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工程课件 第09章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工程课件 第09章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工程课件 第09章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工程课件 第09章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工程课件 第09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九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方的曲折发展20世纪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没有停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这种研究的起伏变化既与欧美社会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也与其中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密切相关。一些学者试图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某些要素,并把它和其他各种思潮结合起来分析欧美社会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其中包含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解释,有的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有的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错误理解和歪曲。目录第一节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哲学探索一、卢卡奇的“物化”和无产阶级意识二、柯尔施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三、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和文化领导权思想第二节20世纪30—8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方面临的挑战与回应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辩证法二、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国家和意识形态理论五、关于人的问题第一节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哲学探索当十月革命在俄国取得胜利的时候,中欧和西欧国家相继发生的一系列革命却失败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欧洲各国共产党的一些理论家开始总结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以及西欧国家革命失败的教训。在理论上,他们力图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思考无产阶级革命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看法,并批判了第二国际某些人物的思想。人们把这种思想称为“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以区别于以列宁主义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一、卢卡奇的“物化”和无产阶级意识卢卡奇,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文艺批评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出生于布达佩斯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1909年获布达佩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柏林和海德堡等地从事哲学和文艺学研究。卢卡奇1918年加入匈牙利共产党,1919年3—8月担任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主管文化和教育的人民委员。20世纪30年代,他在莫斯科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工作。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试图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新现象的分析来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无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发达国家没有成功的各种社会根源。在他看来,其中的一个重要根源是,物化现象导致了无产阶级的物化意识。他期待用“总体性”的观念唤起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而在《社会存在本体论》中,他则从人的活动出发分析社会历史及其辩证过程。(一)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现象按照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产品一旦作为商品出售,它就获得一种神秘的性质: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物的交换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与宗教领域中的情况类似。在商品生产和交换领域中,物的交换关系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但是它却获得了一种独立于人的物的形式。卢卡奇把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拜物教理解为“物化”,即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获得了物的特性,变成了物。这种物化现象,在客观上表现为商品交换关系获得了一种物的形式,表现为一种人可利用却无法驾驭的铁的规律即商品交换规律;而在主观上则表现为人的活动本身也具有了物的特性,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商品交换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因此物化现象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领域,并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现象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人的自主性丧失了。人在商品交换的体系中变成物,变成可计算的对象。其次,社会现象似乎必须服从铁的规律。物化现象掩盖了物的直接“物性”,而使它获得一种新的物性。最后,社会分工专门化。在合理化过程中,人们只考虑局部系统的优化而不考虑总体,而局部系统之间的统一纯粹是由计算决定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必定是偶然的。(二)“具体的总体”的辩证法在卢卡奇看来,在马克思的方法中本质的东西就是总体性观点。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而维护了这种方法的本质。总体性观点就是主张“把所有局部现象都看作是整体——被理解为思想和历史的统一的辩证过程——的因素”,而这个要素的本质不是由它自身决定,而是由它所从属的这个整体决定的。在这里,不能局限于从总体与部分的关系的角度理解卢卡奇的总体的观点。他所说的总体是具体的总体。具体之所以具体,是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而这个综合了诸多抽象规定的具体就是具体的总体。在卢卡奇那里,总体观念还同时包着历史的意义。在他看来,如果认识事物的思想过程会导致具体的总体,那么,由这种思想过程所把握的历史也会达到这种具体的总体,“只有在这种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他认为,历史是人创造的,人会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认识历史。如果说人所创造的历史构成了一个有联系的总体的话,那么人也在创造历史中认识历史的总体,而认识历史就是要把握历史的总体。(三)无产阶级与社会历史中的主客体统一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既是总体,同时又是主体。这个作为总体的主体与黑格尔的人类精神一样,可以自我展

开、自我认识,并由此达到对社会总体的认识。但是,无产阶级的这种自我认识,不是在纯粹思想的范围中进行的,而是在实践中进行的,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变成了商品,变成了客体。但是,这种客体不是直接性的客体,而是间接性的客体即制造出来的客体,是工人自己把自己变成了客体(商品)。因此,工人能够直接意识到自己的客体地位。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总体之所以也是主体,就是因为它自己制造了自己的物化地位,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这种地位,改变自己的这种地位。而资产阶级没有把自己作为客体生产出来,它也不可能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存在理解为无产阶级的产物,更不愿意承认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存在中的作用。因此,它从直接的现状出发来认识资本主义社会,认同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物化状况,认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交换规律。无产阶级则在物化中认识自身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够认识社会历史的总体,而且能够在认识和改造历史中实现自己的目标。二、柯尔施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柯尔施(1886—

1961),出生于德国汉堡附近的土托斯维托的一个银行家家庭,曾经在慕尼黑、柏林等地接受良好教育,1910年获得耶拿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参加了包括费边社以及“独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等诸多社会活动。1920年他加入德国共产党,参与编辑党内的杂志《国际》。因后来他与党内领导层发生冲突,1926年被开除出党,此后专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柯尔施认为,无论是资产阶级思想家还是某些马克思主义者都否认马克思的思想中包了哲学,并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第一种倾向是,资产阶级学者“一再互相担保,马克思主义没有任何它自己的哲学内容”,认为如果马克思的思想中有哲学的话,那么马克思的哲学不过是19世纪哲学史中的一个分支。第二种倾向是,由于受实证主义的影响,第二国际的某些思想家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包括哲学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经济学说和社会学说,认为“马克思主义从其本性上来讲与哲学没有任何关系”,其中“不包任何哲学问题上的特定立场”。第三种倾向是,关心社会主义的思想家,感到马克思主义本身缺乏哲学内容,并力图用文化哲学的东西或者用康德、狄慈根、马赫的哲学观念来补充马克思主义。柯尔施认为,无论是资产阶级思想家还是某些马克思主义者都否认马克思的思想中包了哲学,并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第一种倾向是,资产阶级学者“一再互相担保,马克思主义没有任何它自己的哲学内容”,认为如果马克思的思想中有哲学的话,那么马克思的哲学不过是19世纪哲学史中的一个分支。第二种倾向是,由于受实证主义的影响,第二国际的某些思想家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包括哲学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经济学说和社会学说,认为“马克思主义从其本性上来讲与哲学没有任何关系”,其中“不包任何哲学问题上的特定立场”。第三种倾向是,关心社会主义的思想家,感到马克思主义本身缺乏哲学内容,并力图用文化哲学的东西或者用康德、狄慈根、马赫的哲学观念来补充马克思主义。(二)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思考柯尔施把哲学看做现实的一部分,意味着哲学不仅被动地反映现实,而且直接地参与改变现实,意味着哲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哲学通过思想影响现实,而现实也改变着人们的哲学思考。思想过程和革命过程是相互作用的,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历史过程的具体整体”。柯尔施的这种总体性理论的核心,实际上是强调理论在革命中的作用,反对把理论与革命实践脱节。然而,他对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这种解释和强调使他走向了另一种错误的轨道,就是反对列宁提出的反映论观点。他认为,列宁的唯物主义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因为“列宁回到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绝对对立”,按照这种观点,思维就只能是存在的反映,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就会因此被忽视。(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在柯尔施看来,马克思主义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总体,它在本质上总是包了哲学。但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每个历史时期都自觉地把哲学作为其本质内涵而展示出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它与哲学的关系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可以看出,柯尔施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考察主要是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本线索的。这种划分方法虽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某些特征,但没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上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与趋势。这个阶段开始于欧洲革命,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和出版《共产党宣言》的时期。马克思主义作为总体性理论而存在这个阶段开始于1848年的欧洲革命,结束于19世纪。马克思主义发生分化柯尔施认为,这个阶段从1900年开始直到某个不确定的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重新恢复三、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和文化领导权思想葛兰西(1891—

1937),出生在意大利南部撒丁岛的困农村,1911年,他进入都灵大学学习,后来曾经参加过“意大利社会党”。1926年,他一度担任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并于同年被法西斯主义分子逮捕入狱。在狱中,他以顽强的意志和病魔作斗争,写作了《狱中札记》,它成为集中体现葛兰西思想的代表作。(一)对“实践哲学”基本思想的阐发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提出了“实践哲学”这个重要概念。他有时用它来称呼马克思主义,有时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他在论述实践哲学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实践哲学的核心是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础。第二,实践哲学还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第三,葛兰西反对把实践哲学分割为关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和关于自然的唯物主义。(二)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的理论市民社会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具有不同的含义,其用法也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的过程中,市民社会与国家分离开来,区别于国家。在这里,国家是指维护社会秩序、管理公共事务的国家机关。而市民社会是指个人生活领域,又可以区分为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两个方面。在黑格尔那里,这两个方面并没有被严格地区分开来,而当马克思把物质生活关系的总体称为“市民社会”的时候,马克思主要是指私人的经济活动领域,后来演变为经济基础概念。葛兰西所说的“市民社会”则主要是指公民活动领域,特别是知识分子活动的领域,其中包括政党、工会、教会、学校以及新闻出版等文化部门。葛兰西认为,上层建筑的两个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政治社会或者国家对社会行使直接统治和管理的职能,而市民社会,是统治集团对社会进行间接管理的媒介。国家借助暴力来直接管理社会,而市民社会通过文化上的措施,例如宣传、教育、诱导等方法来对社会施加影响,从而巩固统治集团的政治统治。市民社会所具有的这种能力被葛兰西称为“文化领导权”(又译为“文化霸权”)。文化霸权他认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本质功能有两项:“独裁+霸权”,国家是进行“独裁”的,而市民社会是实施“霸权”的。这里的“独裁”是指暴力统治;“霸权”是指文化上的引导,就是要使被统治者认同或者“首肯”统治者的暴力统治。他认为,政治社会的“独裁”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将逐步被市民社会的“霸权”取代,文化整合将成为国家管理中的主导因素。(三)文化领导权与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理论葛兰西认为,文化领导权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不同的国家,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的关系是不同的。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在自由经济的基础上所发生的那种自治组织、民间团体等也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这个国家的社会管理任务完全是由政治社会来承担的。而在西方,风起云涌的资产阶级革命把国家的政治权力从经济领域中驱逐出去,国家的政治权力领域和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分裂。葛兰西所说的文化领导权,就是通过文化上的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国家的政治统治。按照他的分析,国家最重要的功能是提高国民的道德文化水平。法院通过镇压和警示来对国民实施教育,而学校通过文化和品德的教育来提高人民的道德文化水平,些民间活动也具有教育的功能,它们是统治阶级实施文化领导权的手段。葛兰西认为,在西方,统治阶级通过文化领导权来实施政治统治,因此,无产阶级就必须为文化领导权而进行斗争。他借用军事术语把这种为文化领导权而展开的斗争称为“阵地战”。这种“阵地战”与“运动战”不同。“运动战”主要是针对国家中的暴力统治权力的,而“阵地战”主要是针对统治阶级的文化领导权的。因为,文化上的领导权像战争中的壕沟保护着统治阶级的政治领导权,“政治艺术和科学也遵守同样的变化,至少在最先进的国家如此”。因此,在这些国家中,无产阶级革命首先要争取文化领导权,并在夺取文化领导权之后,夺取政治领导权。第二节20世纪30—8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方面临的挑战与回应十月革命在俄国取得胜利,使西方许多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强烈的理论兴趣。他们在思考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的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和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结合起来,在20世纪30—80年代间,出现了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思潮。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辩证法在对自然概念的理解上,有的西方学者区分了两种自然,即未被纳入人的实践活动的自然以及人的实践活动改造过的自然。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某些哲学家承认自然界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也是有自身的规律的。如萨特就承认自然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认为物质环境是人类关系的最初整体化的条件,但他把自然界看做是一种“纯粹的、非人类的无机物质……受到外在性规律的统制”的惰性物质,自身不能实现整体化,不能自觉地以总体的方式来运动,这种整体化只能在人类社会领域中发生。列斐伏尔等则把这两种自然区分开来,提出“人化自然”的观点。他们也承认自然界是独立存在的,是人类活动的前提。但那些独立于人并且未被纳入人的活动的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关注的重点是被人改造过的自然界,即“人化自然”。施密特认为,虽然马克思和其他唯物主义者一样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但“把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从一开始同其他种种自然观区别开来的东西,是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质”。在他看来,马克思所关注的自然主要是社会历史中的自然。但自然界无论是否被纳入人类活动之中,都对人有意义,未被纳入实践活动的自然对人具有潜在的意义,被纳入人的实践活动的自然对人有直接现实的意义。施密特还提出,马克思强调的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的改造,而反映论则把人和自然割裂开来,只看到人对自然的反映而忽视了人对自然的改造。20世纪30年代后,一些西方学者还从不同的角度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提出了质疑。他们的观点是,辩证法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或者是思维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虽然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把辩证法局限在人的活动或者社会历史领域,但他们质疑自然辩证法的理由却各不相同,有时甚至相互冲突。萨特萨特主要从辩证法、自然以及人类知识的特点来否定自然辩证法。他把辩证法理解为实践总体化的辩证法,即把个人的实践活动纳入社会总体之中的辩证法,而个人通过实践被纳入总体的过程也是个人的自主性丧失的过程。在他看来,人们可以用辩证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现象,自然科学知识也是一种辩证的知识,但并不意味着自然现象本身具有辩证的特征。自然的知识是辩证的,这是因为人关于自然的知识是人的活动的结果,是人创造出来的;而自然本身与人的实践无关,因此它不是辩证的。这样萨特就面临这样一个困境:既然关于自然的知识是人对自然现象的把握,而不是人随意创造出来的,如果自然本身没有辩证的性质,那么反映自然的知识如何可能有辩证性质呢?萨特还把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比较,认为马克思不赞成自然辩证法,而黑格尔和恩格斯把辩证法扩展到自然领域。马尔库塞马尔库塞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比较上理解辩证法,承认虽然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辩证法思想,但是马克思的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有重要的差别:黑格尔把辩证法本体论化,也就是把辩证法变成了普遍的世界观,而马克思则反对把辩证法本体论化,反对把辩证法当做普遍的世界观。他还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认为辩证法只存在于社会历史领域。而科莱蒂把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与黑格尔哲学加以比较,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物质辩证法”,他把思想和观念世界中存在的矛盾投射到客观世界,并把它看做是客观世界固有的矛盾;恩格斯提出的唯物辩证法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抄本”。这些观点实质上就是要把恩格斯所提出的自然辩证法黑格尔化,从而否定自然辩证法。施密特承认,马克思的理论中也包含了“自然辩证法”,因为自然能够把人产生出来,而当人产生出来之后,自然辩证法就被包含在人变革自然的活动中了。因此,把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起来,尤其是在辩证法问题上对立起来实际上是不符合事实的,而依据这种对立来否定自然辩证法也缺乏理论依据。应该说,施密特的这种理解是正确的,当然,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侧重点是社会历史中的辩证法,而恩格斯理论的侧重点是自然辩证法,他们的思想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对立的。二、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生产力的发展看做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西方一些学者对此却持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生产力和社会制度都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有的认为生产力完全不是基础(有两种思路),有的则认为生产力就是基础。哈贝马斯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中认为,不能仅仅把生产力发展看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不仅有生产力,而且有生产关系等制度领域的东西。在他看来,人类总是在两个不同的维度内进行学习:一个是在人控制自然的技术理性的维度内进行学习,另一个是在调节人和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实践的维度内进行学习。法国学者鲍德里亚(1929—

2007)通过否定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的思想。在他看来,“人具有需要和劳动力的双重潜能,普通的人的这一双重‘类’面孔,仅仅是政治经济学体系生产出来的”。他认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就是要人们认同自己是劳动者,把劳动看做是自己的类本质,使人成为劳动者正是资本所追求的。在他看来,我们不能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把整个历史看做是生产的历史,否则,就中了“资本的诡计”。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也反对把劳动看做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基础,但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理由。他们认为,在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着一种征服自然并维持生存的活动。这种活动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础,但它也要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人控制人的现象负责。柯亨则用语言分析的方法对生产力概念及其基础地位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马克思所说的“人本身是首要的生产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劳动力才是主要生产力”,也就是只有当人作为劳动力出现的时候,他才是生产力。他指出,在理解生产力的时候,人们常常把生产力和经济结构混淆起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它却不是经济结构中的组成部分。因为“基础”一词具有不同的含义,有时是一个东西的组成部分,有时不是其组成部分。柯亨主张从“功能解释”的角度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就是用被解释对象对其他东西所发挥的功能来解释这个被解释对象。按照功能解释,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具有“首要性”,生产关系应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应该说,这一分析对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观具有启发意义。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思想,在西方长期被误解为经济决定论而成为批评的对象,也有一些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西方学者对这一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发。弗洛姆认同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但认为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就是社会性格。他说:“社会性格正是社会经济结构和一个社会中普遍流行的思想、理想之间的中介。它在这两个方面,即将经济基础变为思想或将思想变为经济基础的过程中都起到中介作用。”在他那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被理解为一种经验上的因果关系。阿尔都塞提出了“多元决定”论,这种“多元决定”的实质就是结构意义上的决定。他认为,按照黑格尔主义的方式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仍然是经济主义。这种经济主义认为,马克思把经济因素看做是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的全部本质。在他看来,马克思不是简单地颠倒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关系,而是在解释历史方面把术语和术语之间的关系都变了。马克思提出了结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新术语,这些术语之间的关系不是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决定关系,而是一种结构上的决定关系。这种结构上的决定关系就是“多元决定”。这就是说,在一定的社会中,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因素构成了相互作用的结构,这些要素共同决定了社会历史的进程。在他看来,“只有从社会的任何矛盾和构成成分都由多元决定这一观点出发”,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总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无论是黑格尔主义的总体性观点还是结构主义的多元决定的观点,都是建立在割裂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基础上的。他们或是在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作用的同时,模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界限,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与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等同起来;或是在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同时,片面夸大上层建筑的作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要坚持经济在历史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他社会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国家和意识形态理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社会的阶级结构出现了一些变化,一些西方学者根据这些新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国家和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研究。在划分阶级的标准上,魏特夫认为,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受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影响,把经济因素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而忽视了政治力量在阶级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他通过对东方传统社会的研究发现,官僚阶级是统治阶级,而其他人则是被统治阶级,政治权力也是划分阶级的主要因素。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1930—2002)认为,在现代社会,所有的人都在社会空间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占据相似位置的人们就组成一个阶级。不同的人会由于不同的原因而加入不同的政治运动,而这些政治运动都是临时组织起来的,这些人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阶级。赖特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之间的矛盾关系不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而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剥削的概念不再适合于现代社会的阶级分析。在他看来,工人阶级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现象不存在了,无产阶级正在消失,而工人阶级的队伍正在扩大,工人阶级队伍的内部构成也在发生变化。法国学者高兹(1924—2007)则提出“后工业的新无产阶级”的概念,这一概念是指未被现实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程同化的各阶层。在国家观问题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学者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倾向:一、工具主义二、暴力和非暴力结合的国家三、非暴力国家总之,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西方学者在阶级、国家和意识形态问题上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观点。这些观点体现了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也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应该承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与马克思的时代有所不同,但要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关系没有发生变化,资本家和工人在劳动中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样,虽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权力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五、关于人的问题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全文公开发表后,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青年马克思关于人的观念是一种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