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政治课件 第二讲(新)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e998ad6be53ec9fc7fbec63eff28f1/eae998ad6be53ec9fc7fbec63eff28f11.gif)
![研究生政治课件 第二讲(新)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e998ad6be53ec9fc7fbec63eff28f1/eae998ad6be53ec9fc7fbec63eff28f12.gif)
![研究生政治课件 第二讲(新)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e998ad6be53ec9fc7fbec63eff28f1/eae998ad6be53ec9fc7fbec63eff28f13.gif)
![研究生政治课件 第二讲(新)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e998ad6be53ec9fc7fbec63eff28f1/eae998ad6be53ec9fc7fbec63eff28f14.gif)
![研究生政治课件 第二讲(新)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e998ad6be53ec9fc7fbec63eff28f1/eae998ad6be53ec9fc7fbec63eff28f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第二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1)思想材料:从广义上说是人类几千年优秀思想文化的遗产;从狭义上说是在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在19世纪初期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家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恩格斯(2)社会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充分暴露到19世纪30——40年代,西欧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从简单协作、手工工场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工厂制度→生产社会化:
产业革命第一方面的后果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产业革命第二方面的后果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周期性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科学社会主义是以资本主义使生产社会化这一事实为依据的。”
——列宁失业者只能露宿公园(3)阶级基础: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1930——1940年代,现代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反对资产阶级的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三大工人运动
(1)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2)1836年至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的宪章运动(3)1844年6月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武装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的现代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独立的政治运动时期。
与早期工人运动相比,三大工人运动的特点第一,无产阶级已明确地、公开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斗争的目标已不只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而是为争取本阶级的政治权利而斗争;其矛头不是针对个别资本家,而是直接指向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无产阶级已经抛弃了破坏机器等原始斗争手段,转而采取了群众性罢工、政治性游行示威,直至武装起义等最高斗争形式。第三,无产阶级斗争的组织性和团结战斗精神有了明显提高,开始走向联合和团结,在斗争中不仅建立了职工会,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政治组织,逐渐由一个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理论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又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二、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他们通过不同的道路,即马克思主要是研究哲学,深入社会生活,批判专制制度;恩格斯则更多的是通过深入工人群众,参加工人斗争,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即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前提条件。马克思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出生于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的家庭。从1835年开始,他先后就读于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的法律系。大学毕业后,马克思想到波恩大学任教。由于普鲁士政府迫害进步教授,他转向从事写作和报刊工作。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激进的资产阶级报纸《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被聘为该报主编。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深入社会生活,了解劳动人民疾苦,直接参加现实阶级斗争。1843年11月,马克思迁居巴黎,同工人和工人团体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此后逐步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马克思在新千年之际获得的殊荣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2.爱因斯坦(犹太裔科学家)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6.霍金(英国科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
8.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又以同一命题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2002年,英国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结果是马克思以一分之差略逊于爱因斯坦。但这并不影响马克思作为千年伟人的地位。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又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休谟第二(字幕: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仅为12.6%,远远落在其后)。西方其他著名思想家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有进入前20名。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1.28~1895.8.5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马克思的(在恩格斯帮助下)的工作:历史的考察(主要在1840年代):唯物历史观(有德国古典哲学背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
现实的分析(1850到60年代):剩余价值学说(有英国古典经济学背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资本论》第一卷(1867)
未来的构想(187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有欧洲社会主义思想背景)
《法兰西内战》(1871)、《哥达纲领批判》(1875)、《反杜林论》(1878)资本批判通过对资本如何获取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殖的内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就在于实现价值增殖。这一本质决定了资本的行动逻辑: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扩张以追求价值增殖。它一方面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而奔走于全球各地,另一方面它造成了全部社会关系不断的变革,造成了向一切社会领域中的广泛渗透,因此,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
。资本的逻辑就是不断追求利润的最大。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的简单概念中包含着“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同时又潜在地包含着以后才暴露出来的那些矛盾,并在其运动中产生着“过度劳动的文明暴行”。资本的文明面1、资本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由于资本主义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交换价值的增长,抽象劳动的积累就必须通过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实现,这样,生产效率的提高就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目标。因此,机器以及一切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也就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逻辑必然性。于是,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的动力,同时带来了使人类去赢得对于自然的更多的自由的文明成果。23资本具有运动和扩张的本性,这种运动和扩张的本性创造了物质财富无限扩大的可能性。对此,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仅为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创造着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且也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着坚实的物质前提。2、资本永不停息地运动,促使社会关系的不断变革,提高了人的社会化程度。
“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酋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当代的移动互联网让每个个体的社会化程度达到了全球范围。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中的任何一个人的偶然的发明,很快就会变成人类共享的成果,虽然是要通过资本增殖的形式来实现的异化的共享。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马克思认为,个人生活的这种高度的社会化是人类历史上了不起的进步。283、资本打开了空前丰富的使用价值领域。资本主义的生产由于不断追求交换价值的增殖,就一定要通过种种手段开启使用价值的领域,这样就为马克思所说的“未来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准备了物质要素,尽管资本的运动也会唤起消费者诸多畸变的欲望,即带来感性需要的异化形态。29资本的限度1、第一个内在界限:必要劳动是活劳动能力的交换价值的界限。30为了追求效率,必须降低劳动力成本,通过技术的引入,缩小必要劳动时间,以实现相对剩余价值之获取,而这个获取必以劳动力价值的不变为前提。于是,每个企业家都尽力要控制本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但他同时希望员工在企业之外成为在市场上有足够的购买力的消费者,这显然是两个自相矛盾的要求。31第二个内在界限: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和生产力发展的界限。32由于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在一定的劳动时间中,剩余劳动部分(在满足人类直接的生存需要之外的财富)必然增大。但是,这件事在资本逻辑中是被限制的。只要剩余劳动的果实不能在市场上获得价值实现,即,不是剩余价值的实现,这种无利可图的剩余劳动就一定被限制。所以,在资本运动中,每一次生产力的发展,一定包含了此后对这种生产力的破环的趋向。今天所谓“产能过剩”其实就是凝聚在其中的剩余劳动无法转化为剩余价值。因此,这些产能必须被消灭,才能重启市场。33第三个内在界限:货币是生产的界限。。34由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通过货币这个一般等价物的结算才能展开,当生产或经济运作过程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即资金链断裂,物质财富的生产就会停止。于是,为了重新启动生产过程,现代国家就必须执行经济功能,人为地印发纸币,以重启资金链,这就必然引向货币金本位制的终结,以及当代形式的虚拟的资本市场。然而,这种对货币界限的突破,每一次都会带来新型危机。35第四个内在界限: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生产的界限。36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交换价值才是使用价值生产的目的。我们去创造一种新型的财富,完全是为了交换价值的增殖。但这里是存在界限的。尽管一次一次的技术革命可以创造新的交换价值增长的空间,例如IT产业的兴起打开了新的消费需要所构成的市场空间。但任何新的消费空间的打开一定更多地消耗自然界的能源、资源和材料。例如,软件很重要,但软件的实现一定要通过硬件。这就是说,自然界对资本增殖是规定了界限的。3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每一次大的发展都会触及到它自身的边界,并从中生长起否定自己的力量。38第一,资本逻辑导致经济危机。39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资本迫使工人超出必要劳动来做剩余劳动。只有这样,资本才能增殖自己的价值,创造出剩余价值。”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这一趋势表现为工人的“绝对贫困化”,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这一趋势就表现为工人的“相对贫困化”。无论是绝对贫困化还是相对贫困化,其结果都必然会束缚广大劳动群众购买力的增长,使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生产的发展,出现相对缩小的趋势。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是消费品迅速增长,其增长的速度必然超过消费的增长速度,由此引起生产过剩,从而破坏资本扩张的条件。第二,资本逻辑的生态危机。
在资本统治时代,“实现资本无限增值,追逐物质财富的最大化是资本‘天然的使命’。资本就这样像一匹发疯的野马从此奔上一条不归之路。”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结果是资本积累的无限性,而无限扩大的资本积累对于作为生产资料自然物的需求必然存在无限增长的趋势。同时,由于自然资源总是有限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也总是有限的,而资本积累又必然要试图突破自然设立资源界限和承载界限,贪婪地剥夺外在自然,其结果必然导致森林、煤矿、铁矿等资源枯竭,从而造成自然的满目疮痍。资本的这种生产强制逻辑使资本的反生态性日益展现。第三,资本逻辑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它“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而无视工人的身心健康,迫使工人在“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的环境中劳动。其结果“必然是:劳动过度和早死,沦为机器,沦为资本家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产品越多,他就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从生产力的发展来看,“资本在具有无限度地提高生产力趋势的同时,又……使主要生产力,即人本身片面化,受到限制”
。“在自由工人的概念里已经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他是赤贫,潜在的赤贫”
;与此不同,“属于资本概念的东西却是:增长了的劳动生产力表现为劳动之外的力量的增长和劳动本身的力量的削弱”
。从前,贫困或是劳动以外的原因所致,或是劳动生产力不发展所致;只有在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下,赤贫才表现为劳动自身的结果,表现为劳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此意义上,资本又具有限制生产力的趋势。
马克思指出:“尽管按照资本的本性来说,它本身是狭隘的,但它力求全面地发展生产力。”资本所具有的全面地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同时又是同资本这种狭隘的生产形式相矛盾的,因而把资本推向解体,这种趋势……同时意味着,资本不过表现为过渡点”
在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发展生产力与资本价值增殖的目的就会发生尖锐矛盾。这时,资本限制生产力发展的一面,资本发展生产力的基础的狭隘性——只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而发展生产力,并且把“物的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人的生产力”的萎缩的基础上——就会暴露无遗。资本发展生产力的这种矛盾性,不仅包含了资本与“人—劳动”的发展相反对的一面,同时包含了促使资本消亡的“自反性”的一面。44“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饥饿和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予以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与已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中闪耀。”——马克思
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种种弊端,进而阐述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理想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面临“两大变革”或称“两大和解”的历史任务:“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这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称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也说,共产主义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48共产主义是经历了——对人的依附阶段,对物的依附阶段;进而摆脱了依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形态共产主义是国际主义,而不是国家主义的社会;而后者却是“地域性的”、“狭隘的”。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全世界无产者(劳动者)联合起来”的真谛“资本批判”:一边是财富的积累,一边是贫困的积累“劳动价值”:劳动创造价值,但被剥夺了剩余价值,基于劳动立场的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不是以国家为单位,而是超越国家和阶级压迫的共同体(联合体)“自由发展”:克服异化,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大致可以归结为是自由劳动与人的解放学说;即通过揭示人的本质和历史规律,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提供了一个“共产主义”(communes+…)的解决方案,为人与人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解开辟道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这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称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也说,共产主义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52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419-420我们对未来社会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628-62953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54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55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需要两个历史条件:一是资本的积累导致生产力的社会化与资本的私人占有的矛盾达到顶点,从而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准备了现实的组织形式;二是贫困的积累使无产阶级贫困化达到顶点,从而培育出执行这一历史任务的社会力量,从而通过人的解放来实现生产力的解放。56资本主义一旦来到世界上,按资本必须不断增殖的本性,一定会把全世界人的消费需要看成它的市场,把整个地球的自然资源看成它增殖的材料,所以它进入了非欧洲民族,把整个非欧洲民族卷入到资本的运作中去。资本开创了真正的世界史,结束了各个民族孤立发展的历史。57资本的全球扩张导致了上述两大条件的分离:资本积累集中于发达国家,贫困积累集中于发展中国家。58时间西方国家人口其他国家人口西方国家GDP(亿国际元)其他国家GDP西方国家人均GDP其他国家人均GDP10003500万2.33141102740544015007600万3.62亿53219470453516008050万761252980554817001.1亿4.93亿1000271890755118201.75亿8.66亿19804965113057319988.38亿50.69亿1799815727214703102591842年《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烟价、军费等21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一年财政总收入的1/2。
60甲午战争,日本从中国得到的战争“赔款”数约为库平银2.6亿两。日本还掠夺了大量的舰船、武器、弹药、机器等及金银货币,价值约为库平银8000万两,总计合库平银3.4亿两。折合日金5.1亿元(日本的战争支出不过1.5亿日元),相当于当时日本全国年度财政收入的6.4倍,日本政府凭借这笔巨款,进一步发展工业和扩军备战。现在的日本下关(过去的马关)沿线庞大的钢铁工业,就是依靠这笔资金起步的。61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的庚子“赔款”。该条约第六款规定:赔款总额按中国人口每人1两计,定为4.5亿两,分39年付清,总计本息9.82亿余两。这笔赔款加上各地教案的地方赔款,总额超过10亿两白银。
62
清朝覆灭的1911年,中国家庭的平均人口是5.17人。我们姑且按5口之家计算,则当时中国大致有9000万个家庭。每个家庭所担负的赔款,平均为11两多白银。1900年前后山东的临清州,1斤大米值40文。临清的每个家庭可用这笔银两购米275斤,相当于当时鲁西北的3亩-4亩地的全年收获量。1901年蒙古地区1头绵羊值银1.5两,1头牛犊值银5两。那么赔款对于每户蒙古牧民来说,等于要交纳7.3头绵羊或2头多一点的牛犊。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上海办的江南织布总局是当时远东最大的机器织布厂,总投资50万两。庚款本息相当于帝国主义从中国掠走了整整2000个江南织布总局。63
从1840年至1900年,中国先后经历了多次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被迫多次赔款:鸦片战争对英赔款21,000,000银元(约合15,110,000银两)。第二次鸦片战争对英、法两国赔款共16,000,000银两。帝俄伊犁事件赔款9,000,000卢布(约合6,000,000银两)。甲午战争对日赔款200,000,000银两。另赎辽费30,000,000银两。庚子赔款450,000,000银两。以上历次赔款本金合计717,000,000银两。如果加上赔款利息,则中国必须支付外国的总额达1,279,000,000银两以上。以上赔款本息,除庚子赔款本息约329,868,000余银两未付外,其余的绝大部分——约950,000,000银两,都是如期付清的。641858年,清政府被迫在和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同意邀请外国人“帮办税务”。第二年,英国人李泰国就被正式任命为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1863年,英国人赫德继李泰国之后任总税务司。赫德把持中国海关近半个世纪之久。中国海关的机构都由他一手建立;中国海关的制度都由他一手制定;而中国海关的各项重要职务也都由外国人担任;中国海关行政权完全被外国侵略者控制。65
“在这样一个国家里,10到12岁的童工,在晚上时常被关起来,睡在他白天操作的机器之下的破布堆里;人们不必要有锐利的观察力,便可以明白:为什么《共产党宣言》会被这个国家的人民奉为圣经。此外,中国人所遇到的西方民主,只是在其担任了外国警察的角色,及保护以暴力夺取中国的权利与利益这几方面。因此,人们也无需仔细研究,便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立即可以完全接受马克思对西方民主的伪善所作的藐视性抨击。”
——
斯诺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中国?中国人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毛泽东67详论一种学说有没有输入我们社会底价值,应该看我们的社会有没有用他来救济弊害的需要。……我们士大夫阶级断然是没有革新希望的,生产劳动者有受了世界上无比的压迫,所以有输入马克思主义底需要。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25页。
68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矛盾,已经通过资本扩张而转嫁并集中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大国的无产阶级身上。这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大国的无产阶级,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条件。69马克思主义是立足西方的“反西方理论”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超越于资本主义的主义真正文明意义上的历史,有待于资本主义的扬弃和共产主义的实现。70社会主义成为国际资本主义系统边缘地带矛盾最深的被压迫民族(特别是大国)的必然选择,其中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成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坚定的力量,但是他们又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的条件的制约。这就使他们必须探索在这种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71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纳米级碳酸钙行业供需态势、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三版)》 课件 项目七 互联网的接入
-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 消化内科危重症用药课件
- 儿童诺如病毒患者护理查房
- 《Ysg外科感染》课件
- (高清版)DB37∕T 3007-2017 金针菇菌渣蔬菜(茄果类·辣椒)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 《胸痛中心的概念》课件
- 《项目的选择》课件
- 《黄芪冬虫夏草》课件
- 学前教育钢琴基础介绍课件
- 桥式起重机日常检查保养记录表
- 五年级小数乘法竖式计算300道(可直接打印)
- 半导体制造技术导论
- 英语演讲技巧和欣赏课件
- 物流托运单模板
- CNC设备具体参数
- 湿式石灰石法烟气脱硫的工艺流程
- 7S目视化管理标准
- 酒店成本管理系统PICC
- 文科学术规范与学术论文写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