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新教材)_第1页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新教材)_第2页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新教材)_第3页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新教材)_第4页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新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观看视频思考为什么美丽的松花江畔会出现如此悲惨的景象?

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3.1.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1927年,日本的“东方会议”上,田中内阁在《对华政策纲领》中声称中国东北:“与(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田中义一在《田中奏折》中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的!资料一:原因一:是日本“大陆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日本侵华的原因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7年,在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划福建省为它的势力范围。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后,又继俄国租借我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等。第一次大战期间,日本借对德宣战,出兵我国山东,完全取代了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位。1915年与袁世凯签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自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促使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初加紧发动对中国侵略的因素又是什么呢?原因二、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席卷日本,对日本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工农业急剧衰退,阶级矛盾尖锐,为转嫁经济危机,日本统治集团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资料二:二、日本侵华的开始1.“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经过结果阅读资料,思考:(1)当日军不断制造事端,挑衅中国军队时,国民党政府正忙于何事?(2)面对日军的挑衅,国民党政府是如何应对的?资料:1931年7月至9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并亲赴南昌督战。七八月间,他连续致电张学良,训令地方当局压制人民对日本挑衅的反抗。中村事件发生后,他在8月16日的电报中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南京政府竟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国民党的态度: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A、试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角度,分析日本为什么要以东北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中国?B、想一想,失去东北会给中国造成怎样的危害?B、失去东北三省将助长日本侵略的嚣张气焰,并使华北失去屏障,加速日本侵华进程。A、东北离日本、朝鲜最近,且此时日本已占据了朝鲜,东北是中国的大门,占领东北后,方便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三省资源丰富,适合做侵略中国的战略基地。另一方面,当时国民政府忙于在南方剿共,无暇顾及东北。1931年11月马占山率部抵抗日军,揭开了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序幕。1932年义勇军发展到40多万,活动范围达到102县。马占山东北人民——组织东北抗日义勇军一.二八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支援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自导自演在上海挑衅引发的冲突,时间长达一个多月。日本海军陆战队在1932年1月28日夜对上海当地中国驻军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十九路军随即起而应战。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抗击日军“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华北告急占领东北后,日本又将侵略魔掌伸向了华北,策划了“华北独立”华北事变该曲创作于1935年,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片尾主题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里,这首歌很快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不朽的民族赞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将其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首歌随着一部电影响彻了神州大地,成为抗日救亡的进军号角。——《义勇军进行曲》1.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组织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三.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反应2.青年学生“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3.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态度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目的:逼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放蒋?杀蒋?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该“杀蒋”?还是“放蒋”?

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如果处死蒋介石,中国就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有利于其进一步霸占中国。博古(左)、叶剑英(中)、周恩来(右)宋美龄飞赴西安展开救夫行动中共派周恩来等人去西安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重要意义?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议一议

毛泽东曾说,“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的枢纽”。周恩来则说,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为什么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西安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