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规范体系、社会互动与认同的建构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
1.人物:丈夫:许大同:移民到美国发展的华人知识分子;妻子:简宁;儿子:丹尼斯,聪明可爱。
8年的奋斗,事业有成,宣称自己的美国梦终于得以实现;2.事件起因:5岁的丹尼斯肚痛难忍,从北京来探亲的老父由于看不懂药罐子上的英文说明而只好对丹尼斯采取了东方中医疗法——刮痧。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红刮痕成为许大同虐待孩子的铁证。
3.一场官司引出的文化冲突:(1)东方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美国不被承认,又无法通过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来证明其合理性;(2)最信任的朋友兼老板约翰·昆兰在法官面前竟然不为自己辩护;(3)昆兰无法理解大同打儿子与保全自己的面子有何关系;(4)昆兰无法理解大同为何要代替父亲顶罪谎称是自己为儿子刮痧等……
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
镜头1: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与其老板的儿子保罗无意间发生了肢体冲突,大同不问缘由地要求丹尼斯像保罗道歉;在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的情况下关闭了儿子的电玩,当众猛击丹尼斯的后脑袋。
昆兰的困惑:大同打儿子与保全自己的面子有何关系?规范差异:
中国的家庭教育:遵从“长幼尊卑”和“仁爱、服从”的教育理念,父母在孩子面前享有绝对的权威;
西方的家庭教育:重视个人本位,重个体的公平和自由,孩子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尤其要注重父母与孩子间平等自由,孩子对家庭中的大小事务享有与父母同等的发言权等。因此,昆兰对大同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儿子进行严厉的“当众打骂”表示困惑。
法律观念上的差异
镜头2:听证会,在控方律师的一再追问下,大同的老板作为证人指认了大同打儿子的事实,致使法庭受理了案件。
大同的困惑:最信任的朋友为何会“出卖”自己?
昆兰的困惑:大同为何要辞职?
文化差异:中国的道德观:“道不同不相为谋”西方的道德观:公私分明,事实不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友谊,哪怕是对朋友不利的证言。法律观念:西方人讲究不带个人情感的客观事实;
传播的一个基本原理是:任何系统化的传播实践都要受制于特定的规范,参与传播的各方对于规范的共享是有效传播的必要保证。就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而言,必然要以了解和遵循不同文化的规范为前提。一
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一)规范与规范体系
规范——原则——行为准绳——符合共同体的总体利益——社会共同体——创造出特定群体稳定的、共享的行为模式。
规范的分类:
1.人类学家把社会规范分为三个层面:
现实规范、等级规范、成员规范;
2.社会学家把规范划分为三个范畴:
习俗、道德规范、法律。
3.孙英春把社会规范划为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
习俗/禁忌、礼仪/道德、宗教、制度/法律。规范的内涵:
(1)社会学者把规范看成是确定与调整人们共同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常常把它等同于“行为的规则”、“行为的准则”
以及“文化期望”或“社会期望”等;(2)传播学者认为,规范是“恰当得体的传播模式”;(3)社会语言学家把规范视为“在不同社会中,被认为是恰当、得体的各种具体行为的标准”;(4)人类学家把规范当作“人们应如何行动的一套固定的规则”。
(5)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规范则是信仰和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确立了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行为模式。(MyronLustigandJoleneKoester,InterculturalCompetence(NewYork,NY:Longrnan,1999),p.83.)
规范的社会功能:
社会学家贝滕豪森(KennethBettenhausen)“社会规范是影响人类活动的最无形、最强大的社会控制形式之一。”(KennethBettenhausenandKeithMurnighan,“TheEmergenceofNormsinCompetitiveDeeision—makingGroups”,AdministrativeQuarterly,V01.30,No.3,1985,P.350.)
规范来自于维护社会关系运行的客观要求,是经由历史和生活实践形成的,决定了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共同标准,限定着人与人的关系,也决定着文化成员的共有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总之,规范告诉了文化中的人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二、规范形成文化模式
1.
不同社会的规范体系建构了不同的文化模式。关于这一点,本尼迪克特在其《文化模式》中做了深刻的剖析:人类行为的方式有着无穷的可能,但无论在行为的哪一方面,不同文化中都有自己从肯定到否定的一系列标准,进一步地,
“每一种文化中都会形成一种并不必然是其他社会形态都有的独特的意图。在顺从这些意图时,每一个部族都越来越加深了其经验。与这些驱动力的紧迫性相应,行为中的各种不同方面也取一种越来越和谐一致的外形”([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第47—48页。)
2.文化模式对人类行为有控制作用:一是本能的控制二是文化模式的控制。格尔茨指出:“人类行为的本能控制和文化控制之间的界线难以定义并且飘忽不定……几乎所有的人类的复杂行为都是二者相互作用的和非累积性的结果”([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第63页)。
你跟朋友见面时拥抱吗?可不可以用手抓食物?你常常打听别人的收入或年龄吗?
理查德·刘易斯(RichardLewis)的比较
日本人不喜欢握手,他们见面时鞠躬致意,而且不当众擤鼻涕;
巴西人等公共汽车不排队,喜欢穿棕色的鞋而不是黑色的鞋,参加鸡尾酒会常晚到两个小时;希腊人会目不转睛地看人,当他们表示不同意时就点头,偶尔在餐馆里冲着墙摔盘子;法国人用一片面包把吃过的菜盘抹干净,把糕点放入咖啡里,在小酒馆里和陌生人握手;英国人吃饭时把汤盘放在离自己远一些的地方,倒拿着叉子吃豌豆,还在雨中打高尔夫球。”([英]理查德.刘易斯:《文化的冲突与共融》(关世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三、规范体系的具体内容
1.习俗与禁忌
习俗(Folkways)是不同文化在日常活动中世代沿袭、传承的行为模式,表现在饮食、服饰、节庆、居住、礼节、婚姻、丧葬等各个方面。作为一种约定俗成、不受法律约束的社会规范,习俗多是古老的、长期存在的,体现了各个文化鲜明的个性与民族性。习俗的特点:(1)习俗具有地域性。(2)习俗具有民族性。中国苗族有独特的“芦笙节”、壮族有“歌圩节”、藏族有“赛马节”、回族的“开斋节”等
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3)习俗一般是不成文的。它的传承主要是依靠心理信仰、习惯势力,又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社会生产活动或心理需要相适应,“历世相沿,群居相染”,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世界不同文化所保留的习俗,大多经历了这一过程。习俗的类型:
(1)岁时节令。是根据时间推移而周期性出现的一种重要习俗,中国的春节、元宵节,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2)人生礼仪。是根据个人的生命发展而定期出现的习俗,比如生日、婚礼、生育、丧葬。(3)社交庆典。是为进行集体交往和娱乐而周期或定期出现的习俗,例如竞技、赛会、集会,等等。(4)原始信仰。是人们根据共同的向往或信念而形成的行为模式,例如中国农村的祭灶习俗。
习俗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
马克斯·韦伯就指出,“只要大多数人的行为考虑了风俗的存在并参照了风俗,某一个人不按照风俗行事,他的行为就‘不适应’环境,他就必须承受大大小小的不快和损失”。在一般意义上,习俗比其他任何社会规范都更加广泛地熏陶与感染人们的行动,因而成为人们进入社会角色的“向导”。对于行动者来说,遵从习俗即“从俗”的行动一般会发生两种效用:一是获得生活的乐趣,激发人生的眷恋与热情;二是得到周围人们的接纳,即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同,获得及强化成为社会成员的资格。通常,个体走向社会就是从“入俗”开始的,习俗给每个人都准备了成为社会成员的最基本的行动模式。在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要面临的课程就是对这些模式的学习和适应。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与感染的过程中,人们一步步地走进了社会和文化,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和“文化人”。禁忌:“想象的危险”
英文中的“taboo”原意为“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含义。禁忌历来就是整个社会的基石。全部人类生活的任何组成部分无不借助于相应的禁忌加以调节、治理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家庭生活、臣民关系、财产关系、两性关系,概莫能外。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金枝》(GoldenBough)中指出:禁忌是一种“想象的危险”,但是“这种危险倒不因为它是想象的,就不真实了,那种想象在人们身上所起的作用,跟地心引力对人所起的作用一样,它能够像一剂氰酸一样置人于死地。”([英]詹姆斯.弗雷泽.《金枝》(徐育新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224页)
禁忌的特点:(1)禁忌是相关群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禁区”,群体成员具有遵守、回避、捍卫这些禁区的强烈意愿,同时也要求其他成员遵守。(2)禁忌的产生往往是不明确的,遵守它们的人对之并不做出确切的解释;(3)禁忌由内在的心理需要或信仰来维系,破坏禁忌所遭受的惩罚往往是由精神上的或当事人内心的力量来实行;(4)禁忌渗透在相关群体的价值取向、社会性格之中,分享统一禁忌的群体通常会共享相同的观念体系。
禁忌: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界限标志不同文化的重要范式:
鸟类禁忌:
鹤:在中国和日本都是长寿和幸福的象征;在英国却是一种丑陋的鸟;在法国怎是蠢笨和淫妇的代称;很多中国产品的商标都有孔雀、蝙蝠的图案,但在很多西方国家,这些图案都是禁忌的内容。
喜鹊:在中国是吉祥鸟;在英语中却用来比喻饶舌多嘴的人;瑞典人将其与巫术联系在一起;苏格兰人则认为喜鹊预示着死亡。姓名中的禁忌:
中国传统中曾长期存在“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禁禁忌传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使用君王、老师、父母、长者的名字,如为了避讳汉高祖刘邦的“邦”字,很多古籍中将“邦”改为“国”字。
禁忌:跨文化交往中颇为敏感的话题:2002年,西班牙政府曾想参加阿富汗国际安全和援助部队,并为西班牙士兵下发了人手一册的“禁忌令”,内容包括:(1)不许与阿富汗妇女握手;(2)不许给阿富汗妇女照相;(3)不能在阿富汗人祈祷时打扰他们;(4)男女在公共场合不能有亲昵行为;(5)在阿富汗人家里做客时,不能轻易谈论主人的妻女;(6)不能践踏阿富汗人祈祷时用的地毯等。
2.礼仪与道德(1)礼仪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系列行为规范,“使我们作为个人在为自己营造的生活中能够和平地、有成效地与他人相处。”
礼仪往往包括:法度、准则、礼节、仪典、仪礼、容貌、举止、言行等许多层面。
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都有自己的“礼仪”准则。朝廷的礼仪往往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民间的礼仪如:婚礼、丧礼、寿礼、宾宴礼等。
每种礼仪都有自己的严格的规模、规格和程序。
古德诺的评价如下:
“中国人那种温良、谦恭的气质在世界的任何其他地方都是难以找到复制品的。中国人要执行一整套的礼仪规范,他们的一举一动很讲究礼节,几乎到了表演某种仪式的程度,这常常使得与他们打交道的欧洲人感到无所适从。”([美]弗兰克.古德诺.《解析中国》,第75页)传统中国社会:“礼治社会”孟德斯鸠的评价如下:
“他们把宗教、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中国统治者就是因为严格遵守了这种礼教而获得了成功。中国人把整个青年时代用在学习这种礼教上,并把整个一生用在实践这种礼教上。文人用之以施教,官吏用之以宣传,生活上的一切细微的行动都包罗在这些礼教之内,所以当人们找到使它们严格遵守的方法的时候,中国治理得很好了。”([法]查尔斯.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323页)(2)道德作为社会规范,道德实质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修养境界、善恶评价、人生自律乃至伦理教育等,道德对社会成员具有调节、约束的功能。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和调节主要通过“道德评价”实现的。
道德评价有两种形式:(A)自我评价,表现为荣辱感、正义感、义务感、良心感等等;(B)公共评价,是社会对于人们动机和行为的道德价值的鉴定,表现为有形或无形的精神影响,结果会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舆论相互传递,最后形成一种精神压力,即“人言可畏”。道德规范体系具有文化差异性.
(1)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体系:“仁”是道德规范的最高境界;“天下归仁”是社会道德的最高理想。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忠”是中国传统社会处理君臣关系和政治关系的道德规范。“孝”是儒家源于宗法制度而倡导的处理家庭乃至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人之行,莫大于孝”。18世纪前后中国的道德文化在欧洲:(1)“18世纪前后,许多欧洲学者甚至把儒家学说视为一整套道德规范,包括了政治道德、经济道德、公众道德和私人道德。”“这一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莱布尼兹、霍尔巴赫、歌德等,都狂热地崇拜者中国文化和中国的道德思想,因为他们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孔子以同样的思索同样的思想,并进行了同样的斗争’;他们还把儒家学说中的道德思想视为‘天赐的礼物’。(2)魁奈声明,‘中国的学说值得所有国家采用为楷模’,霍尔巴赫则宣称:法国要向繁荣,必须以儒家的道德代替基督教的道德。这些启蒙思想家还响亮地提出,要向欧洲‘移植中国的精神’([美]顾立雅.孔子中国之道(高专诚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374页)”(本书139页)(3)罗素对中国道德文化的评价:“中国有一种思想极为根深蒂固,即正确的道德品质比细致的科学知识更重要。这种思想源于儒家的传统。”([法]勃兰特.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61页)
“耻感文化”是一种以“羞耻”为道德原动力的文化,这种文化中,人们认为最高的道德标准是“知耻”,并认为,绝对的道德评价标准和体系是不存在的,人们行善是由于外部强制力的影响而做出的选择。日本的“耻感文化”
“耻感文化”是本尼迪克特赋予日本文化的人格类型,是对日本文化的高度概括,是一种相对于西方的“罪感文化”而言的文化类型。
“耻感文化”中的道德观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没有恒定的是非标准。在日本人看来,“只要不良行为没有暴露在社会上,就不必懊丧,坦白忏悔只能是自寻烦恼。因此,耻感文化中没有坦白忏悔的习惯,甚至对上帝忏悔的习惯也没有。他们有祈祷幸福的仪式,却没有祈祷赎罪的仪式。”([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154页)(2)他律性的道德约束
本尼迪克特认为:“真正的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真正的罪感文化则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映来做善行。耻感是对外部评价的反应,一个人感到羞耻,是因为他或者被公众讥笑、排斥,或者他自己感到被讥笑,不管是哪一种,羞耻感都是一种有效的强制力。”([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154页)总之,日本人的道德不是靠“内心良知”来约束的,而是靠“外部”强制力来加以保障的。所以“耻感文化”中的个体行为趋于分裂:在公共场合,表现彬彬有礼,谨小慎微,一旦到了陌生的环境,就完全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这正应了日本的一句谚语:“旅行之中无耻辱。”(3)名誉感
即把名誉看的比正义、善行更为重要。对传统日本人看来,永恒不变的是名誉,为了名誉,当教师的不承认自己的无知,实业家不能让人觉得自己已经接近破产;外交家不能承认自己外交的失败。日本的武士一旦遭遇失败,便会感到莫大的耻辱,常常采用自杀的极端方式来洗刷污名以获得身后的好评。思考:
1.有没有共通的道德?2.面对二战对亚洲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代,日本首先村山富市发表了《村山谈话》表达了对亚洲人民的忏悔,时隔40年,安倍政府在很多场合否认历史,有人说,日本最无耻。用日本“耻感文化”中的道德观,分析日本人之所以这样做的心理根源?在国际政治领域,如何应对日本人的“无耻”?关于“共通道德”的观点
美国哲学家查尔斯.泰勒指出,至少有三种“轴心式”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每一种文化都具有的:尊重他人和对他人的义务、对生命意义的充分理解和人的自我尊严。这种“轴心式”的道德,被孔汉斯(HansKung)等伦理学家成为“金规则”,是人类共同的、长期有效的“不可取消的和无条件的(道德)规则”,也是现代人类建立全球伦理的共同道德资源。人类共同的本性决定了共同道德规范存在的必然性,也昭示了人类不同文化达成进一步道德共识的可能性。所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融合,建设一直多元而富有理性、自由而有秩序的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人类共同道德规范,就成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目标和使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理解、尊重各个道德主题和道德文化主体各自遵从的道德规范。3.作为规范的宗教4.制度和法律附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
第二节社会互动、群体影响与人际关系一、社会互动与人的社会化
1.社会互动指的是两个以上的个体、群体或社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社会互动如何开展?人类学家威斯勒:“一个群体遇到另一个群体时,他们采取的态度取决于他们对观察到的差异所做的反应。”([美]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M].308页)
社会互动主要包括五要素:(1)行动者。不管是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社会互动,行动者的最小单位都是个人。(2)社会目标。参加互动的人们都是有意识的,都力图调节另一方的行动。(3)社会环境。任何社会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运行的。
(4)社会规范。互动中的任何一方都必须在一定的规范的导引下行动。
(5)社会接触。互动双方均受到对方行动的发生与改变的刺激,从而形成真正的群体行动。2.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用来获得其所属的群体的规范、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语言特征的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化不是单向的,而是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社会化包含几个周期:
(1)基本社会化。指儿童时期通过家庭学习生活知识,培养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感情联系、确立道德及价值判断标准。(2)预期社会化。主要指在学校进行的社会化,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3)发展社会化。成年之后的社会化,是在实现了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4)再社会化。当生存于其中的环境和担任的角色发生剧烈变化时,个体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需要作出重大调整,并开始新的学习。二、文化中的群体和社会分层1.个人与群体乔治.米德指出:“人们通常根据我们所属的群体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情境对整个自我进行组织。”(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172页)对个体而言,群体是个体的参照框架,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所在群体的共同特征。2.不同的群体类型
基本群体与社会组织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年龄群体性别群体民族群体
(1)“基本群体”的概念来自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主要是指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形成的,具有密切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主要包括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体等,是人类产生合作、伙伴与友谊的土壤。(网络时代“基本群体”是否会被瓦解、削弱?)(2)家庭与社会认同。家庭不仅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为个体提供了最重要的社会认同,因为,每个人从孩提时代起,家庭就为其提供灌输各种各样的认知,特定的行为、习俗、传统以及与种族或文化群体相关的语言等,简单滴说“家庭告诉你,你是谁;同时也会告诉你,你是什么样的群体的一员。”(孙英春,156页)(3)年龄群体:年龄群体构成了社会分层和社会区别的基础。
波利尼西亚,尊重老人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
在非洲,人们通常认为,人的年龄越大就越有智慧,就会从社会尤其是年轻人那里得到更多的尊重;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成年礼中,长者给青少年以严峻的考研,这是他们社会生活中的年龄原则;相比之下,美国社会更青睐年轻人,社会主流价值也更多地受到年轻人的影响。(4)主导群体与社会文化内容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文化都可能存在着若干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都不断受到主导文化的影响,因为“每个文化内部都有一个与主导文化相联系的主导群体。作为文化的核心和社会各个群体的领导者,主导群体能够决定和控制文化信息的内容和流向。”(孙春英,157页)3.作为文化的群体的特点(1)从众性(群体一致性)一定数量的人之所以被称为群体,就是因为这些人具有某些共性并由此链接在一起,这些共性包括共同的目标、结构和传播方式等。
群体性的两个例子:其一:在拉美国家的一些村庄,妇女洗衣服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但是与其他人共同工作的愉快、与他人交谈或玩笑补偿了洗衣服的艰苦,所以妇女们强烈反对洗衣方式的改变。其二、在非洲的一些村庄,水井发挥了同样的作用,妇女抵制那些将自来水介入每家每户的建设者,因为自来水剥夺了她们唯一的进行社会交往的机会。(2)社会分层、权力与文化社会分层及其相应的权力和文化是怎样形成的?经济利益、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权力、财富、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分配局面。
群体的互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权力的差异和各自独特的群体文化。社会分层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一般来说,划分阶层的标准依据的是人们对广义的社会资源的拥有状态,即不同群体的社会性别、收人多寡、权力大小、受教育程度高低等状况。
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PaulLazarsfeld)的选择性影响(selectiveinfluence)理论,给出的解释是:不同阶层的人们在信息选择、接受和解释、记忆方面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步骤上: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感知。不同社会阶层在信息传播的选择、接受、解释和记忆方面有怎样的差异?第一,“选择性注意”(selectiveattention)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职业角色、文化水准、口味爱好等主观标准对信息进行过滤,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会更为注意。不论何时,我们的意识就像闪光灯的光柱一样,只能集中于我们的体验的有限方面。第二,“选择性感知”(selectiveperception),即由于兴趣、信仰、知识水平、主观态度、实际需求、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距,不同群体的人们会对同一则信息产生不同的感知。社会分层与权力分配的关系是怎样的?(话语权理论)主导文化将极大地反映主导文化成员及权力精英的思想和利益,而那些处于较低社会层次的群体及群体文化就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等级的烙印,被主导文化及其成员赋予低等的身份。(1)雷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提出了“大传统”
与“小传统”
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提出,用以说明复杂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不同层次的传统,认为:
A.少数有思考能力的上层人士创造的文化系统是“大传统”,反映了以都市为中心,由上层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
B.而社会下层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社会风习是‘‘小传统”,是一种具有保守价值的观念形态。在文化系统中,“小传统”显然处于被动地位。(2)社会语言学家福尔伯(EdithFolb)的观点
关于社会分层与权力分配的关系,社会语言学家福尔伯(EdithFolb)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社会阶层的客观存在,保证了权力精英的发展和存在。由于权力精英占有了社会中最有价值和最必要的东西,从而使社会成员之间不平衡的关系得以存在和延续下来。尤其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权力精英们“支持帮助和创立一些特定的文化思想和人工制品来保证他们的权力的长存。当文化以含蓄或者清楚的方式反映了权力精英维护自己地位的要求和渴望时,文化就成了宣传的工具。因此,那些包含着社会组织、行为、价值观和信仰等诸如此类的思想和物品可被视为牺牲大多数人利益维护少数人利益的规章制度或机构”。[美]拉里·萨默瓦、理查德·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第157页。(3)马克·奥比(MarkOrbe)的群体文化理论(Co-cultureTheory)20世纪90年代后期,马克·奥比(MarkOrbe)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建立了群体文化理论(Co—cultureTheory),将非白色人种、女性、残疾人、同性恋群体以及较低社会阶层的未被充分代表的群体(underrepresentedgroup)纳入了自己的理论视野。
群体文化理论的主要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在主流社会结构中,如何让从属于主导文化的群体成员与那些企图使他们缄默的人协商。
这一理论的提出基于两个前提:第一,在主流社会结构中,未被充分代表的群体成员处于边缘地位;第二,在面对“压抑的主流社会结构”时,未被充分代表的群体成员可以凭借特定的传播方式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
近年来,群体文化理论已被广泛用于非裔美国人研究、残疾人研究、夏威夷原住民研究、以色列妇女研究以及对无家可归者的研究等领域,其中包括对黑人职业女性如何在主导文化中构建审美观念的调查。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在美国学术界的广泛应用,群体文化理论已使人们在对种族主义、性别主义、等级主义以及对同性恋和残疾人歧视等议题的理解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面对异文化模式,同一文化内部不同社会群体的接受和适应情况并不相同。正如雷蒙德·弗思指明的:“在财富、教育或权力上地位最高的”特权阶层可以自由地和西方社会的人相互交往,但是,“其他多数阶层的人民不能完全达到他们适应西方文明的目的,一部分由于他们没有钱,一部分由于他们没有受过使他们获得文化的培训,但可能还有别的些因素,如他们固守他们熟悉的生活方式,认为它很美好,很有道德,甚至很有精神价值”。([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第156页。)
三、个体行为的群体影响
(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1.个体是群体影响的被动接受者。针对群体影响个体行为的科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谢里夫、勒温、拉扎斯菲尔德等是这一领域的奠基者,并由此对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通过选举研究发现,群体在个体的政治态度形成和作出投票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群体对个体的态度、行为甚至感觉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他得出结论:个体是群体影响的被动接受者,文化影响着个体的目标。
这是20世纪70年代前,西方社会学的主流观点。2.个体之于群体的独立性和重要性
70年代后,认为个体被动地受制于群体和文化的理论开始受到挑战。其中,安·斯威德勒(AnnSwidler)认为,文化给个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选择范围,文化并不决定个体的目标,只不过是以“符号、传说、仪式以及世界观”等形式提供了人们用以解决问题和组织其行为的“工具箱”。虽然人们可能会共享同样的观念体系,但行为却可能各不相同,因为人们把特定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并不相同。
陈序经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无论是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来看,或是从文化的模仿与创造来看,个人所占的地位比之社会更为重要,“因为个人是具体的,是发展文化的主体,是发展文化的原子,是发展文化的起点。所谓某个社会的文化,影响或传播到别个社会,严格地说,是前者的个人影响或传播到后者的个人”(
陈序经:《文化学概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8页。)。
依据这一观点,跨文化传播即是由有意识的、追求某种目标的诸多个体进行的。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条件、生活经验不同,这些个体的意识、心理和价值观念及对文化信息的理解也不同。这样,跨文化传播就不会像倒水一样,可以从一个容器里倒进另一个容器里,而是通过许多个体之间的互动或相互作用表现出来。这个意义上的跨文化传播过程,就成为一种由无数相互交错、相互作用的个体因素组成的“文化动力学过程”。(二)群体的影响作用分析:参照群体与意见领袖1.参照群体(referencegroup)是指人们在塑造自己的行为和形成态度时加以模仿和效法的群体。参照群体不是个体的隶属群体,而是个体乐于参照甚至想要加入或理想中的群体。导弹专家红卫兵军人明星
参照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1)个体在接受跨文化传播时总是受到参照群体的规范、评价、行为指向等的支配,个体为了与这些规范、评价、行为指向保持协调,需要通过具体的跨文化传播行为进行调节;(2)由于人们交往的渠道不同、价值观不同,各自所认可的参照群体也不同,不同的规范、评价、行为指向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与参照群体有关的观念与生活方式。
研究者曾以个案调查的方法说明,移居美国的华人,尤其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是以美国人为参照群体的,“她们涂脂抹粉,剪短头发,高高卷起,看起来一切都像她们的美国同伴。……他们蔑视父母的习惯和传统,模仿这些所谓的美国习俗,并力图学得惟妙惟肖”----------------吴景超:《唐人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9页。
这一研究说明,相对落后群体的成员往往是以影响较大或较为先进的群体为参照群体的。
如何抵御“韩流”?如何让自己的文化不再被殖民?
————发展自己的文化雷蒙德·弗思的人类学研究还发现,“一个社区的人民对那些和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及组织形式有连续性的或相似的促进因素最容易接受”,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势力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有些地方的人和外来文化发生长期接触以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显然有了根本的改变,可能他们还会恢复古老的习惯,或是重新实行一些传统的习俗,把它们夹杂在新的生活方式中”。
-------------[英]霄蒙德·弗思:《人文类型》,第159页。
2.意见领袖(opinionleader)
(1)谁是“意见领袖”?这是一个关注群体影响的社会学概念,强调了个体对群体的影响。认为,意见领袖就是能够输出信息和施加影响的人——主要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群体。意见领袖被一些传播学者视为传播流程中的核心。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的观点,意见领袖在社区的任何部分、社会经济地位的任何阶层都普遍存在,他还特别指出:“意见领袖在各种生活阅历类型中的分布密度是不同的,在各社会地位阶层中的分布密度则大致相同,通常,他们更多地集中于各领域社交活跃的群众中。”(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第226页。)(2)为什么会存在“意见领袖”?
法国社会学家勒庞:
自然界有个规律。在自然界有个规律是我们无法摆脱的,这就是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只要聚集在一起,都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些所谓的“领导者”,而且,都会本能地让自己处于一个领导者的统治之下。
学识和声望。对大多数人来说,除了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之外,对领域外的大部分事情并没有做深入的研究,在这个时候,“领导者”就成为他们的“引路人”。勒庞进一步分析认为,“领导者”之所以能够起到引领作用,主要基于“他们的学识和声望”。
意见领袖与厦门PX事件是指针对2007年厦门市海沧半岛兴建的二甲苯(PX)项目所进行的抗议事件。该项目由台资企业投资,厂址设在厦门市海沧的南部工业园区。该项目已被纳入中国"十一五"产业规划。民众刚开始对该项目一知半解,甚至毫无了解。但是,在200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发起,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签名的《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公布,使得整个事件的走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该项目遭到百名政协委员联名反对,市民集体抵制,直到厦门市政府宣布暂停工程。厦门PX项目事件从博弈到妥协,再到充分合作,留下了政府和民众互动的经典范例。厦门PX项目迁址漳州古雷后,两年内连续发生两起特大爆炸事件。
厦门PX事件引发的思考
网络媒体勃兴年代,公民可以很轻松地在网络发表各种声音,介入公共领域的门槛和成本很低。但是,不同身份的人员在公共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同的。专业领域的“意见领袖”由于具有专业知识,很明显地对自己领域的问题有着更深入的思考。当然,如果他仅仅在他自己的研究领域发表专业观点,在这个时候,才仅仅是一个“技术”专家。可是,当他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某些“公共事件”联系在一起,并将这种联系思考的观点面向社会发表,这就使专业性转为公共性,从而成为公共领域的权威。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
“权威”之所以能够对他人发号施令,并且也有人愿意服从它,究其原因在于这个命令的本身具有的现实合理性,是以一种自由和理性的行动为基础的。他举例说,“上级之所以权威,其原因在于上级往往更全面地了解情况或具备更多的信息,换句话讲,上级具有更为完善的认识。因此,权威就是一种理性,权威这个东西并不排斥理性,而且权威跟理性之间的联系更为基本”。
3.创新的扩散创新扩散理论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之一,是由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侧重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对创新扩散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以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为先导。当时,人类学的扩散观强调:一个社会的绝大多数变化是由于引入其他社会的创新事物造成的。在这一时期,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abrielTarde)已开始探索创新的“模仿”(imitation)过程中的意见领袖的作用。1943年,布赖斯·瑞安(BryceRyan)等发表了关于杂交玉米种在美国爱荷华州农民中扩散的研究成果,标志着创新扩散的“革命性范式”的出现。(EverettRogers,“NewProductAdoptionandDiffusion”,nPJournalofConsumerResearfh.V01.2,No.4。1976,P.290.)
1962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M.Rogers)教授研究了多个有关创新扩散的案例,与休梅克合著出版了《创新扩散》一书,考察了创新扩散的进程和各种影响因素,总结出创新事物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扩散的基本规律,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
根据罗杰斯的观点,无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某所学校推广新教材,还是在秘鲁山区的印第安村民中推行喝开水的习惯,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过程大致相同。不过,由于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动机、价值观念、既得利益,以及对于变迁的态度,特定群体中的一些人会比其他人更为迅速地采纳创新的事物,由此就产生了五种类型的群体成员:创新者、早期接受者、早期多数者、后期多数者、滞后者。人们在试用新产品的态度上有明显的差别,每一产品领域都有先驱和早期采用者,在他们之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采用该创新产品,产品销售达到高峰;当不采用该产品的消费者所剩无几时,销售额开始降低。①、创新者:2.5%②、早期使用者:3.5③、早期大众:34%④、晚期大众:34%⑤、落伍者:16%。
在罗杰斯的推动下,扩散研究迅速成为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扩散可以指新生事物从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或是从一个群体文化传播到其他群体文化乃至主导文化的过程。根据人类学研究,人类从古至今存在有4000多个不同的社会,所有的社会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扩散,或是对已经引进的事物进行考察,或是将新旧事物融合在一起。总之,扩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变迁。四、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与东西方传统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是通过社会交往构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作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人际关系是每一个社会和文化成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和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有关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缘由,主要有两种理论解释:一是美国心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水冷式制冷机组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版车位锁租赁、管理与收益分成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设备及设施安全合同2篇
- 2024年03月青海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春季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国扭丝状平型钢丝轮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机床配件买卖协议
- 2024年中国增效联磺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网络营销推广合作合同
- 水质监测与评价课程设计
- 2024年道路绿化带亮化施工合同
- 2024项目经理讲安全课
- 烤肠销售合同范例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
- 采购原材料年终总结
- 2024-2030年中国隧道建设行业前景展望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期中复习(易错60题)(解析版)
- 环保验收课件教学课件
- 毛概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DB11T 1678-2019 城市轨道交通广告设施设置规范
- 海洋工程设备设施维护与保养
- 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