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毛概 专题一_第1页
李生-毛概 专题一_第2页
李生-毛概 专题一_第3页
李生-毛概 专题一_第4页
李生-毛概 专题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政教研室李生模块一

毛泽东思想及社会主义探索阶段理论

第一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大理论成果

教学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和精髓

1、能说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2、能说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3、能说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4、能说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知识目标1、能培养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认可;2、能培养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烈拥护的政治意识;3、能自觉形成并始终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拥护国家统一结合起来。1、能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能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教学目标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主要内容一、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一、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俄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四)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道路选择的多样性(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两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包括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阶段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第三阶段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第一阶段: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托马斯·康帕内拉让·梅叶第二阶段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马布利摩莱里欧文的社会主义实验第三阶段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总体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是历史上进步的思想体系,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首先,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变化。其次,空想社会主义有其历史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处在上升时期,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矛盾才刚刚暴露,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时,所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成了主观臆断的幻想。

总之,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之前,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的理论来源。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科学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2、第二次飞跃: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1848年2月,马恩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的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上马克思介绍21岁

64岁

43岁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城。他的父亲是犹太人的律师,这对于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能影响很大。在马克思的家里,有较为富裕的条件和充满文化气氛的环境。他的母亲是荷兰人,贤淑善良,对马克思父亲的工作帮助很大。这个家庭充满了和谐、幸福、欢乐。马克思很幸运。他有一位美丽贤慧的妻子,一个志趣相投、见解深刻又慷慨富有的朋友,一个忠实而不讲价钱的保姆;他精通法文和英文,能用英文写评论在美国报刊上发表,能用俄文看书。小时候学过拉丁文、希腊文、酷爱数学、历史和文学,喜欢莎士比亚、荷马和雪莱的作品,接触过蒙旦、狄德罗、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高中毕业时立志献身于效力全人类的事业。年青时一度爱写诗。17岁时上大学攻读法学。后来认为哲学是统领一切的学问,转而钻研哲学。他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学说体系,又一个个地推翻,以便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23岁时完成了博士论文,论述了希腊哲学家德漠克里特和伊壁鸩鲁的哲学,提出了哲学家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的思想。大学毕业后参与创办一份自由派报纸。25岁时,开始广泛注意社会经济力量的作用,考察了国家在历史上的作用。26岁时认识到工人阶级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奠定了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础。27岁时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阐明了革命的无产阶级世界观。29岁时创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发表了震撼世界的《共产党宣言》。自此到临终,一直领导工人运动。曾建立第一工人国际。32岁时开始写《资本论》。为完成该书,读了1500本书,并作出批判性摘要,他尽可能读原著。此时开始深入探讨资本主义的经济问题,钻研经济学与数学。49岁时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53岁时提出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和在夺权后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据说,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每天从上午9点一直工作到下午8点左右,回到家里还要整理阅读材料所记录的笔记,一般情况,他都是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曾对别人说,我为了工人争得每日8小时的工作时间,我自己就得工作16小时。据有人统计,在世界一流的伦敦博物馆所藏图书中,马克思阅读过的书籍有1500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00余本!据说,他每天固定坐在一个位置,以致座位的下面的地板都被他磨出了脚印。后来阅览室整修把地填平,脚印也没有了。那个座位号码为07,桌旁木板上的字码是AA.G。他与恩格斯还写了500多篇文章,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特别是东方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写了不少论述中国的文章,揭露英国对中国的殖民政策,谴责沙皇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占,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传世情书--马克思致燕妮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和你交谈,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我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我却极有用.....你好像真的在我的面前,我衷心珍爱你,自顶至踵地吻你,跪倒在你的眼前,叹息着说:“我爱你,夫人!”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甚至宝塔在近处也显得不那么高,而日常生活琐事若接触密了就会过度地胀大。热情也是如此。日常的习惯由于亲近会完全吸引住一个人而表现为热情。只要它的直接对象在视野中消失,它也就不再存在。深挚的热情同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就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像巨人一样的面目。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你会微笑,我的亲爱的,你会问。为什么我突然这样滔滔不绝?不过,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的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再见,我的亲爱的,千万次地吻你和孩子们

注:卡尔.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早已脍炙人口。这位写过《资本论》并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人也会写出如此缠绵。热烈而细腻的情书。经常在外奔波、流亡不能厮守在妻子身边的马克思总是再忙也忘不了用他的生花妙笔向燕妮表达他的爱情,这封情书是马克思在英国曼彻斯特与思格斯一同工作时写给燕妮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友谊的开端

1842年恩格斯曾在《莱茵报》编辑部拜访过马克思。两人在为《德法年鉴》撰稿期间开始通信。1844年8月底,恩格斯从英国返回德国途经巴黎,再次会见了马克思。这次会见奠定了两位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创造性合作的基础,也是他们毕生伟大友谊的开端。恩格斯的学识全是靠自学而成的!马克思恩格斯都是精通二十几种语言。马克思的更多才华在历史和哲学方面,而恩格斯的更多才华在自然科学和军事学方面!恩格斯在自然科学方面著有<<自然辩证法>>,在军事学方面,他能准确的预测战况!因此了解恩格斯的人都将其称为将军。马克思写的手稿几乎毫无例外地是由他译成英文的。这些文章多半都以马克思的名义发表,而恩格斯从来没有署过名。为了及时完成翻译或撰写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从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便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他完成了马克思的遗著<<资本论>>,并又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著作!使马克思主义更为完备!因此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更是全人类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革命理论1.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①创立理论的一大标志:1944年马恩合著《神圣家族》一书(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②马恩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1844年马克思创办《德法年鉴》杂志和完成③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宣言》全面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内容: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系统阐述,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影响:从此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革命理论,工人阶级的自发斗争已上升为自觉行动富有文采的《共产党宣言》节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第1段)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中间3段)2.《资本论》——马恩对政治经济学的杰出成果《资本论》的内容核心及影响——内容: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影响: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秘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三大组成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法(英)空想社会主义1881年11月2日,与马克思同甘苦、共患难的燕妮因病去世。当时马克思正患胸膜炎,医生不准他外出,结果,他连妻子的葬礼也未能参加。此后仅一年多,他最钟爱的长女小燕妮又被膀胱癌夺走了年轻生命。疾病的折磨和家破人亡的打击,把这位老人折腾得虚弱不堪。但这些都不能动摇他的坚强信念,不能阻止他“为人类工作”,直到在工作室坐椅上与世长辞。1883年3月14日,恩格斯下午两点半来看望马克思,见他正在炉旁的安乐椅上打盹。一两分钟后,恩格斯走进他的卧室,马克思已长眠不醒了。马克思的死毕竟是安详的、无痛苦的。马克思,这位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鞠躬尽瘁——革命导师的逝世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于伦敦。

10日,在威斯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27日,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洒在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恩格斯的最后岁月《共产党宣言》的乐章重新奏响随着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很多人认为将阶级斗争作为理解社会动力的传统理论方式,连同卡尔·马克思的其他理论,将一同被扔到历史的垃圾桶中,马克思主义研究一度被边缘化,在原苏联及其卫星国地区,他的塑像甚至被销毁。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热潮,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国际性大型学术会议的召开。1995年9月27日,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为了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在巴黎召开了首届国际马克思大会。此后,国际马克思大会每三年召开一次。1996年4月,“社会主义学者研讨会”在美国纽约召开。同年,来自世界各地的6000多名代表云集伦敦,参加“’96马克思主义大会”,前后共举行260多场报告会和讨论会。1998年5月,“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在巴黎召开,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人参加。法国《人道报》特别刊文指出:从纽约到东京,从圣保罗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响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令人惊讶

20世纪上叶,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马克思关于“幽灵”的警告和预言,关于生产高度社会化而资本高度私人垄断化的总病根的诊断,一下子变成了笼罩西方社会的恐怖现实。罗斯福新政表面上是采用了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让美国扭转了经济形势,实际上影响最深、最远、最有根本效应的干预对策,是学习了《资本论》把马克思的“高额累进所得税制”、“高额累进遗产税制”和“社会失业保障制”通过立法程序,变成了可运行的法律法规,缓解了社会矛盾。罗斯福新政在美国见效后,西欧国家纷纷效仿。正是这场规模空前的危机,让西方知识界认识到了马克思思想所蕴涵的力量和魅力。

马克思重受关注,也与他天才般的预见能力分不开。今天的西方世界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同于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但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确实是朝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揭示的方向发展,例如资本的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跨国公司、失业的增加、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等等,都似乎是在一一验证《共产党宣言》的预言,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惊。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

国内外许多教授指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结束资本主义命运的预言虽然显得过于乐观,但是马克思以消灭剥削和压迫为宗旨的人类解放思想仍然是人们今天探索替代资本主义社会模式、构建人类理想社会的最为宝贵的思想资源。”这也许是过了100多年后马克思才被西方人视为最伟大哲学家的根本缘由。毋庸讳言,在马克思逝世以后这120年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在其生产方式的框架内作了某些调节,使其内在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但是,这些矛盾绝对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们正被推向全世界,调节的手段越来越少,缓和的空间越来越小。、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3年1月22日发表的报告称,美国财富排行榜前10%与后20%的人之间的差距在拉大:1992年至1998年间,差距拉大9%,而l998年至2001年间拉大了70%。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决不如我们这里某些人所宣传的那样,是臻于至善的社会,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另据英国《卫报》2002年8月12日的文章称:“目前撼动美国大企业的种种丑闻不会使马克思感到惊讶。……的确,现代世界经济与他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的资本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相像。”这位文章的作者加雷思·斯特德曼·琼斯并不是共产主义者,但是他比我们这里那些散布美化资本主义的奇谈怪论的“共产党人”更能直面现实。

在资本主义的矛盾得到某些缓和的同时,社会主义在世界上一些地方却遇到了挫折,甚至是严重的挫折。于是,敌视社会主义的人就高兴起来了.但请你关注一下俄罗斯,乌克兰,捷克,波兰,匈牙利的近况就一目了然。面对这种情况,人们越来越不满现实,越来越怀念过去。据法新社2002年12月30日来自莫斯科的报道,在该日,也就是苏联建立

80周年纪念日那天公布的一项新的民意测验显示,

75%的俄罗斯人怀念苏联时代,对苏联解体表示遗憾。这不是也能够多少说明一些问题吗?风物长宜放眼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经过严重的挫折之后,将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从而变得更为成熟,发展得更加健康。列宁说过:对于运动,“不仅要从过去的观点来看,而且要从将来的观点来看,并且不是像'进化论者'那样庸俗地理解,只看到缓慢的变化,而是要辩证地理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有退潮也有来潮,有低潮也有高潮。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185周年、逝世

120周年的时候,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信这一点。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暴力的与和平的

★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地域

(1)西欧“多国同时胜利”说(马恩)

(2)一国或几个国家首先胜利论(列宁)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写道:“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仍将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俄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列宁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1917.11~1918.春)②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1918.夏~1921.春)③新经济政策时期

(1921.3~1924.1.21)

★探索所获得的思想成果a.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放在首位;c.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d.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经济方面: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发展战略方面: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发展为重点,实现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经济体制方面: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排斥市场机制,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2)政治方面: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与弊端:

(1)历史作用

推动过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有了提高;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2)苏联模式的弊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在经济上,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在政治上,过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和软弱无力的监督,使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形成一个特权阶层。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给世界各国送去了马克思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很大发展,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一批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的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1、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发展东欧八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亚洲六国:中国、越南、北朝鲜、蒙古、老挝、柬埔寨。拉美一国:古巴苏联

1989-1991年苏东局势发生激烈动荡,纷纷政权易手,执政多年的共产党下台。

1991年12月25日晚,飘扬70余年的苏联国旗落下,俄罗斯联邦国旗升起。2、苏东剧变引起的思考德国波兰★苏东剧变的惨重教训1.苏东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激化。

2.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马克思列宁主义

邓小平:“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1.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四)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道路选择的多样性(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世界经历约3000年;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世界经历约1000年;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世界经历约500年。

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如果从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算起只有90多年的时间,而在中国只有60多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构成状况的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显现出多样性的特点。(1)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3)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2)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请思考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2次历史性飞跃2个成果4个阶段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即毛泽东强调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从实践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从理论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从学科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地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时代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阶级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3.形成与发展过程萌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3.形成与发展过程基本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3.形成与发展过程成熟时期——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分析和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并及时吸取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继续发展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3.形成与发展过程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请思考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主要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几个阶段

1、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这是理论奠基阶段2、从十二大到十五大,这是理论创立和初步形成阶段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3、第三阶段:世纪之交,这是理论发展和深化阶段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新世纪新阶段,这是理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阶段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二)社会主义本质和总任务理论(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理论。(五)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

第一,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一脉相承。第二,与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根本宗旨一脉相承。第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一脉相承。第四,与马克思主义奋斗目标一脉相承。(2)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以及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进行科学的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和新的科学决策。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新的科学体系。(3)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即最新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是我党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晶。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

关系和精髓

主要内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四大理论成果,是几代中央领导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虽然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坚持了实事求是这一基本的原则,而且不断和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理论上不断创新,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同中国革命和配置的巨大实践亲昵相联的重大理论题目。四代向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作出了很大贡献。毛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邓小平研究了社会主义问题、江泽民研究了执政党建设问题、胡锦涛研究了科学发展问题。这些问题是相互联系的,但同时,每个新问题的提出都有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每个新观点、新思想的形成都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者是对后者的指导,后者在坚持和继承前者的基础上又对前者作出了重大发展。它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因为正是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而“邓”、“三”、“科”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们的“脉”,即共同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间又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实践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必将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主题。(一)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二)

邓小平研究了社会主义问题

(三)

江泽民研究了执政党建设问题

(四)胡锦涛研究了科学发展问题

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作为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有着各自产生的历史条件、各自的针对性、各自的理论侧重点以及各自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但从联系的角度来看,后来形成的理论则是在前面理论基础上的新发展。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也是后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立足于新的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的关系。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实践在深化,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深入研究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发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