平台等,为发生起重伤害的固有危险源。其造成伤害的分析如下:升降作业操作过程中如果违规操作,或起重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等任一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在日常升降作业中,常见的伤害事故有重物坠落砸人,以及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的提升设备过卷扬事故及坠落事故等。事故种类一般有挤压、高处坠落、重物坠落、折断、触电、撞击事故等。造成起重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一种事故都与其环境有关,有人为造成的,也有因设备有缺陷造成的,或人和设备双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因素有操作因素和设备因素。(1)人员操作因素主要有:违反操作规程,如超载起重或人处于危险区工作等。指挥不当,动作不协调等。(2)设备因素主要有:起重设备的操纵系统失灵或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事故,如安全防护装置、制动装置失灵、限位器失效或缺失而造成重物的冲击和夹挤;构件强度不足;电器损坏而造成触电事故等。(3)管理因素主要有:起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不到位。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或有但不能保证认真实施,在实际操作中严重违章。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不能认真遵守起重机械管理和维修保养制度,不对起重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和及时维修保养,从而造成设备零件损坏、老化、带病运行。为方便进行任意短接、拆除安全回路和安全装置等。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高处不稳定的物体,如在高处作业(高处设备检查、维修等作业)时使用的工器具、零配件等,尤其是较大较重的物体(如阀门等),会因人的失误行为落下,有造成低处人员受到物体打击伤害的危险。高处传递工具若随意抛掷,也有造成低处人员受到物体打击伤害的危险。高空垂直作业时,人员在同一垂直线上进行操作,上下没有相互呼应,作业场地未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等均可发生物体打击伤害危险。低处人员若不正确佩戴安全帽(且是合格的安全帽)、防砸鞋,也有受到物体打击的危险。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因不采取安全措施或防护措施不利,栏杆、盖板、梯子等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因腐蚀强度下降等原因,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本项目生产车间内部分作业区域、高处敷设的电缆桥架等,作业高度均高于基准面2m,如果在生产、巡检、维修设备、电气线路时,平台(或操作面)的栏杆有缺陷或使用的各种登高工具(梯子等)存在缺陷或使用不当,以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采取个体防护措施等,均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因素:没有按要求使用安全带、安全帽;没有按要求穿防滑性能好的软底鞋;高处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损坏;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观判断失败。噪声危害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来机床、小型机床等设备的不规则运动产生的机械噪声,噪声的危害主要为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容易疲劳,反应迟钝,影响工作效率,还会使工作出差错;长期在强噪声下工作,会引起听觉疲劳,听力下降,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出现噪声性耳聋;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危害主要为神经衰弱综合症,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的阳性检出率随噪声强度的增高而增加;对消化系统造成影响,可能引起胃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肌无力等。另外,噪声对视力等也有一定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噪声可干扰影响信息交流,听不清谈话和信号,增加误操作的发生,引发其它伤害事故。如设备采取防噪声设施不到位、作业人员未规范佩戴防噪声防护用品等,作业人员可能会受到噪声危害。粉尘伤害粉尘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系统、眼睛、皮肤等,其中以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粉尘对人体各系统的危害表现如下:粉尘侵入呼吸系统后,会引发尘肺、肺粉尘沉着症、有机粉尘所致的肺部病变、呼吸系统肿瘤和局部刺激作用等病症;如果粉尘侵入眼睛,便可引起结膜炎、角膜混浊、眼睑水肿和急性角膜炎等症状;粉尘侵入皮肤后,可堵塞皮脂腺、汗腺,造成皮肤干燥,易受感染,引起毛囊炎、粉刺、皮炎等。粉尘对人体有危害,容易发生尘肺病及尘肺并发症。本项目车削过程中会产生生产性粉尘。如果缺少个体防护品或者操作岗位通风不良,操作人员长期吸入粉尘,会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硬化,丧失呼吸功能,导致肺病甚至尘肺病。重大危险源辨识本项目物料不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辨识范围内物质,故物料未构成重大危险源。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厂外无重要建筑物和人流密集区,周边环境良好。该项目周边安全距离内无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场所,无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场地周围无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无码头、水陆交通干线,本项目拟建于原有厂区北侧,本厂东侧为农田,西侧为农田,北侧为乡村道路,南部农田,与周边设施安全距离符合要求,一般不会给周边环境造成安全及环境影响。但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大型设备吊装时,由于作业面比较大,可能会对临近人员造成伤害。周边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周边环境一般对本项目不会造成安全影响。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降水及洪水本项目设置完善的雨水排水系统,确保排水通畅,一般雨水不会造成内涝灾害。本项目所在地年最大降水1205mm,年最小降水396mm。近五年来,年平均降水595山山。季节降水高度集中于夏季(6、7、8月)。出现大雨、暴雨等天气情况时,可能会导致内涝浸渍设备,场地内若防雨、排水不畅,造成积水会影响生产。特别是电气设备,一旦进水会直接发生事故,影响人员安全。3.5.2风、雪的影响本项目所在地常风向NNE,次常风向SSW,频率分别为13.15%和11.79%。强风向为NNE和NE向,最大风速23m/h,瞬时最后在风速可达34m/h,次强风向为SW,最大风速20m/h。年平均风速均为3.8m/h.本地冬季盛行偏北大风,常风向为NNE,夏季盛行偏南风,常风向为S-SSW。有可能造成房顶或墙壁的彩钢瓦或彩钢板脱落,飞出伤人。冬季如果降雪过大,过多的积雪积于房顶,不能及时融化,有可能造成房顶构件超过符合,发生坍塌。另外,大风或台风天气对厂区室外环境(树木、灯杆、标志牌等)可能造成破坏,应引起注意。气温本项目所在地气候变化受海陆影响较大,气候较温和,年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17℃。可能会有高温低温的影响,如高温中暑、低温冻伤(室外检修时)。若在施工过程中未对室外管线(如水管)采取保温措施,气温过低时会导致管线出现冻裂危险;夏季室外作业人员未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可能会出现中暑现象。雷电危害雷电的危害方式主要分为直击雷、感应雷、雷电入侵波三种,本地区属中等雷击区,年平均雷暴日数33.7天。上述三种雷电危害均可能对厂房等建筑等设备设施构成直接或间接威胁。夏季雷暴天气较多,易造成建(构)筑物、设备、输电线路等受到雷击的损坏,或对输电系统造成破坏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毁损。本项目有许多设备、建筑物等,有可能遭受雷电侵袭破坏,甚至引起火灾、爆炸、人身伤害。配电系统可能遭受雷电波入侵危害,造成停电事故,不但影响生产,同时可能发生严重的次生事故。地震地震能造成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以及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破坏。厂区地势平坦,不会受到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历史上无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本项目若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抗震设防烈度未按6度设防,若一旦发生6级及以上级别的地震,可对本项目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风暴潮项目地处渤海沿岸,在高纬度地区主要以温带风暴潮灾害为主,偶有台风风暴潮灾害发生,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有发生,一般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小。历史上1969年4月22--24日,**湾最大增水3.55m,最大风速34.9m/s,最高潮位6.74m,高于当地平均海平面3.66m,3m以上的增水持续8h,1m以上的增水持续38h,向陆地推进了30—40km。因此项目应考虑潮汐及风暴潮的影响。第四章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通过对该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及进行的安全性评价,我们建议初步设计阶段应考虑采取的安全措施有如下几方面:4.1总图布置及建筑措施1)本项目总图设计中根据生产需要和储存物的火灾危险类别,在总图布置中分区布置,遵照国家有关规定留有足够的防护距离,道路尽可能环形布置,保证消防车辆畅通。2)生产车间为戊类火灾类别,主体为地面三层钢混结构,其厂房按照二级耐火等级设计,安全疏散距离符合消防规范要求。3)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区内道路的管理,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并设立必要的交通标志;生产区域内要严格管制车辆进入,并应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要求。4)建筑物设置安全疏散设施(包括安全通道、疏散走道和通行门等)。建筑物的安全通道、疏散走道和疏散外门等疏散设施都设置安全疏散标志牌,一旦发生火灾,便于寻找疏散路线,离开火灾现场。5)道路的管理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850。16-2006)的要求,不得将原料或产品堆放于道路上,必须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及消防设施的完好可靠。6)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配置相应数量、类型的干粉灭火器。7)车间等建筑采用机械通风及自然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在自然通风达不到生产要求和卫生标准时采用机械通风。其中:生产车间采用全面通风,通风设备采用屋面式通风器,通风换气量按全车间2次勺计算。8)本项目使用润滑油等可燃液体,建议在下一步设计中应设置专用仓库储存这类可燃物质,且该仓库与周边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4.1条要求布置(与周边厂房至少10m距离)。9)设备的布置宜留有与产品品种、批量相适应的堆料场地。并考虑生产时上下料用地及废品、半成品的过渡性堆放。同时还要考虑工辅助器具箱(架)等摆设位置,使各设备之间的生产活动不致于互相干扰,各设备的布置应考虑生产活动对相邻设备的操作人员不会构成意外的伤害。4.2消防对策措施1)本项目消防工程应当按照《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19号第24条要求:建设单位应当在取得施工许可、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七日内,通过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网站进行消防设计、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或者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业务受理场所进行消防设计、竣工验收消防备案。2)厂房内的门和疏散走道的宽度设置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7.5条等标准的相关规定要求(厂房内的疏散走道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4m,门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0.9m。首层外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m)。3)室外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2m;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山;地上式消火栓的大口径出水口应面向道路。4)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灭火器箱不得上锁。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5)应急照明建议采用EPS应急电源。照度及疏散指示标志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11.3.2条规定的要求。6)厂房安全出口、楼梯等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消防设施无阻挡,消防器材应保持完好有效状态,定期鉴定,员工会使会用,按工作区域划定人员安全疏散通道及出口,并定期演练。防火灾措施1)电气火灾(1)电线、电缆:应有安全认证标志;电力电线电缆与其它管线之间的净距应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6850054-2011的要求。(2)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必须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供配电装置、线路的避雷装置、接地装置应符合要求;电缆沟应用沙土填埋。2)厂房内的物品应定置管理,集中设置存放点,车间内严禁使用明火。严禁抽烟;加强火源管理;严格控制点火源,火种不得带入车间仓库。防止润滑油、棉纱、手套、可燃包装物等发生意外火灾事故。检修动火时,必须按照《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23011-1999的相关要求,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车间内要加强通风。电气设施及线路质量要合格,设计要合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机械伤害措施1)按照《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38口8—2000的要求,第3.1.4条:车间地面平坦、不打滑。加工车间通道尺寸:叉车行驶的冷加工通道宽度3.5m。2)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米以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等危险零部件和危险部分,都必须设置防护罩。安全防护装置应与设备运转连锁,保证安全防护装置未起作用之前,设备不能运转。安全防护罩、屏、栏的材料,及其至运转部件的距离,应符合《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68/18196-2003的规定。3)各机械装置开关布局应合理,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避免误开其他设备。4)有可能对人体产生机械伤害(无防护罩的旋转体、连续可移动的机械设备等)的危险场所,应设防护屏或用安全色标出禁止线(标记)。5)设备防护设施定期检查、维护;检修、检查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6)加强员工的操作技能培训,完善各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规程,使之到岗到位并要求严格执行。防触电措施1)电气装置在设计和使用中,应当考虑漏电、隐患、异常停电等各种因素所产生意外和危险的可能性,从技术防范和安全管理的角度去消除和避免其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并安装匹配适用的漏电保护装置。电气线路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电线、电缆与其他管线之间的净距应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n等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供配电装置、线路的防雷接地设施应符合要求。2)在潮湿等现场作业中必须使用低压电气设备,电气导线必须固定,绝缘必须良好,导线不得裸露、破损、老化。进出线盒的导线应用胶圈固定及加装防护套管,电气箱体应完整,应安装停电应急装置。在有火灾及爆炸、潮湿、高温场所使用的电气装置、设备必须符合相应的防爆、防潮的要求,保证绝缘良好性能,可靠接地、接零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对金属物体应当采用金属导体与大地作导通性连接,对金属以外的静电导体及亚导体则应当作间接接地。3)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及分隔措施。电缆、电缆桥架在穿过建(构)筑物或电气盘(柜)的孔洞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h的防火材料进行封堵。4)在维修电气设备时应采用绝缘防护用品(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棒、绝缘垫等)。5)各设备照明系统电源应使用安全电压,当采用了24伏以上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繁华地段办公楼租赁协议3篇
- 2025年度大数据处理技术服务费合同样本3篇
- 2025年度旅游项目开发承包合同3篇
- 别墅庭院景观设计施工合同
- 前台客户满意度提升方案
- 招投标行业规范讲座
- 橡胶制品业自购料采购管理办法
- 学校安保人员招聘合同样本
- 2025年桉树苗木出口贸易合同书3篇
- 生态农业项目招投标实习总结
- MOOC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齐鲁名家 谈方论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南京工业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 2024年华电甘肃大基地煤电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阀门检测报告
- 新产品开发流程表
- 保命未来经0001
- 北京市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实施办法(20210220135609)
- 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研究毕业论文
- 路基试验段成果总结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