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再认识 3900字_第1页
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再认识 3900字_第2页
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再认识 39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再认识3900字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骨科领域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和医生都构成严重的威胁,一旦发生并延误诊治将造成灾难性后果,这在某种意义上说骨筋膜室综合征比骨折本身的医疗风险更大。因此,作为一名创伤骨科医生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

1及时有效的治疗

骨筋膜室综合征唯一的防治伎俩就是在其加重之前、在肌肉发生缺血性改变尚可逆转之前即给予有效的减压治疗[1]。一旦发生严重缺血持续超过6h即无逆转可能,此时无论采取任何办法均无效,故须争分夺秒地处置,不能拖延等待察看。但问题是出现缺血的时间或程度并无明确的分界线或准确的判断指标;个体对缺血的耐受性也不一样。因此,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判断其发生开展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是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医生对其有个全面透彻的了解并注重一些细节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警惕性为第一要素

经治医生在思想上要始终绷紧这根弦,特别是在危险期内,不能有丝毫松懈。要在临床工作中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同时用两只眼看问题,一只眼盯着骨折、一只眼盯着并发症。要记住警惕性是最关键的、警惕性要时时刻刻贯通于全过程。

3悟透骨筋膜室综合征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是另一关键

因各种原因导致筋膜间隙腔内组织(肌肉、神经)压力增高、超过其自身血液微循环的灌注压、从而使组织内微循环减弱或停止进而发生组织缺血性改变。其核心问题是肌肉、神经的缺血,而缺血的原因是间隙腔内压力增高[2]。压力来自于损伤所致的内部组织肿胀,也可来自于外界给予肢体的外在压力(如敷料包扎),或两者兼有。总之其发生有两个关键性因素:(1)组织压力;(2)组织的微循环灌注压,是否发生缺血决定于两者之差的大小。因此,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既与压力有关也与血压或肢体动脉供血的强弱(如骨折刺激可致动脉痉挛或受阻使动脉供血减弱)有关。

另外筋膜间室的概念也要重新理解:传统概念是指由骨、深筋膜构成的边界,最新概念那么将边界扩展为除骨、深筋膜外还包括肌外膜、皮肤、外包扎之敷料石膏等。这些边界均较致密、短少弹性,一旦肌肉肿胀或包扎过紧那么间隙内的压力就会迅速增大。明白以上概念就能帮忙对各种临床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分析,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4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判断其发生开展

要明白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不象骨折那样有明确的指征和检查确诊伎俩,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经治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主观判断。目前有2种办法:临床表现和仪器测压。仅靠临床表现也完全可以实现诊断目的,而且是目前主要的诊断伎俩,尤其是基层医院。要同时考虑下列几方面的临床表现:(1)常见部位;(2)损伤机制;(3)病症体征;(4)动脉搏动在诊断中的意义;(5)鉴别诊断。

4.1最好发部位为前臂及小腿

但凡这两个部位的骨折损伤都要特别注意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可能性。

4.2损伤机制

这是其发生开展的根底,对每一个病例都要详细了解其受伤机制,从中可以判断出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风险有多大。要评估几个方面的问题:(1)肢体伤情的严重程度和范围,特别是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程度;(2)是否为挤压伤;(3)损伤力作用于肢体所持续的时间;(4)是开放性还是闭合性损伤(指骨筋膜室是否开放),闭合性损伤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5)同时要注意评估全身状况如是否伴有休克等。已证实下述情况可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或使其发生机率增加:①扩髓置针,特别是在闭合牵引复位下操作;②牵引,特别是大重量牵引可致间隙腔内压力增高;③止血带,特别是长时间反复使用;④体位,患肢高于心脏平面可使脉压差减小(故在可能的情况下倡议患肢置于平心脏水平);⑤失血性休克。

4.3病症及体征

4.3.1皮肤张力和硬度,皮肤张力增大和触摸肌肉部位时硬度增加均是间隙内压力增高的外在表现,据此可判断间隙内压力的变化趋势。张力越大说明肿胀越严重、间隙内压力越高(但在外敷料包扎下可能会掩盖这一体征,这时就要注意其他指标)。

4.3.2疼痛要注意辨别3种疼痛:自觉痛、触压痛、牵拉痛。对于疼痛有的专著视其为最重要的判断指标,即非常激烈的、爆发性的、止痛药都无法缓解的、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疼痛,特别是指(趾)的被动牵拉痛,一旦出现这种表现即应断定为已发生肌肉早期明显缺血。但在临床实践中有时很难判断其疼痛的来源和性质,不足特异性,特别是在急性期内;某些情况下因特殊原因还会掩盖疼痛这一病症(如麻醉期间)。故假设主要依靠疼痛来判断骨筋膜室综合征可能会误事。因此,尚需结合其它指标来综合判断。

4.3.3肌力认为这是个重要的察看指标。只要指(趾)主动活动状态良好(包括力量和幅度)那么危险性就不大,至少未开展到严重缺血的程度。如果能排除肌肉神经本身损伤所致的活动障碍,单纯骨折疼痛是不会导致肌力明显下降的,而骨筋膜室综合征那么会明显影响到其活动度和肌力,且早期即会影响到肌力和主动活动度。到了晚期那么下降明显。故肌力可用于判断是否发生缺血和缺血的程度。假设出现肌力下降那么必须分析其原因,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考虑。

4.3.4感觉此项指标只能作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开展到中晚期的指征之一。如果出现明显的感觉障碍那么说明已发生缺血性神经肌肉麻痹,故其不宜作为早期判断指标。

4.3.5足背动脉或桡动脉搏动的存在与否在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时有何意义《已有结论:间隙内的组织压力最高也不会超过正常血压的收缩压,当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后大动脉的搏动不一定会被阻断消失。因此,不能把远端动脉搏动的存在或消失作为判断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否发生的指征之一,只可作为参考。当其减弱或消失时那么必须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筋膜腔内压力增大有关;可能与骨折端直接压迫有关;可能与损伤刺激导致动脉痉挛有关;也可能与低血压有关,要与健侧比照。

总之,动脉搏动正常不能排除骨筋膜室综合征不会发生,但如果出现减弱或消失那么其有助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形成或加重。

4.3.6鉴别诊断

(1)排除动脉损伤及周围神经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和动脉损伤两者的结果都是缺血,所导致的临床表现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有时在判断上会出现混同误诊,要分析总结各自的临床特点必要时借助仪器检查来做出诊断。动脉损伤有几种情况:破裂、血栓、痉挛以及受到周围组织的压迫阻断(不完全性)使流量减小等,要注意鉴别。骨筋膜室综合征可使动脉搏动减弱或触及不明显,此时不要误以为动脉损伤,两者可相互影响。假设合并有周围神经损伤那么疼痛表现不明显,此时须重点考虑其他指征。

(2)前臂或小腿的肌肉神经组织发生的缺血要与手足部位出现的缺血表现加以区别或联系:一般情况下骨筋膜室综合征不会完全阻断大动脉的供血,至多会使其减弱,故手足部位不会出现完全性缺血表现或仅有一定程度的供血减弱,不能完全以手足部位的缺血情况来判断前臂或小腿的缺血情况;前臂或小腿的肌肉神经组织发生缺血后那么会表现为手足的活动感觉障碍,因此从手足的活动感觉变化可推断出前臂或小腿的缺血情况;

(3)骨筋膜室综合征与挤压综合征是2个概念,要分分明。

5处置要点

通过手术的方法将筋膜腔翻开减压重新恢复其微循环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而且要在发生不可逆缺血之前。强调所有筋膜腔均要切开、切口要足够长。

6一些个人的临床经验和体会

6.1在对待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问题上要持积极的态度,在切或不切的问题上迟疑时要宁左勿右,宁可误切不可迟切。

6.2特别注意别在“盲期〞内误事

所谓盲期是指比拟懈怠的容易出问题的时间段如:术后麻醉恢复期间;术后使用镇痛泵期间;伤后或术后恰位于晚上或中午期间;正处于全身伤情重、昏迷、休克或同时有其他部位损伤等,使注意力转移时。

6.3前臂及小腿术后切勿给予加压包扎

6.4因为明显缺血>6h即可造成不可逆损害,故不能察看等待过长时间,要以30~60min为察看间隔。

6.5经治医生要亲自察看直至危险期过后,因不同的医生可能察看规范不一样,非主管病人其关怀程度也可能不一样。

6.6事先和患方沟通非常重要,可防止纠纷发生,因患方的注意力可能只在骨折的问题上,并未注意到会在其它方面出问题,让其事先有所思想准备很重要。

6.7重视肌力察看在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意义

察看指(趾)的主被动活动情况又方便、又有效、又保险,还可以嘱由患者或家属来协助完成察看过程。

6.8认为只要肌肉组织处于肿胀或压力状态即会发生微循环减弱,就会发生缺血、缺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重者将开展为骨筋膜室综合症。

6.9伤后急性期内或骨折围手术期内要特别注意其发生。

6.10骨折手术切口有时可以起到减压的作用,办法是不缝或大间距缝合筋膜、皮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