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与美术_第1页
现代文学与美术_第2页
现代文学与美术_第3页
现代文学与美术_第4页
现代文学与美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现代文学和美术一、现代文学1、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生于印第安那州一贫苦移民家庭,对美国下层社会状况十分熟悉。190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描写了在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里一个出身于劳动家庭的纯洁少女──嘉莉,走上堕落道路的悲剧。1925年,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问世,使作者一跃而成为全美最有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了总计长篇小说八部,短篇小说集四部,戏剧诗歌各两部,特写、散论、政论七部,留下了巨大的、珍贵的文学遗产。1927年,德莱塞访问了苏联,1941年被选为美国作家协会主席,1944年获美国文学艺术学会荣誉奖。1945年8月,德莱塞以74岁的高龄,加入了美国共产党。同年12月28日病逝。西奥多·德莱塞,20世纪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美国的悲剧》《美国的悲剧》中描写了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思受到社会上邪恶影响,逐渐蜕变、堕落为凶杀犯、最后自我毁灭的全过程。小说共分三卷。第一卷描写克莱德这个天真幼稚的青年人怎样受到外部世界腐蚀与毒害,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玩世不恭、怙恶不悛的人,一直到汽车碾死女孩,逃离堪萨斯城为止,这是小说故事的准备阶段;第二卷描写克莱德与富商伯父萨缪尔·格里菲思邂逅后,以穷亲戚的关系来到莱柯格斯厂内充当工头助手,随后陷入与穷女工洛蓓达、阔小姐桑德拉的三角恋情。为了高攀桑德拉,克莱德甘愿违悖自幼接受的基本道德准则,牺牲洛蓓达,于是,他就通过翻船阴谋杀掉了这个被他诱奸而怀孕的年轻的女工。事后,克莱德却落荒出逃,逍遥法外;第三卷主要描写案发之后,克莱德如何被捕入狱,受审和定罪,其间还穿插着美国两党和司法机构利用克莱德一案大搞政治投机的丑闻。最后经过终审判决,克莱德被送上了电椅。《美国的悲剧》剧照《美国的悲剧》不仅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同时更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的普遍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作品具有丰满的现实主义内容和巨大艺术感染力。美国评论家认为,德莱塞忠于生活,大胆创新,突破了美国文坛上传统思想禁锢,解放了美国的小说,给美国文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并且把他跟福克纳、海明威并列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仅有的三大小说家。小说问世的二十年代,美国社会崇尚伪善的侈谈,并没有好好地去培养青年一代。美国的实利主义,使青年人认为,有了金钱便能占有一切,包括美色在内。因此,《美国的悲剧》就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个严厉的控诉。2、罗曼•罗兰和《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法国著名批评现实主义作家。1886年,考取了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被送到法国设在罗马的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回国后,在高师和巴黎大学讲授音乐史,并从事文学创作。20世纪的头十余年间,是罗曼·罗兰创作高潮时期,他相继写出《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等名人传记,还创作了他最优秀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年)。作者因这部小说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3、贝克特和《等待戈多》贝克特(1906—1989),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1906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市一个犹太人家庭。1938年开始定居巴黎,德军占领巴黎期间,曾参加抵抗运动,后因组织暴露隐居乡下,写了长篇小说《瓦特》。1945年以后改用法文写作,1946年至20世纪50年代初是创作的高峰期,主要作品是1952年创作的两幕剧《等待戈多》,主要情节是两个流浪汉在荒凉的乡间土路上无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都未作交待。该剧揭示了人类在荒谬宇宙中的尴尬处境,被视为荒诞派戏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此外,还写了长篇小说《马洛伊》(1951年)、《马洛纳之死》(1951年)和《无名的人》(1953年),其中,《马洛伊》曾被一些评论家称为20世纪的杰作之一。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主要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等待戈多》,反映了二战后初期西欧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的精神空虚4、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1984),当代最著名的苏联作家之一,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世界声誉的文学巨匠。1905年5月24日生于顿河流域克鲁日林村的一个商店职员家庭。肖洛霍夫出生和长期居住在顿河流域,非常熟悉顿河哥萨克的风俗习惯。1918年当他在中学读四年级时,因国内战争开始而辍学。不久,就投身革命。1920~1921年担任卡尔金镇革命委员会办事员,并参加了武装征粮队,经常在草原上同国内反革命武装作战。1923年参加了莫斯科共青团作家和诗人小组“青年近卫军”。1926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同年返回故乡,从事专业创作。

肖洛霍夫的代表作,首推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这部小说从1926年开始创作。作家用了14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巨著。小说分四部八卷,以中农哥萨克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命运和他一家人的遭遇为中心,描写了1912~1922年间顿河哥萨克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是一部反映顿河哥萨克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生活、探讨哥萨克悲剧命运的长篇史诗。自作品问世以来,它已被翻译成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文字,成为当代世界文学中流传最广的名著之一。肖洛霍夫的另一代表作《被开垦的处女地》(又译《新垦地》),共两部,第一部描写顿河地区格列米雅其村实现农业集体化的经过,第二部描写了格列米雅其村集体农庄巩固的过程,分别于1932年、1959年问世。1956年和1957年之交,肖洛霍夫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小说描写了一位普通苏联公民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充满了对历史和人生的回味与思考。这篇小说曾轰动一时,开50年代后半期和60年代苏联一系列卫国战争题材作品之先河。1965年,肖洛霍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证书上写道:“授予米·亚·肖洛霍夫196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藉以赞赏他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

《静静的顿河》5、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出生于工人家庭,幼年时在教会小学读过几年书,后为谋生做过杂工、发电厂的司炉工。1919年,红军解放了他的家乡乌克兰,他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第二年,因负重伤退伍,转入铁路工厂任助理技师。1924年加入共产党,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领导工作。几年后,由于劳累过度和旧伤复发,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不得不终日卧床。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在病榻上开始了文艺创作。1930~1934年,用了四年时间,写出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描绘了乌克兰第一代共青团员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而英勇奋斗的历程。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展示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如何从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钢铁战士的过程。小说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早在1942年,我国就出版了中文译本。1934年,作者加入了苏联作家协会,并开始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但终因病情恶化,只完成第一卷。他于1936年12月去世,年仅32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二、现代美术1、毕加索和《格尔尼卡》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其艺术富有创造性,作品数量惊人,风格技巧多样化(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及其他)。1937年为抗议德国纳粹空军滥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人故都格尔尼卡,创作了巨幅油画《格尔尼卡》。他画的《和平鸽》被1949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用作会徽。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在法国小城穆然去世,享年92岁。他一生共创作作品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总计近37000件。

他的私人收藏品,包括他本人和朋友的作品,都捐赠给法国政府,法国政府在巴黎建有毕加索博物馆,供人参观。毕加索及立体派画派通过运动与交换、拆分与重组,建立新的空间概念,立体派开创了人类观察世界的一种新方法。这派产生于1908年,繁荣在20年代,直到50年代仍有市场。立体派的创始人是移居法国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881—1973)和法国画家布拉克(1882—1963)。毕加索在1907年创作了第一幅立体派绘画《亚威农少女》,呈几何形分割的扁平人体丑陋而野蛮但不失和谐和统一。画家将画的对象分解成方形、三角和圆形等平面几何形体,色彩较简单,多用灰绿色、灰褐色。评论家说他的作品使“一切物体、风景、人物和房子变成了几何形和方块块”。立体派由此成为此类绘画的名称。《亚威农少女》由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格尔尼卡》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在最右侧,一个女人高举双手,显然她是从一座着火的房子上跌下来。另一妇女向画面中央奔跑,惊恐与狂怒布于全身;左边有一母亲,她手托被炸死的婴儿,在啼哭呼号。右角一妇人的头从窗户里探出,她举着一盏油灯,向前平举,象征揭露,她把这一切展示在光照之下,让世人看个分晓。在画面的中央,高处有一眼睛似的灯光,可是眼睛的瞳仁却是个灯炮。地上倒卧着战士们残缺的肢体。断臂上还握着被折断了的剑。剑旁有一朵鲜花,这可能是对英雄的哀悼。靠中央上方,有一因受伤而嘶鸣着的马头,它张裂着口,由于爆炸声而受到惊吓。有几枝箭自上落下,刺在痛苦地挣扎着的动物和人身上。靠左侧上方,有一眼睛已移位了的牛头,形象十分狰狞。和平鸽代表作和平鸽被世界和平大会的会标毕加索作品欣赏西班牙的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大师。他的笔下,充斥着种种奇形怪状的形象组合和故事情节,纠缠着为理性所控制的人对自己欲望的惶恐,以及欲望与压抑的矛盾和斗争,表现凶残的梦幻或奇特的宁静气氛。他的画面构思离奇,爱的嚎叫、性的显示、迷幻的情欲、虚幻的宗教、血腥的暴力、扭曲的人性、错位的时间,笼罩着一层神秘、可怖、如幻似真又令人惊愕、有时甚至唤起某种崇高感的纱幕,而其局部形象往往画得极其精细逼真。他的《记忆的永恒》(1931)软化了原本坚硬的钟表,让它耷拉在树上和桌边,而那只老怀表上画家少小时候熟悉的蚂蚁却只只清晰可辨。《内战的预感》(1936)、《利加港的圣母》(1949)、《丽达与鹅》(1949)、《纳尔西斯之变形》、《哥伦布之梦》等,是其著名的作品。2、达利和《记忆的永恒》达利的自画像《记忆的永恒》这是达利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表现了画家追忆童年时所产生的幻觉。这幅油画长33厘米,宽24.1厘米,1931年作。

利加特港的海滩宁静空旷。黄昏的光线照射着蓝色的大海和岩礁。一棵截断的无叶橄榄树无根无基地长在平台上,平台的右下方悠闲地躺着一个怪物。最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那几只软表,它们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搭在平台上,还有一只竟然披在了怪物的身上。这些表到底寓意着什么?那就要看各人的理解了。可以说,这些玻璃和金属制成的钟表,在漫长的时间中已经走得疲惫不堪,终于松垮了下来;也可以说,软表是对20世纪各种抽象组合实验的否定。现在,这些软表已经成为西方人心目中超现实主义梦境的同义词了。

达利作品欣赏把人类的梦境、幻觉和生死矛盾等作为绘画的主题达利擅长以柔和和线条和明亮的色彩表现梦境第18课一、现代音乐爵士乐是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新奥尔良的流行音乐,主要起源于黑人劳动歌曲、散拍音乐等。最初多由包括一两件铜管乐器及吉他、班卓琴、低音提琴等的不型乐队作即兴演奏,一般5-10余人不等。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芝加哥,后经纽约传遍美国和世界各地。1.爵士乐第一张爵士乐唱片《达克顿·斯特拉特狂舞曲》二战前通俗音乐主流是爵士乐LouisArmstrong路易斯.阿姆斯特朗(1900—1971)L.阿姆斯特朗是一位非凡的小号演奏家和极出色的歌手,是爵士乐历史上最出色和富有诗意的独奏表演家。他被誉为“美国爵士乐的化身”。他的演唱沙哑而热烈,充满磁性。从20年代著名的以集体即兴演奏为主的“迪克西兰”到30年代以伴舞为主要职能的“摇摆乐”;从40年代追求高超的以和弦演奏为基础做即兴演奏的“比波普”到50、60年代风格迥异的“比波普”和“酷”以及随后的“自由”派;从70、80年代“摇滚”和爵士乐的融合,“合成”的出现到90年代“新经典主义”的诞生;直至今天,每一种爵士风格都活跃在舞台上。具有强烈持久生命力的爵士乐经过百年的演变和融合,早已突破了地域、种族和国界的局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音乐。

2、摇滚乐摇滚乐,英文全称为RockNRoll,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美国,是爵士乐和摇摆舞的结合,二战后通俗音乐主流是摇滚乐普雷斯利(猫王)20世纪50年代,猫王将乡村音乐、布鲁斯音乐以及山地摇滚乐融会贯通,形成鲜明个性的独特曲风。他使摇滚乐在世界范围的流行普及化,唱片销售量超出一百亿张。单曲中有56首全球销售量超出一百万张。在美国创下18首冠军曲的纪录。主演过33部电影。披头士乐队是1960年成立于英国利物浦的著名四人摇滚乐队组合。1962年与EMI百代唱片公司签约录制唱片。1963年初,单曲唱片“PleasePleaseMe”登上英国排行榜首位。1964年首次前往美国演出。彻底埋藏了“猫王”普雷斯利王朝,统治美国唱片市场。披头士乐队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Jackson),美国歌手、词曲创作人、舞蹈家、表演家、慈善家、音乐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慈善机构创办人。杰克逊一生中两次入选的摇滚名人堂,获得了13个格莱美奖和26个全美音乐奖。在他单飞生涯中,他拥有13支美国冠军单曲。2000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里认证他资助过39个慈善机构。迈克尔·杰克逊二、电影1895年12月28日世界上第一次活动电影公映,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地下室放映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等,电影正式诞生。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

电影艺术史上三次重大变革进入高科技时代

1927年1935年

20世纪40年代后

他,生于英国伦敦,5

岁就登台表演,后前往美国,开始长达40年之久的电影创作生涯。此时正是默片黄金时代,他的影片多为自制、自编、自导、自演,成为好莱坞的喜剧泰斗,受到千万影迷的敬仰。20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他是谁?默片时代最杰出的电影明星、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你能说出下面卓别林的三部经典之作吗?《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好莱坞星光大道好莱坞山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区,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素有“梦工厂”之称。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维尔克特斯在洛杉矶郊区买下了一块地,他的夫人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就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在英语中,Hollywood是冬青树林的意思)。1907年,导演弗朗西斯·鲍格斯拍摄《基督山伯爵》,发现好莱坞具有拍摄外景的各种自然条件。1908年后,各地制片厂陆续集中于此,它成为美国电影业的中心。几十年来,它汇聚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电影资源与人才,生产过许多在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