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饮食民俗民俗学教案_第1页
第三讲饮食民俗民俗学教案_第2页
第三讲饮食民俗民俗学教案_第3页
第三讲饮食民俗民俗学教案_第4页
第三讲饮食民俗民俗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第三讲饮食民俗一、饮食民俗概述不行缺少的物质力气。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在长期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民俗,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饮食及其民俗也成了重要的旅游资源。〔一〕饮食民俗的形成之一。我国饮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假设探寻其成因,则源于以下四个方面:1、经济缘由。饮食民俗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其孕育和变异无疑会受到社会生产力进展程度和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根底,便会产生相应的膳食构造和肴馔〔饭食〕风格。而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又为各地饮食民俗多样性供给了物质根底。农副产品是人类食物中最重要的物质来源,在自然条件和社会西部以牧业经济为主;北方农区以面粉、杂粮为主食,南方农区以稻米为主食,茶和酒为主要饮料。2、自然条件的缘由。自然地理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展的物质条件,饮食民俗对自然条件有很强的选地域及气候等条件的不同,食性和食趣也不一样,如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口味嗜好分别。东南待客重水鲜,西北迎宾多羊馔,均与就地“取食”的生存习性相全都。这种饮食民俗的地域差异,正是各种民间风味和各种菜系形成的重要缘由。3、民族缘由。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人4、宗教信仰的缘由。着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教义和戒律对教徒的约束力很大,因此,这类约束民俗一旦形成就很难转变。追溯历史,人类饮食民俗文化的形成经受了生食、熟食和烹饪三个阶段。指原始人采集到任何果实以及抓到任何动物及鱼类等,均不用火烤,稍加处理就直接食用。如今,在很多地方还有古老的生食习俗的“遗留也是古老食俗的一种变异传承。〔炒食〕两类。当火制造之后,首先消灭的是烤制食品,渐渐地生食习俗也就被取而鸡,掏干内脏,后用泥封好埋人地下,再在地面上烧烤起来,到时挖出,呈现在面前的就是喷香的烤鸡了。时间后破竹取食。从而也就有了主食和副食的划分。稻米、小麦、玉米、高粱、小米等成了人类社会的主要食物;蔬菜、禽蛋、肉类成了副食。各种主食与副食的不同配制,形成了不同的风昧和民族特色食品。饮料在饮食习俗中也占有不行无视的地位。饮料一般有茶、酒和奶。其中以茶和酒为主。〔二〕饮食构造和类型是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主食、菜肴和饮料的配制方式。饮食构造,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其饮食构造往往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一个地区的经济进展、生产方式有关。从这一点来说,饮食构造是带有地区和民族特色的。在我国,粮食作物是作为主食的重要原料的。不过,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粮食作物差异较大。南方和局部北方种植稻米的地区,以米饭为主食;而秦岭——淮河以北宽阔地区及局部南方山地是种植小麦的地区,则以面食为主食;还有些地方种植青稞、玉米、高粱、谷物等作物,日常生活就以杂粮为主食。总之,不同地方的饮食构造取决于当地的生产方式。,是饮食构造的重要组成局部。菜是蔬菜的总称;肴是煮熟的鱼肉。菜肴即指饮食构造中的素菜和荤菜。素菜是寻常吃米饭或面食时的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能进入寻常的饮食构造。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进展,荤莱在一般老百姓家中已是常见之食品了。在日常生活中,用来配制菜肴的原料有蔬菜、鱼肉、禽蛋、调味品四类。这四类原料不同的搭配和烹制,产生了我国风格各异的烹调艺术,形成了不同的菜系。每种菜系都有格外知名的菜肴。饮料,常常作为饮食构造的补充,在生活中也不行或缺。饮料有酒、茶、奶等,其中又以酒和茶为主。总之,饮食构造和类型的形成,受到客观生活水平的制约。主食、菜肴和饮料的配制,也因地、因民地而不尽一样,这样就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饮食习俗。〔三〕饮食的惯制成了肯定的惯制,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日常生活需要的饮食惯制。以汉族为例,南方多一日三餐,早餐多喝粥,外加包子、馒头、油条等。午餐、晚餐吃大米饭,副食主要为蔬菜、荤菜和饮料等。北方有些地方在农闲季节有一日两餐之习俗。而在农二来有利于生活。2、岁季节日的饮食惯制。在中国众多的节日中。饮食方面也是有所区分的,并且还带有深厚的地方性与民族特色。如饺子、年糕、腊八粥、元宵〔汤圆、粽子、月饼、重阳糕、糌粑〔青稞麦炒熟后磨成的面。吃、馕〔一种烤制成的面饼,、哈萨克等民族当作主食、手把肉、抓饭、酥油茶、乌饭等。这些食品主要供给相应的节日与不同的民族食用。3、礼仪饮食惯制。在人生的种种礼仪中,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相应的饮食习俗惯制。如过生日,少不了生日蛋糕;老年人庆寿,离不开长寿面;婚礼上婚夫妇要饮交杯酒要吃同心莲;葬礼上,有的地方要吃“豆腐如初一、十五满盛一碗白米饭,供奉以后再倒进饭盆里由家人享用;节日中油炸食品先供奉一番,然后家人再食用;还有过端午节时饮用雄黄酒;还有的地方在正月初二上坟,作为祭牲的鸡在上完坟后,把它与萝卜混煮食用等等。除上述几点外,中国饮食民俗还有出于医食疗法的健身风味饮食,如酒酿蛋、红枣枸子酒、莲子粥等。二、中国汉族饮食民俗〔一〕八大菜系八大菜系是指鲁菜、川菜、浙菜、苏菜、徽菜、粤菜、湘菜、闽菜的总称。1脆、嫩著称。特别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剂。胶东菜擅长爆、炸、扒、蒸,以鲜为主,偏重清淡。名菜有九转大春秋战国时,鲁地就以治馔著名,历经汉唐,成为“北菜”主角。宋代所谓“北食”,主要即指鲁菜。元明清均为御膳支柱。现代仿膳仍保存鲁莱特色。2川菜是四川菜的总称。以小煎、小炒、干烧、干煸见长,又以味多、味广、味厚著称。且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誉。调味多用三椒〔辣椒、胡椒、花椒〕煮牛肉、清蒸江团、于偏鱿鱼丝、宫爆鸡丁、麻婆豆腐、怪味鸡块等。相传在汉魏六朝川菜即具特色,有一千多年历史。3浙菜是浙江菜的总称。以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菜为代表。杭州菜以爆、炒、烩、炸为主,工艺精细,清鲜爽脆;宁波菜以“鲜咸合一”,蒸、烤、炖制海鲜见长,讲究嫩、软、滑;绍兴菜擅长烹饪莼菜汤〔在水面,茎上和叶的反面有黏液,花暗红色,嫩叶可以吃、油焖春笋等。浙菜有两千年历史,南宋时在“南食”中居主要地位,明、清时大为进展。4、苏菜苏菜是江苏菜的总称。擅长炖、焖、蒸、烧、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味。主要以南京、扬州、苏州三种地方菜组成。南京菜口味和醇,玲珑细巧;扬白汁鲞〔剖开晾干的鱼〕菜、黄泥煨鸡、清炖鸡孚、盐水鸭、金香饼、鸡汤煮干丝、肉酿生麸、凤尾虾、三套鸭等,早在二千多年前,吴人即善制炙鱼、蒸鱼和鱼片。一千多年前,鸭已为金陵美食。唐宋时,苏菜与浙菜同为“南食”两大台柱。5、徽菜徽菜是安徽菜的总称。以皖南、沿江、沿淮三种地方风味构成。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特点是各地,为安徽传统风味。名菜有无为熏鸭、毛峰熏鲥鱼、清蒸鹰龟、奶汁肥王鱼、蜂窝豆腐等。嫩、爽、滑。擅长爆、炒。菜以烹制海鲜见长,更以汤菜最具特色。刀工精细,口味纯洁。潮州菜最大特点是留意海鲜、留意生猛海鲜。潮州菜留意刀工,拼砌整齐美观。在讲究色、味、香的同时,还有意在造型上追求赏心悦目。潮州菜还较讲究调料,各样菜肴上席时,必配上酱碟佐食。东江菜下油重,味偏重,朴实大方,有乡土味。煎、炸、烧、烩,均属精湛。名菜有豹狸烩三蛇、片皮乳猪、冻肉、东江盐鸡、满坛香、鼎湖上素、后西餐涌人,更是推动了粤菜进展。今名播中外,有“吃在广州”之说。7湘菜是湖南菜的总称。以湘江、洞庭湖区、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手法以熏、蒸、干炒为主用炖、烧、腊等法。芡大油厚,咸辣香软。湘西菜,擅长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重咸香酸辣,常以柴炭烹制,有深厚乡土味。名菜有腊味合蒸、吉首酸肉、荷包肚、宝塔香腰、麻辣子鸡、炒腊野鸭条、红烧全狗、东安鸡等。8闽菜是福建菜的总称。以福州、漳州、厦门、泉州等地方菜为主组成。烹调方法以清汤、干炸、爆炒为主,调味常用红糟,味口偏重甜酸。名菜有佛跳墙、闽生果、七星丸、桔烧巴、太极明虾、烧生糟鸭、高丽海蚌、梅开二度、白炒鲜竹蛏、菊花鲈鱼球、干炸三肝花卷、淡糟炒鲜竹、桔汁加吉鱼、雪花鸡等。9吉菜是吉林菜的总称。吉菜不仅在省内外处处飘香,而且把香味吹向了全国,被一些人士誉为八但却讲究刀工、勺工,精工细做,擅长熘、爆、烧、烤、扒、炖、酱、拔丝,并且留意复合技法和吸取其它菜系烹饪技法,留意“色、香、味、型、器”之和谐。同时,吉菜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菜点,满足消费需求并引导消费;吉菜选料格外广泛精细,格外留意地方特产原料的使用,在众多的吉菜菜谱中,有很多运用当地的山珍野味制作的菜肴,而且在制作野味菜方面有很多独到这处,积存了丰富的阅历;吉菜格外讲究火候,擅长使用烧、炖、扒、靠、熘、拔丝、酱等烹调方法。一些菜肴的烹制做到了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烂而不柴,或外脆内嫩、外酥内烂等特征,火候的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醇厚香浓是吉菜风味的主要特征,也是吉菜特色的核心。在众多的吉林菜中,浑厚鲜咸味、香辣味、五香味、甜咸味、甜酸味、茄汁味、酸辣味、甜香味等口味香浓的菜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饮食市场上售卖的品种和个数上占的比例更大。人们吃吉菜,往往就是炖菜也是满满一大碗。而且吉菜的传统品种制作时一般很少装饰雕琢,给人以朴实的美感。用吉林人的话说:这是咱老百姓自己的菜,实实在在。皮“、“炒肉渍菜粉“、“猪肉烩酸菜“、“小鸡炖蘑菇“、“鲶鱼炖茄子“,这些菜深受省内外食客的宠爱,经久不衰。已经被纳入吉林省中长期科研打算之中。〔二〕茶俗了我国特有的饮茶习俗。1、中国茶文化概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之所以成为文化,时由于:首先在于中国茶本身是一种素雅之物,圣洁之物。香茗、玉茗、绿色王后等别名雅号,它真是当之无愧。其次,茶之所以成为文化,又在于饮茶是一种韵事,一种雅行。学贯中西的文化名人林语堂认为饮茶是一促使茶馆进入人们的生活,相当于西方一般人常去咖啡馆。人们或者在家里饮茶,或者去茶馆饮茶;有自斟自饮的,也有与人共饮的;开会的时候喝茶,解决纠纷的时候也喝;早餐之前喝,午夜也喝,只要有一只茶壶,“„„估摸着壶里的叶正渐渐伸展着,就浅浅地斟了一半盏--一见那茶色么,只得袭用前人拈出的‘宛如荷’几个字来形容;也心领了紫陶那么执重;再呷一呷,又感到润喉而且清腑,不同于祁红那样一落肚就暖了个周到随后,又细细呷了一呷,这才由心缝里渐渐渗出那么一种清醇微妙的感觉来——哪怕你是刚从万丈红尘里腾挪出半侧身子,心里头正窝着以上这文化界两代人的深切体验,把饮茶的深层文化品析得淋漓尽致。这哪里在饮茶,清楚是在品尝人生的甘芳,历史文化的醇酒。由茶而带来的很多风流佳话,更增浓了茶的文化内涵。李白游湖北当阳玉泉山,赞形如手掌的仙人掌茶:“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实行润肌骨66〔品茶能手。刘禹锡在西山寺作客,从山僧采茶、炒茶、烹茶、品茶、咏成“斯须炒成满室香”的名句。范仲淹颂武夷儿仙茶的贵重使“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嗓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并有“众人之浊我独清,于日之醉我320120600文化与酒文化之会心的。2、茶的名称与别称。的神农氏,便断定是一种止渴、提神的叶。此的制造再制造,改进再改进,使得此一深具民族性的饮料,能流传千古而为世人所饮用。茶名考:茶在作物学上是特用作物为嗜好品类,在植物学上是种子植物,为常绿灌木。称谓及意义不同,为便于考察,列举如下:意即茶分早茶与晚茶,晚茶为“茗”这种记载,据史学家的意见,认为是最牢靠的记录,也是较合理的说法。的知名代用语。茶的代用饮料,不一而是。颜师古《匡谬正俗·改写为“茶”了。·孙樵的《与焦刑部书》中。该书有一段记载·常伯熊的《烹茶账中·张华所著的《博物志··友,谓茶也。姚合品茗诗:竹裹延清友,迎风坐夕阳。馀〔余〕·3、茶的品饮艺术以茶为对象的出神入化的品饮活动,是物质享受和精神愉悦高度统一的生活艺术。从唐末开头,我们古人苏东坡的“从来佳茗似佳人”之句,典型地代表了唐宋及以后文人墨客,将品茗作为精神享受的明显倾向。一般说来,中国的品茶艺术,包含对茶叶、茶具、茶汤的赏识,茶味的品评沉醉,以及对茶境茶俗的追焦、烟、酸、霉等异味,则不宜选用。〔明·41茶、广东工夫茶以及四川盖碗茶的品饮之中。80乌龙茶的冲泡品饮另具一格,讲究“高冲、低斟、刮沫、淋盖,烫罐、热杯、澄清、滤尽”等艺术。即先提起开水壶,将茶壶、茶杯一一烫过。然后在小茶壶内放入半壶以上茶叶,冲入滚沸的开水至壶口,并用壶盖刮去表层白沫,当即加盖保香。再用开水遍淋壶外,以加热保温。略等片刻后,按“低、快、匀、尽”四字诀盏实行一二三四、四三二一的方式巡回倒茶,人称“关公巡城看色闻香;然后才举杯轻啜,让第一口茶场在嘴中盘旋,以舌品尝;一旦茶汤入喉,口中“啧啧”作响,又辨其回味,品其神韵。〔效劳生〕四川的盖碗茶以其茶具的独特,冲茶技艺的超群,以及茶馆的别有风味,而独立于茶饮之林。盖碗茶的茶补充阅读资料中国茶叶的分类及名茶的龙井,安徽黄山的毛峰,湖南洞庭湖君山的银针,江西庐山的云雾茶,四川蒙山的蒙顶茶,安徽太平县猴坑的猴魁等;2、发酵的是红茶。红茶名品有安徽祁门红茶、云南凤庆红茶等;3补充阅读资料中国茶叶的分类及名茶的龙井,安徽黄山的毛峰,湖南洞庭湖君山的银针,江西庐山的云雾茶,四川蒙山的蒙顶茶,安徽太平县猴坑的猴魁等;2、发酵的是红茶。红茶名品有安徽祁门红茶、云南凤庆红茶等;3、半发酵的是乌龙茶。乌龙茶的珍品有福建的武夷岩茶、铁现音、大红袍、武夷水仙、佛手等。资料来源.l版。70一71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三〕酒俗1、酒的渊源 格外精辟的总括“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日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古义为造酒〕字外形的罐子,即为有力的佐证。道出了粮食果品郁积,久蓄则变味成酒的事实,从而破除了酿酒的奇特颜色。干仪狄的夏禹时代。现在学术界比较接近的看法是:仪狄可能夏禹时代的一个酿酒高手;人们把酒的制造权归在他的名下,或许是基于一种名人崇拜、名人效应的传统心态。阳县的杜康矾、杜康河,宣称是杜康酿酒处;河南伊川县皇得地村的上皇古泉,宣称是杜康汲水酿酒之泉。320019902023兴酒,有“斤酒当九鸡”的闽西沉缸酒,有“夜倾闽酒赤如丹”的福建老酒,有号称“珍浆”的即墨老酒;名有芳香型山西汾酒、河南宝丰酒、陕西西凤酒,有米香型桂林三花酒、全州湘山酒。至于国外盛产的葡萄酒,我国酿造也已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其中的张裕葡萄酒、长城葡萄酒、长白山葡萄酒与通化葡萄酒,均享誉海内外。2、酒文化文化。3、饮酒的礼俗中国饮酒,自古格外讲究礼仪,并传为美谈。早在先秦·乡饮酒义》就规定拜迎,宾于庠门之外人,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乡饮酒义》更进一步。明朝是酒文化“自觉的时代”,先有〔与〕会客不投三也,肴核杂陈的推断以及酒器的讲究等等。以下通行的酒人礼数:一是未饮先酹酒。酹〔泪,指洒酒于地。在拜神祭祖祭山川江河时,必需仪态恭肃,手擎酒杯,默念祷这一习俗也适用于寻常饮酒,苏武词“一搏还酹江月〔;苗族饮酒前通常由座中长者用手指沾酒,向天地弹洒,然后才就座欢饮。二是饮中应干杯。即端杯敬酒,讲究“先干为敬”,受敬者也要以同样方式回报,否则罚酒。这一习俗由稍饮表示敬意。另外,为客人斟酒应从长者开头;承受仆人敬酒要双手扶杯;承受长者斟酒更应一边扶林,一边微微欠身;与人碰杯时留意比对方酒杯端得低些,以示敬重。〕等;赌赛今包括投壶、射箭、掷骰、豁拳、猜枚等;文字令包括嵌字乐等方式限定时刻,到时不能接今,则按例罚酒。4、酒德饮,沉溺声色,从饮酒的文化涵义转向了单纯的生理刺激,并成了社会污染之源,真是可恶而且可悲。中国儒家经典历来提倡酒德,劝人戒酒或节饮·小雅·批判“目既醉止,威仪沙沙;是曰既醉,不知其秩”〔一到喝醉了,就仪态失度,轻薄张狂,连一般的礼节也忘了。此外宋代吴淑撰《酒赋》苏辙撰《既醉备五福论说,中国传统主见让酒回归到文化的本位,讲求以下的酒德:一是量力而饮。即饮酒不在多少,贵在适量。要正确估量自己的饮酒力量,不作力不从心之饮。过量饮酒或嗜酒成癖,都将导致严峻后果二是抑制有度。即饮酒要留意自我抑制,格外酒量最好只喝到六七分,至多不得超过八分,这样才饮酒而才以愚,何患之有也?”就是力戒贪杯与逞才。明代莫云卿在《酗酒戒》中也论及:与友人饮,以“唇齿间沉〔杯倒扣,以示决不再饮。对那些以“酒逢知己干杯少”为由劝其再饮者则认为“非良友也”,这也是节饮的典范。相反,信陵君“与来宾为长夜饮,„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41岁。而晏婴谏齐景公抑制饮酒,山涛酒量极宏却每饮不过八斗,都始终奉为佳话。三是饮酒不能强劝。清代阮葵生所著《茶余客话》引陈畿亭的话说:“饮宴假设劝人醉,苟非不仁,即是客气,不然,亦俗也。君子饮酒,率真量情;文士儒雅,概有斯致。夫唯市井仆役,以通为敬重,以虐为大方,“人生难得几回醉”呀,完全是把沉溺当豪爽,把邪恶当好玩。其实人们酒量各异,对酒的承受力不一;强人饮酒,不仅是败坏这一赏心乐事,而且简洁出事,甚至丧命。因此,作为仆人在招待客人时,既要热忱,又要恳切;既要吵闹,又要理智。切勿强人所难,执意劝饮。还是主随客便,自饮自斟。中国名酒1、白酒白酒以各种含淀粉或糖分的原料、辅料、酒曲、酒母、水等,经过糖化发酵后,用蒸馏法制成的“40-60香型白酒,尤其是名酒,由于酿酒原料、生产工艺、设备等条件的不同,形成不同香型和风味特点。,又称茅香型,在白酒中酱香型酒为数很少,除贵州茅台酒为代表外,四川古蔺郎酒、湖南常德武陵酒,也属此香型。其特点: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甚至于盛过酒的空杯仍留有香气。窖香型,又名浓香型,以沪州老窖特曲为代表。该香型比较适合全国宽阔消费者口味,因此在白酒中所占洋河大曲、双沟大曲、宋河粮液、沱牌曲酒也属此香型。,以汾酒为代表,比较适合北方消费者的需要。其特点:芳香纯粹,口味协调,微甜绵长,余味爽净。还有特制黄鹤楼酒、宝丰酒也属此香型。米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其特点:蜜香清雅纯和,入口柔绵,落日爽冽,回味怡畅。西西凤酒。名酒17粮液、古井贡酒、董酒、全兴大曲、剑南春、洋河大曲、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酒、郎酒、武陵酒、宝丰酒、宋河粮液、沱牌曲酒。贵州茅台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的贵州省茅台酒厂。茅台产名酒,跟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赤水河水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并被评为世界其次名1952酒”之誉。19151952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自19522、黄酒16-18最为著名。1952-1984绍兴酒产于浙江省绍兴酿酒总厂。亦名越酒、绍兴老酒、山阴甜酒。本品酿造历史悠久,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酒黄酒中的最贵重者,其制作历史有2400余年。本品以糯米为原料,使用鉴湖的水,酒色黄1952被评为国家名酒。3、葡萄酒分类葡萄酒有以下三种分类方法:按加工方法,分为酿造葡萄酒〔又称原汁葡萄酒,或静止葡萄酒、加香葡〔0.5%-1.2%,有极微弱甜味、半甜葡萄酒〔1.2%-5%,口感较甜〕和甜葡萄酒>5%,口感很甜;按色泽,分为红葡萄酒、玫瑰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名酒中国红葡萄酒、北京特制白兰地,长城干白葡萄酒,河南民权白葡萄酒,天津半干白葡萄酒。19151952-1984地,连续获得国家名酒称号。4,啤酒外国商人在中国的青岛、哈尔滨、沈阳、上海等地设厂酿造。19041915起东北三省啤酒厂、双合盛五星啤酒汽水厂。分类啤酒有如下三种分类方法:依据是否杀菌,可分为鲜啤酒〔生啤酒〕和熟啤酒;依据麦汁浓度、酒精含量〔质量〕不同,可分为低浓度啤酒7-8d2%、中浓度啤酒11-123.1%-3.8%〕和高浓度啤酒度,4.9%-5.6%〕三种;依据颜色深浅,可分为黄啤酒〔淡色啤酒或浅色啤酒〕和黑啤酒〔浓色啤酒或绿色啤酒。名酒1963-198413酒。青岛啤酒,产于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啤酒厂。该厂前身为1903年始建的美德啤酒公司。青岛啤酒以浙江、酒液呈淡黄色,清亮透亮,有光泽,二氧化碳气充分,泡沫洁白、细腻、厚实、长久、挂杯,有显著的啤酒花香和麦芽芳香,口感严峻清爽,余味纯洁,略带啤酒花特有的苦味,令人感到开心。属中浓度淡色熟啤酒,原123.5%〔质量。19625、配制酒酒,如竹叶青等。1963-1984补充阅读资料中国名酒知多少中国名酒共18种:茅台酒、汾酒、五粮液酒、古井贡酒、洋河大曲酒、剑南春酒、中国红葡萄酒、烟岛啤酒、烟台红葡萄酒、沉缸酒。l,52-53补充阅读资料中国名酒知多少中国名酒共18种:茅台酒、汾酒、五粮液酒、古井贡酒、洋河大曲酒、剑南春酒、中国红葡萄酒、烟岛啤酒、烟台红葡萄酒、沉缸酒。l,52-531988。三、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民俗1、东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满族满族人喜吃小米、黄米干饭与黄米饽饽〔豆包〔饺子手扒肉。风味食品有白煮猪肉、炙猪肉及糕点“萨其玛”等。朝鲜族人以大米、小米为主食,喜食干饭、打糕〔年糕、冷面。嗜酸辣,每日不离大酱和清酱,爱吃狗肉、猪肉、泡菜、咸菜,不吃羊肉和肥猪肉及河鱼、花椒、带甜味的莱,爱喝烧酒、饮花茶。,拌以食盐、姜葱生食,冬天仍生食冻鱼;有将鱼肉串在烧杈上,放在火上熏烤,抹以食盐烤食;有将鱼加工成鱼条子、鱼披子等鱼干贮存起来,平日食用;有将鱼肉加工成“鱼毛”〔鱼松〕食用。尤以大马哈鱼加工成的鳇鱼骨、鳇鱼筋为贵重。兽内除烧、烤、煮食外,也有加工成肉干食用的。一般嗜烟、酒。鄂伦春人以兽肉为主食,主要是袍、鹿及野猪肉等。今有以粮为食或肉食、粮食掺半的。早上多吃肉粥,午间与晚上多吃烤肉与煮肉。喜生吃兽肝和腰子,在猎获狍、鹿等野兽后,即扒出肝和腰子,晾凉后生吃。另外还喜食肉干。在一个家庭公社〔乌力楞〕内有传食习惯,即在野外围绕一个火堆,把烤好的兽肉一个人吃一点,再传给另一个人。今在饮酒时仍有此习。2、西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蒙古族以牛、羊肉和奶酪品为主食。喜吃烤肉、烧肉、手抓肉和酸奶疙瘩等。一般一农区以米面为主食,喜吃包子、饺子、蒙古馅饼和炒面等。回族以米面为主食,喜吃牛、羊肉和鸡、鸭、鹅、鱼、虾等。在宰杀牲畜前,要请阿訇念经。喜喝茶,不嗜烟、酒。有的地区喜吃油茶。哈萨克族的饮食哈萨克的主食主要是牛、羊、马肉,其次是用面粉制成的馕〔一种烤制的面饼、次为茯茶。茶中加奶称为奶茶;加少量酥油,更是香味扑鼻。百只限三下。吃“抓饭”时,预先还须的指甲。喝汤用木勺。吃饭时,将“饭布”铺于炕上,然后一家人围坐就餐。3、西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壮族以大米、玉米、木薯、红薯为主食。木薯一般煮吃或加工成粉烘粑粑吃。年节则爱吃粽子糍粑〔把糯米蒸熟捣碎后做成的食品〕和米粉。壮族古俗不吃牛肉,至元朝才盛行食牛肉之风。至今在少数偏僻山区,仍存不食牛肉古俗。布依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辅之以小麦、荞麦、薯类等。喜食酸辣,饮水酒、吸叶子烟。节日常以糯米粑粑为主食。有的地方喜用顶罐煮饭,其味极香。侗族的饮食侗族以大米为主食。平坝地方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喜吃酸辣,吸叶子烟及饮酒。瑶族的饮食瑶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此外尚有木薯、芋头、马蹄、棕衣苞、棕心、芭蕉心、飞花菜等,即作粮、亦作菜。一日三餐,半年全吃干饭。寻常天亮前吃一顿,天黑后吃一顿,中午则以芭蕉叶包白族的饮食〔首席〔淡水螺的通称,一般较小〕酱、油鸡棕等食品,尤喜饮茶,常以烤茶待客。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德宏地区主要吃粳米,西双版纳一带爱吃糯米。肉类以猪肉为主,牛肉次之。喜油煎炸而食,不喜炒食;好食酸冷食物,善饮酒,甜米酒是男女老少宠爱的饮料。一般每日吃两餐,中午只吃早晨做好的少许米饭。吃饭时全家人席楼而坐,围一小篾桌。用碗筷,如吃糯米饭,则用手握成团而食。纳西族以小麦、大米、玉米为主食,山区另掺一些青棵、荞麦和洋芋。喜食酸辣。有的地区早午两餐吃粑粑、杂粮,晚上多吃米饭。有的地区受藏族影响,爱喝酥油茶,以青稞、大麦和荞子为主食。吃饭时用木制餐具。吃肉时由父亲掌勺平分,媳妇负责加添饭菜。一般宠爱饮酒,吸草烟。羌族以大米、青棵、洋芋和荞子为主食,辅以小麦和玉米。青棵和小麦的吃法主要是做苗族的饮食苗族大多是一日三餐,也有吃四餐的,早餐与晌午餐〔11〕以杂粮〔玉米、红薯等〕常食用野菜。苗家宠爱川盐,宠爱烧酒〔玉米酒、米酒和糯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