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1508戚甲盾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_第1页
冶金1508戚甲盾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_第2页
冶金1508戚甲盾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_第3页
冶金1508戚甲盾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_第4页
冶金1508戚甲盾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抗日救亡运动1931.9.18~1945.9.3为什么是上海?图为明朝开埠前的上海黄浦江汽笛声声,霓虹灯夜夜闪烁,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摩肩接踵,四方土语与欧美语言交相斑驳,你来我往,此胜彼败,以最迅捷的频率日夜更替。这里是一个新兴的怪异社会,但严格说来,这里更是一个进出要道,多种激流在这里撞合、喧哗,卷成巨澜。

——余秋雨《上海人》

上海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近代中国革命的摇篮,具有反帝反封建传统(维新时期改良派、武昌首义后的革命派阵地、中共诞生地)全民共同抗战,是前期救亡运动的中心

上海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次救亡高潮两次淞沪会战抗战文化的发源地后勤支援地最早开埠,成为联结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重要纽带。一、起端日本的“大陆政策”日本较早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土地狭窄、资源匮乏、人口增多、经济危机“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国之兴废,在于兵力。”朝鲜与中国:“利益线”、“生命线”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904年日俄战争《日俄密约》关东军“九一八”事变1921年原敬内阁:“满蒙地区与我领土相接,对我国存,关系极为密切。以此两大利益为主,在满蒙扶植我之势力,此乃我对满蒙政策之根本”1931年6月

“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在万一出现必须爱去军事行动之事态势时,当能谅解日本之决心,不致采取不正当反对压制之举。”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东北易帜”“不抵抗政策”日本无视“国联”反对英美等国:起初支持日本,后对日本侵害自身利益的法案反对。苏联:有限的精神支持。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军进驻沈阳城柳条湖事变日军栽赃使用的“物证”:东北军帽子、一支步枪、两根被炸的枕木上海学生奋起抗日救亡成立抗日救国联合会复旦、同济、交通、沪江等大学罢课沪江大学附中组织中学生活动提出六项提案:“努力宣传”“对日经济绝交”“筹划救国基金”“请国民政府驱逐日本出境”“推选干事会代表”等。特点:

对政府、“国联”有较理性的认识,不盲信跨地域跨行业,与全国各地学生运动结合有较高的认识水平和组织水平

上海学生奋起抗日救亡组织请愿团首次赴京请愿过程:9月25日晚11点半从上海出发,26日抵达南京蒋介石会见请愿团学生,对于五点请愿要求拖延兜圈、不予正面回答。学生继续联合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直入外交部长王正延办公室前往国民政府雨中请愿铁路工人支持国民政府:“政府为诸位请愿分去时间与精力”“如愿从军效国,即可入义勇军,受军事训练;如愿回校求学,即于今晚离京,仍由原车接送。”

上海学生奋起抗日救亡“一一二六”请愿

1931.11月初马占山给日军迎头痛击鼓舞全国志气。

1931.11.19上海三十多所高校,一万多名学生上街募捐。募得现金3.6万多元。

11.21万余名学生带动全国人民援马抗日,请求政府命令张学良收复失地。蒋介石口是心非,学生再次制定上愿目标。总指挥有中共交大许邦和,暨南大学陈镇和,复旦大学朱祖舜。

11.26到达国民政府,请愿一昼夜。蒋介石骑虎难下,承诺北上。

展开抗暴斗争营救北大学生北大示威团对国民政府倚靠“国联”、划锦州为中立区不满。国民党武装军警阻挠,学生被捕,北大向上海学生求助再次请愿,成功营救北大被捕学生。五校代表组成政治法庭,审判凶手。审判长为政法学院季始元同学大夏、复旦派义勇军组成司法警察。

上海学生奋起抗日救亡第三次赴京示威学生血染珍珠桥声援北京示威团,组成上海示威团,同北京、上海、济南、苏州学生组成联席会议国民党当局武力镇压杨桐恒牺牲上大抗联为其举行追悼会带动上海各界人民投身抗日上海工人阶级上海资产阶级上海妇女界、文教界“上海民众反日会”1932年1月28日日本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国民党第十九军蔡延锴、蒋光鼐指挥下浴血奋战各界人民协同捐衣捐物、组织救护队、义勇军参战上海军民联合抗战挫败日寇嚣张气焰二、第一次淞沪抗战《淞沪停战协议》签订·国际社会:英美法等国通牒“双方立即停止一切战争行为及战士准备”,要求插手调停,保留日本守地。·国民党态度:汪精卫行政院“一面抵抗,一面交涉”

限制十九路军抗战,无兵增援,外交部令郭泰祺在停战协议签字。中国飞机意外坠弹,导致中国三千平民死亡抗战示意图上海民众反对停战协议的签订·损失:1经济严重破坏:工厂、工商业破产

2文教损失:“东方图书馆”毁于一旦,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巨大损失。学校被炸毁。

3上海民众的热情心血被国民党的妥协伤害活动:1上海各团体救国联合会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登大字报、致电“国联”、谋求补救、拥护十九路军等爱国将领。2上海市特区市民联合会发表宣言指出“此之丧权,直为辛丑条约以后所无!”3“民联”成立,各种形式反日宣传和斗争,多次举行追悼爱国将士活动。4《申报》《时事新报》等媒体提供舆论平台。美媒于淞沪会战期间上海南火车站拍摄的作品《中国娃娃》“赖有雄狮摧劲敌,休将协定告英魂”“我辈未死之人......誓雪国耻,一致废除内战,方对得起死难的烈士同胞。”“唯望此后团结一致,以御外侮。”-----《申报》三、白色恐怖下的抗日民主运动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1、1933年2月17日热河失守“长城抗战”加剧2、国民党签订《塘沽协定》华北置于日军的监视与控制之下。“长城战役”手拿大刀的中国士兵中共抗日民主口号提出,酝酿中共合作道路国民党强化一党专制统治白色恐怖日益严重1、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军事政策2、禁止一切反日行动3、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被严重破坏暗杀闻一多、民权干事杨杏佛等4、上海各阶级人民抗日民主活动更困难:封闭社团和出版部门《萌芽月报》、《拓荒者》培植御用文人,宣传封建文化、法西斯文化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控制金融

白色恐怖下的民主潮流

1、废止内战运动

1932年5月天津《大公报》社社长吴鼎昌赴上海讲演“但唯一之障碍,为国内战争,苟内战不能废止,一切无从说起。”象征反动、保守的白百合2、废止内战大同盟全国商会联合会、上海市商会、银行工会、钱业工会通电全国,于5月25日通过了《废止内战大同盟章程》“平时本会应发布公开之文字或演说,陈述内战之罪恶,阐发和平之功效。”“引起内战时任何一方不得以武力解决”“不幸内战发生时,本会团体成员及个人会员应一致拒绝合作。”中心任务:“废止内战”影响:社会上造成了反对内战的巨大舆论,对以后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民权保障斗争国民党“侈谈抗日者杀无赦”的高压政策鲁迅、沈从文等文人在文章中对白色恐怖都做了隐晦而深刻的描述,革命文化大发展1933年1月蔡元培赠鲁迅两首诗:“养兵千日知何用,大敌当前不喑声。汝辈尚容说威信,十重颜甲对苍生。”民权保障同盟

受到现实情况以及西方国家启发。

1932年12月19日蔡元培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宣告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临时执行委员会由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林语堂等七人组成.1933年1月17日,中国民保同盟上海分会在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

主要工作:1、营救政治犯。2、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3、国民御侮自救会,号召全民团结,恢复民权。

影响: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保障人权为奋斗目标的政治组织,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为人权流血第一人楊杏佛(1893年-1933年6月18日),名銓,以字行,江西清江縣人,祖籍江西玉山。是經濟管理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人權運動先驅。中國管理科學先驅。1932年任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籌備委員會副會長兼總幹事。抗議蔣介石秘密處決鄧演達和積極營救被捕的共產國際特工牛蘭夫婦。1933年6月18日在上海法租界亞爾培路(今陝西南路)331號「中央研究院國際出版品交換處」大門前遭國民黨軍統特務曹立俊(化名趙理君)等暗殺,連中10槍,當場死亡,年僅40歲。有人被之為中國「為人權流血第一人」。远东反战会议世界反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发起人:巴比塞、罗曼·罗兰中国:宋庆龄、鲁迅等人为名誉主席,在上海组织召开远东反战会议,调查日本侵略情况。《生活》、《新生》周刊的抗日民主呐喊

4、中国共产党的推动1、“民联”和上海反帝大同盟2、国民御侮自救会的成立和活动3、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中共意识到要有自己独立的武装,拟定了《中国人民对日战争的基本纲领》,得到了各界著名人士共1779人联合名义发表。宋庆龄在中国福利基金会沈从文夫妇沈从文的小说作品《玉家菜园》,从一个角度描述了白色恐怖时期的人们生活,“雪”“白菜”等意向都是某种隐喻。“这妇人沉默寂寞的活了三年,到儿子生日那一天,天落大雪,想这样活下去日子已够了,春天同秋天不用再来了,把一点剩余家产全部分派给几个工人,忽然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便缢死了。”

5、左翼文化战线斗争文化界团结抗战、革命文化大发展白色恐怖下,抗日救亡斗争一度处于低潮,但在艰难的环境中曲折发展,进一步晦气上海的爱国进步力量,带动全国。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四、滚滚救国潮背景:1935年日本策划了华北事变,华北形势危急。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各党派各军各界各民族联合

上海临时中央局已经被破坏,但仍有200人左右的党员在国民党的查扣缝隙中得到了巴黎《救国报》刊登的中文版本。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大规模学生运动“一二九运动”。北京植物园一二九纪念碑发展上海各界救国会成立1、上海妇女界代表在上海四川路召开大会(中华妇女同盟会、妇女生活等团体及史良、邓裕芝等),宣布成立上海妇女界救国会,最先举起救国会旗帜。通过《告全国妇女书》

何香凝抱病出席大会,拄杖上台沉痛演讲,号召全中国2万万妇女大众立刻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争出路。会后妇女们高举大旗,冲破了不准在南京路游行的禁令,示威行动振奋了上海人民的抗日情绪。何香凝何香凝(1878年6月27日-1972年9月1日),號雙清樓主,廣東南海棉村(今佛山市南海區)人,生於香港,中國國畫家,中國民主革命家,國民黨左派元老。

何香凝在东京怀抱其子

在汉口庆祝北伐胜利演讲何香凝国画作品2、上海文化界、电影界、职业界救国会纷纷宣告成立,在宣传群众、联系群众、组织群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职救”成立之后,除了发表宣言,特别注重基层活动。通过公开的合法的灰色团体,把中下层店职员广泛组织起来,扩大抗日救国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影响。3、国难教育社成立

陶行知、丁华、王洞若等爱国人士深感以教育的力量救国的重要性后发起。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并承担责任。影响:各界救国会一一建立,1936年1月28日的“一二八”四周年纪念会上,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上海抗日救亡运动又有了统一的组织领导到机构。同年,上海学生界救国会和上海工人救国会也先后成立。上海救国会向全国发展1936年5月31日,全国救国会代表大会在上海博物院路会所召开。全国18个省市60多个救国团体的5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分析了“九一八”以来的中国时局,一致通过了《成立大会宣言》《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

“天良未泯的人民,都渴望着有一个广大的团结。”中共的重视:起先大多数中共党员在此期间不公开自己的身份,“既不具形式,又不留痕迹”地行动

1936年4月,党中央派冯雪峰从陕北来上海开展工作,他立刻同鲁迅、宋庆龄等人建立联系。毛泽东也致函各运动领袖,在共同协商和斗争中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学生救亡请愿和抗日宣传

1.

1935年12月12日,复旦大学为了响应“一二九”运动,分别向北平个大中学生和全国各界发出通电。

2.1935年13、14日,同济、交大、暨南、大夏、光华、东吴等大专院校学生纷纷集会。向各级政府请愿。

3.

12月23日上午10时,复旦大学的学生在义不容辞的民族解放和共赴国难的职责的驱使下,聚集于学校体育馆召开大会。

4.国民党市党部企图建立中学生救国联合会控制中学生的行动,抢夺大学生的领导权,但被很快识破。企图提前寒假来阻止学生运动,但都失败了。24日,社会各界及各大中学校前往慰问被阻进京困在火车站的请愿学生。何香凝买了大量面包,对包围的军警说“你们杀了多少人,可不能再杀我们的后代!我老了,你们要杀人,就向我开枪好了,100枪也行,1000枪也行,但不许向青年们开一枪。”之后十分气愤地指责了污蔑学生受人指使潘公展。复旦大学相辉堂同济大学国立柱24日八时,3000余名学生聚集车站,震动全上海,吴铁城被迫同意送学生进京。重要影响

学生运动带动了全上海乃至全国的抗日情绪,出现了1935.12.24的抗日示威大游行、“一二八”四周年纪念、“五九”“五卅”纪念大会、鲁迅葬仪等群众性抗日救国活动。

“但是,就是北平的军警,也只有极少数肯举起皮鞭打学生,肯擎起大刀砍学生的。有许多军警,只举着皮鞭呼喝,不大下去;有许多军警,手里举着皮鞭,眼里含着眼泪的......”

国民党当局的无情镇压引起更广泛的反思和反抗。日商纱厂工人反日大罢工

1936年,全市罢工事件达一百多起,创192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声势最为浩大的是爆发于11月的日商纱厂工人联合反日大罢工。中国共产党在工人运动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25年发生的五卅运动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反帝国主义和反当政的民国军阀势力的一场运动,是中国国民党上海執行部(第一次国共合作)策劃及領導的第一个重大群众运动。抗日战争前,出现了大批领导工人运动领袖。如刘华、邓中夏。邓中夏:男,字仲澥,又名邓康,湖南省宜章县人。邓中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是工人运动的领袖。1920年10月,邓中夏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参与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1933年5月被捕,同年9月21日,他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昂首走向刑场,血染雨花台。此次纱厂罢工成果明显

1.罢工消息传至市场后,纱价骤然趋涨。日资本家损失巨大,感到威胁。日本商家表示“你们去做一个钟头给你们一天的工钱”,罢工工人“东洋人赚了我伲中国人的铜钿来打我们中国人,我伲都看见的。所以我们多罢一天工,东洋人每天就少赚十几万块,东洋人就不能买大炮了。”——《一个罢工者的自白》,《救亡情报》

2.此次罢工准备工作充分,指导思想和斗争策略基本正确,各工厂工人提出了基本上一致的要求。

上海地方协会会长杜月笙出面调解;市总工会主席朱学范也参与调解。

社会各界热烈响应,人们纷纷解囊相助,打击了日本资本家的嚣张气焰取得了大胜利。

开展上层统战工作在中共的影响下,社会各党派积极合作《团结御侮的几个个基本条件于最低要求》的发表联合各地方实力派开展国际合作,先后派代表参加世界教育会议、国际和平大会等。在野的外交刘湛恩:(HermanC.E.Liu,1896年-1938年4月7日),湖北省陽新縣人,滬江大學首任華人校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劉湛恩利用出國考察及參加國際會議等機會,揭露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號召海外華僑團結支援中國的鬥爭。一二·九運動後,劉湛恩同上海文化界人士馬相伯、沈鈞儒、陶行知等283人共同發表了《上海文化界救國運動宣言》此後,劉湛恩又和上海基督教界領袖28人聯合發表了時局宣言,呼籲中國團結一致,共同救國。日軍占領南京後,他領導成立了國際友誼社,向各國政府及人民宣傳中國的抗日立場,被上海租界內的人士稱為「在野的外交」。南京大屠殺照片便是由滯留在南京城內的西方傳教士拍攝後帶出,輾轉交給劉湛恩保存並公布的。“各被告均有共产党嫌疑,奉中密令拘捕”“七君子”被捕

1936年11月,为镇压救国会运动,镇压“大学的危险分子”,国民党当局在无拘票的情况下分别到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史良、沙千里、陶行知的寓所非法捕人,陶行知因出国而幸免。国民党布告:“李公朴等人非法组织救国会后托名救国,肆意造谣,勾结‘赤匪’,用意无非欲削弱人民对于政府之信仰。”并强加多条重罪于”七君子”。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这一”救国有罪“的政治冤案及其各界进步人士和广大民众的强烈义愤,国内外纷纷声援营救”七君子“。营救”七君子“

全国各界为七领袖无辜被捕向全国发表《紧急通电》、《告当局及全国人民书》。

11月26日,宋庆龄以全国救国会执行委员的身份发表声明,12月16日同马相伯、何香凝联名发表宣言,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相应。国民党上层人士如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等也指出”不应该予以压迫“。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行为强烈不满,张学良飞往洛阳要求蒋介石改变内外政策,但未得到理睬。西安事变之后张、杨的全国通电中将”七君子“释放。实际上,”七君子“事件也是西安事变的诱因之一。

中国共产党密切关注该事件,毛泽东于4月11日致电潘延年,要求其严正抗议。并与第二天发表宣言表示”(国民党应)从彻底修改《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开始放弃其过去之错误政策“”一二九“运动之后,上海为中心波及全国的救国会运动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威力的体现,产生了广泛的政治影响。这一运动统一了全国,阻止了日本建立”华北国“的企图,使内战政策受挫,为全面抗战做好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七君子“出狱后的合影成果五、全民团结支援抗战(第二次淞沪战争)”八一三“淞沪抗战1937年7月7日军在卢沟桥向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揭开序幕。

8月13日,日军渴望”三个月灭亡中国“,把战火烧到上海,全民团结在一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各种方式全力支援抗争,成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中光辉的一页。上海虹橋機場現場照片,車旁躺着被擊斃的日軍。13日,兩軍前哨部隊搶佔有利地形時在八字橋遭遇,易謹營長向日軍射出了第一槍。14日,淞滬大戰正式爆發。“虹橋機場事件”無疑是引起淞滬會戰連環大爆炸的導火索,但又並非中日雙方有意製造。實際上,這是一起擦槍走火事件。由於日中處於侵略與被侵略的敵對狀態,互不信任,不清楚對方的底線,從而導致了淞滬會戰的爆發。這樣做,應該說絲毫無損中國軍隊捍衛國家主權,守土拒敵的正義性,日本軍人在中國領土上肆無忌憚橫沖直闖而被擊斃,那是咎由自取。损失8月13日至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抗战历时三个月,号称百日会战。,蒋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同時也為了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戰役,這是中日雙方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空前的浩劫:许多城乡建筑与社会设施毁于一旦,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中国军队赶赴淞沪会战前线增援的照片。张元良多次致信蒋介石苏州河南岸战线图第二次国共合作成立西安事变之后国民党被迫调整政策,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也得到重建。全民抗战的新阵容形成1.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主要工作为宣传抗日(对内对外宣传,包括组织歌咏队、邀请名人演讲等)、组织民众支援抗战、筹募救国捐和救国公债、供应军需品、救济难民、救济伤兵等。

杜月笙深感“于以见资力薄弱之社会大众,热心爱国者有足多者。”杜月笙(1888-1951),男,原名杜月生,后由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人(今上海浦东新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江苏省上海县(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人,近代中国绿林,上海租界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悟字辈,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人物之一,卒于香港。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老上海滩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红红红道、黑道,游刃于商界、政界,他是上海滩黑社会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有着传奇人生。2.文化艺术界救亡团体

7月15日,中共发出扩大救亡运动的指示,胡愈之、钱俊瑞等出面与上海文化教育界人士广泛联络,发起组织国民党、共产党和中间派人士普遍参加、带有统一展现性质的救亡协会。

7月28日,“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简称“文协”)成立,在浦东大楼公开办公。

8月16日“上海文艺界战时服务团”成立,郭沫若等参加了大会。

“上海青年作家救亡宣传团”、“话剧界救亡协会”、鲁迅逝世周年纪念日等团体、活动都成功成立或开展。

“上海市东区教育促进会”、“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应运而生。“上海市救护委员会”也显得越来越重要。3.工界和职业界救亡组织

“八一三”之后,工人救亡团体达到40多个。

“上海职业界救亡协会”(简称“职协”)其中银行业作为抗日救国的联盟,要求其中各个团体利用各自的职业特点,进行救亡工作。

保险业职工收入较高,抗战爆发后一改往日淡漠政治的习惯,成立了保险战地服务团,以中上层职员为主。

邮政业建立邮政组,洋行业发动上层职员,进行宣传,争取同情和支持。

煤业界响应中共地下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致抗日”的主张,“八一三”当晚出动了10多辆卡车,每车配备5人救护组,支援前线。4.学生、青年、妇女、儿童界救亡团体“上海市大学生交谊社”是上海各大学学生的综合性联谊组织。卢沟桥事变以后,一批上海的留日学生就离开日本返回祖国,成立了“上海留日同学救亡会”。

“青年救国服务社”成立,工作涉及面十分广泛。七七事变后,在宋庆龄和何香凝的带领下很快在上海组织了“中国妇女抗战后援会”,有22个妇女团体参加,成为上海妇女界救亡活动中心。儿童界救亡团体也有十多个,主要在后方工作。支援前线的事件

1.战地救护:据统计,仅从9月16日到30日,各界抗敌后援会的9个级就对共救回前线伤兵4008人。

2.战地服务:由胡兰畦带领,10名妇女不避艰险前往前线参加战地服务,何香凝等亲自送行,10名成员中9名纺织女工,一名党员,七名团员。

3.声援四行孤军:10月下旬,八百壮士坚守闸北四行仓库的四天四夜里,上海人民以各种方式,支持和声援前线将士。

战火中的四行仓库4.战士募捐与慰问:卢沟桥事变以后,上海人民即积极为抗日战争捐献物资款项。

5.民众武装直接参战:由上海民众策划组织爆炸日军旗舰“出云号”行动,是一次令侵沪日军心惊胆战的反侵略战斗。

对日经济绝交和工厂内迁抵制日货是中国人民抗日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委员会成立当天,上海煤业、五金业等100多个同业公会联合发表对日经济绝交宣言。上海是中国民族工业集中之地,为保存中国民族工业精华,全面抗战开始时,上海民族工业界的“中华国产厂商联合会”等国货团体一致赞同上海民营工业内迁。难民救助

——亟待解决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需要国内、国际合作。六、在“孤岛”中坚持抗日“孤岛”形势错综复杂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进入“孤岛”时期。上海直接处在日军的占领和包围中,一派萧索恐怖。

主要矛盾:日本侵略者与反侵略者的矛盾,控制租界与租界不甘控制的矛盾,上海人民抗日和当局限制抗日的矛盾,工人要求改善生活与资本家剥削的矛盾。

“孤岛”的经济畸形发展,一方面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另一方面让人民生活日益贫困。

1938年经济开始复苏,工厂增加,妥协又斗争的对峙状态为抗日救亡斗争提供了一定空间。转变战略坚持长期斗争1.转移工作重心,“面向产业,深入基层”。2.改变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使抗日救亡团体和斗争合法化、公开化、社会化、群众化。3.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社会名流参加各种星期聚餐会“星三聚餐会”等,名义上交流信息联络感情,实际上是党开展上层统战工作,扩大政治影响,推动爱国活动的重要基地。刘少文也经常以上海“八办”负责人的公开身份参加聚会。多种形式反日抗暴

1.南京路爆炸案、“民生”轮沉没

1937年12月3日,南京路上热血青年向日军投掷手榴弹,炸伤日军三人后光荣牺牲

1939年,工人孙增善在思考怎样破坏“民生”号,趁日本人放假时白天做工,等到天黑将“民生”轮凿沉。江南造船厂工人无不欢欣鼓舞,在上海引起很大震动,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可侮的英勇气概。

2.悬旗斗争江苏省委及时领导上海人民悬挂中国国旗的悬旗斗争,以后每逢“五九”国耻、”七七“”八一三“”九一八“等纪念日租界各机关、团体挂起中国国旗,十分壮观,极大打击了日伪。被羁押在胶州路的”孤军营“在谢晋元的带领下不顾日军威胁坚持升旗,激励着上海人民的抗战斗志。孤军营谢晋元(1905-1941),字中民,汉族,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师参谋、旅参谋主任、副团长、团长等职。著名抗日英雄,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第69号)3.出租车司机大出丧出租车司机被残杀,上海市汽车界向日本帝国主义暴行示威抗议,表现了上海人民不任人欺侮的反抗精神,一次爱国主义政治大示威。4.遏制日伪渗透工运,冲破日伪统治工人通过罢工反抗日伪政府,金融界及广大民众团结一致,”中储券“一直未能在”孤岛“上流通,太平洋战争后的半年内,上海的通用货币仍为法币。5.文化抵抗活动持续开展。6.人力支援新四军。人力资源的输送,是上海人民全力支援新四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七、日军铁蹄下的坚忍斗争1941年日军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舰队在黄浦江的舰队被日军击沉,上海成为日本的独占殖民地。图右为上海租界图。深入隐蔽,埋头苦干面对日本残暴的殖民统治(军事与经济多方面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反抗。

1.组织荧光话剧团,开展游园活动。

2.利用仁义堂的合法地位,开启外线工人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