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1_第1页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1_第2页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1_第3页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1_第4页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HENsystemofficeroom【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关于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摘要:介绍了关于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进泥含水率:当为初次时,其含水率一般为95%-97%;当为剩余活性时,其含水率一般为%%。、污泥固体负荷:当为初次污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承受80-120Kg/;当为剩余法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承受30-60Kg/。缩后污泥含水率宜为97%-98%。、浓缩时间不宜小于12h;但也不要超过24h。(5)、有效水深一般宜为4m,最低不小于3m。、污泥室容积和排泥时间,应依据排泥方法和两次排泥间时间而定,当承受定期排泥时,两次排泥间一般可承受8h。、集泥设施:辐流式污泥浓缩池的集泥装置,当承受吸泥机时,池底坡度可承受;当承受刮泥50度。刮泥机的回转速度为h,吸泥机的回转速度为1r/h,其外缘线速度一般宜为1-2m/min。同时在刮泥机上可安设栅条,以便提高浓缩效果,在水面设除浮渣装置。、构造及附属设施一般承受水密性钢肋混凝土建筑。设污泥投入管、排泥管、排上清液管,排泥管最小管径承受150mm,一般承受铸铁管。、竖流式浓缩池:当浓缩池较小时,可承受竖流式浓缩池,一般不设刮泥机,污泥室的截锥体斜壁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应不小于50°,中心管按污泥流量计算。沉淀区按浓缩分别出来的污水流量进展设计。、上清液:浓缩池的上清液,应重回到初沉池前进展处理。其数量和有机物含量参与全厂的物料平衡计算。、二次污染:污泥浓缩池一般均散发臭气,必需时应考虑防臭或脱臭措施。臭气掌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即封闭、吸取和掩撇。所谓封闭,是指用盖子或其它设备封住臭气发生源;所谓吸取,是指用化学药剂来氧化或净化臭气;所谓掩蔽,是指承受掩蔽剂使臭气临时不向外集中。重力浓缩池设计参数污泥种类 进泥浓度(%) 出泥浓度(%)水力负荷[m3/]初次污泥

固体负荷[kg/]固体捕获率(%)

TSS(mg/l)滴滤池生物膜剩余活性污泥混合污泥重力污泥浓缩池的计算公式名 称 公 式 符号说明1、浓缩池总面积A=QC/MQ--污泥量(m3/d)C--污泥固体浓度(g/l)M--浓缩池污泥固体量(kg/2、单池面积A1=A/nN--浓缩池数量3、浓缩池直径4、浓缩池工作局部高度H1=TQ/24AT--设计浓缩时间5、浓缩池总高度H=h1+h2+h3H2--超高H3--缓冲层高度6、浓缩后污泥体积V2=Q(1--P1)/(1--P)P1--进泥浓度P2--出泥浓度加压过滤加压过滤(压滤)一般是间歇操作,初投资高,脱水效率较低。但脱水效果好,一般泥饼含水率在65%以下。整个压滤机是密封的,过滤压力一般为以上。目前常用的加压过滤设备有板框压滤机和厢式压滤机。、用压滤机为城市时,过滤力量一般为2-10kg干泥/;当为城市消化污泥时,投加三氯化铁量为4%-7%,氧化钙为11%%,过滤力量一般为24kg/,过滤周期一般为。、压滤机设置台数应不小于2台。、污泥压入过滤机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高压污泥泵直接压入;另一种是压缩空气,通过污泥罐将污泥压入过滤机,常用的高压污泥泵有离心式或柱塞式。当承受柱塞式污泥泵时,应设减压阀及旁通回流管。每台过滤机应单独配备一台污泥泵。2m3/计算,压力为。、当用转送带运送污泥时,应考虑卸落时的冲力,并应附有裂开泥饼的钢丝格网,以防泥饼塑化。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是依据“浅层沉淀”理论,在沉淀池中加设斜板或蜂窝斜管,以提高沉淀效率的一种型沉淀池。它具有沉淀效果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等优点。斜板(管)沉淀池应用于城市污水备在肯定条件下,有孳长藻类等问题,给维护治理工作带来肯定困难。按水流与污泥的相对运动方向,斜板(管)沉淀池可分为异向流、同向流和侧向流3种形式。在城市中主要承受升流式异向斜板(管)沉淀池。设计数据、在需要挖掘原有沉淀池潜力,或需要压缩沉淀池占地等技术经济要求下,可承受斜板沉淀池。、升流式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的外表负荷,一般可比一般沉淀池的设计外表负荷提高一倍左右。对于二次沉淀池,应以固体负荷核算。、斜板垂直净距一般承受80-120m,斜管孔径一般承受50-80mm。(4)、斜板(管)斜长一般承受。、斜板(管)倾角一般承受60°。、斜板(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一般承受。(7)、斜板(管)区上部水深,一般承受。、在池壁与斜板的间隙处应装设阻流板,以防止水流短路。斜板上缘宜向池子进水端倾斜安装。、进水方式一般承受穿孔墙整流布水,出水方式一般承受多槽出水,在池面上增设几条平行的出水堰和集水槽,以改善出水水质,加大出水量。、斜板(管)沉淀池一般承受重力排泥。每日排泥次数至少1-2次,或连续排泥。(11)、池内停留时间:初次沉淀池不超过30min,二次沉淀池不超过60min。(12)、斜板(管)沉淀池应设斜板(管)沉淀池应设斜板(管)冲洗设施。计算公式名称1、池子水面面积2、池子平面尺寸3、池内停留时间4、污泥局部所需的容积5、污泥斗容积6、沉淀池总高度

公式 称号说明F=Qmax/mq×(m2) Qmax---最大设计流量n---池数(个)[m3/]斜板区面积利用系数D=√4F/π(m)a=F(m)T=(h2+h3)60/q(min) H2---斜板区上部水深H3---斜板高度(1)V=Qmax(C1-(2)24T100/K2y(100-S---每人每天污泥量[L/(人.d)],p0)n 一般承受设计人口数(人)t---污泥室储泥周期(d)C1---进水悬浮物浓度C2---出水悬浮物浓度Kz---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y---污泥容重(t/m3)po---污泥含水率(%)(1)圆锥体: H5---污泥斗高度V1=πh5/3(R2+Rr1+r12)(m3) R---污泥斗上部半径(m)(2)方锥体: 污泥斗下部半径(m)V1=h5/3(a2+aa1+a12)(m3) A1---污泥斗下部边长H=h1+h2+h3+h4+h5(m) H1---超高(m)H4---斜板(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m)注:当斜板(管)沉淀池为矩形池时,其计算方法与方形池类同。污水管道一般规定工程1、布满度2、最小管径3、流速4、最小管径5、覆土6、连接7、坡度骤变的处理8、小管核算9、冲洗10、溢流11、通风

一般规定200mm(2)、城市街道下的生活污水管300mm(1)、荷载要求:最小覆土在车道下一般不小于(2)、冰冻要求;、无保温措施时,管内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宜小于6m1-2m(1)、管道在检查井内连接,一般承受管顶平接、不同直径也可承受设计水面平接(1)、管道坡度突然变陡,可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