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三四单元检测试卷讲评_第1页
必修三三四单元检测试卷讲评_第2页
必修三三四单元检测试卷讲评_第3页
必修三三四单元检测试卷讲评_第4页
必修三三四单元检测试卷讲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必修三三四单元检测试卷讲评本次考试优秀名单徐雪娇80庄珊73李莉72麻顺明71丁琦71杨晓娜69逄润瑞69杨晓69吕庆68刘永明68选择题答案(错题合作探究)1-5DCCAC

6-10AC

DCD11-15DABBC16-20ABACB21-25AACBD26-30DBBCD选择题典型错题反思4.(2014·重庆文综·11)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在当时的欧洲(

)①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②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③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④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不是宅男A选择题典型错题反思5.(2014·上海单科·34)以下叙述中,最能体现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特点的是(

)A.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交战的状态,人们为了自保而缔结契约B.人们在签订契约时让渡了属于自己的权利C.政治共同体的代表如果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人们有权将其罢免D.签订契约以后,每个参与者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C

最佳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在正确观点的指导下,确定“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知识点延伸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三权分立B.主权在民C.民主共和D.君主立宪B选择题错题反思7.(2014·山东文综·22)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C文艺复兴牛顿力学体系无直接联系材料型选择题解法思考反证法。此法引进数学思维,多用于常规方法不能判断的某一个或几个选项。即在正面思考无法取得突破时,进行逆向思惟,“反其道而行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法尤其适合否定式选择题。选择题错题反思8.(2014·天津文综·5)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自然领域的现象,不能简单地移植到人类社会。正如“落后就要挨打”是事实,但落后也不应该挨打。D选择题典型错题反思11.(2014·江苏单科·17)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知识(或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促进了技术的进步,。D材料型选择题解法思考大背景法(特征法),主要适用于题目中有明确特征要求或虽无明确表述但隐藏有特征要求的试题。这时首先要放开视野,站在全局的高度,抓住时代特征或阶段特征,然后在这个大背景下去判定正确答案。

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革命紧密的结合起来,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第三,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比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他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知识点延伸选择题典型错题反思12.(2014·江苏单科·18)“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母亲》D.《老人与海》A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作家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他们的作品对下层劳动群众寄予深切的同情,尽管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但却极富感召力,给人以巨大的鼓舞。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他们的作品揭露被金钱扭曲的灵魂格外犀利,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更具震撼力,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选择题错题反思19、1718世纪,中、法两国都出现了思想的启蒙,两者的相同之处有(

)①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②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③都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④都引发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就是资产阶级革命C

组合型选择题

利用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因果,逻辑关系的分析题干中错误的一项,排除包含错误序号的项。选择题错题反思

2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A选择题错题反思27、德国哲学家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两人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故A项的说法错误;两人都反对专制,主张民主,故C项的说法错误;两人都主张重视公民的权利,故D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两人都重视民主、自由、平等,但在获得这种权利的方式上有分歧。因此选B。B选择题错题反思30、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级专制,实际上是要求(

)A.摆脱教会的思想控制

B.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C.清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D.唤起人们的反封建意识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主要表现在政治层面,强调理性,主要就是反对封建的专制统治,因此启蒙思想家是为了唤起人们的反封建意识,D宗教改革为了摆脱教会和教皇的控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启蒙运动的产生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也清除了自然科学发展的障碍,但这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主要是手工作坊和大工厂生产:材料题优秀试卷材料题优秀试卷材料题问题试卷材料题问题试卷材料一孟德斯鸠(1689—1755)曾任波尔多市法院院长,后遍游欧洲,考察各国制度,潜心著述。他认为,专制就是君王集一切权力于一身,“完全按照自己一个人一时的与反复无常的意志行事”“法律等于零”专制君王依靠唯上是从的官吏做爪牙,借助庞大军队和严峻刑罚进行统治,可任意征收重税、没收个人财产。在此制度下,“人的命运与牲畜别无二致,只有本能、服从与惩罚”。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反专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7分)解题思路(1)时代背景注意从当时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思考。结合材料“曾任波尔多市法院院长,后游遍欧洲,考察各国制度,潜心著述”“判断其个人经历对其思想的影响。(1)孟:欧洲启蒙运动兴起,英国已建立君主立宪制,法国专制制度日趋腐朽,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广泛的调查与比较研究,英国经验的参照,有政治法律实践经验。(7分)严:西方入侵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制度没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清末改革,民主革命兴起;受过系统西学教育,立志救国。(9分)材料二严复(1854—1921)曾到英国留学,后在北洋水师学堂任职,意欲培养人才建设强大海军。但官场腐朽,使他认识到办理海军教育无法施展政治抱负。1895年前后,严复深为民族前途担忧,陆续发表文章,翻译西方著作,评论史事与时政,鼓吹学习西方民主。(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反专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7分)严复尖锐批判中国专制政体:“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不独国主君上之权为无限也,乃至寻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实皆兼三权(行、宪、政)而领之”,故无公正可言。他主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设议院于京师,而今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他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他主张通过鼓民力、新民德、开民智,逐步使国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2)相同:将君主置法律之下;自由、民主;建立议会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开启民智。(5分)差异:认为当时国家的独立自由高于个体自由。(1分)逄润瑞的部分优秀答案文明区域人物观点或名言古代希腊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古代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孟子民贵君轻、人性本善材料一:

(1)在材料一的“观点或名言”中,这些中外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对此,18世纪的伏尔泰提出什么主张?(4分)(1)对象:人本身。主张:天赋人权。(4分)(2)材料二体现的人文主义观点是什么?伏尔泰推崇孔子的目的是什么?这实际上体现了当时哪场运动的思想主张?(6分)材料二:

伏尔泰说:“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则的时代.”……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马克圭主编《世界文明史》人文主义观点:理性目的: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运动:启蒙运动。(6分)材料三:

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

在政治、思想上给专制主义空前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促使人们追求真理、追求进步。(8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思想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点.(2分)(4)相互学习,交流发展。(2分)解题方法一、由材料归纳类

设问方法:根据材料(概括)说明……

这种问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因此答案全在材料中,只需我们在明确设问的对象前提下,对材料中相关内容进行逐一的提炼罗列即可。但不能过分概括,否则将背离题目要求,使答案大而空,缺少着分点。解题方法二、所学知识结合类

设问方式: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这类试题是以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为目标,是材料题目前的主体设问方式,我们可通过设问看出,这类题的答案来源为两个渠道,一为材料,二为所学课本知识。因此在整理答案时,首先认真归纳材料中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内容,并一一列出,然后认真回顾课本当中相关的内容,也逐一列在稿纸上,再进行整合,即可得出所问答案。解题方法

设问方式:比较两个材料(或两个观点等),指出它们的异(相同或不同)。

这类题的做题方法是先看清问题要比什么,如有明确说明,则对两个材料就这一问题分别进行阅读提炼,逐一列出,然后进行对比,就可以列出异同;如无明确说明,则要分别对两则材料进行全面的逐层次的归纳要点,然后逐一对比。在对比时,要求同一性质(可简称为同类项)的内容进行对比,就能得出题目所要求的答案了,在阅读提炼时,方法同“一”,这里不再举例说明。

中外启蒙思想交流延伸复习

合作探究伏尔泰赞扬中国“几乎没存丝毫地虚构和奇谈怪论,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伏尔泰对中国的赞美反映出的主张是A.倡导君主立宪制

B.理性地反对封建神权

C.倡导天赋人权学说

D.反对古典希腊文化B材料一:启蒙哲学家,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判现实的武器。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在经济思想中开发中国形象的利用价值,中国又成为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楷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