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学习与发展第一节学习的概述1、判断,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2、学习的定义: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积极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3、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4、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按学习内容将学生学习的内容分为五类:(1)智慧技能学习(2)认知策略学习(3)言语信息学习(4)动作技能学习(5)态度学习第二节学习理论1、选择,试误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3、班杜拉是观测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4、顿悟说——苛勒;认知发展说——美国的布鲁纳;认知接受说——美国的奥苏贝尔。第三节学习与心理发展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顺序的心理变化过程。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答:(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3)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5)心理发展各个方面之间的互相关系和互相制约(6)心理发展是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3、判断、选择,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在活动中新的规定和需要与他原有的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性有哪些?答:第一,过渡性。第二,闭锁性与开放性。第三,社会性。第四,动荡性。5、少年期是指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的时期,大体相称于初中阶段。6、自我控制能力也正处在初步发展之中,初中二年级是个关键时期。7、青年初期是指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的时期,大体相称于高中阶段。8、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9、判断,中学生已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重点记忆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具有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课题重要是:如何学、如何教与学与教之间的互相作用。3、学习与教学的要素涉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5、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故意传递的重要信息部分。6、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7、教学环境涉及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8、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涉及: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9、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互相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10、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11、评价/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涉及在教学之前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查和反思。1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有哪些?答:(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教学中的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有效对学生进行干预指导。(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习题一、选择题1、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为该行为的()关键期或敏感期2、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布鲁纳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二、判断题1、以守恒概念的形成为标志的结识发展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2、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的学习规律中的准备律。(×)三、填空题1、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将学生学习的内容分为智慧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言语信息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态度学习五类。2、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重要是故意义的接受学习。四、简述题1、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意义。答:(1)概念: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维果斯基的研究表白,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拟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成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也许达成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毕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可以完毕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2)意义: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成新的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2、意义学习需要具有哪些条件?答: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自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五、案例分析题案例:有一天,一个小女孩询问母亲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她的母亲回答说:“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然后女孩接着问:“那妈妈是从哪出来的啊?”妈妈继续回答说:“是妈妈的妈妈把我给生下来的。”女孩若有所思,她又问:“那最早的那个妈妈是怎么来的呢。”忽然女孩恍然大悟说:“我知道了,是从石头里出来的,孙悟空就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分析:试用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分析以上案例。答:(1)从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看到,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合理地形成对问题的假设和推理。(2)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者在平常生活和先前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营,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一些见解。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3)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解决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当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见解,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第二章知识学习与学习迁移第一节知识学习1、知识学习的定义:所谓知识学习,就是新符号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2、判断、选择,追求符号的意义是知识学习区别于技能学习的主线标志。3、知识学习能否得以实现,既受到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到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4、奥苏贝尔把故意义学习提成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三种类型。5、概念学习的实质是掌握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关键特性或本质特性。第二节知识学习过程1、知识学习重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这一过程一般分为知识的获得、知识的保持和知识的应用三个阶段。2、在实际教学中,重要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直观方式。3、实物直观重要有观测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4、模像直观重要有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5、促进知识概括的策略有哪些?答:(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6、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系统。7、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8、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9、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并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不久,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称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10、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11、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重要有:(1)复习时机要得当(2)复习方法要合理(3)复习次数要适宜第三节知识应用与学习迁移1、知识应用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作业和解决相关问题,这个过程是把理性知识具体化的过程。选择、判断2、知识应用既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3、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策略和方法等与新知识、技能之间所产生的影响。4、学习迁移的作用重要有:(1)学习迁移理论是学习理论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学习迁移的实质与规律的揭示,可以丰富学习理论,完善学习理论。(2)学习迁移机制是知识、技能向能力转化的心理机制,它是检查教育目的的重要指标。(3)学习迁移的作用在于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5、促进学习迁移和条件有:(1)学习材料之间的相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学习定势(4)认知结构重点记忆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学习迁移规律?答:(1)提出明确教学目的(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5)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习题一、选择题1、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性和本质特性属于()概念学习2、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形式训练说二、判断题1、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语词。(×)2、研究表白,学习的纯熟限度达成150%记忆效果最佳。()三、填空题1、知识学习的类型有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2、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叫做心向或定势。四、简答题1、如何指导学生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答: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测能力;让学生充足参与直观过程。2、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答:(1)学习迁移理论是学习理论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学习迁移的实质与规律的揭示,可以丰富学习理论,完善学习理论。(2)学习迁移机制是知识、技能向能力转化的心理机制,它是检查教育目的的重要指标。(3)学习迁移的作用在于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五、案例分析案例:小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问:“苹果为什么不向天上飞呢?”小瓦特看到壶盖在水蒸气推动下乱蹦乱跳,曾惊奇不已。一个小学生看着金鱼缸问:“老师,小鱼是如何睡觉的呢?”分析:结合迁移规律在教学中运用,你将如何引导他们?答:针对他们的的特点提出明确的教学目的,科学精选教学材料,合理编排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程序,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发明力。六、论述题试论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答:(1)学习材料之间的相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学习定势(4)认知结构第三章技能形成与训练第一节技能概述1、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使某项任务可以顺利完毕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2、技能的特点有:(1)技能是后天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3)技能要遵守一定的活动法则,并且各动作要素有一定的执行顺序3、技能的作用有:(1)技能可以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2)技能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从而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可以适应各种变化的环境(3)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第二节操作技能的形成1、判断,越是复杂的操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长,越是简朴的操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短。2、操作技能的训练规定有:(1)科学的指导(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足而及时的反馈第三节心智技能的形成1、心智活动有观念性、内潜性和简缩性的特点。选择2、心智活动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内化”而实现的。选择、判断3、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于1959年系统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果。选择、判断4、选择,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5、心智技能的培养规定有:(1)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积极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性,对的使用语言。6、选择,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习题一、选择题1、在商业谈判时双方对价格调整所带来的损益能立即作出反映是属于()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写作、解题、运算等都属于这类技能。2、在一些复杂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期期会出现成绩暂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是()高原期现象二、判断题1、技能不同于本能行为,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2、人们常把知识技能连在一起表述,说明知识和技能是等同的。(×)三、填空题1、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包含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纯熟四个阶段。2、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包含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四、简答题1、简答心智技能的培养规定。答:(1)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积极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性,对的使用语言。2、简述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答:(1)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区别: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指依靠肌肉骨骼与相应的神经系统实现的活动方式,操作技能规定精确性和适应性。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对象具有观念性②执行具有内潜性③结构具有简缩性(2)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一般情况下,心智技能对操作技能起着调节的作用,而操作技能则是心智技能的依据和体现。人们在完毕比较复杂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手脑并用,即涉及了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五、案例分析案例:初一(2)班开设计算机课了,大家的积极性很高,连课间休息时都在课桌上练习输入法。刚开始时有一些效果,可过了一段时间,同学们感到进步不大,仿佛徘徊不前了,有些同学居然产生了畏难情绪,觉得自己不是学计算机的料。分析:假如你是任课教师,你该怎么办?答:这是操作技能训练中的高原期现象。这种现象是指在一些复杂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期期会出现练习成绩暂停的现象。(1)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感觉系统和中枢系统和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新的动作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形成了悲观的思维定式;产生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以及动机减弱、意志减退、爱好减少甚至产生厌倦等悲观情绪。(2)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充足的鼓励、科学的指导、对的的练习、及时的反馈及适当的休息相结合。六、论述题结合专业特点,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答:(1)科学的指导,指导重要涉及讲解与示范。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时一方面要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规定,另一方面,为了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再次,要合理分派练习时间,通常情况下,分散练习的效果要优于集中练习。最后,要掌握对的的练习方法。(3)充足而及时的反馈。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二是外部反馈。第四章问题解决与发明性培养第一节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问题具有目的指向性、认知操作序列性、情境性和经验性四大基本特性。2、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查假设四个阶段。3、检查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检查,即通过实际操作来检查假设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另一种是间接检查,即通过思维活动来检查,例如,我们研制的卫星、导弹、运载火箭等不也许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直接检查,而是反复地进行间接的理论论证,再进行直接检查。但是,最终的检查还是要通过实践的直接检查。4、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有:(1)问题的特性(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5、好的问题设计应当满足哪几个方面?答:(1)问题设计符合该年段学生认知发展水平;(2)问题设计能训练学生高级思维(概括、分析、综合);(3)问题设计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4)问题的设计要起到引导思绪的作用;(5)将问题转换成问题情境,且情境自然,结合学生经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或吸引学生探究。6、如何培养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答:(1)丰富中学生的知识经验(2)传授问题解决的策略(3)提供练习的机会7、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答:(1)创设适合问题意识能力培养的环境。(2)引导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总结、归纳、提出问题,不断增强问题意识。(3)形成多元评价体系,重在激励。第二节发明性及培养1、发明性思维是发明性的核心,它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的事物、发明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2、影响发明性的重要因素有:(1)环境(2)智力(3)个性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发明性?答:(1)创设适宜的环境(2)培养发明意识与动机(3)塑造良好的个性(4)帮助学生掌握发明性思维的策略与方法习题一、选择题1、有6个容量1升的瓶子,每个瓶子要装2/3升牛奶,共需几升牛奶?属于()有结构问题(已知条件和要达成的目的非常明确,个体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成为结构问题。)2、让一个人尽也许举出图钉的用途,他只能说出用来钉东西这一个方面的用途,说明这个人思维缺少()变通性二、判断题1、定势对发明性问题解决有阻碍的作用。()2、问题解决的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唯一性、序列性、固定性。(×)三、填空题1、检查假设的方法有两种,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2、人们在平常生活中常见的启发性策略有逆推、分解问题、类比和爬山法。四、简答题1、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是什么/答:(1)问题的特性(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2、简述影响发明性的因素。答:(1)环境(2)智力(3)个性五、案例分析案例:李老师是初三的数学老师,他发现:学生学习了某种类型的解题规则,然后老师向这位学生提供一个新的类似的情境,以让学生用这个新学到的规则来解决,但学生经常不会用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教师运用直接专家和大强度练习的方式逼学生学,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反而提不高……分析:(1)好学生与差学生在解决数学题上存在差异,也许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2)“题海”式学习,学生是否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为什么?(3)你认为如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本例提出你的建议/答:(1)好学生与差学生在解数学题上存在差异,也许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问题的特性、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以及功能固着。(2)“题海”式学习,并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也不能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由于,问题解决不仅受到知识经验的“量”的影响,并且还受到知识经验的“质”的影响。研究表白,知识经验愈系统、愈概括、愈活化,就愈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否则,对问题解决就会产生悲观影响。(3)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②专家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③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④结合实例分析六、论述题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发明性的有效措施。答:(1)创设有助于发明性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足的选择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内容。(2)注重发明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惊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发明性楷模(3)开设培养发明性的课程,专家发明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4)结合实际分析第五章学习动力第一节学习动力概述1、学习动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积极、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并能激发和维持学习活动,使之达成某一学习目的的各种心理因素。2、影响学习动力的因素有:(1)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2)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3)其他心理因素3、学习动力的作用有:(1)对学习活动的激活作用(2)对学习活动的定向作用(3)对学习活动的调节作用(4)对智力开发的作用第二节动机与学习1、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力量。2、学习动机涉及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基本成分。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2)学习效果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不一致性4、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措施重要有:(1)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求知欲(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3)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心(4)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的(5)培养学生的成就需要5、学生学习外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措施重要有:(1)合理奖惩(2)及时反馈(3)适当开展竞赛第三节爱好与学习1、爱好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结识倾向。2、爱好的发展规律是:(1)爱好发展逐步深化(2)直接爱好与间接爱好互相转化(3)中心爱好与广阔爱好互相促进(4)好好奇心、求知欲、爱好密切联系、逐步发展(5)爱好与努力不可分割3、教师如何做才干激发学生的爱好?答:(1)充足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2)亲身体验、积极尝试(3)合理设立问题情境、布置悬念(4)及时反馈、适时鼓励,积极强化、体验成功(5)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培养其学习爱好第四节情感与学习1、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学习热情?答:(1)促使学生“想学”。①树立远大志向,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②制订合理的、具体的学习目的③扫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促使学生乐学。对中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发现,在许多情况下,教学方法失当是学生厌学、丧失学习热情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使学生爱学、乐学,我们应从下面几方面做工作:第一,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要改善教学方法,协调师生关系。第二,发明良好的学习气氛。第三,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活动。(3)促使学生会学。有些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妥,跟不上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应故意识地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如何听讲?如何记笔记?如何读书?等等。在培养学生掌握具体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节意志与学习1、意志是人自觉的拟定目的,并根据目的的故意识地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2、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学习毅力?答:(1)开展抱负教育,树立对的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典型引路,归因导向(3)加强磨炼毅力的实践锻炼(4)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习题一、选择题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对事物或活动的未来结果的需要所产生的爱好是()间接爱好二、判断题1、中档限度的动机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最有利。()2、高中生的情感是指和生理需要联系的内心体验。(×)3、初中生意志品质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出现不稳定的趋势。(×)三、填空题1、奥苏贝尔认为学校的成就动机重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2、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的;悲观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向行为,远离回避某一目的。四、简答题1、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答:(1)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重要有:个体成败的经验、个体的归因方式。2、一个具有学习热情的中学生有哪些特点?答:(1)积极积极地学习(2)从学习中体验到无比的快乐(3)不计较个人的生活与处境,一门心思学习(4)易于养成好学深思的学习习惯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学习毅力?答:(1)开展抱负教育,树立对的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典型引路,归因导向(3)加强磨炼毅力的实践锻炼(4)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五、案例分析案例:下面是一个学生写的检讨:小学刚开始我对学习还是比较有爱好的,但学着学着觉得没故意思了,所以我开始对学习不感爱好。心想我以前掉下那么多,基础没打好怎么学?一段时间后我又想我不学习干什么呢?我又能干什么?于是又接着学。初一学习各门功课开始还算认真,可不久就被好玩的本性击倒了。到了初二学习物理,觉得物理对我有所用,特别对小发明感爱好(物理书上有关于小发明的内容),开始物理还能考个七八十分,物理老师也表扬了我,但到后面开始有了一些较繁的算式,我又不想学了。其实我是会的,但太繁,一不快乐又放弃了。对于副科我一开始就没打算认真学,觉得学了又没有用,对未来找工作不起多大作用,中考又不算分,所以我放弃了。我不知(现在开始认真学)能不能赶上,要是能赶上我一定认真学,要是不能赶上,我也无能为力。分析:作为教师你如何培养这个学生的学习热情。答:(1)促使学生“想学”。①树立远大志向,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②制订合理的、具体的学习目的③扫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促使学生乐学。对中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发现,在许多情况下,教学方法失当是学生厌学、丧失学习热情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使学生爱学、乐学,我们应从下面几方面做工作:第一,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要改善教学方法,协调师生关系。第二,发明良好的学习气氛。第三,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活动。(3)促使学生会学。有些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妥,跟不上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应故意识地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如何听讲?如何记笔记?如何读书?等等。在培养学生掌握具体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六、论述题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处罚”。请运用所学知识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见解。答:适当的奖励应当和必要的处罚相结合,因素如下:(1)处罚传递不该怎么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么做的信息。(2)必要的处罚是需要的。学习者有纪律的活动,必要的约束与处罚是为了维持秩序。处罚不应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3)奖与罚就及时、公正,才干真正提高一个人的积极性。对该表扬的行为不及时进行表扬等于是批评这种行为;对做错的同学不进行批评等于是表扬了这种行为;师生关系紧张时的批评,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双方关系的对立;失去公正性的表扬与批评不起作用;过于频繁地表扬某一个人会导致其在同学中的孤立。(4)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处罚对内向孩子的作用大于对外向孩子的作用;表扬对女生的作用大于对男生的作用;表扬与批评的作用在于个体对表扬与批评的结识,不应伤害到其他方面的积极性。(5)内在动机。内在动机自身是一种自我奖赏,快乐学习是指对掌握知识的快感,学生对学习折爱好是最强的内在动机。第六章学习策略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故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2、选择、判断,认知策略是美国布鲁纳于1956年最最提出的。3、元认知是弗拉维尔在1976年最早提出的第二节中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1、精细加工策略有哪些方法?答:(1)画线法(2)笔记法(3)卡片法(4)记忆术(5)提问(6)生成性学习(7)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2、选择,组织策略是信息深加工的重要形式。第三节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1、学习策略教学训练的原则有哪些?答:(1)特定性(2)生成性(3)有效的监控(4)个人效能感2、学习策略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答:(1)指导教学(2)“控制+监视”的教学技术(3)感受——自控训练法(4)程序化训练3、学习策略教学的三个方法是:(1)完形训练(2)交互式教学(3)合作学习习题一、选择题1、学习策略可分为三个方面,除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外,尚有()元认知策略2、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长新信息意义的深加工策略称为()精细加工策略二、判断题1、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范畴。()2、学习策略就是学习方法。(×)三、填空题1、认知策略涉及: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2、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的原则有特定性、生成性、有效性和效能感。四、简答题1、资源管理策略重要涉及哪些个体策略?答:资源管理策略重要涉及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立、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社会资源的运用等策略。2、分析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的关系。答:(1)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人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涉及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和调节。元认知过程是运用元认知知识(涉及学习策略知识)来管理和控制认知活动的过程,它包含监视和调节的过程。(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故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它是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它涉及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的动态过程的静态知识,而元认知过程则是使用静态知识的动态过程。两者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五、案例分析案例:建飞,男,智力正常,小升初时学习成绩排在班里第二名,是班里的文体委员,平常经常组织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学习很用功,但成绩斐然却逐步下滑,其班主任反映建飞上课能认真听讲,但基本不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能及时完毕,只是对的率不是很高。家长反映建飞平常在家花费很多时间学习,期末考试前越发勤奋,天天都开夜车,但是期末考试成绩仍然不是很好,下滑到班级第三十二名,家长和老师都很头痛,建飞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因素是什么?教师应采用什么措施帮助建飞?答:建飞的情况在初中学生中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很多初中学生家长会反映:我家的孩子在小学的时学习很好,可到了初中之后学习成绩就开始下滑,并且平常瞧孩子学习还挺勤奋的,可成绩就是上不来,这到底是如何回事?(1)因素:学生不了解初中学习的规定和特点,不能适应新的学习,未能掌握初中学习的学习策略,学习没有计划,所学知识不能组成知识结构,不能有效地安排运用时间,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下滑。初中的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差别,初中学习课程添加,内容加深,学科越发体系化、结构化。学生要凭据初中课程的改变,掌握和应用新的学习策略,学习才干事半功倍。(2)措施:①帮助学生了解初中学习的规定与特点②教会学生运用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进行学习③引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学习,如拟定合乎自己情况的学习计划、有效地进行监控、调节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④让学生学会运用资源管理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设立合适的学习环境、调节情绪、积极向老师和其别人请教,积累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习效率。六、论述题结合中学实际论述教师应如何帮助中学生掌握认知策略?答:(1)引导学习者在学习情景中激活与维持学习心理状态,选择和注意要学习的知识信息。(2)学生需掌握的认知策略重要涉及复述策略、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高效记忆策略等。(3)结合实际分析。第七章学习指导第一节学习方法指导1、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合自身特点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方式。它是顺利完毕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与基础。2、学习方法的特点→(1)目的性(2)系统性(3)适应性3、学习方法不妥的表现:(1)学习无计划(2)不会科学运用时间(3)不求甚解,死记硬背(4)不能形成知识结构(5)不会听课(6)不会阅读(7)抓不住重点和难点(8)理论与实际脱离(9)不善于用脑4、学习方法不妥的成因→(1)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结识局限性,不乐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2)对学习特点结识局限性,不了解各阶段、各学科的学习特点,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去适应不同的学习活动。(3)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结识局限性,盲目模仿别人,强己所难,身心俱疲。(4)学习动机缺少,没有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5)意志薄弱,缺少毅力和恒心去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6)因缺少指导与训练,未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5、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2)实践性原则(3)渗透性原则6、学习方法指导的具体内容及策略→(1)指导学生制订计划(2)指导学生运筹时间(3)指导学生有效听课(4)指导学生科学复习(5)指导学生学会阅读(6)指导学生选择环境(7)指导学生借鉴方法(8)指导学生探索和优化学习方法(9)开展学习征询和交流活动第二节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与学习指导第三节学生心理差异与学习指导1、美国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2、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差异进行学习指导?答:(1)灵活运用科学鉴定气质的方法(2)了解到不同学气愤质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3)运用气质与性格的互相影响(4)掌握学气愤质特点发挥教育机智第四节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指导1、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1)知识水平低下(2)人格发展有缺陷(3)认知水平低下(4)学习态度不端正2、如何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答:(1)改变教育思想和态度(2)防止、矫治与发展相结合(3)个案分析法(4)策略训练(5)合作学习习题1、在解决问题中速度快,但容易出现错误的学生属于哪种类型的学习风格()冲动型风格2、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发明等属于()思维方法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学习方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思维方法涉及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发明等方法。二、填空题1、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涉及:生理要素、心理要素、社会要素。2、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有:整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渗透性原则。三、判断题1、一般而言,在新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焦急水平与学习效率呈倒U形关系。()2、男女在智力均衡性、智力发展年龄、智力成分上存在某些不同,说明男女智力在总体上存在差异。(×)四、简答题1、简答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答:(1)知识水平低下(2)人格发展有缺陷(3)认知水平低下(4)学习态度不端正2、如何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进行学习指导?答:(1)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是在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每个人在面对客观现实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都会采用一定的行为方式。(2)学生的性格差异即学生在性格的态度特性、意志特性、情感特性和理智特性方面存在差异。(3)学生性格特性和学习效果之间互相影响。良好的性格特性有助于学业成功,反之,不良性格特性导致学习经常失败。(4)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性格与学习的互相影响。对学生的性格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抓住其性格的本质方面,综合分析,作出对的鉴定。①要灵活运用科学鉴定性格的方法。可以综合运用观测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心理测验法、自然实验法等进行②要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教育。如对具有独立性差、易受暗示的性格特性的学生,需要加强独立性培养,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③要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发挥教育机智。只有了解学生的性格差异特点,才干采用既有原则又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五、案例分析案例:明辉究竟怎么啦?他不爱学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他考试总是不及格。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不及格也有他。并且,数学老师还用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绩:小学连续三年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在第21名,从此,明辉便丧失了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分析:应如何对明辉进行指导?答:(1)教师要改变教育思想和态度,寻找适应明辉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发明使他的个性得到发展、完善的必要条件。(2)教师要热情相待,采用激励方式激发明辉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3)剖析明辉的思维过程,从而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4)进行策略训练。结合学科知识的传授对明辉进行认知策略(涉及接受知识的学习策略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的训练,帮助他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六、论述题应如何根据学生学习风格的个别差异进行学习指导?答:(1)学习指导要适应学习风格差异。教师要结识到学生之间学习风格的差异,并允许不同学习风格的并存。全面进一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适应学习风格差异进行学习指导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与学习风格中的长处或学习者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教学对策;二是针对学习风格中的短处进行故意识填补的教学对策。(2)制订扬长补短的教学策略。教师要了解各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根据其特性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3)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沉思型与冲动型、抽象型与具体型学生的特点,采用扬长避短的教学策略。第八章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测量与评价概述1、测量与与评价我功能→(1)鞭策和促进学生的学习(2)促进教师的教学(3)鉴定课程计划和作出判断第二节有效测验的必备条件1、一个有效的测验必须具有有效度、信度、代表性和可行性。习题一、选择题1、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鉴别能力称为()区分度2、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分数的稳定、一致限度称为()信度(信度涉及测验是否准确可靠的问题。)二、填空题1、测验的信度指标通常也以相关系数表达,所以称为信度系数。2、教师在报告学生的学习结果时,应当牢记两条基本原则,即报告结果力求准确和务使结果获得确切解释。三、判断题1、评价是对测验分数进行估计,并进一步根据这种估计作出决定。()2、一个有效的自编测验应有信度、效度、区分度、代表性和可行性。()四、简答题1、简述测量与评价的功能。答:鞭策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师的教学;鉴定课程计划和作出判断。2、简述测量与评价的分类。答:(1)标准化学业成绩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标准化学业成绩测验是指由学科专家和测验编制专家共同按照上述标准化测验的编制规定特为受过某种教学或训练的人编制的测验,目的在于评价经教学或训练后的实际工作表现。教师自编测验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与编制作为考察学生学习进步情况的测验。(2)常模参照测验与准则参照测验。常模参照测验:在学校里,凡是以学生团队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就某名学生测分的多少说明其在学生团队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的测验,属常模参照测验。准则参照测验:在学校里,凡是参照规定的作业标准,核对学生的测验得分,评估其是否到标准以及达标的限度如何的测验,属于准则参照测验。(3)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测验。形成性测验是指在教学初始与教学期间,为了查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与才干水平以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取得的进步与存在问题,以便设计适当的教学环境来提高学习质量的测量工具。总结性测验是指教学结束之后检查教育教学效果的测量工具。(4)客观测验与论文式考试。客观测验是与论文考试相对的,意即按预定客观标准记分的测验。论文式考试是以少量试题让应试者根据自己的思想结识自由作出回答的测验。五、案例分析案例:从2023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学生们辞别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专长+评语”。目前,山东潍坊市学校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专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的唯一标准。分析: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有什么见解?答: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是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专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所在。六、论述题试论述有效测验的必备条件。答:一个有效的测验,不管它是客观的、标准的测验,不是非正式的、教师自编的测验,都需要有效度、信度、代表性和可行性。第九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性或倾向。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们互相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主观映象和外化的行为方式。(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总体规定,是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的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规定的部分反映。(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个人的需要。3、品德与道德的联系→(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第二节学生品德的发展与培养1、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有:(1)遗传素质的影响(2)现实环境的形成(3)个体自身的影响2、如何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答:(1)提高学生的道德结识能力(2)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3)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4)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第三节学生品行不良的矫正1、学生的品行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规定或犯有较为严重的道德过错。他们最初的表现是一般的过错行为,如不遵守纪律、小偷小摸、好打架、考试作弊、损坏公物等。2、学生常见品行不良的表现有:(1)袭击(2)逃学(3)迷恋网络游戏(4)赌博3、品德不良学生矫正的心理学策略有:(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与对立情绪(2)善于发现学生优点,保护与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4)合理运用奖励与处罚(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习题一、选择题1、个体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基础是()道德结识(道德结识涉及道德观念(即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内容。道德结识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产生的前提。)2、班杜拉认为在品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观测学习二、填空题1、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有:遗传素质、现实环境、个体自身。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道德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对个体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三、判断题1、品德属于个体现象,而道德属于社会现象。()2、中学生爱着装打扮也属于品德不良的一种表现形式。(×)四、简答题1、不良品德的转化要经历哪几个阶段?答: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2、简述学生常见品行不良的表现。答:(1)袭击:是个体故意对别人、群体或事物作出侵犯、争夺或破坏的伤害性行为反映。它与一般袭击行为相比,具有三个特性:故意性、反复发生性与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2)逃学:称旷课,这是指学生没有合法理由而拒绝上学。生活中常见的逃学或旷课有两种:一种是偶尔为之;一种是反复长期的。(3)迷恋网络游戏:玩网络游戏超过限度,达成迷恋限度,影响身体健康、正常学习和品行发展,属于不正常状态。(4)赌博:青少年赌博行为重要有下列表现:第一,青少年参与赌博的人数多。第二,青少年赌博场合和赌博手段多种多样。第三,青少年赌博与青少年违法犯罪联系在一起。所以,犯罪学家经常把青少年赌博看做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五、案例分析案例:我们把每年的三月份定为“学雷锋月”,在这个月,我们看到很多学生在做好人好事,但三月一过,这种好人好事就很难见到了,有人曾戏称“雷锋是三月来四月走”。分析:为了让同学们能更经常地做好人好事,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请问我们应当做些什么?答:(1)提高学生的素养,涉及形成个体负责的个人规范、提高观测力和移情能力、增强学生助人的能力和自信心等。(2)提供良好楷模和环境。(3)呼吁社会建立相关规则来支持、鼓励人们做好人好事。六、论述题试论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互相关系。答:(1)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的组成成分。品德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组成,品德的这四个方面表现为道德结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2)道德结识是指对于道德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结识。它是社会上的道德规定转化成为个人需要的第一步,涉及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等。(3)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于某种道德义务产生爱慕或憎恨、爱慕或厌恶态度的情绪体验。它随着着道德结识的产生和发展,又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4)道德意志是指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它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是为达成既定的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5)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志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别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结识的外在表现,是人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6)道德结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成分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道德结识是前提和基础,道德情感是内在的必要条件,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品质的总的表现和检查设依据,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习惯的精神支柱和重要环节。特别是在道德情感受阴、道德行为不能认现时,道德意志的作用更加明显。第十章学校中的班集体心理第一节学校中的群体心理概述1、群体是由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依赖的集合体,其成员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联系和心理依附的关系。2、集体是为了实现社会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约束力和凝聚力的群体。3、班集体的形成过程→探索期→同化期→形核期→发展期第二节班集体的社会心理1、班级目的既是全班学生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学生活动的归宿。2、班级目的的功能:(1)动机功能(2)导向功能(3)聚合功能3、班集体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班集体是否有战斗力、是否成功的标志。4、一个凝聚力强的班集体有以下几个特性:一是大家互相之间了解、和谐,意见沟通快,信息交流多,班级气氛祥和;二是班集体自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学生响应号召,一呼百应,自愿参与集体活动;三是学生间互相关心,对班级有高度的责任感、荣辱感,事事关心班集体,乐意承担集体的任务;四是全班学生在集体中会有一种尊严感、安全感和归属感。第三节班集体中的人际关系与交往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方面的交往关系。2、人际关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认知方面、情感方面和行为方面。3、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有:(1)教师的主导性(2)学生的全员性(3)班级人际关系的发展性4、影响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因素有:(1)保持思想一致(2)交往水平(3)个性相似与相容(4)需要一致或相辅(5)集体中的角色地位5、交往是由信息交流、动作互换和互相理解三个过程构成的复杂活动。6、交往中的互相理解,是交往成败的关键。7、人际交往的原则有:(1)平等原则(2)互惠互利原则(3)真诚与信任原则(4)育人原则习题一、选择题1、人际关系中交往成败的关键是()互相理解2、由互相好感和共同爱好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群体是()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以共同的利益、爱好以及友谊、地缘等为基础而自然形成的群体。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目的与正式群体一致时,它会促进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目的和正式群体不一致或正式群体的领导人失去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威信时,非正式群体就会防碍正式群体的正常活动,甚至产生破坏性作用。)二、填空题1、班集体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平常活动的基本单位。它既是一种社会组织,又是一个心理集体。2、班级目的既是全班学生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学生活动的归宿。三、判断题1、集体是为了实现社会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约束力和凝聚力的群体。()2、高凝聚力班集体的特性就是优秀班集体的特性。()四、简答题1、班级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点?答: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全员性;班级人际关系的发展性。2、人际交往的原则有哪些?答:(1)平等原则。平等,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的基础,要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交往关系,平等待人是达成最佳效果的诀窍之一。(2)互惠互利原则。互惠互利原则就是规定人们在交往中考虑双方的共同价值和利益,满足共同的心理需要,使彼此都能从交往中得到实惠。(3)真诚与信任原则。(4)育人原则。五、案例分析案例:某市初中一年级三班现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4人。由于该班班主任忙于工作调动,而放松了对班级工作的管理,导致班级纪律涣散,学习成绩不良,打骂现象及小群体争斗常有发生。在第一学期期末进行考评中,各方面成绩均落后于其他三个班级。分析:新学期伊始,面对这样一个松散的群体,你作为一位刚从大学毕业半年将担任该班班主任的教师,应如何开展工作?答:(1)分析问题。分析该班的历史及问题产生的因素,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及平常行为表现。(2)组建班集体。班主任一方面要与同学们一起,确立奋斗目的,要先分清主次,从某一问题入手,制定目的。然后以此为突破口,制定一系列奋斗目的。另一方面,要形成对的的班集体规范和舆论,使学生明确规范、明辨是非,提倡和支持对的的东西,批评和抵制不对的的东西。在班集体中形成良好的规范和对的舆论。再次,要采用民主型的领导方式,形成和谐的集体心理气氛。在具有民主作风的班集体里,由于事事都是在大家共同商讨的基础上形成决议并解决问题的,学生参与性、自主性强,因此,容易形成和谐、欢乐的气氛;相反,在专制型领导的班集体中,由于活动大都具有强制性,学生自主性少,同学们的意见、想法无法表达出来。因此,大家也许苦恼、烦闷,甚至充满敌意。最后,要组织各种活动,加深同学之间的了解,形成集体凝聚力。六、论述题试论述学校群体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作用。答:在学校中,每一个教学班都是一个群体,班级群体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和作用,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人在与别人一起学习、工作时,由于彼此之间的互相影响而提高效率的现象。在班级教学活动中,充足运用社会助长作用,对于保证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是有重要意义的。(2)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用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从众行为的实质是通过群体规范、群体舆论的压力来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因此,在教学上,假如把一个后进生安排到一个先进的寝室或班级里,在群体心理作用下,该生就也许朝先进方向转化。(3)模仿与流行。模仿是对别人言行举止的仿效,它是模仿者的一种自觉的或无意识的行为,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模仿是中学生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虽然模仿是再现楷模的外部特性和行为方式,但是通过模仿,结合自己内心的体验,会相应地形成一种思想、信念、倾向性与行为风格,因此,模仿优秀的楷模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定势,并且完毕与楷模的同化;而模仿不良的行为或现象,会使学生染上种种不良行为或习惯。(4)暗示效应。暗示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或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暗示是双方的,一方面暗示者运用语言或行为制造某种气氛,使对方发生自己所盼望的行为;另一方面被暗示者通过接受刺激而发生社会或班集体所规定的行为。学生在班集体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的暗示,同时也暗示别人,从而实现人们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第十一章中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特点1、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心理积极发展的连续状态,表现为主体能积极的、良好的适应,能充足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2、心理健康包具有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含义。3、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1)身体健康,智力正常(2)情绪乐观健康(3)意志品质逐渐健全,自制性强(4)人格逐渐完善,个性品质良好第二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的重要涉及:(1)矫正与防止中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2)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3)培养中学生的关爱品格,养成良好社会爱好和交往技能。(4)培养中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特性(5)开发中学生心理潜能,促进中学生智力发展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1)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贯彻心理健康教育(2)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3)个体心理征询(4)团队心理辅导第三节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教育1、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有:(1)敏感性(2)独立性(3)稳定性(4)深刻性2、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常见的问题有:(1)自我结识偏差(2)拒绝接受自己(3)自我中心(4)自卑3、中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有:(1)学习疲劳(2)厌学(3)考试焦急4、所谓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5、学习疲劳的表现。学习疲劳者一方面在生理方面会出现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血压增高、大脑供血局限性、头晕、瞌睡或失眠等症状,视力迅速下降也是过度学习的一个典型症状;在心理方面产生忧郁、烦躁、信心局限性、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6、学习疲劳的防止与教育措施有:(1)科学安排课程(2)重视课堂教学的心理卫生(3)减轻学生的学习承担,保证中学生的休息和睡眠(4)注意学生的营养问题7、厌学症是指学生缺少学习欲望,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感到无能和无望,没有学习目的,缺少学习爱好、学习动力局限性,甚至拒学、逃学等现象。8、学生厌学的表现有:(1)对学习失去爱好,缺少敏感与好奇心,失去自发的学习动力(2)学习无目的、无计划、得过且过(3)缺少意志与毅力,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4)产生了悲观的学习体验,逃避学习情境9、中学生厌学的防止与教育对策有:(1)家长改变自己的教养态度(2)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爱好和爱好,使学生表现出生动、活泼、积极积极的学习局面,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的确减轻学生的学业承担,使之身心健康发展(3)家长和老师应满腔热情地对待学业不良的学生(4)注重环境陶冶和崇高情操的培养10、考试焦急。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血压增高、出汗、手足发冷等生理反映以及苦恼、无助、担忧、自我否认、胆怯等心理情绪反映,都属于考试焦急。11、考试焦急的表现有:在生理上出现与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相联系的特定的情绪反映,如心率加快、呼吸加剧、胃肠不适、多汗、尿频、头痛、失眠等。行为方式上多有防御或逃避性行为,如在考场上惶恐不安,多余动作增长,或胡乱答卷,早早离开考场。12、减少中学生的考试焦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发明和谐适度的学习气氛(2)调整期待水平,对的对待考试。(3)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4)提高应试技能,做好应试准备13、中学生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答:(1)克服不良的人际心理(2)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3)掌握交谈的技巧(4)学会倾听(5)学会批评的技巧14、如何教育中学生的网络行为问题?答:(1)加强教育,提高中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2)积极引导中学生对的结识自我,摆正自我位置(3)引导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4)建立家、校协同监管机制,强化外在约束作用习题一、选择题1、心理状态分为心理常态和()心理偏态(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个体对刺激作出反映时的心理活动特性,可分为心理常态和心理偏态。心理偏态也即非健康状态,涉及心理亚健康状态、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种状态。)2、由于不能达成目的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长,形成一种不紧张不安、带有恐惊的情绪状态是()焦急二、填空题1、心理偏态通常包含心理亚健康状态、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种状态。2、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师范大学《生涯发展与辅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师范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球概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秋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任务1-4答案
- 健康知识大宣传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问题整改计划表
- 中班幼儿线描画教学总结
- 茶水间5S管理现场执行标准表
- 小班学期末成果汇报活动方案
- 2024届云南省文山市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三数学试题试卷
-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
- 城市客运自动驾驶示范应用专题调研报告 2022
-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培训
- 2024年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招聘笔试冲刺题含答案解析
- 2023年药店店员专业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
- 人工智能概论-人工智能概述
- 2024年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答题(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学教学大纲
- 运输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和目范本
- 私有云平台搭建从入门到通
- 盘扣式落地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