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全市获奖_第1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全市获奖_第2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全市获奖_第3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全市获奖_第4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全市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二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打破“生命力论”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贝采利乌斯 C.维勒 D.爱因斯坦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不能表示为2﹣丁烯的是()A. B.CH3CH=CHCH3 C. D.3.利用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测试并记录,可初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拥有的()A.同分异构体数 B.原子个数 C.基团种类 D.共价键种类4.已知甲醛()分子中的四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B. C. D.5.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前者高于后者的是()A.丙烷丁烷 B.新戊烷正戊烷C.对﹣二甲苯间﹣二甲苯 D.碘干冰6.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2mol•L﹣1,则该溶液的溶质不可能是()A.HCl B.NaOH C.NH4NO3 D.H2SO47.下列条件的变化,是因为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而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致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大浓度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不变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9.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该原溶液的浓度为()A.•L﹣1 B.•L﹣1 C.•L﹣1 D.•L﹣110.已知:C(s)+CO2(g)═2CO(g)△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都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11.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H1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H2③Sn(s、灰)Sn(s、白)△H3=+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B.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C.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D.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则H2的燃烧热为﹣•mol﹣1B.测定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最高温度C.在101kPa时,1molC与适量O2反应生成1molCO时,放出热量,则C的燃烧热为•mol﹣1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kJ•mol﹣1.若将含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13.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14.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装置中阴极处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湿润KI淀粉试纸变蓝B.②装置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C.③装置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D.④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15.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2(aq)+I﹣(aq)I3(aq)的△H>0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16.反应aM(g)+bN(g)cP(g)+d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B.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D.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17.向体积为Va的•L﹣1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b的•L﹣1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Va>Vb时:c(CH3COOH)+c(CH3COO﹣)>c(K+)B.Va=Vb时:c(CH3COOH)+c(H+)=c(OH﹣)C.Va<Vb时:c(CH3COO﹣)>c(K+)>c(OH﹣)>c(H+)D.Va与Vb任意比时:c(K+)+c(H+)=c(OH﹣)+c(CH3COO﹣)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C.用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mol•L﹣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D.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19.下列有关有机物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氟一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可以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B.乙烯和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C.邻二甲苯没有同分异构体表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存在局限,不准确D.和CH3﹣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20.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A.% B.25% C.50% D.75%21.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标准状况下),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 B. C. D.二、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2.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H=﹣•mol﹣1,某科学实验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实线).(1)a点正反应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2)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0~1minB.1~3minC.3~8minD.8~11min(3)求平衡时CO2的转化率.(4)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K不变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正(H2)=3v正(CO2)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5)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Ⅰ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曲线Ⅱ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加入的催化剂D.降低温度E.减小压强.2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向CH3COOH水溶液中加入水,平衡CH3COOH⇌H++CH3COO﹣将向(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达新平衡状态时,溶液中c(CH3COO﹣)与原平衡时相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c(OH﹣)与原平衡时相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K通常表示化学平衡常数,对于反应Cl2+H2O⇌H++Cl﹣+HClO其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H=1和pH=2的盐酸,c(H+)之比为1:2B.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Cl﹣、OH﹣、NH4+、H+,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不可能为c(Cl﹣)>c(H+)>c(NH4+)>c(OH﹣)C.•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D.升高温度,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一定增大E.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Ⅱ为醋酸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且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b.24.现利用pH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等探究强碱和不同的酸中和反应的过程如下:(1)实验步骤:①分别配制浓度均为•L﹣1250mL的NaOH、HCl、CH3COOH溶液备用.配制过程中用到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容量瓶、玻璃棒、细口瓶、.②在锥形瓶中加入•L﹣1的HCl,在(填“酸式”、“碱式”)滴定管中加入•L﹣1的NaOH,连接数据采集器和pH传感器.③向锥形瓶中滴入NaOH,接近估算的NaOH用量附近时,减慢滴加速度,等读数稳定后,再滴下一滴NaOH.存储计算机绘制的pH变化图.用0.lmol•L﹣1的CH3COOH溶液代替HCl重复上述②~③的操作.(2)结果分析:20℃时NaOH分别滴定HCl、CH3COOH的pH变化曲线如图1,2.根据上述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用0.lmol•L﹣1的CH3COOH溶液代替HCl滴定时选用做指示剂.②测得醋酸起点pH为3,则20℃时该浓度醋酸的电离度为;③盐酸恰好反应时pH=7,而醋酸恰好反应时pH=8左右的原因是.25.2023年12月杭州多日被雾霾笼罩,有报道称雾霾颗粒中汽车尾气占20%以上.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x、CO、燃烧源超细颗粒()等有害物质.目前,已研究出了多种消除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Ⅰ.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已知:N2(g)+O2(g)═2NO(g)△H=+•mol﹣12C(s)+O2(g)═2CO(g)△H=﹣•mol﹣1C(s)+O2(g)═CO2(g)△H=﹣•mol﹣1(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2)尾气转化的反应之一:2NO(g)+2CO(g)═N2(g)+2CO2(g)△H=.(3)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kJ•mol﹣1、497kJ•mol﹣1,则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kJ•mol﹣1.(4)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如图1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2NO(g)+2CO(g)⇌2CO2(g)+N2(g)中NO的浓度[c(NO)]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图1中画出c(NO)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Ⅱ.还原法.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H.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浓度/mol•L﹣1时间/minNON2CO20001020304050(1)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保留两位小数).(2)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3)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该反应的△H0(填“>”、“=”或“<”).Ⅲ.变废为宝.(1)CO可用于合成CH3OH,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在一定温度压强下(甲醇为气体),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与,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50%,再加入后重新达到平衡,则CO的转化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二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打破“生命力论”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贝采利乌斯 C.维勒 D.爱因斯坦【考点】化学史.【分析】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解答】解:182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首次用无机物质氰酸氨(一种无机化合物,可由氯化铵和氯酸银反应制得)与硫酸铵人工合成了尿素,故选C.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不能表示为2﹣丁烯的是()A. B.CH3CH=CHCH3 C. D.【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A、根据键线式的表示方法来回答;B、根据烯烃的命名知识来回答;C、根据球棍的结构特点以及原子的成键方式来回答;D、根据有机物质的电子式的书写知识来回答.【解答】解:A、是2﹣丁烯的键线式形式,故A正确;B、是2﹣丁烯的结构简式形式,故B正确;C、表示的是1﹣戊烯的球棍模型形式,故C错误;D、是2﹣丁烯的电子式形式,故D正确.故选C.3.利用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测试并记录,可初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拥有的()A.同分异构体数 B.原子个数 C.基团种类 D.共价键种类【考点】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分析】组成分子的各种基团都有自己特定的红外特征吸收峰,所以通过红外光谱可以判断有机物的基团种类.【解答】解:组成分子的各种基团都有自己特定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利用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测试并记录,可以清晰的记录出不同基团的吸收峰,所以可初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拥有的基团种类,故选C.4.已知甲醛()分子中的四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B. C. D.【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注意结合信息中甲醛的平面结构.【解答】解:A、苯为平面结构,乙烯为平面结构,通过旋转乙烯基连接苯环的单键,可以使两个平面共面,故苯乙烯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A不符合;B、苯环为平面结构,醛基为平面结构,通过旋转醛基连接苯环的单键,可以使两个平面共面,故苯甲醛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B不符合;C、旋转羧基中的C﹣O单键,可以使羧基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通过旋转羧基连接苯环的单键,可以使两个平面共面,故苯甲酸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C不符合;D、分子中存在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D符合.故选:D.5.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前者高于后者的是()A.丙烷丁烷 B.新戊烷正戊烷C.对﹣二甲苯间﹣二甲苯 D.碘干冰【考点】晶体熔沸点的比较.【分析】A、同系物中含有的碳原子个数越多,沸点越高;B、同分异构体中的支链越多,沸点越低;C、同分异构体中对位沸点高;D、分子晶体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高.【解答】解:A、丙烷、丁烷互为同系物,碳原子个数越多,沸点越高,则沸点前者小于后者,故A错误;B、新戊烷、异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则沸点前者小于后者,故B错误;C、对﹣二甲苯、间﹣二甲苯互为同分异构体,对位沸点高,则沸点前者小于后者,故C错误;D、因分子晶体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高,碘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干冰,则沸点前者大于后者,故D正确;故选D.6.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2mol•L﹣1,则该溶液的溶质不可能是()A.HCl B.NaOH C.NH4NO3 D.H2SO4【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水的电离.【分析】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2mol•L﹣1<10﹣7mol•L﹣1,说明抑制水电离,则溶液中的溶质为酸或碱或强酸酸式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2mol•L﹣1<10﹣7mol•L﹣1,说明抑制水电离,则溶液中的溶质为酸或碱或强酸酸式盐,A.盐酸是强酸,抑制水电离,故A不选;B.NaOH是强碱,抑制水电离,故B不选;C.硝酸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电离,故C选;D.硫酸是强酸,抑制水电离,故D不选.故选C.7.下列条件的变化,是因为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而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致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大浓度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升高、加压、增大浓度、使用正催化剂,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但温度、催化剂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其中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增大浓度、增大压强,只能增大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目,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而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其中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而导致反应速率增大.故选D.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不变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A、当盐酸和氨水恰好中和生成NH4Cl时,铵根离子水解呈酸性;B、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状态下离子浓度减小;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析出晶体后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离子浓度不变;D、胶体是电中性的分散系;【解答】解:A、当盐酸和氨水恰好中和生成NH4Cl时,由于铵根离子水解呈酸性,若使溶液呈中性,应继续向溶液中加入氨水,故溶液中的溶质是NH4Cl和NH3•H2O,故A错误;B、向稀醋酸中加水时,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但c(H+)减小,故pH增大,故B错误;C、温度不变,Ca(OH)2的溶解度不发生变化,故饱和石灰水中c(OH﹣)的浓度不变,所以pH不变,故C正确;D、氢氧化铁胶体的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但氢氧化铁胶体呈电中性,故D错误;故选C.9.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该原溶液的浓度为()A.•L﹣1 B.•L﹣1 C.•L﹣1 D.•L﹣1【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分析】反应后溶液pH=12,则NaOH过量,根据c(OH﹣)=以及反应后剩余离子的物质的量,计算酸碱混合后的体积计算原溶液的浓度.【解答】解:设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V(NaOH)=3L,V(HCl)=2L,二者混合后反应,混合溶液体积为5L,二者混合后反应,所得溶液pH=12,则c(OH﹣)=10﹣2mol/L,3L×cmol/L﹣2L×cmol/L=10﹣2mol/L×5L则c=L故选C.10.已知:C(s)+CO2(g)═2CO(g)△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都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升温时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来分析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解答】解:对于反应A(g)+B(s)⇌2C(g)△H>0,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故选A.11.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H1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H2③Sn(s、灰)Sn(s、白)△H3=+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B.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C.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D.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A、利用盖斯定律来判断反应的焓变大小;B、根据反应③当温度低于℃的环境时Sn的转化来判断;C、根据反应的焓变来确定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D、根据③来判断反应的焓变大小.【解答】解:A、根据③:Sn(s、灰)Sn(s、白)△H3=+•mol﹣1,则②﹣①=③,所以△H2﹣△H1=△H3>0,所以△H1<△H2,故A错误;B、根据③:Sn(s、灰)Sn(s、白)△H3=+•mol﹣1,当温度低于℃的环境时,白锡会转化为灰锡,灰锡为粉末状,所以会自行毁坏,故B正确;C、根据③:Sn(s,灰)Sn(s,白)△H3=+•mol﹣1,则锡在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故C错误;D、根据③:Sn(s,灰)Sn(s,白)△H3=+•mol﹣1,焓变大于0,所以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B.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则H2的燃烧热为﹣•mol﹣1B.测定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最高温度C.在101kPa时,1molC与适量O2反应生成1molCO时,放出热量,则C的燃烧热为•mol﹣1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kJ•mol﹣1.若将含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A、燃烧热为正值;B、测定中和热的方法是利用量热计测定开始和反应终止时的温度计算得到;C、燃烧热是C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D、浓硫酸溶解放热.【解答】解:A、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是氢气的燃烧热,则H2的燃烧热为:•mol﹣1,故A错误;B、中和热测定需要酸和碱溶液温度相同,利用测定开始和反应终了温度,依据Q=﹣C(T2﹣T1)计算反应的反应热,需要测定3个温度,故B正确;C、C的燃烧热是C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D、浓硫酸溶解时放热,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故D错误.故选:B.13.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考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分析】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正极应为O2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正负极相加可得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可根据电极反应式判断离子和电子的转移问题.【解答】解: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B.氧气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若有电子转移,则应有氧气被还原,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故B错误;C.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可知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酸和水,总反应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故C正确;D.燃料电池中,氧气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生成水,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故D错误.故选C.14.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装置中阴极处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湿润KI淀粉试纸变蓝B.②装置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C.③装置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D.④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①装置是电解池,阴极是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②装置待镀制品和电源负极相连做电解池的阴极;C、③装置是原电池,电子流向是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D、④装置离子交换膜允许离子通过,氯气不能通过;【解答】解:A、①装置是电解池,阴极是溶液中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应是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故A错误;B、②装置待镀制品和电源负极相连做电解池的阴极;故B错误;C、③装置是原电池,电子流向是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从a极流向b极,故C错误;D、④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允许离子通过,氯气不能通过,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故D正确;故选D15.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2(aq)+I﹣(aq)I3(aq)的△H>0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分析】A、根据温度升高时平衡移动的方向判断反应的反应热;B、根据温度变化时平衡移动的方向比较平衡常数的大小;C、根据D状态与平衡状态比较,判断反应方向进而得出反应速率关系;D、根据平衡移动规律比较浓度大小;【解答】解:A、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I3﹣的浓度逐渐的减小,说明反应向逆方向移动,I2(aq)+I﹣(aq)I3﹣(aq)是一个放热反应,即△H<0,故A错误;B、因为,T2>T1,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向逆方向移动,即K1>K2;故B正确;C、从图中可以看出D点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它要向A点移动,I3﹣的浓度应增加,平衡向正分析移动,所以v正>v逆,故C正确;D、温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移动,c(I3﹣)变小,则c(I2)应变大,所以状态B的c(I2)大,故D错误;故选BC.16.反应aM(g)+bN(g)cP(g)+d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B.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D.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比(1)(2)两个图象,温度升高,M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M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a+b<c+d,由图象可知,Z值越大,M的体积分数越小,催化剂同程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无影响.【解答】解:A、催化剂同程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不变,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Z值越大,M的体积分数越小,有利于M的转化率的提高,但Q的体积分数不一定增大,如加入N的物质的量较多,虽然有利于平衡右移,但Q的体积分数依然较小,故B错误;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M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a+b<c+d,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Q的体积分数减小,故C错误;D、对比(1)(2)两个图象,温度升高,M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故D正确;故选D.17.向体积为Va的•L﹣1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b的•L﹣1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Va>Vb时:c(CH3COOH)+c(CH3COO﹣)>c(K+)B.Va=Vb时:c(CH3COOH)+c(H+)=c(OH﹣)C.Va<Vb时:c(CH3COO﹣)>c(K+)>c(OH﹣)>c(H+)D.Va与Vb任意比时:c(K+)+c(H+)=c(OH﹣)+c(CH3COO﹣)【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分析】A、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都是一元的,当Va>Vb时,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钾和醋酸,根据物料守恒判断醋酸根离子与醋酸浓度之和与钾离子浓度的关系.B、当Va=Vb时,酸和碱恰好中和,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钾,根据质子守恒判断正误.C、当Va<Vb时,氢氧化钾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钾和氢氧化钾,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判断.D、Va和Vb为任意比时,根据电荷守恒判断正误.【解答】解:A、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都是一元的,当Va>Vb时,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钾和醋酸,根据物料守恒知,c(CH3COOH)+c(CH3COO﹣)>L,c(K+)<L,所以c(CH3COOH)+c(CH3COO﹣)>c(K+),故A正确.B、当Va=Vb时,酸和碱恰好中和,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钾,根据质子守恒知,c(CH3COOH)+c(H+)=c(OH﹣),故B正确.C、当Va<Vb时,氢氧化钾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中钾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浓度,溶液呈碱性,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当氢氧化钾的体积远远大于醋酸的体积,则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浓度,当氢氧化钾体积比醋酸体积稍微大时,醋酸根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故C错误.D、Va和Vb为任意比时,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得:c(K+)+c(H+)=c(OH﹣)+c(CH3COO﹣),故D正确.故选C.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C.用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mol•L﹣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D.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A.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导致醋酸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原PH+1;B.判断强酸、弱酸的依据是该酸是否完全电离,NaHA溶液的pH>7说明H2A的二级电离,不完全电离,即HA﹣为弱酸,可以说明H2A是弱酸,NaHA溶液的pH<7,H2A是强酸或弱酸都有可能;C.NaOH滴定HCl与CH3COOH,醋酸是弱电解质,若碱与酸恰好反应,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醋酸钠,醋酸根水解溶液呈碱性,若反应呈中性,则溶液中的酸有剩余;D.等物质的量的强酸与强碱混合不一定恰好反应.【解答】解: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导致稀释后醋酸溶液的pH小于4,故A错误;B.NaHA溶液的pH>7说明H2A的二级电离,不完全电离,即HA﹣为弱酸,可以说明H2A是弱酸,NaHA溶液的pH<7,H2A是强酸或弱酸都有可能,如硫酸、亚硫酸,故B错误;C.NaOH滴定HCl与CH3COOH,醋酸是弱电解质,若碱与酸恰好反应,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醋酸钠,醋酸根水解溶液呈碱性,若反应呈中性,则溶液中的酸有剩余,故C正确;D.等物质的量的强酸与强碱混合不一定恰好反应,如同浓度,同体积的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HSO4,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故选C.19.下列有关有机物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氟一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可以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B.乙烯和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C.邻二甲苯没有同分异构体表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存在局限,不准确D.和CH3﹣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A.若甲烷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而一氟一氯甲烷有两种结构;B.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C.苯的凯库勒结构式中邻二甲苯有同分异构体;D.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解答】解:A.若甲烷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而一氟一氯甲烷有两种结构:相邻或者对角线上的氢未被Cl取代,而实际上,一氟一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因此只有正四面体结构才符合,故A正确;B.甲苯含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C.苯的凯库勒结构式中邻二甲苯有同分异构体,实际上邻二甲苯没有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和CH3﹣CH═CH2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故选B.20.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A.% B.25% C.50% D.75%【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根据有机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利用气体体积缩小了72mL及混合气体的体积来列等式计算出乙炔的体积,最后计算乙炔的体积分数.【解答】解:由乙烷、乙炔和丙烯燃烧的方程式可知,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C2H6+O2=2CO2+3H2O△V12C2H2+O2=2CO2+H2O△V12C3H6+O2=3CO2+3H2O△V13则C2H6和C3H6反应后体积缩小的量是相同的,故可将两者看成是一种物质即可,设C2H6和C3H6一共为xmL,C2H2为ymL,则有,解得y=8mL,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故选B.21.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标准状况下),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 B. C. D.【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参加反应的硝酸转化为Cu(NO3)2、NO2、NO,根据Cu原子守恒计算n[Cu(NO3)2],根据氮原子守恒计算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解答】解:铜和硝酸反应,随着进行浓度的减小,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而与稀硝酸反应时则生成NO,故生成的气体有NO2和NO,则n(NO2)+n(NO)==1mol,n(Cu)==,则生成n[Cu(NO3)2]=n(Cu)=,根据N原子守恒,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2n[Cu(NO3)2]+n(NO2)+n(NO)=×2+1mol=,故选C.二、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2.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H=﹣•mol﹣1,某科学实验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实线).(1)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2)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A.0~1minB.1~3minC.3~8minD.8~11min(3)求平衡时CO2的转化率%.(4)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A.K不变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正(H2)=3v正(CO2)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5)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Ⅰ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A,曲线Ⅱ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B.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加入的催化剂D.降低温度E.减小压强.【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1)a点时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依次判断正逆反应速率大小;(2)根据曲线的斜率判断,斜率越大,说明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变化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大,也可分别计算不同时间内的反应速率大小来进行比较;(3)利用三段式进行计算,二氧化碳转化率=×100%;(4)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及其衍生的一系列能说明变量不变的物理量;(5)从虚线变化判断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的物质的量来分析,曲线I反应速率增大,但转化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少,应是升高温度,因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曲线Ⅲ反应速率增大,转化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多,平衡正向移动,应是增大压强.【解答】解:(1)a点时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物氢气的物质的量继续减小,平衡向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大于;(2)分别计算不同时间内的反应速率:0~1min内,v(H2)==1mol/(L•min);1~3min内,v(H2)==(L•min);3~8min内,v(H2)==(L•min);8min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综合速率为零;所以0~1min内反应速率最大,8~11min反应速率最小,故答案为:A;(3)CO2(g)+3H2(g)⇌CH3OH(g)+H2O(g)起始物质的量/mol6800物质的量变化/mol2622平衡物质的量/mol4222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100%=%%,答:平衡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4)CO2(g)+3H2(g)⇌CH3OH(g)+H2O(g)△H=﹣•mol﹣1,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A.K不变,说明温度不变,在某一确定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为定值,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进行程度无关,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相同条件下,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压强之比,所以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为正反应速率之比,当v正(H2)=3v逆(CO2),说明二氧化碳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但v正(H2)=3v正(CO2),只能说明反应速率之比,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和体积都不变,容器内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5)曲线I反应速率增大,但转化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少,应是升高温度,因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氢气的转化,故曲线I是升高温度;曲线Ⅲ反应速率增大,转化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多,因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应是增大压强.故答案为:A,B.2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向CH3COOH水溶液中加入水,平衡CH3COOH⇌H++CH3COO﹣将向正反应方向(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达新平衡状态时,溶液中c(CH3COO﹣)与原平衡时相比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c(OH﹣)与原平衡时相比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K通常表示化学平衡常数,对于反应Cl2+H2O⇌H++Cl﹣+HClO其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H=1和pH=2的盐酸,c(H+)之比为1:2B.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Cl﹣、OH﹣、NH4+、H+,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不可能为c(Cl﹣)>c(H+)>c(NH4+)>c(OH﹣)C.•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D.升高温度,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一定增大E.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Ⅱ为醋酸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且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b.【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1)加水稀释促进酸的电离;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减小,根据Kw判断氢氧根离子浓度;(2)平衡常数为生成物离子(或分子)浓度系数次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离子(或分子)浓度系数次幂之积反应;(3)A.pH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B.溶液为HCl和NH4Cl的混合溶液时,可能存在c(Cl﹣)>c(H+)>c(NH4+)>c(OH﹣);C.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D.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E.醋酸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当加水稀释时,氢离子浓度减小较慢,以此判断醋酸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解答】解:(1)加水稀释促进酸的电离;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减小,根据Kw判断氢氧根离子浓度;(2)平衡常数为生成物离子(或分子)浓度系数次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离子(或分子)浓度系数次幂之积反应,则反应Cl2+H2O⇌H++Clˉ+HClO其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故答案为:K=;(3)A.pH=1和pH=2的盐酸,氢离子浓度分别为L,L,则氢离子浓度之比1:10,故A错误;B.溶液为等物质的量的HCl和NH4Cl的混合溶液时,铵根离子水解,浓度减小,所以c(H+)>c(NH4+),则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存在c(Cl﹣)>c(H+)>c(NH4+)>c(OH﹣),故B错误;C.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电离生成CO32﹣,水解生成H2CO3,所以c(H2CO3)>c(CO32﹣),则•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3﹣)>c(H2CO3)>c(CO32﹣),故C错误;D.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则电离常数增大,故D正确;E.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醋酸和盐酸中,二者c(H+)相等,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电离出H+导致醋酸溶液中c(H+)大于盐酸,所以稀释过程中醋酸pH小于盐酸,则Ⅱ为醋酸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酸抑制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所以水电离程度:a<b,故E正确;故答案为:DE.24.现利用pH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等探究强碱和不同的酸中和反应的过程如下:(1)实验步骤:①分别配制浓度均为•L﹣1250mL的NaOH、HCl、CH3COOH溶液备用.配制过程中用到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容量瓶、玻璃棒、细口瓶、胶头滴管.②在锥形瓶中加入•L﹣1的HCl,在碱式(填“酸式”、“碱式”)滴定管中加入•L﹣1的NaOH,连接数据采集器和pH传感器.③向锥形瓶中滴入NaOH,接近估算的NaOH用量附近时,减慢滴加速度,等读数稳定后,再滴下一滴NaOH.存储计算机绘制的pH变化图.用0.lmol•L﹣1的CH3COOH溶液代替HCl重复上述②~③的操作.(2)结果分析:20℃时NaOH分别滴定HCl、CH3COOH的pH变化曲线如图1,2.根据上述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用0.lmol•L﹣1的CH3COOH溶液代替HCl滴定时选用酚酞做指示剂.②测得醋酸起点pH为3,则20℃时该浓度醋酸的电离度为1%;③盐酸恰好反应时pH=7,而醋酸恰好反应时pH=8左右的原因是中和后生成的醋酸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中和滴定.【分析】(1)①根据溶液的配制过程选择仪器;②NaOH溶液应该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①如用醋酸,滴定终点呈碱性;②根据图象可知•L﹣1的醋酸,其PH为3,然后求出电离度;③根据盐类的水解原理分析.【解答】解:(1)①配制过程中用到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容量瓶、玻璃棒、细口瓶,在定容时需要胶头滴管,故答案为:胶头滴管;②NaOH溶液能腐蚀酸式滴定管中的活塞,所以要用碱式滴定管,故答案为:碱式;(2)①如用醋酸,滴定终点生成醋酸钠,呈碱性,应用酚酞为指示剂,故答案为:酚酞;②根据图象可知•L﹣1的醋酸,其PH为3,所以c(H+)=10﹣3mol/L,故电离度=×100%=1%,故答案为:1%;③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所以其水溶液PH大于7,故答案为:中和后生成的醋酸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25.2023年12月杭州多日被雾霾笼罩,有报道称雾霾颗粒中汽车尾气占20%以上.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x、CO、燃烧源超细颗粒()等有害物质.目前,已研究出了多种消除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Ⅰ.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已知:N2(g)+O2(g)═2NO(g)△H=+•mol﹣12C(s)+O2(g)═2CO(g)△H=﹣•mol﹣1C(s)+O2(g)═CO2(g)△H=﹣•mol﹣1(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4NO2+O2+2H2O═4HNO3.(2)尾气转化的反应之一:2NO(g)+2CO(g)═N2(g)+2CO2(g)△H=﹣mol.(3)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kJ•mol﹣1、497kJ•mol﹣1,则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kJ•mol﹣1.(4)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如图1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2NO(g)+2CO(g)⇌2CO2(g)+N2(g)中NO的浓度[c(NO)]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图1中画出c(NO)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Ⅱ.还原法.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H.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浓度/mol•L﹣1时间/minNON2CO20001020304050(1)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保留两位小数).(2)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减小CO2的浓度.(3)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该反应的△H<0(填“>”、“=”或“<”).Ⅲ.变废为宝.(1)CO可用于合成CH3OH,反应方程式为: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