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法解读()_第1页
公务员法解读()_第2页
公务员法解读()_第3页
公务员法解读()_第4页
公务员法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纲一、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二、公务员的概念及范围三、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四、录用制度——公务员队伍的入口五、公务员队伍的管理与使用制度六、辞职、辞退和退休制度——公务员队伍的出口七、申诉控告制度——救济制度八、职位聘任制度九、法律责任一、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概念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统称或总称。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包括:国家公务员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自2006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

《公务员法》配套制度:《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办法》

、《公务员职务任免和职务升降规定(试行)》、《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公务员培训规定》等(二)公务员管理原则

所谓原则,就是根本的准则。公务员管理的原则,是指公务员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应该遵循的根本准则。主要有以下6条:1.党管干部原则(第四条)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第五条)3.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第六条)4.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第七条)5.分类管理的原则(第八条)6.法治的原则(第五条、第九条)

二、公务员的概念及范围

(一)什么是公务员根据《公务员法》第二条的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必须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依法履行公职。2.纳入国家行政编制。3.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二)公务员范围的界定

1.公务员的范围

主要包括以下七类机关:(1)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4)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5)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6)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7)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还有国家主席、副主席也属于公务员。

(三)关于“参照管理”的问题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二是要经过批准。

(四)公务员的条件1.公务员的基本条件(7个第十一条)<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年满十八周岁;<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具有良好的品行;<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7>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2.公务员的资格条件(第二十三条):

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3.公务员的限制性条件(第二十四条)

三种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2>曾被开除公职的;<3>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五)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

1、公务员的义务(9项第十二条):<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2、公务员的权利(8项第十三条):<1>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4>参加培训;

<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6>提出申诉和控告;

<7>申请辞职;

<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三、公务员职务与级别

(一)关于职位分类(第十四条)(1)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位。(2)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位。(3)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位。(4)法官、检查官类公务员职位。(5)其他类公务员职位。(二)关于公务员的职务职务—是公务员职务所承担的应完成的任务。职位包括:职务、职权、职责三个要素职务是职位的核心要素。

1、公务员职务类型根据公务员是否承担领导职责,将公务员职务分为(第十六条):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2.公务员职务序列(第16条-17条)

职务序列包括:职务层次、职务名称两个基本要素。

(1)领导职务序列“领导职务名称”:根据宪法、有关法律、职务层次和机构规格设置确定。

“领导职务层次”10个层次:

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领导职务层次”10个层次:1、国家级正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2、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3.省部级正职:

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4、省部级副职: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5、厅局级正职:

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各地级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6、厅局级副职:

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和事业单位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副职,副厅级单位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下属机关(区)正职,各地级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院校正职。

7、县处级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区)副职。副省级城市所属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正职。各地级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县级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正县级企业的正职,省署高校院系处室领导,重点中学正职。

8、县处级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副省级城市所属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副职。各地级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和副处级单位正职。各县级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正县级企业副职,副县级企业正职。市属中学正职。

9、乡科级正职:副省级城市所属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属科室正职。各地级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下属单位所属科室正职。各县级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下属单位正职。各乡镇党委、政府正职。国有正科级企业正职。县属重点中学正职。

10、乡科级副职:副省级城市所属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属科室副职。各地级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下属单位所属科室副职。各县级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下属单位副职。各乡镇党委,政府副职。(2)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序列的职务层次分为8个: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2)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序列的职务层次分为8个: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三)机关职位设定(第十八条)1、有关具体职位的设置要依据四大要素:职能、规格、编制限额、职数以及结构比例。2、职位设置的最终要求:一是明确各个具体职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落实岗位任;二是确定任职资格条件,明确具备何种资格的人才才能担任该职位的职责。(四)关于公务员的级别(第十九条)公务员除了其所任职务以外,还有级别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其具体的对应关系主要在工资制度中体现。同一个公务员职务可以对应多个级别,具体对应哪一个级别,要根据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来确定。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但没有对具体的对应关系作出规定,这就为改革留下了空间。

改革方向:合理增加级别的数量;一职数级,上下交叉;向基层倾斜。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中发〔2006〕9号)附件《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公务员级别由低至高依次为二十七级至一级(原最高为十五级)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1、国家级正职:一级;

2、国家级副职:四级至二级;

3、省部级正职:八级至四级;

4、省部级副职:十级至六级;

5、厅局级正职:十三级至八级;

6、厅局级副职:十五级至十级;

7、县处级正职:十八级至十二级;

8、县处级副级:二十级至十四级;

9、乡科级正职:二十二级至十六级;10、乡科级副职:二十四级至十七级。2、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1>巡视员:十三级至八级;<2>副巡视员:十五级至十级;<3>调研员:十八级至十二级;<4>副调研员:二十级至十四级;<5>主任科员:二十二级至十六级;<6>副主任科员:二十四级至十七级;<7>科员:二十六级至十八级;<8>办事员:二十七级至十九级;

3、副省级市机关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副部级机关内设机构、副省级市机关的司局级正职对应十五级至十级;司局级副职对应十八级至十二级。副部级机关内设机构、副省级市机关的巡视员对应十五级至十级;副巡视员对应十八级至十二级。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单位:元/月

1234567891011121314(档)一302031803340350036603820/

二2770291530603205335034953640/

三25302670281029503090323033703510/

四229024262562269828342970310632423378/

五2070220223342466259827302862299431263258/

六18701996212222482374250026262752287830043130/

七17001818193620542172229024082526264427622880/

八15601669177818871996210522142323243225412650/

九14381538163817381838193820382138223823382438/

十13241416150816001692178418761968206021522244/十一121713021387147215571642172718121897198220672152/十二1117119612751354143315121591167017491828190719862065/十三10241091117212461320139414681542161616901764183819121986十四9381007107611451214128313521421149015591628169717661835

十五85992498910541119118412491314137914441509157416391704十六7868479089691030109111521213127413351396145715181579十七71977683389094710041061111811751232128913461403/十八658711764817870923976102910821135118812411294/十九602651700749798847896945994104310921141/

二十5966416867317768218669119561001二十一504545586627668709750791832873二十二461498535572609646683720757二十三422455498521554587620653/二十四386416446476506536566596/二十五350380408436464492520/二十六320347374401428455/二十七290316342368394420/

公务员职务工资标准表(单位:元/月)

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

国家级正职

4000

国家级副职

3200

省部级正职

2510

省部级副职

1900

厅局级正职

1410

1290

厅局级副职

1080

990

县处级正职

830

760

县处级副职

640

590

乡科级正职

510

480

乡科级副职

430

410

科员380

办事员

340

试用期工资:(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工资):

初中毕业生:570元

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590元

大学专科毕业生:655元

大学本科毕业生:685元

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710元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770元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845元

(五)公务员的衔级(第二十条)

1、衔级的主要功能。是在特定的工作场景下能够迅速辨识身份,理顺指挥关系,完成工作任务。

2、目前,警察已经实行警衔制度;海关已经实行关衔制度。四、录用制度—公务员队伍的入口(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二条)

(一)公务员录用制度的重要意义(二)公务员录用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包括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和主任科员四个职务层次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三)录用的方式与原则1、方式。公务员录用考试主要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的办法。2、原则我国的公务员录用制度应当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四)特殊情况的补充性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五)公务员录用管理机关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六)报考公务员的条件

1、基本条件。应当具备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

2、资格条件。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3、限制性条件: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

(3)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七)机关录用公务员的条件(第二十五条)

1、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

2、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八)录用公务员的程序(第二十六条-第三十条)

1、公告2、资格审核

3、考试4、考察

5、体检6、提出拟录用人选并公示

7、备案或者审批(九)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的程序(三十一条)可以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五、公务员队伍的管理与使用制度——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职务聘任、奖励、培训与交流(一)考核

1、考核的内容与重点(第三十三条)考核的内容: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

考核的重点:工作实绩—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产生的效益。

2、考核方式(第三十四条)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

3、定期考核(第三十五-第三十七条)

(1)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

*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2)对领导成员的定期考核:*按有关规定办理(3)定期考核等次:

*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四)定期考核的结果的使用

1、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第三十七条)。

2、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第四十七条)。

3、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第七十四条第四款)。

4、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予以辞退(第八十三条)。

5、晋升职务,需要在规定任职资格年限内的年度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

(二)职务任免制度职务任免制度是关于公务员职务任免形式、任免机关及其权限、任免职务的情形以及相关事宜的管理制度。1、公务员职务的任命方式(第三十八条)

(1)选任制

(2)委任制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2、选任制公务员的任职和免职(第三十九条)

3、委任制公务员职务任免得情形、权限及程序(第四十条)4、任命公务员职务必须具备的条件(第四十一条)有编制、有职数、有相应的职位空缺5、对公务员兼职的规定(第四十二条)

对公务员在机关内兼职没有规定对公务员在机关外兼职作出了适当限制:(1)不得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职。(2)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三)职务升降制度

1、公务员晋升职务的条件和资格(第四十三条)(1)晋升职务的条件: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条件。(2)晋升职务的资格:依照《干部任用条例》和《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

晋升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资格:<1>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2>一般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3>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下级提升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三年以上;<4>一般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厅局级一般大学以上;<5>培训累计三个月以上;<6>身体健康。晋升乡科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符合下列资格条件:(1)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2)晋升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副乡科级职务两年以上;(3)晋升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科员级职务三年以上;(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5)其他应当具备的资格。晋升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须具备下列任职年限条件:(1)晋升巡视员职务,应当任厅局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巡视员五年以上;(2)晋升副巡视员职务,应当任县处级正职领导职务或者调研员五年以上;(3)晋升调研员职务,应当任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四年以上;

晋升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须具备下列任职年限条件:(4)晋升副调研员职务,应当任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或者主任科员四年以上;(5)晋升主任科员职务,应当任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主任科员三年以上;(6)晋升副主任科员职务,应当任科员三年以上;(7)晋升科员职务,应当任办事员三年以上。晋升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非领导职务所需的任职年限条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3)逐级晋升、破格晋升、越级晋升。*逐级晋升:按照职务序列,由低向高,一级一级地晋升。

*破格晋升:对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在晋升时适当放宽资格方面的要求。

*越级晋升:对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按照规定的职务序列顺序跨越一个职务层次晋升职务。

2、公务员晋升的程序(第四十四条)(1)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

(2)组织考察;(3)讨论决定;

(4)履行任职手续。3、公务员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

(第四十五条)4、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第四十六条)5、有关公务员降职的规定(第四十七条)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四)奖励制度1、奖励对象和原则(第四十八条)奖励对象:公务员、公务员集体。奖励原则: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2、奖励的具体条件(第四十九条)(1)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显著的;(2)遵守纪律,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模范作用突出的;(3)在工作中有发明创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4)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5)爱护公共财产,节约国家资财有突出成绩的;(6)防止或者消除事故有功,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7)在抢险、救灾等特定环境中奋不顾身,做出贡献的;

(8)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有功绩的;(9)在对外交往中为国家争得荣誉和利益的;(10)有其他突出功绩的。3、奖励的种类(第五十条)

(1)嘉奖(2)记三等功(3)记二等功(4)记一等功(5)授予荣誉称号对受奖励的公务员或公务员集体予以表彰,并给予一次性奖金或者其他待遇。4、奖励的权限和程序(第五十一条)

5、撤销奖励(第五十二条)

(五)惩戒制度1、公务员应当受到惩戒的行为(第五十三条)(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2)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3)玩忽职守,贻误工作;(4)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5)压制批评,打击报复;(6)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7)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8)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9)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10)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11)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12)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13)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14)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15)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16)违反纪律的其他行为。2、下级对上级决定或者命令的执行规定

三层含义:(第五十四条)(1)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2)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3)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3、处分(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九条)(1)处分的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2)处分的法律后果: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3)处分期间: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4)解除处分: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六)培训制度

1、公务员培训类别(第六十一条)(1)初任培训。(2)任职培训。(3)专门业务培训。(4)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职培训。(5)对后备领导人员的培训(后备干部培训)。

2、公务员培训结果的使用(第六十二条)

公务员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七)交流制度公务员的交流是指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者公务员的个人愿望,通过调任、转任、挂职锻炼等形式变换公务员的工作职位,从而产生或变更公务员职务关系或工作关系的人事管理活动与过程。

交流既是公务员的义务,也是公务员的权利。

1、交流的范围(第六十三条):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

2、交流的方式:调任、转任、挂职锻炼(1)调任(第六十四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

(2)转任(第六十五条)是在公务员队伍内部进行交流,即:公务员在不同职位之间的转任。(3)挂职锻炼(第六十六条)根据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可以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

(八)回避制度(第六十八条-第七十二条)

1、回避的种类:

(1)任职回避: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2)地域回避: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公务回避: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

*涉及与本人有本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

*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九)工资福利保险制度

(第七十三条-第七十九条)*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公务员工资应当按时足额发放。

*公务员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休假。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六、辞职、辞退和退休制度

——公务员队伍的出口(一)辞职公务员辞职可以分为辞去公职与辞去领导职务。前者的直接结果是丧失公务员身份,公务员与机关的职务关系归于消灭。后者是指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或者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辞去其所担任的职务,其直接法律后果是职务的消失,但并不丧失公务员身份。

1、辞职的程序(第八十条、八十六条)

2、辞职的限制性条件(第八十一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

(1)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2)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3)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4)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3、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的辞职的种类

(第八十二条)

(1)因公辞职: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工作变动依照法律规定需要辞去现任职务的,应当履行辞职手续。

(2)自愿辞职: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可以自愿提出辞去领导职务。

(3)引咎辞职: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

(4)责令辞职:领导成员应当引咎辞职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再适合担任现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辞职的,应当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

(二)辞退

辞退是机关依照法定条件,通过一定程序,在法定管理权限内做出解除其与公务员之间存在的职务关系的行为。

1、辞退的条件(第八十三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1)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2)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3)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4)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5)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2、辞退的限制条件(第八十四条)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

(1)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3、辞退的程序(第八十五条)

4、辞退后的待遇(第八十五条)

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或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

(三)退休公务员退休一般是指公务员达到规定年龄,工作时间达到一定年限,或者丧失工作能力,办理有关手续离开工作岗位,由国家给予生活保障的人事管理制度。

1、应当退休的条件(第八十七条)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2、申请退休(提前退休)的条件(第八十七条)(1)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2)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3)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3、退休后的待遇(第八十九条)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金和其他待遇,国家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

七、申诉控告制度——救济制度公务员的申诉,是公务员对所在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而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意见和要求,由有关机关重新审查和处理的活动。公务员的控告,是公务员认为所在机关及其领导人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上级机关或其他专门机关提出指控,由受理机关进行审查和处理的活动。

1、公务员申诉的范围(第九十条)(1)处分;

(2)辞退或者取消录用;

(3)降职;

(4)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

(5)免职;

(6)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7)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

(8)法律、法规规定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