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浪漫主义的起源浪漫主义开始于18世纪的英国文学,从巴黎与德国开始发展。文学带动了思想的发展,18世纪末在是现实卢梭等人的极力鼓吹自由主义和以民为主的思想,引发了平民百姓的知识和自由意识的觉醒。形成于法国大革命后的复辟与反复辟较量的特定历史时期。浪漫乐派就是在这样的独特背景中形成的独特风格。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这个名词有浪漫,想象,幻想的意思;就是浪漫、想象、幻想在当时的音乐、文学、与绘画所占有一席之地。这个时期创作出的作品比起古典主义中带有的平衡、形式、品位色彩更富有情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形式,包括交响诗,各类刑事的钢琴乐作品、艺术歌曲和歌剧等。艺术成为宣泄个人情感和表现个人特色的媒介。浪漫主义音乐风格
不再受到古典时期保守曲式的束缚,作曲家以诗篇或文学作品为题材创作歌曲,而且大量使用钢琴。首先
是标题音乐的确立,借由音乐来传达某种情景或感情,不再像古典时期的纯美音乐。其次
是交响诗的产生,交响诗是标题音乐的一种,可以说运用标题音乐的概念所谱的乐曲中,要以交响诗最具有代表性,它的目的在于描述事物。
第三
是民族主义与音乐的结合。浪漫主义的时间从时间上讲,浪漫主义时期的时间界定比较模糊,通常指19世纪前后的一百多年(1790-1910)。浪漫主义分初期、中期、中后期、晚期四个阶段:(1)初期(19世纪10-20年代)(2)中期(盛期)(19世纪30-40年代)(3)中后期(19世纪40-80年代)(4)晚期(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主要作曲家一、初期(19世纪10-20年代)
格鲁克(1714-1787)
韦伯(1787-1826)
罗西尼(1792-1868)
舒伯特(1797-1828)
唐尼采蒂(1797-1848)
贝里尼(1801-1835)韦伯(CarlMariaVonWeber,1786一1826)德国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他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从小随父母在各地旅行演出,对戏剧非常熟悉,对德国民间音乐、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韦伯十岁学钢琴,以后又学作曲,十二岁开始写作歌剧音乐,成为德国浪漫派歌剧的创始人和世界乐坛最早的圆舞曲作家之一。1813年以后,他先后任布拉格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对这两个演出团的成名起了重要的作用。韦伯的代表作歌剧《自由射手》。具有浓郁的德国风格和浪漫气息,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邀舞》又称《华丽回旋曲》,原为钢琴曲,作于1819年,后来由柏辽兹编配成管弦乐曲,使之名声大作。这部作品是在正式音乐作品中采用圆舞曲最早的一例,并以技巧华丽而著称。旋律语言近似当时奥地利和德国流行圆舞曲的音调,和声质朴、清新而富于表现力。整个乐曲的音乐形象具体生动,饶有风趣。弗朗茨·舒伯特(FranzSeraphicusPeterSchubert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钢琴作品:《流浪者幻想曲》《即兴曲》《圣母颂》PS:《名侦探柯南之战栗的音符》
/playlist/playindex.do?lid=10283947&iid=60100066&cid=14
《音乐瞬间》《小夜曲》《摇篮曲》
交响曲《第八“未完成”交响曲》
声乐作品:最为著名《鳟鱼》、《魔王》等《圣母颂》舒伯特的这首《圣母颂》是他在1825年根据英国诗人瓦尔特司各特的叙事长诗《湖边夫人》中的《爱伦之歌》谱写而成。歌曲抒发了叙事诗主人少女爱伦祈求圣母饶恕其父罪行的纯真感情。歌曲采用分节歌形式,曲调柔美委婉、纯净朴实,音乐表情细腻丰满,表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向往。由于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后人将其改编成器乐曲演奏,又以小提琴独奏及弦乐演奏主旋律、竖琴伴奏的谱本流传较广。“未完成”交响曲
作品作于1822年,时值舒伯特25岁,但直到43年后乐谱才被发现,并于1865年首次公演。本交响曲唯有第一、第二两乐章拥有完整的曲谱,第三乐章只有九小节改编为管弦乐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钢琴曲谱的形态,第四乐章则连草稿都没有。但第一、第二两个乐章无论在形式上或感情处理上,都能搭配得天衣无缝,整个内容至此已表达得十分完整,再加任何诙谐曲乐章或终乐章,均有画蛇添足的感觉。所以,此曲在形式上虽然未完成,但实际上是完整无缺的,并因此而显得结构新颖,这恐怕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此曲不仅是舒伯特交响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乐的一部绝世佳作。它抒发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忧伤情绪充满了整个乐曲。透明清纯、优美丰富的旋律,不加装饰和声和音色,这种作曲手法非常新鲜,这是此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的重要原因。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为什么未完成?/cn/mag/1001/art25.htm本曲未完成而终,这为它增添了许多穿凿附会的谣言传说,甚至有人将它杜撰成故事,拍成电影。如此一来,此曲更是家喻户晓。钢琴五重奏“鳟鱼”
舒伯特这首A大调五重奏与通常的钢琴五重奏不同,不是那种钢琴加弦乐四重奏的标准形式,而是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样四件弦乐器的组合,亦即比标准形式少了第二小提琴,而以低音提琴取代。再者,这首曲子有五个乐章,这一点也与众不同。因为第四乐章是采用舒伯特本人的歌曲《鳟鱼》的旋律而作主题与变奏,所以此曲俗称《鳟鱼五重奏》。
《魔王》
这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演唱者要善于用不同的音色变化和感情处理来表现四个不同人物。这首歌曲创作于1815年,是舒伯特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全曲以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词,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配上不同的唱腔,以及钢琴模仿持续不断的急驰马蹄声和呼啸魔的风声的三连音,表现了叙事诗里儿子、父亲、魔王以及叙事者四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特定的环境。叙述了一个在昏暗的大风之夜,父亲怀抱生病的儿子在烟雾笼罩的森林里策马疾驰,黑暗中传来昏迷的孩子紧张、惊恐的呼叫,凶恶、狡猾的魔王幻影正引诱、威逼孩子随他而去的故事。这首歌曲虽然是自由发展,但保持结构的统一和形式的完美。
有关于舒伯特的文献于书籍(1)《舒伯特的维也纳》在舒伯特的传记研究方面,还有一本由美国古钢琴演奏家、音乐学家【恩里科逊(Erickson,R.1941-)】恩里科逊曾经是钢琴大师罗森贝格的学生,也曾在耶鲁大学工作,做过帕利斯卡的助手,是一位学养深厚同时又能参与表演实践的学者,他对巴洛克与古典时期音乐都有比较深入地研究。恩里科逊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做学问,他注意到了舒伯特一生从未离开维也纳居住,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维也纳是那个充满了鲜花与华尔兹的音乐之都,然而,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舒伯特生活的这段时间里,却是充满了血腥镇压与严密文化检查的帝国首都,甚至可以说是欧洲最为保守的城市。本书向读者详尽描绘了一幅维也纳城市生活的画卷,同时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剖析了维也纳对舒伯特创作生活的影响。之所以要对维也纳城市生活对舒伯特的影响进行一番研究,恩里科逊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比如贝多芬是舒伯特的同时代人,但两者生活的圈子却有天壤之别,贝多芬出入上流社会,而舒伯特接触的却是中下层人士,贝多芬生活优渥而舒伯特却难以如愿,这些当然都会对他的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有关于舒伯特的文献于书籍(2)《舒伯特与他的世界》作为传记的补充,加拿大音乐学家【克莱夫(Clive,P.)】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文献。该书巨细无糜地将与舒伯特有关的人物都收录在内,难怪《音调》的书评里称其为“舒伯特生活圈子的who’swho”,在250页的篇幅里,一共写了300多个条目,包括了舒伯特的朋友、赞助人、追随者甚至于医生、债主等的传记信息,长条目如舒伯特、福科等有4-5页内容,其余都言简意赅。对于研究舒伯特生平,特别是国内一些有志于研究舒伯特的学者,利用本书对于读懂舒伯特原始文献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有关于舒伯特的文献于书籍(3)《舒伯特与交响曲新解》
舒伯特一生创作过9部交响曲,这些作品既有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曲的特点,同时也有明显的早期浪漫主义风格,是交响曲文献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关于舒伯特交响曲的概论性质的文献可以看纽波德的《舒伯特与交响曲:新解》,基本的背景资料与分析写得都很完整。如果要看比较简洁的著作,可以读布朗的《舒伯特交响曲》,本书已有中译本。在舒伯特的交响曲中,以第8“未完成”和第9“伟大”最为著名,研究的成果也比较多,关于这两部交响曲,可以看多伊奇的两篇论文《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之谜》和《舒伯特C大调交响曲的发现》,还有一篇所罗门的关于《未完成交响曲》的文章
有关于舒伯特的文献于书籍(4)《试论解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论文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诗词钢琴伴奏论文摘要:舒伯特是“艺术歌曲之王”,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艺术歌曲在其创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诗乐合壁、词曲交融中体现着自身的艺术价值,给人以淳美的感受。其六百余首艺术歌曲作品的诗歌、曲调及钢琴伴奏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共同担负起艺术表现的重任,而三者同时又有各自的独立性。有关于舒伯特的文献于书籍(5)
《舒伯特即兴曲的音乐风格和特色》誉有“歌曲之王”美誉的舒伯特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小品<即兴曲>、开辟了浪漫主义钢琴小品的先河,音乐不以磅礴的气势惊人,而以真挚的诚心与纤细的抒情动人,以非凡的优雅和精致的技巧取胜.文中介绍了舒伯特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及风格;从即兴曲旋律的歌唱性,和声的色彩性,曲式结构变化性,调式调性转化的多样性来阐述即兴曲的音乐风格和特色期刊:华东交通大学学报李云洁舒伯特的贡献尽管英年早逝,舒伯特对当时音乐的许多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与贝多芬一起被音乐界称为德语国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他不但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并在其基础上开创了歌曲音乐的先河,从而奠定了他浪漫主义音乐鼻祖的地位,并为后来的作曲家如门德尔松和舒曼,以及再后来的HugoWolf和Skrjabin所发扬光大。在十九世纪他以艺术歌曲的创始人闻名于世,而在二十世纪他在器乐的贡献也逐渐被人们认可。可惜在歌剧上的影响有限,主要是因为歌词的晦涩难懂和乏味,从而使作品的水准大打折扣。
舒伯特的作品“德语弥撒”是至今在奥地利地区流传最为广泛的弥撒曲。二、中期(盛期)(19世纪30-40年代)
柏辽兹(1803-1869)门德尔松(1809-1847)肖邦(1810-1849)舒曼(1810-1856)
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HectorLouisBerlioz(1803-1869)法国作曲家,法国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又译白辽士。法国作曲家,法国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柏辽兹一生致力于标题音乐创作,并创造“固定乐思”的创作手法。主要作品代表作代表作有《幻想交响曲》、《葬礼与凯旋交响曲》。
管弦乐《罗马狂欢节序曲》、《李尔王序曲》、《海盗序曲》。歌剧《本维努托·切里尼》、《阿尔瑟斯特》、《特洛伊人》。传奇剧《浮士德的沉沦》等。所著《配器法》被世人推崇为近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典范。
文献书作有《管弦乐队之夜》(1852年12月出版)、《音乐的怪诞》(1859年3月出版)、《回忆录》(1870年出版,1878年发行第二版,1881年再版)《配器法》柏辽兹对音乐界的影响在柏辽兹的音乐遗产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交响乐。他写了四部交响曲,其它管弦乐作品也不少。理论方面他的《管弦乐配器法》很有影响。在他的作品里,直接继承了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同时又表现了他的大胆革新,创作了自己新型的交响曲即在交响曲的开头和每个乐章都加上标题(有时标题写得很详细),使音乐与文学更为接近,力图将文学中所描写的生动而具体的形象,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使器乐的表现力更加具体和深刻,这就是常被人们称道的“标题交响乐”。柏辽兹对浪漫主义音乐影响深远,他的《幻想交响曲》指明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作道路,可以说是后来的标题交响曲和交响诗的样板。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1809.02.03-1847.11.04)德国犹太裔作曲家。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用虚无缥缈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主要作品《仲夏夜之梦》序曲《芬格尔山洞》《第一钢琴协奏曲》、《b小调无词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赫布里底群岛》《马太受难曲》《宗教改革交响曲》(No.5,D小调)《升F小调随想曲》(1825);《E小调回旋随想曲》;六首前奏与赋格(1832-1837);《仲夏夜之梦》
门德尔松为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共写过两部音乐作品,一部是在1826年作者17岁那年所作的钢琴四手联弹《仲夏夜之梦》序曲,次年改编成管弦乐曲,被称为是音乐为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标题性音乐会序曲;另一部是1843年为《仲夏夜之梦》所写的戏剧配乐。其中的序曲就选用了当年的序曲。它曲调明快、欢乐,是作者幸福生活、开朗情绪的写照。曲中展现了神话般的幻想、大自然的神秘色彩和诗情画意。全曲充满了一个17岁的年轻人流露出的青春活力和和清新气息,又体现了同龄人难以掌握的技巧和卓越的音乐表现力,充分表现出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及独特才华,是门德尔松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门德尔松于1838年开始谱写这部作品,直到1844年才定稿,费时六年,堪称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在世界小提琴文献中,门德尔松的《e小调》是最通俗,最普及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它与贝、勃小提琴协奏曲并为世界三大古典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也是世界十大协奏曲之一。这部作品以它精美、华丽、雅俗共赏而著称于世,是一幅人间至美的赞歌,是一首洋溢着炽热青春的抒情曲,它至始至终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气息,闪耀着绚丽的光彩。(因为他一生是在幸福中渡过的,所以作品没有伤感气,洋溢着甜蜜的青春的活力。这也是正反映出他的人生观。)《b小调无词歌》无词歌,也叫无言歌,是一种宛如歌曲的钢琴小曲,其中包含一个歌曲性质的旋律和相应的伴奏部分,无词歌为门德尔松首创,它没有歌词,但门德尔松认为他的无词歌所表过的思想内容,比歌词要明确,他曾在一封信中写到:“如果你问我,当我写作无词歌时有什么想法,我说:就象无词所表现的那样,虽然写作革几首无词歌时,在我心中有明确的词句,我还是不想把他告诉任何人,因为文字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只有无词歌对每个人说出同样的话,鸣起同样的感觉。”/programs/view/Jc79r79AW9I/有关于门德尔松的文献书籍有两个不同的世界,显然对年轻的门德尔松产生过影响。一个是北方的世界(那里即使在夏天也是挨个雾朦胧,它的历史也是阴郁的)。另一个是南方的世界,那里阳光和煦,绚丽多采。前一个是苏格兰,后一个便是意大利。这两种印象都非常深刻,使他情不自禁地要用交响乐加以表现。看来情况似乎是这样的:只要这些印象还生动地留在他的脑海里,他就能据此写出卓越的音乐作品。威廉·史密斯·罗克斯特罗著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人物传记论文门德尔松、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肖戈
不详
这是EMI“世纪伟大艺术家”系列中的一款录音。门德尔松和布鲁赫的G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历来容易被唱片公司放在一道录制。因为这两部作品的风格特色相近,且都具有优美的曲调。相信不少爱乐友已经有了这种珠联璧合的版本。不过,此碟上了“世纪伟大艺术家”之榜,绝对有它的特别处。这是当今仍健在的小提琴大师伊萨克·帕尔曼的演录!而且,此碟还将布鲁赫的D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一并收录。其中,门德尔松“小协”与布鲁赫G小调“小协”的原版演录母带,出自1983年。此两曲由海丁克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演录。当时,帕尔曼为演录好这两部作品,与海丁克进行了周密的研究与合作。来源期刊:《视听技术》2006年第10期
门德尔松钢琴小品《无词歌》中的抒情性因素吴磊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无词歌(songswithoutwords)是按照歌曲体裁和形式特点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无词歌》集,在浪漫派抒情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作品的旋律、曲式结构及和声表现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探究门德尔松《无词歌》的抒情性因素。论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演奏
作者:宋多比期刊:四川戏剧门德尔松(Mendelssohn,Felix,1809年-1847年),他作为富裕的犹太银行家的儿子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汉堡.他终生没有为金钱而苦恼过,这在音乐家当中是很罕见的.如果说他也有不幸,那就是他38岁夭折,除此之外,他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是得天独厚的了.一位诗人说过"他不论走到那里,到处都撒满蔷薇".这恰恰是门德尔松一生的写照.富裕的家庭条件能使他毫无牵挂地进行音乐创作,同时他又是一位才能卓越的指挥家.所以,在他的一生当中,对于人生中黑暗的一面毫无所知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1849)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18岁时,肖邦已表现出超然的个性和独创风格。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精致的小品。这些作品能激起无穷的情感体验,大多优美、文雅、富有歌唱性。与舒曼的作品不同的是,它们没有标题和情节。其中,玛祖卡和波罗乃兹舞曲——风格化的舞曲——实际上并没有运用民间的曲调,但却充分体现了波兰的民族精神。没有一位作曲家能像肖邦那样使钢琴发出如此优美的音响,他创造了钢琴歌唱的幻觉。他运用优雅而精致的装饰,开创了细腻的踏板效果。他的色彩性的和声处理得很有独创性,并且对后来的作曲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音乐特点作品简介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钢琴曲,著名的有:两部钢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奏鸣曲、四部叙事曲、四部谐谑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首练习曲、十八首波兰舞曲、四首即兴曲等等。舒曼曾称赞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波兰不会灭亡。”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又称“一分钟圆舞曲”
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降A大调夜曲第二十三号玛祖卡舞曲E大调练习曲《离别﹑离别曲﹑悲伤练习曲》
第一号叙事曲第一号诙谐曲第七号前奏曲升c小调即兴幻想曲著名作品舒曼RobertSchumann1810.6.8~1856.7.29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因动用机械装置锻炼双手,后因手指受伤,使他无法成为一名钢琴家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1835-1844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1854年投莱茵河被救,两年后逝世于精神病院。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他生性感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1834年他创办了《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舒曼的代表作钢琴名曲《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这些乐曲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最著名的歌曲集有《桃金娘》、《诗人之恋》、《妇人的爱情和生活》等,四部交响曲,及《a小调钢琴协秦曲》、《曼弗雷德序曲》等杰出的作品。舒曼代表作(1)《狂欢节》狂欢节写于1835年,这时的舒曼25岁,在事业的成功之巅。在这部作品中既洋溢着舒曼音乐的浪漫主义精神,又反映出他的音乐批评个性。舒曼不仅在文字上能够写出犀利而个性鲜明的音乐评论,在作曲时也爱用音符表现自己的批判精神。《狂欢节》不同于自巴罗克时期以来逐渐形成一定规范的套曲形式——钢琴奏鸣曲,钢琴奏鸣曲通常有固定的三四个乐章,体式较为庞大,每个乐章的内部结构也比较复杂。舒曼的钢琴套曲形式自由,由许多活泼灵动的短曲组成,或者几乎就是由一串钢琴小品连缀而成,而整部作品又有一个贯彻始终的主题思想。《狂欢节》套曲由21首短曲组成。舒曼代表作(2)a小调《钢琴协奏曲》
a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完成于1845年。1841年舒曼试图改变传统钢琴协奏曲的写法,作了《钢琴主奏a小调幻想曲》的单乐章钢琴协奏曲,但被出版社退稿。后来舒曼不得不另外新作了两个乐章。该作品是在舒曼一生中最幸福的年代完成的,当时,他和克拉拉的爱情冲破重重阻力而取得成功,创作也随之出现高潮。乐曲主题鲜明,表现了作者的生活理想以及为之而斗争的信念。虽然在外表上与古典的协奏曲相比并不显得新颖,但实质上这是一首极具浪漫主义特色的钢琴协奏曲。舒曼代表作(3)《曼弗雷德》序曲
英国诗人拜伦的哲学诗剧《曼弗雷德》的主人公,是一个对人生和人类都感到失望的人。他怀疑知识、科学,鄙视芸芸众生的命运;他远离爱情,宁愿忍受折磨和熬煎,独自过着高傲孤寂的幽居生活。与此同时,他也摒弃宗教,否定上帝,否定现存世界中的一切秩序,表现出一种任何反动势力都不能使之屈服的坚韧不拔的反抗精神。曼弗雷德的形象是对当时那种伪善的社会产生深刻的失望以及悲观哲学思想的混合体,他同舒曼的内心世界有着某些相近之处,因此对舒曼具有特别大的吸引力。舒曼为拜伦的这部诗剧写了十六段配乐,包括一首序曲和十五段合唱、重唱、朗诵伴奏和器乐间奏。其中最杰出的是它的序曲,可以说,这首序曲是舒曼最有才气的作品之一。舒曼代表作(4)《诗人之恋》
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作品创作于被称为舒曼的"歌曲年"的1840年,这一年作者与其深爱的克拉拉结婚,它可以说是舒曼的爱情日记。作品共包括十六首声乐作品,歌词来自海涅的《抒情的间奏》的六十五首诗。这组作品不仅是舒曼声乐作品的典型代表,而且也是艺术结构最完整的杰作。有关于舒曼的文献与书籍(1)舒曼——伟大的西方音乐家传记丛书作者:[英]蒂姆·道雷著,朱健慧译
舒曼的艺术属于讲究文雅、富于修养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因此,它比舒伯特属于失魂落魄的小布尔乔亚的音乐更为精雕细琢、深刻细致。他没有压倒一切的巨大力量,而有沁人心脾的感染力。他没有舒伯特那样慷慨大方的个性和易于外露的感情,他一直在探索着生活和内心的秘密。
“音乐仍然吸引着我,我必须经常用暴力使自己离开音乐。”这种热情推动了浪漫主义的音乐潮流,同时却毁灭了他自我的灵肉。舒曼的顶峰正是浪漫主义的春潮期,在这春潮中,他高尚地履行着一位严肃艺术家的使命——将光明送到人的心灵深处。有关于舒曼的文献与书籍(2)《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这本为舒曼自己的著作。有关于舒曼的文献与书籍(3)舒曼早期标题钢琴组曲的"聚合原则"分析作者
张炜作者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师范系期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文章以舒曼早期四部标题钢琴组曲为分析对象,对其创作手法中的"聚合原则"行了重点阐述.从中,既可以看出舒曼对典型古组曲创作原则的继承,也可从舒曼的创新实践中得到启迪.有关于舒曼的文献与书籍(4)德国作曲家舒曼的钢琴音乐创作尹新春
韶关学院音乐学院摘要:从舒曼的艺术生平、钢琴作品、以及对其代表作套曲《狂欢节》的分析与鉴赏等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舒曼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艺术思想、美学观念、基本特征和不柯贡献,令人信服地表明,舒曼不愧是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来源期刊:《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三、中后期(19世纪40-80年代)
李斯特(1811-1886)
瓦格纳(1813-1883)威尔地(1813-1901)古诺(1818-1893)布鲁克纳(1824-1896)
理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
勃拉姆斯(1833-1897)圣-桑(1835-1921)比才(1838-1875)柴可夫斯基(1840-1893)
弗朗茨·李斯特FranzLiszt)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个人风格
李斯特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他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李斯特追求的是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特技的钢琴演奏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醉。这种辉煌浪漫。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确立起欧洲钢琴演奏艺术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二、李斯特钢琴作品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各个时期都反映出不同的音乐特点和创作情怀。早期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是李斯特根据匈牙利民间歌曲为题材改编的狂想曲,继承了民族的遗产,这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李斯特热心于收集民歌和民间音乐,曾发表过这方面的论文,他是民族乐派的先驱。其中流传最广的第二号、第六号狂想曲,至今经久不衰,深受全世界听众的喜爱。十二首超技练习曲,是献给他的老师车尔尼(Czemey)的,乐曲中惊人的技巧,让大多数弹奏者望而生畏。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专门为音乐会而作,其技巧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如《森林的呼啸》描写森林里的光与风,从平静到澎湃在回归平静的过程,意境高雅。李斯特善于改编,如他以舒曼的声乐艺术歌曲《献辞》为基础,改编成钢琴曲《奉献》如声乐的旋律般优美。他的两首协奏曲、奏鸣曲和匈牙利狂想曲,都是他成为大师之后旅行时期的作品。在旅行时期,描写意大利和瑞士风光的游记式的作品——钢琴曲集《旅游岁月》,比起早期作品显得更加安详、淡定,充满奇思和冥想之作。李斯特在钢琴音乐史上是一位巨匠。一、李斯特的音乐创作李斯特首创了交响诗的形式,他一共创作了《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十三部交响诗,最主要的作品还有《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等。在钢琴方面,他又是现代钢琴技术的创造者之一。李斯特受帕格尼尼在小提琴上写出炫技作品的影响,尝试在钢琴上也作出炫技性和音乐性相结合的作品,如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首钢琴练习曲,其跨度大、结构严谨、层次多、难度大、表现力丰富,常被作为音乐会曲目演奏。他作为一个作曲家兼钢琴家,开拓了钢琴这件乐器的极大可能性,无论从音域、音量到作品的难度,都是达到前所未有的极限,丰富了作曲的织体、和声技法。如钢琴练习曲《马捷帕》、两首钢琴协奏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12首超技练习曲》和《旅行岁月》等等,充分挖掘了钢琴的音响功能,对演奏者的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作品都是必须达到很高钢琴水平才可能弹奏的。他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由匈牙利民间小调为题材,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主要的钢琴作品《12首高级技巧练习曲》
《6首帕格尼尼练习曲》、
《旅行岁月》钢琴曲集
《19首匈牙利狂想曲》(实际上是依据匈牙利境内的吉卜赛音乐创作的。)
01李斯特:E小调浪漫曲——「噢,为什么」作品169号02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第3号「康帕内拉」——《钟》作品141号03爱之梦04李斯特:降E大调半音阶大加洛普舞曲作品21905李斯特:降E大调半音阶大加洛普舞曲作品21906李斯特:降D大调第六号匈牙利狂想曲作品244号07李斯特:三首音乐会练习曲第3首:一声叹息作品144号08李斯特:A小调第15号匈牙利狂想曲/拉科西进行曲(霍洛维兹版本)作品244号09万福玛丽亚作品558号10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作品12411第一乐章: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12第二乐章:甚缓慢板——活泼的小快板——生气蓬勃的快板13第三乐章:勇武的快板文献记载《牛津音乐大词典》评说《论将来的教堂音乐》《艺术家的地位及其在社会中的生活条件》《音乐学士信札》《罗伯特•舒曼》《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匈牙利的吉卜赛音乐》《肖邦》瓦格纳瓦格纳出生于莱比锡,从小接受了完善的音乐训练,对音乐和戏剧十分感兴趣,后在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中途退学,受聘为维尔兹歌剧院的合唱指挥。其一生致力于歌剧创作,对德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瓦格纳对音乐界的影响①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在改革中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并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改革后的歌剧被称为乐剧(DasMusikdrama)。②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划时代的经典乐剧,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
③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改变了传统歌剧将乐队当作“巨型吉它”,使其处于人声伴奏状态的做法。他抓住了乐队的表现特点,通过“主导动机”的运用来阐述戏剧内容,使乐队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有效工具。④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创建了“特里斯坦”和弦,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作品
仙女(DieFeen1833-34,首演於1888年)禁恋(DasLiebesverbotoderDieNovizevonPalermo1834-36,首演於1836年)
黎恩济(Rienzi,derLetztederTribunen1837-40,首演於1842年)漂泊的荷兰人(DerFliegendeHolländer,1843)《婚礼进行曲》汤豪舍(Tannhäuser,1845)
罗恩格林(Lohengrin,1850)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undIsolde,1865)纽伦堡的名歌手(DieMeistersingerVonNürnberg,1868)尼伯龙根的指环(DerRingdesNibelungen,1876)莱茵的黄金(DasRheingold,1854)女武神(DieWalküre,1856)齐格弗里德(Siegfried,1871)诸神的黄昏(Götterdämmerung,1874)帕西法尔(Parsifal,1882)管弦乐改编格鲁克歌剧《依菲格尼亚在陶里德》序曲重新配器C大调交响曲浮士德序曲5首魏森东克的歌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早年曾从戈赛尔、马克逊学钢琴,一生交游颇广,尤其得到舒曼夫妇及约·阿希姆赏识与支持,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世界名曲,与巴赫,贝多芬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三B”。主要作品(1)管弦乐曲:小夜曲2首,交响曲4部,钢琴协奏曲2首,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圣安东尼众赞歌主题变奏曲》、《学院节庆序曲》、《悲剧序曲》。(2)合唱作品:《德意志安魂曲》、《里纳尔多》、《狂想曲》(女独、男合及乐队),《命运之歌》,《胜利之歌》。(3)室内乐:弦乐六重奏2首,弦乐五重奏2首,弦乐四重奏3首,单簧管五重奏,钢琴五重奏,钢琴四重奏3首,钢琴三重奏三首,单簧管、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圆号、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鸣曲3首,大提琴奏鸣曲3首,单簧管奏鸣曲2首。(6)管风琴曲:众赞歌前奏曲11首。(7)歌曲:独唱歌曲近二百首,二重唱,民歌改编曲。(8)代表作:第一、四交响曲(Op.68、90),小提琴协奏曲,#c小调钢琴连弹曲《匈牙利舞曲》第5号。/playlist/p/l394642i4092719.html?refid=7d7efafd216302dc朗朗和小朋友的四手联弹:/v_show/id_XMzcyMjI1OTI4.html勃拉姆斯、克莱斯勒:匈牙利舞曲第17号/show/RScOaH25ke23sfV4DE6iNQ...html4)钢琴独奏曲:奏鸣曲3首,变奏曲:(a)舒曼主题,(b)自作主题,(c)匈牙利主题,(d)帕格尼尼主题(两套);《亨德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幻想曲》(Op.116)/v_show/id_XNzQ4NDY0NDQ=.html狂想曲3首;间奏曲;随想曲;叙事曲。
(5)钢琴二重奏:变奏曲:(a)舒曼主题,(b)海顿主题(两架钢琴);两架钢琴的奏鸣曲(即钢琴五重奏);艺术成就1.他是严格按古典主义音乐形式写作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之一,采用混合配器法,使音乐较古典时期更浓重。独创了“幻想变奏法”。2.他是舒伯特和舒曼之后又一位重要的艺术歌曲作曲家,创作了《摇篮曲》/v/b/40092385-1285700435.html《四首严肃歌曲》为代表的艺术歌曲,充满了含蓄、怀念、隐忍等情怀。3.音乐风格受巴赫和贝多芬的影响,采用无标题形式,显得庄重、内敛、但又不失浪漫主义诗情和幻想特点。四、晚期(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
普契尼(1858-1924)
马勒(1860-1911)
理查斯特劳斯(1864-1949)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Mahler,1860-1911)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马勒的交响曲在形式上具有构思宏伟,规模庞大的特点,只有巨型的交响乐队才能演奏;在风格上,他力求发展维也纳古典交响乐的传统,作品现象鲜明,题材渊源于维也纳民间风格性音乐,而且,除《第一交响曲》外,他的交响曲都加入了人声合唱,大大丰富了交响乐的表现力,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任大都会歌剧院的乐队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作品作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德奥音乐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勒在他的九部交响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大地之歌》以及声乐套曲《漫游者之歌》、《少年魔号》、《悲叹之歌》、《亡儿之歌》、《吕克特歌曲》等作品中继承了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舒曼等前辈大师的传统,同时又从时代精神很中汲取丰富营养,确立了一种充满表现力的新的音乐语言。康塔塔:《悲哀的歌》(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合唱与乐队)声乐套曲:《旅行者之歌》(人声与钢琴或乐队)、《亡儿之歌》(人声与钢琴或乐队)歌曲:《少年的魔角》、《吕克特诗歌谱曲五首》歌剧:《三个平托》
室内乐:A小调钢琴五重奏(1876年);
A小调钢琴四重奏(1876年)
小提琴奏鸣曲(1876年)交响曲11首
1.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泰坦)(1884年─1888年)2.C小调第二交响曲(复活)(1887年─1894年)3.D小调第三交响曲(1893年─1896年)4.G大调第四交响曲(1899年─1901年)5.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1901年─1902年)6.A小调第六交响曲(悲剧)(1903年─1905年)
第八交响曲:台前幕后:/v/b/70308093-1248594601.html千人合唱:/programs/view/hcdQcyIBBJE/7.E小调第七交响曲(夜曲)(1904年─1906年)8.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千人)(1906年─1907年)9.大地之歌交响曲(1907年—1909年),副标题为“一个男高音与一个女低音(或男中音)声部与管弦乐的交响曲”。本应编为第九交响曲,而马勒认为按顺序将之排为第九交响曲不吉祥,因为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布鲁克纳都是在写完自己的第九交响曲后去世的,所以最后不为其编号。10.D大调第九交响曲(1909年─1910年)11.升F大调第十交响曲(1911),未完成,由他人续编成交响曲编制的版本:库克(1964年、1972年、1989年)卡本特(1966年)惠勒(1959年)小马捷提(1989年)理查德·施特劳斯理查·施特劳斯是德国浪漫派晚期最后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同时又是交响诗及标题音乐领域中最大的作曲家。在作为作曲家名垂青史的同时,理查·施特劳斯也享有指挥家的巨大声誉,他担任过柏林皇家歌剧院和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和音乐指导。1920年与马克斯·赖因哈特、霍夫曼·斯塔尔等人一同创办萨尔茨堡音乐节。作品及其背景交响诗的写作,作有《唐璜》/programs/view/3S0igaxcJ5w、《死与变形》、《英雄生涯》以及《家庭交响曲》等九部交响诗及其他管弦乐曲。1900年后专心于歌剧创作,写了《莎乐美》、《埃列克特拉》、《靛蓝与四十大盗》序曲《玫瑰骑士》《达芙妮》等十四部歌剧。他的创作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手法新颖而著称。他还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歌剧和交响乐指挥之一,先后担任过慕尼黑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皇家歌剧院、维也纳歌剧院等著名音乐团体的指挥,并且是瓦格纳作品的权威注释者。
交响诗马克白Macbeth(1888/90)
唐璜DonJuan(1889)死与净化TodundVerklärung(1891)蒂尔恶作剧TillEulenspiegelslustigeStreiche(1895)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sprachZarathustra(1896)唐吉诃德DonQuixote(1898)英雄的生涯EinHeldenleben(1899)家庭交响曲Symphoniadomestica(1904)阿尔卑斯交响曲EineAlpensinfonie(1915)其他管弦乐作品d小调滑稽曲,钢琴和乐队(1890)两首钢琴协奏曲日本节日音乐两首法国号协奏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函数奇偶性知识点归纳
- 收缴率提升培训
- 压力容器使用操作培训
- 教育者书籍分享
- 红鹤沟通-龙湖品牌上海推广策略jpg格式
- 元旦安全小知识
-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
- 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中培优卷A
- 教育心理学概论课堂管理
- 拖欠货款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 幼儿绘本故事:迪迪不想原谅人
- 爱美的小公鸡(共22张)课件
- 碳酸丙烯酯法脱碳工艺工程设计
- 巧用绘本提升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
- 计数型量具分析报告(Excel带计算KAPPA公式)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三级下 A Long Wait课件
-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监理细则
- 译林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期中试卷(江苏南京江北新区2021年真卷含听力答案)
- 新规范四统表(范本)
-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