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高考实用解题方法_第1页
第五讲:高考实用解题方法_第2页
第五讲:高考实用解题方法_第3页
第五讲:高考实用解题方法_第4页
第五讲:高考实用解题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范文仓第五讲★高考解题方法★一、选择题审题技巧(一)、选择题基本的审题思路

——审题干·看选项·找关联[典例]

(2014·全国新课标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例析】1.审题干:一是题干叙述了什么历史现象?二是试题的测试要求是什么?历史现象: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大学士的初衷是防止奸臣弄权乱政,结果导致了内阁首辅“操纵朝政”的现象。测试要求: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2.看选项:在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哪些符合明代的基本史实。A项不符合明代君主专制加强的时代特征。C项有违历史史实。A、C两项可排除掉。3.找关联:关联点是“防奸臣乱政”的措施导致内阁首辅“操纵朝政”的结果,其根源是什么?表明了什么?D项只是叙述了表面现象,没有揭示出问题的实质。B项才是问题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必然产物。

[答案]

B(二)、如何审选择题的题干

——抓限制词·提示词·关键词[典例]

(2014·课标Ⅰ)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例析】(1)限定词:主要指时间(朝代、世纪、年代)、空间(国家、地区)等条件限制。“清初实施海禁前”是此题的限制词。(2)提示词:主要指题干提供的重要背景、史实等方面的关键信息。“市井贸易”、“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各省流行”等是重要提示词。说明民间贸易中使用“外来货币”的现象普遍,外货流通广,数量大。(3)关键词:记载“表明当时”是关键词,即测试方向,求答的问题。

(4)思维流程:清初海禁前,民间贸易大量使用外币交易说明了什么问题?A项正确,正是由于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出超地位),才会有大量外币。B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项错误,“有外国货物”但并未达到冲击中国“自然经济”的地步,鸦片战争后才出现这种现象。D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冲击清朝统治的信息(三)、如何审选择题的选项——审史实正误·观点正误·题干关联[典例]

(2014·课标Ⅱ)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例析】除逆向型选择题外,史实错误、观点错误的选项多是错误选项,选项叙述与题干无关联的选项也多是错误选项。

1.史实正误:A项违背史实。《十二铜表法》虽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但仍是贵族主持制定的,说“贵族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是错误的。2.观点正误:B项观点是正确的,题干所述史实支持这一观点。C项观点带有片面性,不能仅从这一个事例中得出一种规律性的结论。D项观点错误,《十二铜铜表法》的制定是双方斗争与妥协的结果,不是“政治诉求”日趋一致。3.与题干关联度:无关联的选项往往是错误的,可直接排除。有关联的选项需进一步判断。

(四)、选择题最通用的方法1.首选方法——时段特征筛选法时段特征筛选法,指解题时首先使用题干所提供的时代限制条件来直接限制一些选项的做法。有些题目,可以利用历史时段特征直接确定正确选项,得出答案。有些题目可以筛选出一些相对符合时代特征的选项做进一步辨析,从而利于最终确定答案。【典例】

(2014·大纲卷)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

【方法应用】时间是“晚清”,指鸦片战争至清朝灭亡这一时段。D项“20世纪20年代”清朝已亡,不再属于“晚清”范畴,直接排除掉。题干反映的是清政府(正式推行)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现象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无疑是在“19世纪90年代”,C项为正确选项。2.常用方法——排除法排除法是各科解答选择题的通用方法。它可以做为一种基本的审题方法,从排除的思维去掉错的选项,剩下的即为答案。亦可做为一种验证方法,反证一下得出的答案是否正确,以确保做到万无一失。最常用的方法是先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集中思考难辨的选项。特别在有两个选项表述都似是而非,不好确定正确的时,可用排除的方法将表述不准确的选项排除掉。[典例]

(2014·广东文综)《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方法应用】

第1步:首先排除最明显错误的选项。B项,“孔子权威地位动摇”明显错误,新文化运动时孔子才受到较大冲击,明清之际虽有李贽抨击孔子权威,但被认为是叛经离道。C项错误也比较明显,从《红楼梦》中的情节看,“最要紧的”是背熟“四书”,赢得科举,而不是弃儒从商。第2步:排除易混易错的选项。D选项中,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是错的。《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反映的是清代生活,不是宋代生活。第3步:确定答案项。A选项正确。自宋代以来,理学在中国思想界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直至近代西学的传入。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故备受重视。3.最可靠方法——史实支撑法史实支撑法是指辨析选项和得出答案的过程中,把史实是否正确作为基本标准。一般来说,史实表述错误的选项往往是错误选项(逆向型选择题除外),正确的选项必须对史实的表述准确无误。只有史实正确经得起推敲的答案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2013·山东)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

【方法应用】

(1)题干提供的史实条件: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的新生事物;②中国认为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③苏联有过类似的尝试;④苏联认为“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2)选项分析:“人民公社”出现于1958年,符合第①项条件;当时中国人的认识与第②项一致;③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类似的尝试;④人民公社造成了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等问题。(五)、选择题常见题型专练【文字材料型】1.(2014·全国)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2014·广东)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图片材料】3.(2014·全国Ⅱ)下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A.冷战结束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D.欧盟扩大4.(2014·北京)下图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

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

【地图形势图】5.(2014·天津)下列四幅地图所反映的国际局势,与联合国大会决议相关的是()

【数据图型】6.(2012·福建)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广人稀B.自然灾害频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7.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8.阅读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造成该表所反映趋势的根本原因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被打开B.鸦片走私泛滥,抽走大量资金C.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D.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9.(2014·安徽)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B.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漫画型】10.2010年1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如下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日本、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三极B.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C.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被打破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

[组合型]11.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周朝)800年的统治中,影响之深远,常使历史学家难于区分,究竟某些特色是周朝的还是中国人的性格?”产生这一疑惑的原因是①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②宗法制使中国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力长期受到压制③分封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虽被取消,但其影响贯穿中国古代④分封制有利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程度型】12.在我国“四大名锦”中,蜀锦历史最悠久,古人形容蜀锦是“其价如金”。但蜀锦制作的某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就已失传。这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失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利润小,学习这些工艺的人少

B.原材料供应出现匮乏的局面C.工艺难度大,学艺周期长D.“工官”制度造成的不利影响[逆向型]13.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本地停宿、储运的重要场所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概念型】14.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评价型】15.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因果型】16.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其为有关告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19世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其主要原因是()A.电话在中国普遍使用B.清朝统治被推翻

C.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D.电报的广泛使用【比较型】17.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民主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二.材料解析题(

一)、读——解答的基本点

读,就是把题目所给定的历史材料信息读懂,这是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基础和前提。读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如下几点:1.一道题目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粗读、略读、浏览题目的大体意思。其主要目的有三:①了解材料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②注意各段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③体会并归纳出材料系统表达的主题内容。第二遍,精读、细读。对材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仔细研读、分析,读透材料的本意、内涵,并挖掘其寓意,以便能正确地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尤其是涉及中国古代史的材料,由于多为文言文,更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而世界史的材料多为译文,有一些句子冗长、艰涩难懂,需要平心静气。故而,可以按照语文上划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主语、谓语、宾语,再找定语、状语、补语。第三遍,结合题目设问要求做重点阅读。这是最重要的关键一步,因为设问为材料的解析指明了方向。所以,阅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审读设问,明确设问要求,然后再带着问题回头进行重点阅读,从中获取解题的有效信息。2.注意阅读说明性的文字资料首先,阅读材料介绍(多在材料开头)和材料的出处(多在材料的结尾)以获取时间、人物、事件等信息要素。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能给出某种暗示和指引,其中可能隐含解题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例如:“习近平说,‘解决民生问题,重心在基层。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把民生问题解决在基层,进一步畅通为民办实事的民情反映渠道,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这里就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民生问题。因此,对于这些说明性文字,一定要高度重视。其次,从主题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的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话,当然要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次要的内容,两边所剩余的句子是重要的信息。另外,材料中括号里的说明性文字也往往能起到某种提示性作用。3.由表及里的理解材料读懂材料后,还要从表面深入到本质去理解材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全面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领会命题意图。特别是题目要求对材料中的人物、事件、现象、观点等作出分析、评判时,一定要注意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分析,还要注意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力求全面准确。例如,清政府称太平军为“发逆”“长毛”,称革命党人为“乱党”;蒋介石称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为“赤匪”“共匪”等。这都要求学生学会用阶级分析的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二)、找——解答的关键点1.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分析材料时,长材料要分成几段,分别归纳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短材料要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材料只有一句话,那就找出它的字词或短语,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剥皮”,就很容易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有效信息。2.找材料的出处假如从材料中无法找到解题的有效突破口,那就要注意研究该材料出自哪一历史文献,或者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也许会从中受到启发,从而顺利找到解题的有效突破口。例如:“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

从材料的出处我们很容易知道此材料出自胡适之口,表明了新文化的干将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错误认识。这样,问题的突破口就打开了。3.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备“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点,但一定与教材内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中的重要史实、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的具体章节的相似点。再深入地阅读材料,明确了解题方向,就能有的放矢地回答问题。4.找出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阅读材料,把设问放在材料中相互对照,找出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找出隐含在材料中的回答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然后通过合理的推测、判断,得出答案。这样从设问回到材料,再从材料到设问。(三)、答——解答的落脚点

1.第一问至关重要一般而言,一个材料解析题会有多个设问,而这些设问之间大都有内在关联性,往往答对了第一问,则为后面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所以,回答第一问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全面,要注意对材料做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形含义,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力求面、准确。2.遵循“论从史出”原则

结论的得出是材料信息的升华。通过现象深入本质。运用马列主义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分析具体材料信息,特别是对观点错误的材料,更要辨别、认识和分析其真伪,注意分析作者的阶级立场及其对历史事件的主观判断。3.注意设问分值

试题的设问分值与答案要点有关,如果某一设问3分,那么答案要点很可能是1个或者3个;如果某一设问4分,那么答案要点就可能是2个。因为命题者要考虑阅卷的实际难度。4.论点明确,简明扼要假如材料解析题每一设问只有1分或者2分的话,那么答题时,就要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即使分值稍高一点,需要深入分析,也不必像问答题那样展开论述。另外,答案组织要注意遣词准确,用语规范,不可混淆历史概念。例如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写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5.答案组织力求“四化”解答材料解析题时想得高分,答案组织必须准确、全面、简洁、明晰,行文规范,言简意赅。所以,答案要有层次性,努力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逻辑化。(四).从评卷案例感悟高考答题技巧⊙阅卷案例

(2014·课标全国文综Ⅰ卷)(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3.平型关大捷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阅卷现场·评分细则满分答题规则标准答案这样答得几分建议:增加国民政府抗战的内容。(4分)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4分)意义: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4分)增加国民政府抗战的内容,可以具体到某次会战(淞沪会战,或太原会战,或徐州会战等),或某次战役(如台儿庄战役等),也可以从宏观上概述国民政府正面抗战的情况,均给4分。“建议”与“理由”要形成因果关系,逻辑严密。结论与理由密切相关,是论证的基本。建议:增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内容。(4分)理由: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对最后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4分)意义: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增加该内容,可以反映出中国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4分)答出增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或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内容,均给4分。用全球史观角度看待历史现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建议:压缩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内容。(4分)理由: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国民党反共高潮或黑暗统治不是主流。(4分)意义: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国民党军且战且退,但一直顽强抵抗到抗战胜利。调整该内容,才符合抗日战争的史实。(4分)答出压缩国民党反共高潮的内容,减少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的内容等,也可得4分。抛弃传统史学的片面认识传统阶级斗争史观下,认为国民党的统治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消极的,但史实则不然。⊙阅卷案例2(2014·浙江文综)(26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嚄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已经去世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据《万历十五年》编写材料二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8分)(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9分)(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9分)标准答案这样答得几分政治形态①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②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5分)。政治形态:把“君主专制度进一步加强”答成“中央集权”(1分)或答成“皇帝专制”(2分)。把“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答成“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1分)或答成“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1分)或答成“内阁权力开始扩大”(2分)或答成“内阁权重”(3分)。原因:答成“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2分)或答成“太监权位变重”(1分)或答成“宦官权力日益增大”(1分)或答成“宦官专权”(1分)。原因: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3分)。新气象: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会馆频现,商帮势力强大。(6分)老政策:重农抑商(3分)新气象:仅答出“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或“蚕桑种植面积普遍扩大”(2分);把“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答为“玉米、番薯开始在国内种植”等相近内容(2分);把“资本主义萌芽”答为“手工业领域内、纺(丝)织业领域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或者答为“纺(丝)织业领域内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新型剥削关系”(2分)。仅答出“雇佣关系出现”(1分)。把“会馆频现”答为“各地出现商业会馆”“出现会馆”等(2分);把“商帮势力强大”答为“商帮出现”,或“出现晋商、徽商、闽商等商帮”(2分)。五个给分点出现任意1个给2分,出现2个给4分,出现3个给满分。老政策:答为“农为本,商为末”或者“实行农本政策”(3分);答为“实行海禁”不给分。内容: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5分)。政策: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4分)。内容: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这三点无侧重,答对其中任何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全部答对则给5分。其中,“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一句,如果只答葡萄牙占领中国领土,或者澳门被占领,为不完全表述(1分)。政策: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2分)。实行“海禁”政策(2分)。其中,“朝贡”“海禁”如描述正确,视同答对;如描述错误,不得分。【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了毒药,从容赴死。——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参考答案】(1)孟子:法制治国;权利不干预执法;法律与人伦冲突,维护人伦。(5分)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5分)(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的宝贵遗产。(3分)【2014年全国卷Ⅱ卷.40题】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原住白山墨水间的各民族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材料二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我国的东段边界,但直到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参考答案】(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2013年全国卷新课标Ⅱ卷.40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材料二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参考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2)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评析:西方近代文明弊端暴露;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传统文化的价值,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潮。【2012年全国卷新课标Ⅱ卷.40题】材料材料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答: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10分)答: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9分)答: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2014年天津卷12题.(19分)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律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重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分)【参考答案】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2分)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2分)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2分)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高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民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6分)【参考答案】: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2分)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2分)举措: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2分)材料三(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久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分)【参考答案】状况: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2分)政策: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2分)(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3分)【参考答案】: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发展。(3分)【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41题】材料表2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答案】(12分)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世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分)(“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01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41题】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目录A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形势的成熟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内战共和国的建立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第二章(略)——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目录B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第二节文艺复兴第三节宗教改革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第二章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第二节(略)——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示例: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白金汉宫”(英国王宫)和“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官邸),根据题目的提示“建筑与政治关系”,从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英国近现代君主立宪制度的特征角度进行比较。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2)概括综合。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2012年新课标全国Ⅱ卷.41题】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答案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答案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示例】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①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②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希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挽救民族危亡;③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引起国内革命浪潮高涨,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④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推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综上所述,冲击---反应模式有其合理性。【示例】该观点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也并非仅靠外部冲击来实现,中国社会内部也蕴含着诸多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a.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之前已经产生并壮大发展;b.政治上,反封建民主思想在明清之际也已经出现。45.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两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答案】(15分)(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8分)(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7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厉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重轻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1)根据材料,概括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9分)【答案】(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多数国民须自觉居于主人地位,具有主动精神;自觉参与建设政府、制定并维护宪法。(2)从思想文化层面反思清末民初政治失败的原因;认识到民众觉悟才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要呼唤国民的政治自觉;发展了民主思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思想解放作用。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谈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道:“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摘编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10分)【答案】(15分)(1)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逐渐加强,危机意识强烈。(5分)(2)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5分)积极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5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加以评析。(9分)【答案】(15分)(1)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问题突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6分)(2)政策:推行《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4分)评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5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参考答案】(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失去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7分)【参考答案】(1)原因: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实行民主。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2)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调动各阶层积极性;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巩固了根据地人民民主权利。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困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分别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背腹受敌,崩溃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机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9分)【参考答案】(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远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颁布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7分)【参考答案】(1)重视和采纳维新派的改革建议;颁布变法诏书;重用维新派人士;抵制顽固势力对变法的阻挠。(2)变法的最高领导者,推动变法实施;争取慈禧太后支持并有所抗争;无力保证变法持续进行。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1)问应结合材料,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等角度思考作答。(2)问要充分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赋不加敛而增入”“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2)简化了税制,扩大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1895年)(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5分)解析:(1)问由材料中“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可知,这种选举与科举功名相结合,由“其人能读书明理者……”以及材料中的“意合”程序和“其权虽出于君上……”等信息得出这种民主设计方案的原则。(2)问为开放性问题,要依据本题主旨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议员选举与科举功名相联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一定限制;仿行宪政,议事原则自下而上,少数服从多数;军国大政仍归君主。(2)进行制度设计;为之后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思想资源。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批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10分)解析:(1)问应首先回顾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争责任者的处理方式,然后比较它们的不同。(2)问应依据“反和平罪”“战争犯罪”“反人道罪”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国际法的发展、惩处战争罪犯、维护和平、保护人权等角度概括。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的惩处。(2)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保护了人权。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