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 华林飞_第1页
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 华林飞_第2页
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 华林飞_第3页
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 华林飞_第4页
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 华林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

新时期: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

理由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没有人能够光凭理论概念教导学生,学生问题千奇百怪,即使教师相信民主、爱心、尊重、接纳、个别差异等理论,到时候依然手足无措。

理由二: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应付教育工作中时刻会发生的繁杂问题,教师需要特殊的技巧合情合理地解决学生中间发生的各种问题。需要运用教育智慧全面关爱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理由三:教育创新的需要。面对90后这些最不缺乏爱的“新新人类”,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需要变更,对学生的关爱也要赋予新的元素,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对教育爱这个古老的话题予以全新的解读。

爱的教育与教育爱。台湾著名教育家高振东先生认为,爱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一般的工作方法,而教育爱才是教育工作者一流的意识形态。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对学生光有慈母般的爱是远远不够的,促使学生主体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搭建“绿色生命平台”,才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爱。教育爱是深刻的理念,是一种丰富的情感,是教育行为的源头活水,唯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成乐趣来从事;也只有爱,才能使教师感觉到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思考、关怀和担心,教育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理由四:是提升职业境界,把“爱的教育”升华为“教育爱”的需要★魏书生、李镇西的故事。魏书生曾是一名工人,写了150次报告要求当老师。李镇西带着王蒙描绘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某女子中学一个班集体生活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走上了讲台。他当时的理想是“我一定要把我带的班也建设成为《青春万岁》所描绘的那样的班级。”★李镇西:最初以爱心与教育成名,后来以民主与教育成家。★魏书生:以立志教育、忘我精神成名,以民主与科学成家。理由五:教育是一个激情和理性相伴的历程

如果教育工作者完全没有爱心,面对学生的时候就是激情燃烧完了的岁月,那教育活动就成了“一群闹更年期的和一群闹青春期的对话。”如果光有一番热情,只知道自己怀着无限爱心去从事教育事业,常常会遭受挫折,发出“华佗无奈小虫何”的感慨。

由于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一再只强调教师要关爱学生,相对忽视了教师工作方法的培训,因而教育智慧的贫乏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无奈,现实生活中教育工作者经常遭遇面对复杂实践缺乏有效举措的尴尬事件。过去说最大的贫困不是物质的贫困,而是观念的贫困。现在我们可以说,班主任当前遇到的最大的尴尬不是理论的匮乏,而是具有操作价值的方法技巧和教育智慧的匮乏。

建议之一学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教育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

陶行知曾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教育思想…19世纪和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文化:明提“遗忘”、“回归”。(胡塞尔、舍勒、狄尔泰、海德格尔、赫勒、哈贝马斯等)教育回归生活:既是指脱离生活的教育重新回到生活之中,也是指“高于”生活的教育“回到”生活,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一、生活世界是教育的根基、魅力源头二、生活的过程就是人生学习的过程三、生活体验是人学习和受教育的动力四、加强生活境遇引导,过有意义的生活一、为什么我们讲道理他们不屑一顾二、他们和我们并不拥有相同的价值观三、为什么他们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四、真正的教育智慧蕴藏在生活之中

事例:为什么学生恶搞自己的老师?案例/p>

收购烟酒∕办证

为什么学生恶搞自己的老师?

恶搞分善意和恶意,教师要注意区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兴起,传统的师道尊严对青少年的个性产生了压抑,新型的师生关系期待重构。恶搞成为释放学生压力的途径和学生文化中的一种时尚,同时也表达了学生一定的心理诉求和价值取向。教师面对这一转型,必须冷静客观地对待这一现象。

反思建议之二学会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建构

凸显体验“体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之一。科技时代人类对体验的遗忘,精神家园的失落。21世纪:体验的时代。一、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二、体验是教育的本体三、德育需要重新定位四、社会实践活动+反思性表达体验教育力求克服灌输性、控制性,既强调把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学校教育中,也强调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理解和创新知识,践履道德,选择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生成新的生存境界。

教育案例

故事一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深潭里的水,而纵身跳入潭中,让水涨起来,以母死来换取子生。故事二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始终弓起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小鳝鱼。故事三在十几层楼高的电梯上劳动的一男一女两个建筑工人,在电梯铁链断裂的瞬间同时抓住一根木条,而这根木条不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眼看就要断裂,那女人对男人说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个男人毅然松了手,用生命换取那母亲的存活。听完故事,让学生谈感想,这一节班会下来,学生的心理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建议之三学会关爱生命,提升师生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关爱生命

20世纪70年代,现代哲学与当代女性主义开始关注人的身体、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情感、关系。生命是一个高度有序的复杂系统,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的自组织关系性(相互依赖的)存在。一、关爱是所有成功教育的奠基石关注个体生命在现实生活中遭际的事件;给师生彼此从事关怀实践的机会(内尔-诺丁斯)二、从生命出发,遵循生命之道即从生命本身的特性、生命体的当下状态、生命体所处的生存境遇出发三、“工具理性”哲学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我们都要学会“性命双修”。

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当我和他们一同走进那阴暗狭小的家,当我和他们一起听失业在家生活无着的父母粗暴的训斥,当我和他们一起体验失去亲人的孤独和贫病的痛苦,当我陪他们听完他们基本上听不懂的八节课时,我深深地为他们的生存状态而悲悯,为他们低劣的生命质量而痛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关爱后进生,实现教育公平,天经地义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关注教师的生命质量教师生存状态令人担忧中学教师生命质量下降职业道德是一柄双刃剑性命双修才是必由之路建议之四学会互动技巧,互惠共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交往互动互惠共生

传统教育的基本模式:单向传输—单向接受。教育之先定假设:教师是多知的,是真理的化身,学生是无知、少知的,是需要塑造、改造的对象…事实已一再证明这一假设不合理。一、理解生命世界(对青少年精神生活的重新估计)二、共同成长:(米德)“反哺文化”;师生相互学

习,两代人共同成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三、交往互动:改变我们的互动模式。怎么和孩子说话

你有事要跟孩子商量,做法是------一、你坐在客厅沙发上,叫孩子过来,他站着,对他说。二、你坐在客厅沙发上,叫孩子过来,他坐下,对他说。三、你敲孩子房门,进去,他坐在书桌前,你站着对他说。四、你敲孩子房门,进去拉一把椅子坐在他旁边,倾过身与他面对面说。五、你敲孩子房门,进去,坐在孩子床边,叫他也过去,坐在你旁边,对他说。请比较一下这五个不同的做法,是不是一个比一个来的“深入”。当孩子走过去,你把他叫住,开始说,给他的感觉是随性的。但是当你叫他坐下来,则比较正式了。至于你特别敲他的房门,进去,又特别拉把椅子,跟他面对面,更正式。最后一个则是另一种说话的方法。因为你特别敲门进去,又特别坐在他的床边,再特别叫他过去,使她不敢轻忽。而你选择坐在床边,不面对面,又有软化和亲切的效果。由此可知,行为语言的表现、说话场所的选择和讲话的姿势,都会对说话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了解这一点,当你冲动地想立刻把孩子叫过来训一顿,或想在餐桌上抓住机会说教的时候,请暗暗地告诉自己:“忍一下!找个更好的机会,效果可能好得多。”为什么我们和学生的情感日益淡薄?为什么我们的职业成就感日益消减?原来是我们远离了我们的学生,原来是师生互动模式出了问题。在网络时代,面对这些“新新人类”,我们需要向学生学习,我们需要蹲下身去,我们需要推心置腹,更需要设身处地。点评建议之五学会改变自己,不断调整心态,懂得宽容与忍耐

教育案例一

2004年9月,我任高一分校班班主任。开学上课第一天我就领教了分校班的厉害:第一节课13人迟到,8人上课吃东西,我两次被科任老师喊到教室维持秩序。从教室出来回到办公室刚想坐下没到10分钟,结果又被科任老师请到了教室。盛怒之下,我狠狠地惩罚了“肇事者”。从那天起,我一走进教室,就对学生横眉怒目,学生只要看见我在场,大气也不敢出。在这种高压政策下,课堂教学秩序勉强能够维持,我也变成了校长眼中的“维持会长”和“消防队员”和学生心目中的“治安警察”和“中国猛男”。可惜好景不长,2004年9月11日早晨,我在教室门口堵住了迟到的一位同学朱某,我只问了一句“为什么迟到了?”结果他顶撞我说:“迟到了又怎么样?不要以为全班同学都怕你?你不就是中国猛男一个?我就不怕你?你能把我怎么样?”然后他一把推开我冲进了教室,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从教20余年,一时觉得好像蒙受了奇耻大辱。但我并未丧失理智,转身走进食堂买了一份早点,下课时送到朱某的身边,说:“我知道你今天因为迟到肯定没有吃早饭?这是我给你买的?”此时,我发现全班同学都看着我,朱某也有点不好意思,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的感激和懊悔。

教育案例二我女儿对我说,他们的班主任我校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李邦武老师就特别有耐心。有一次,有一名女生向他问关于保温瓶保温的原理问题,他耐心地给她讲了好多遍,她都听不明白,旁边的同学都已经不耐烦了,可是,他一点抱怨都没有,下课后竟然跑回家拎来保温瓶为她示范讲解,直到她明白为止。我的女儿亲口对我说:“爸爸,我以前只是在报纸,电视电影上看过这样的人,没想到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的好老师啊!你会不会当这样的好老师”。

关爱学生就是要三分教育七分等待。学生的转化需要时间和空间,不要不耐烦,不要把学生逼到死角,穷追猛打和喋喋不休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对待迷路的孩子要有“宗教家”的情怀。

点评

注:怀念我的中学物理教师

教育误区:

教师使用尖酸嘲讽的语言,尽管满含“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之间的隔膜就在这不经意中产生。这样不适当的表达,不仅无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相反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报复幻想,甚至闭锁心灵。建议之六学会励志,掌握有效励志方式,改变学生的人生态度

教育案例一2000年,我带初二(3)班,班上有一位男生十分调皮,换了几个班主任都不能搞定,还把一名老教师气得发抖住进医院。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改变了他的一生。有一天下课,有一学生在看一本《手相与人生》的书,不少人争相传阅。我拿过书看了一眼,说:“这本书我看过,有一定的道理。”这位学生问:“老师,你会不会看手相?”我吹牛说:“手相有显著特征的人,命好命坏我还是看得出来的。”有一位学生伸出了她的手,我一下子把她的情况说了个八九不离十。这时这位调皮鬼十分虔诚地说,“老师你帮我看看。”当我抓住他的手掌时,我惊呆了。那是一双断纹手,手掌中间一条断纹,此外没有任何掌纹,全是厚茧子一样的光板。他看出我的诧异,着急地问:“老师,怎么回事?我命好不好?”我心里想,机会来了。刚好上课铃响,我说:“回头你到我办公室再说。”下课后我在办公室慎重的对他说:“你手相奇特,实属罕见。命硬,可能你父母有一人已经离开了你?据我所知,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上将刘亚楼就是断纹手。从小父母双亡,叔父养大。”说到这里,他哭了,说“我爸爸也死了,妈妈改嫁了。”我一脸肃穆地说:“你如果好自为之,将来也是将才,如果不走正路,会成为罪魁祸首。你看着办吧。”后来,他象变了一个人,初中毕业考入17中,高中毕业考入武警指挥学院,现在在部队当干部。

教育案例二我的励志教育。一是指导学生写“自强日记”。通过自强日记叙述生命故事,宣泄情感追求,诱发生命感动,进而以感动为养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生存际遇,不断生成新的人生境界。二是制作“励志卡片”。用文字与学生进行心灵交会,给学生“心灵鸡汤”,借以矫正学生的偏激,完善学生心智模式。如易产生妒忌心理的学生我写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行任他行,明月照大江;对成绩好遭妒忌而烦恼者我写的是:被人妒忌是幸福的,如果回头纠缠这种妒忌,又是不幸的。对强悍霸道、蛮不讲理的女生寄语:好女子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世界助长雄风,而是向生活注入柔情。对不认真学习、爱打扮的女生规劝:女人不是供人呤诗作画的月亮,而是自身发光发热的太阳。对粗心大意的男生提醒:未成江涛涓涓水,一去狂飚淡淡风。千古功名足下始,细微底下见英雄。对学习认真而考试失误者安慰:天空没留下鸟儿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对自闭悲戚者鼓励:只要我心美丽,生活也跟着美丽。对因贫困而自卑者激励:如果贫穷生在有志者身上,那是上天给他的一项资本。三是绘制“成长曲线”,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回避不了学业成绩的评价,但是我从不按学生成绩排名,而是帮每个学生绘制一条成长曲线,看曲线和直线的斜率,比较上升的幅度,告诉每个学生,胜过昨天就是进步,战胜旧我就是自新。

张璇同学成长曲线9月考11月考2月考

教育案例三

每年学生毕业了,我们学校不少班级还做了这样一个工作,那就是召开一次“鹏程万里,情系中华”主题班会,勉励即将进入高校的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并要求他们将来在国外留学学成后要回国效力。事实证明这样的期许很有影响力,我校毕业的学生有许多分布在世界各地,绝大多数在教师的期许和感召下,完成学业后主动回动挑起报国重担。

对学生的期待就是教师对学生最大的关爱。古代圣贤很多人就是在期待和鼓励中激发人生潜能而成为一代英才。每个人的励志方案必须量身定做,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教育心理学依据则是,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发扬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点评建议之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快乐学习

恹恹欲睡的课堂

弥漫的厌学情绪

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学习的动机不高学习的兴趣不浓学生创造性被扼杀学习的效率不高

“心太软”新编(学生角度)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你这样讲解到底累不累?独自一个人讲课到铃响,明知学生心里在怨你,你任劳任怨地分析那课文,只不过想好好讲透课,可知道学生心里真勉强。可惜学生无法给你满分。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多余的牺牲,你不懂心疼,把所有问题都自己讲,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讲师”,教学总是简单,交流太难,噢,算了吧,就这样忘了吧,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该放就放,再讲也没有用,铃响了,你还不想停,傻傻等待,学生学会依赖,你还要讲几分钟吗?你总该为学生想想未来。学生眼中的教师割麦子的故事心理学家曾经以割麦子的农民为实验对象,他们人都是割麦的能手。首先把他们分成两组,并且都在大麦田里以相反的方向开始割麦。而其中一组则在各隔一米的地方插有红旗。两组同时开始割麦,结果插有旗子的一组,其速度真是为另一组所不及。尤其是越接近旗子这一组的速度越快。而终于获得非常好的成果。第二天将他们两组的条件调换过来再做一次实验,结果前天没有插旗子的一组比插过旗子的一组割得快些。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故事

曾有一位试图游泳穿越英吉利海峡的妇女,在即将到达终点时,却由于大雾弥漫看不到岸,她选择了放弃,当大雾退去,才发现岸边离她被拉上去船的地方只有半英里。她不是失败于身体的疲劳,寒冷的海水。她之所以在这次挑战中半途而废,仅仅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见目标。

山田本一的故事凭智慧战胜对手中国中学生应邀

出席瑞典诺贝尔颁奖典礼学生刘汉生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建议之八掌握关爱技巧,用行动表达对学生的关爱

教育案例

迟到学生送早点。惩罚学生先自罚。怀大爱心做小事。

现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在来信中回忆了一个我教育他的小故事:“有一次我顶撞语文老师,您知道了,很生气,罚我做清洁。同时,您说您也有管理不严的责任,放学后自己先做起来。看到您一丝不苟地弯腰拖地,我深深自责,抢过了拖把。这件事您还记不记得?”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说出来,更要用行动表达爱。更重要的是想学生掌握一些关心人的技巧,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有研究材料显示,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人,会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教育学生要从最基本的礼貌细节做起,要求有人帮老师擦黑板,有人帮老师抹讲台,有人帮老师拿教具。见了老师要问好,离开老师说再见,老师上课有茶水,节日讲台放鲜花。虽然这些都是对小学生的要求,太“小儿科”,但是对些被宠惯了的中学生再次启蒙补课,有利于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基本的文明习惯、爱心和责任感,才是真正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点评建议之九学会以善致善,尽量减少“反教育现象”

教育案例一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了解到很多学生对家长不尊重家长,而且动辄以离家出走相威胁。结合学校的“感恩教育”我准备召开一次以“关爱父母”为主题的班会。班会前我正好听到几个女生围在一起谈论说,某一女生削铅笔把手指削了一个深口子,流了很多血,可她妈比她哭得还厉害。班会课时,我就以此相机入题:你手指削破了,感到疼吗?(生:肯定疼)你妈妈为什么哭?(生:肯定是为我的痛而痛)。如果你们的妈妈切菜时手指被切了,你们会感到同样的疼痛吗?(生不语)是啊!我们每个同学受伤都会感到疼痛,那么,别人受伤,你会感到疼痛吗?知道自己的痛就要知道别人的痛,悲悯自己的苦难就要同情他人的苦难,关爱自己,同时要关爱他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今天就以此为话题,讨论一下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然后,我在屏幕上打出下列画面和文字:故事一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深潭里的水,而纵身跳入潭中,让水涨起来,以母死来换取子生。故事二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始终弓起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小鳝鱼。故事三在十几层楼高的电梯上劳动的一男一女两个建筑工人,在电梯铁链断裂的瞬间同时抓住一根木条,而这根木条不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眼看就要断裂,那女人对男人说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个男人毅然松了手,用生命换取那母亲的存活。听完故事,让学生谈感想,这一节班会下来,学生的心理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我趁机倡议开展短信献恩师、贺卡送双亲等竞赛活动,从中评出最有人情味的短信发给师长并予以奖励。并要求学生在家要帮爸爸妈妈做几件家务事。还要求每一位同学每一周要为班级做一件好事,而且要在周末的班会上汇报,并记入每个人的成长档案。

教育案例二为了克服班级部分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我策划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叫“对面的女(男)孩看过来”。让男生先夸夸本班的女生,然后让女生再夸夸男生。紧接着我又让男女生彼此善意地给对方提意见,挑毛病。第一位站起来发言的女生就对同桌的男生说:“你打球后一身汗也不洗,身上有一股怪味道,让我受不了?”全班大笑。那位男生脸一下子红了,此后很快改掉了不讲卫生的毛病。在一番善意的批评后,男生女生的毛病还真改了不少,真没想到,这种班会的比我抱怨式的说教效果好多了。这一招已经成为我的招牌菜,被领导戏称为“男女搭配,改错不累”。

教育案例三

我校学生王茹卉得了胃病,一吃学校的饭菜胃就疼。为了治病,我带她去省人民医院就医,到了高三,我干脆把这个学生安置在自己家里吃饭。每天替她熬稀饭,煮面条,蒸馒头,全家都跟这个学生吃了整整一年时间的“胃病餐”。巧用时空,处理学生早恋的几招。黄莺的故事午夜热线审美疲劳善待学生“五法”一是真诚抚慰。当学生哭泣时,我不问来龙去脉,也不让学生解释原因,而是真诚的无言抚慰。二是同情弱小。如果学生伤害弱小,我不盘问、指责和呵斥强者,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弱势者的感受上,显示慈爱和同情的力量。三是放弃反辩。遇到对自己的错误行为爱争辩的学生,我不会反辩,而是改变氛围,让学生自己改变想法。四是尽量倾听。在接待孩子时我尽量多听少说,减少反教育。五是临事制怒。遇到学生顶撞,我强压怒气,冷静说出自己的看法、感受,让学生有台阶可下。

教育过程中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是一个互为主体和客体的二重主客体关系。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实施教育过程的方式往往决定教育结果的好坏。由于教育理论的落后,工作方式的简单粗暴和角色认知的错位,少数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制造了一系列的“反教育”现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伤害,给工作蒙上了阴影。而老师挥洒着心灵芬芳,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温馨提醒,比抱怨式的说教效果好多了。一百次耳提面命的灌输比不上一次亲历亲为的体验——这正是老师教育感化学生的妙招。

点评理念与方法之十

学会制度创新,变人治为法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办学目标

办一所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国际化高中

培养目标

塑造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十一中现代学子。我校确立的办学理念

深化“发展性教育—促进师生主动发展”办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本,相信学生需要发展,相信学生能够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核心理念。“生态德育”的提出

2010年,在刘惊铎教授“生态德育”理念的基础上我校提出新的“生态德育”。我们想进一步拓宽刘惊铎教授“生态德育”的理念。生态德育的内涵是,着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优良品德养成和健全人格发展的生态环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新德育理念,尊重育人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魅力和活力。

“新德育”的目标

改良其生态涵养其德性尊重其个性舒展其生命

学生与自身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学生与父母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自然的和谐一、进行系统优化,梳理德育内容和目标

德育目标

爱国爱家的人文情怀文明高雅的生活方式敢于担当的公民意识融入社会的个性品质追求卓越的理想情操二、开发德育课程,建立德育的路径体系德育课程爱国主义和核心价值体系(政治、升旗等)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系列(手册、讲座等)主题班会和班级文化系列(教案、案例等)学生社团和综合实践系列(社团、科技等)

课程管理德育学分制(以成长护照为载体)

路径体系学科教学与课堂教学德育课程与德育实践班级建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三位一体”合力育人

二、深化德育特色,着力打造德育新品牌

已有特色:科技、体育、心理健康

新的特色:主题班会、自主管理、国际交流、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护照、雅行教育三、开发成长护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成长护照就是学生成长档案袋成长护照可以变成计算机网络评价成长护照要去人人都是德育导师,实现全员育人成长护照已经受到孩子们欢迎,可以形成学校德育特色。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护照武汉市第十一中学WUHANNO.11HIGHSCHOOL武汉市第十一中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护照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出生年月_______

民族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