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上半年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陈秀珍109157223@手机会心理学Datetoday2011/03/26-27
EDITOR/CHEN-XIUZHEN
社会心理学主讲教师简介:陈秀珍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骨干师资中国员工心理健康企业EAP高级讲师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导师国家职业指导师国家婚姻家庭咨询师NLP执行师、NLP心理实操导师2015年上半年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复习:基础心理学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心理特征认知情绪情感意志需要动机人格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即脾气、秉性。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能力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适宜性)。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气质性格基础心理学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发展心理学知情意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社会交往促进个性形成社会心理学婴儿幼儿童年青春期青年中年老年社会知觉社交情绪归因社交动机态度生理变化促使心理机能发展沟通与人际关系社会影响爱情、婚姻、家庭个体社会化时间进程2023/2/4学科关系图心理诊断:发现、确定问题初诊接待、资料收集、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及原因分析建立咨询关系评估症状存在性及严重程度评估咨询效果心理测验:工具心理咨询:解决问题目标(方案)、会谈(技术+疗法)、评估2023/2/4基础心理学心理过程人格=+婴儿幼儿……老年发展心理学时间知、情、意、行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社会交往与个性形成社会心理学=正常异常变态心理学学科关系图量化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改善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第三节知觉与归因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七节社会影响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Datetoday2013/08/03-04
EDITOR/CHEN-XIUZHEN课程主要内容:
社会心理学2015年上半年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三、心理学的研究范围P97-99社会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标志:《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实验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本教材: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定义: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R:反应0:中介S:刺激S
O
R理论行为是个体与所处情境的函数行为主义的理论、认知主义的理论社会心理学之父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社会心理:定义: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活动与个体所处的情境、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的区别: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但有所区别,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主观世界。社会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社会化Socialization社会动机和情绪Socialmotiveandemotion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on态度Attitudes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利他行为Altruism群体心理Group应用—爱情、婚姻、家庭侵犯行为Aggression个体社会交往社会影响Socialinfluence群体问题:人际沟通风俗、时尚是属于哪个层面的?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一、哲学思辨阶段二、经验描述阶段三、实证分析阶段P99-10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期有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美国学者霍兰德三阶段)哲学思辨——
经验描述——实证分析
启蒙期形成期确立期一、哲学思辨阶段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辩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性本善、性本恶的争论对后来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性善论性恶论二、经验描述阶段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形成期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本性,并从进化的观点研究人类社会行为模式三次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有重大意义的事件:A、拉扎鲁斯主编《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出版;B、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术语;C、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出版《民族心理学》麦独孤:十二种本能弗洛伊德:理论基础是潜意识(无意识);性本能;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专著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麦独孤WilliamMcDougall1871~1938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GustaveLeBon1841-1931EmileDurkheim1858-1917涂尔干时间:(20世纪20年代~至今)确立期特点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三、实证分析阶段*实证方法的先驱: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和德国的莫德;F.H.奥尔波特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他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墨菲夫妇出版《实验社会心理学》;*由于实证方法的引入和确立,社会心理学奠定了自己的科学地位。三、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30、40年代:态度测量:瑟斯顿、李科特群体社会规范的研究:谢里夫(游动效应)社会测量法:莫里诺群体动力学:勒温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研究三、实证分析阶段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开始重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二战后社会心理学发展特征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格式塔运动早期成员,提出了解释人类行为的场理论、最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冲突的问题。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用实验的方法系统地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1924年出版《社会心理学》,是罗斯和麦独孤以来的第三本….、把实验研究取向带到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专栏:勒温与奥尔波特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三、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P104-107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原则保持客观性,但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进行积极干预和引导(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如动态原则、整体原则、有序原则和反馈原则等)尊重被试者意愿、维系被试者身心健康、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保密——虞积生道德可接受性被试者同意保护被试者退出研究的自由为被试者保密避免研究之外的关系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档案法*也是一种调查法是对历史资料的调查1、自然观察法2、参与观察法1、访谈法2、问卷法2、直接与间接访谈1、结构与非结构式访谈1、特点2、分类…3、构成4、设计原则1、优点…2、缺点…标准化程度高;收效快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备选答案;人口学数据的记录;结束语;计算机编码目的性、全面性、非歧义性、非暗示性、适度规模原则三、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生态学效应”一直受到质疑“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学”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理论二、社会交换理论三、符号互动理论四、精神分析理论P108-113巴浦洛夫(俄国)华生(美国)斯金纳(美国)行为主义代表米勒、多拉德班杜拉、沃尔特斯社会学习论通过学习机制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吸收了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一)简史: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一、社会学习论联想(巴甫洛夫的狗)
——经典条件反射。狗形成铃声→食物的联想。(二)学习的机制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强化(斯金纳的鼠)
——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后的奖赏与惩罚作为强化物,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二)学习的机制强化与惩罚的种类行为被增强行为被减弱呈现刺激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如给以高分)正惩罚(呈现厌恶刺激,如给以批评)消除刺激负强化(消除厌恶刺激,如免除杂务)负惩罚(消除愉快刺激,如禁看电视)举例下面的例子哪些是正强化、哪些是负强化?
1.妈妈为了激励小明提高成绩,提出如果他期末考试进了全班前十名,就给他买他一直想要的电脑
2.妈妈为了激励小明提高成绩,提出如果他期末考试进了全班前十名,就免去他每周末洗碗的任务
3.妈妈为了激励小明提高成绩,提出如果他期末考试没进全班前十名,寒假就没有压岁钱
4.妈妈为了激励小明保持成绩,提出如果他期末考试没进全班前三名,就不给他买手机
模仿(语音的习得)(二)学习的机制图中a、b、c中婴儿,年龄只有2-3周,他已能模仿成人吐舌头、张嘴噘嘴动作。图中d、e孩子,出生刚2天,就能模仿妈妈兴悲伤表情。/baby/d39fd083f55d4182/c/6370/26370.html(三)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行为模式加以修正。包括四个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等)(四)社会学习理论的不足1、强调过去学习经验----忽视当时情境细节2、归因外在情境----忽视个体情绪和感受3、关注外在行为解释----忽视内在心理过程举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A.自我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无意强化
答案:C
二、社会交换论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曲礼上》二、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70年代趋于衰退。创始人霍曼斯(G.Homans)提出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1.成功命题:奖赏与效率2.刺激命题:刺激与行为3.价值命题:价值与行为4.剥夺-满足命题:奖赏与价值5.侵犯-赞同命题:愤怒则侵犯;高兴则赞同二、社会交换论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为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的自愿活动。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动作和姿势代表人物:W.詹姆斯和G.米德最早使用符号互动这一术语的是布鲁默(H.Brumer)三、符号互动论威廉·詹姆斯的“自我”自我纯粹自我--主我经验自我--客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C.H库利“镜中我”1.
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
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
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电视节目中的符号互动模式(一)基本假设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对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3、个体在应对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三、符号互动论(二)主要观点1.心智、自我和社会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4、行为是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三、符号互动论常见精神防御机制四、精神分析论这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是性本能。(一)弗洛尹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1.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2.“力必多”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4.生本能与死本能5.人格结构在意识和潜意识间还有前意识(潜意识中可被召回)三个层次:本我(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人格的生物面)、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与超我(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自我理想”组成。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常见精神防御机制四、精神分析论(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荣格: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集体潜意识”理论,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常见精神防御机制四、精神分析论(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在精神病成因的解释中,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对弗洛尹德的精神分析即有继承又有修正和发展。霍妮的“文化因素论”: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是文化因素决定的。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
A、实证分析阶段
B、哲学思辨阶段
C、学派时代
D、经验描述阶段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2、霍妮认为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由()决定的。
A、环境
B、遗传因素
C、文化因素
D、力比多答案:C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3、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A、他的情绪状态
B、他所处的情境
C、他的个性特征
D、他过去的经验答案:B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4、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等三个阶段。
A、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C、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D、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答案:B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5、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实验
B、思辨
C、观察
D、归纳答案:C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6、“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这是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
A、刺激命题
B、价值命题
C、成功命题
D、剥夺-满足命题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7、“集体潜意识”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荣格
B、沙利文
C、霍妮
D、弗洛伊德答案:A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8、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
B、访谈法也是直接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C、要取得访谈的成功,访谈者必须在双方的人际沟通中创造信任的氛围,取得被访者的积极配合
D、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9、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
A、蒂博特
B、布劳
C、埃莫森
D、霍曼斯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0、社会学家艾尔乌德(A.Ellwood,1925)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A、社会互动
B、社会行为
C、习惯行为
D、群体心理答案:A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1、观察学习所包含的过程有()。
A、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B、联想过程、模仿过程、强化过程
C、模仿过程、外部强化过程、内部强化过程、巩固过程
D、观察过程、学习过程、模仿过程、强化过程答案:A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2、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转向应用研究。
A、经验研究
B、纯理论研究
C、实验室研究
D、哲学思辨答案:B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5、社会行为是人对()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现实生活
B、社会因素
C、即时情境
D、周围环境答案:B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6、()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
A、潜意识
B、生本能与死本能
C、集体潜意识
D、力比多答案:C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7、F.H.奥尔波特(F.H.Allport,1924)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的学科”。
A、社会知觉
B、社会心理
C、社会观念
D、社会意识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8、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
A、进行一定的引导
B、进行干预
C、不用干预
D、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9、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他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而不是治疗症状。
A、调整他们的情绪
B、完整的人格
C、认知能力
D、恢复信心答案:B本节强化练习
(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
20、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麦独孤
B、勒温
C、F.H.奥尔波特
D、特里普力特答案:C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21、关于档案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档案法是一种内容分析的方法
B、心理咨询中考察求助者的个人成长报告,不属于档案法
C、档案法的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
D、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较大答案:B本节强化练习二、多选题:
2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层次包括()。
A、超我
B、本我
C、自我
D、镜我答案:ABC本节强化练习二、多选题:
23、问卷法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A、标准化程度高
B、收效快
C、成本低
D、可以直接收集数据答案:AB本节强化练习二、多选题: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它们是()。
A、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
B、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
C、从注意经验描述到注意假设检验
D、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答案:ABD本节强化练习二、多选题:
25、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
A、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B、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C、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
D、英国的本能心理学答案:ABCD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第三节知觉与归因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七节社会影响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Datetoday2011/03/26-27
EDITOR/CHEN-XIUZHEN课程主要内容:
社会心理学2015年上半年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第一单元社会化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第一单元社会化一、概述二、社会化的内容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五、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的类型P114-1172023/2/488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的成长都是同社会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生命个体都会成长为正常的人,但也存在例外。古今中外都有不少这方面的个案:2023/2/489明朝----朱文圭我国明朝时,燕王朱棣为了夺取帝位,发动了史称“靖难之役”的政变,明惠帝被打败后从地道逃出,改换僧装,流浪各地。燕王夺取帝位后,为了防止明惠帝的儿子朱文圭长大后与乃父联络,“兴风作浪”,把他严密地软禁起来,使其与外界完全隔绝。当时朱文圭只有2岁,待几十年后放出来时,他已经长大了,但却不是一个正常的人,而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白痴。2023/2/4901799年,在法国南部亚维伦的山中,三个猎人发现了一个约11岁的裸体儿童,他们将他强行带回,交附近乡村一寡妇看管,数日后他逃至山上,半年后又被强行送入医院。他行走如禽兽,喜欢生吃菜果和小动物,不辨冷热,不了解语言。经过心理学家测试,他的智力还不如1岁的儿童。法国----裸体儿童2023/2/491印度----狼孩1920年,印度牧师在加尔各答附近的狼洞中发现两个女孩,大的约8岁,名叫玛拉,小的约1岁半,不久,小女孩死于疾病。玛拉的行为和狼一样,喜食生肉,不辨冷热,日间睡觉,夜里起来乱走,眼睛发亮,声如狼嗥,不愿穿衣,没有羞耻感。到了13岁才终于学会挺身走路,学会穿衣,有羞耻感。到15岁时,才识45个字。2023/2/492美国----安娜1940年,美国发现了一个“在被隔离的情况下长大的孩子”。这也是一个女孩,名叫安娜,被发现时已6岁。由于她是个私生女,她的外祖父坚持把她藏在顶楼上的一个房间里,不许她见人。她只能得到最起码的身体上的照顾和关心,而丝毫没有与人交流沟通的机会。人们发现她时,她不会讲话,不会走路,不会保持个人清洁,也不会自己吃东西;她感情麻木,表情呆滞,对人毫无兴趣。2023/2/493江苏----马超3子——20世纪70-80年代,我国江苏省南京铁路局工人马超由于个人生活受过挫折,精神受过刺激,患有典型的强迫症。他担心自己的3个孩子受人欺负,将他们一直关在家中。1989年人们发现这一情况时,大女儿已19岁,二女儿15岁,最小的儿子已有11岁,但他们的智力年龄经测试分别只有5岁、3岁和1岁。狼孩的故事
与世隔绝的孩子人为什么会区别于动物?狼孩为什么不具备成人的智力等?人是如何从一个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人为什么会区别于动物?狼孩为什么不具备成人的智力等?人是如何从一个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2023/2/496
上述7个个体之所以没能成长为正常的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化过程。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社会化都是极端重要的。个体只有通过能动地接受、适应社会中的既有“文化”,也就是只有通过“社会化”,才能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进行“社会互动”,从而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第一单元社会化一、概述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第一单元社会化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是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如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产与生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三)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立人生理想。(四)培养社会角色。二、社会化的内容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13-15年;有变长的趋势)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以人脑的智能为基础,个体社会化方可顺利完成)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一)家庭(二)学校(三)大众传播媒介(四)参照群体五、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的类型(一)语言社会化(二)性别角色社会化(三)道德社会化(四)政治社会化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包括语词、语音、其他意义符号,是一种取得共识的符号系统。1、性:生物学概念
2、性别: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3、性别角色: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与生理特征无必然联系,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道德规范内化;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认知成分);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3、道德行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核心内容是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爱国意识发展的三个连续阶段:1、国家形式阶段:国歌国旗领袖是国家象征;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以有关国家、政治组织的抽象观念为爱国的依据;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爱国观念扩展到本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与国际责任之中。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一、什么是社会角色二、社会角色分类三、角色扮演四、角色失调P117-119一、什么是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角色理论按照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及其规律。二、社会角色分类先赋角色(先天因素为基础,如父母)和成就角色(个体努力获得,如老师):按角色的获得方式分规定型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高个体自由度小,如公务员、警察)开放型角色(规范化程度低而自由度大,如朋友);按角色的规范化程度分功利型角色(追求实际利益,如商人)表现型角色(如教授);按角色的功能分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明确意识,如演员)不自觉角色(如性别,大多不自觉,以习惯方式行事);按角色承担的心理状态分三、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三要素(角色扮演过程三阶段)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在角色期待和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四、角色失调——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败。有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同一主体,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人们对同一角色,不同期待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角色第三单元自我、身份和自尊一、自我二、身份三、自尊P119-123一、自我19世纪末美国詹姆斯对此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一)自我的概念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认知。一、自我詹姆斯关于自我的概念:主我: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客我:认识的对象,“被观察者”。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米德)一、自我(二)自我的结构(五个层面)1、物质自我2、心理自我3、社会自我4、理想自我5、反思自我一、自我(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2、解释经验
3、决定期待一、自我(四)自我概念的形式与发展(三个阶段)
1、生理自我(出生8个月~3岁)
2、社会自我(3岁~13、14岁)
3、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五)自我概念的测量定性测量自我概念的方法——要求被试者在六七分钟内写出15个“我是谁”的叙述句。类一:有关躯体健康状况的(例:“我身高XX米……”)类二:有关心理及其健康状况的(例:“我的性格……”)类三:有关自己的兴趣、智力和能力特点的(例:“我喜欢……”)类四:有关自己的身份特点的(例:“我生在一个……家庭”)类五:有关自己社会资源和人际交往特点的(例:“我有多少个朋友”类六:有关自身的价值观、人生目标的(例:“我认为人活着是为了…”)参与式的学习活动“我是谁?”探寻活动目的:让小组成员能够多侧面、多角度地认识自己,建立更健康、更正确的自我概念,作为在小组中与人真诚相处的基础;透过活动使小组成员能够真实而真诚地、有信心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和接纳自己。透过活动,使小组成员能够相互了解和认识,并理解小组互动中人际感知的益处。“我是谁?”之一:自我盘点自我探寻“自己眼中的我”材料:卡纸若干、笔数支填写下表优势:12345劣势:12345机遇:12345威胁:12345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不利因素有利因素优势:1234劣势:1234机遇:1234威胁:1234“我是谁?”之二:寻找“镜中我”
每个人一张图纸,在纸上画出如下图的轮子,在中间的圆圈里写上自己的名字。(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互动,每一个成员分别给小组中的他人一个“我眼中的你”。这样每个小组成员就能得到小组其他成员的多个评价,然后每个成员通过对这些评价约分析,总结得出小组成员中的“镜中我”.然后填在轮子中的一个表恪里.“我是谁?”之二:寻找“镜中我”
姓名自己眼中的我镜中我理想的我真实自我再现图“我是谁?”之三:生命中重要他人眼中的镜中我在格子中的任何一格中,写上生命中对自己意义重大的人物.如父母、老师、朋友、配偶……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分正面的和负面的看法。“我是谁?”之四:自我“对话”“自己眼中的我”与“镜中我”“对话”,即分享活动。最后,请小组成员比较“自己眼中的我”与“他人眼中的我”的最大异同,过自我对话,寻找当前处境中“真实的我”:然后,通过与”理想中的我”的对话。寻找其间之距离;发现和确定成长之目标。“我是谁?”之四:小组比较二、身份(一)身份的定义实际上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与其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定义: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由角色构成,在地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处境身份,易变地位身份,稳定二、身份(二)身份的特点1、客观性2、主观性3、多重性4、稳定性5、契约性(一)自尊的定义★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个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三、自尊▲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包括: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三、自尊▲詹姆斯提出的自尊经典公示:——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成功对个体的意义。自尊=成功/抱负三、自尊同样的抱负,成功可以提高自尊;同样的成功,小的抱负可以提高自尊。咨询技巧:鼓励成功,减小抱负。三、自尊(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1、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
2、行动表现的反馈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断
4、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三)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自尊量表)自尊量表(self-esteemscale,SES)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最初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目前是我国心理学界使用最多的自尊测量工具。该量表由5个正向计分和5个反向计分的条目组成。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测定的方便,受试者直接报告这些描述是否符合他们自己。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1.我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别人不相上下。(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2.我觉得我有许多优点。(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3.总的来说,我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4.我做事可以做得和大多数人一样好。(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5.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6.我对自己持有一种肯定的态度。(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7.整体而言,我对自己觉得很满意。(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8.我要是能更看得起自己就好了。(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9.有时我的确感到自己很没用。(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10.有时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记分方法1、2、4、6、7题为正向题,选择非常同意计4分,同意计3分,不同意计2分,非常不同意计1分。3、5、8、9、10题为反向题,选择非常不同意计4分,不同意计3分,同意计2分,非常同意计1分。然后将10道题的总分相加。测量结果评价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A、社会意识
B、社会地位
C、社会认知
D、社会情感答案:B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2、自尊是个体对其()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A、成功与失败
B、价值
C、自我
D、社会角色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3、身份的特点不包括()。
A、稳定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
D、系统性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4、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是()。
A、角色冲突
B、角色中断
C、角色失败
D、角色不清答案:C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5、作为教师,既需要权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学生作朋友的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这是()。
A、角色间冲突
B、角色内冲突
C、角色失调
D、角色不清答案:A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6、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A、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B、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
C、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D、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7、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的过程。
A、成年人
B、社会人
C、合格社会成员
D、心理健全的人答案:B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8、关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B、教导社会成员掌握、遵守社会规范
C、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
D、成年期的社会化答案:A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9、詹姆斯(1890)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是()。
A、自尊=成功/自信
B、自尊=自信/抱负
C、自尊=成功/抱负
D、自尊=抱负/成功答案:C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0、()不是爱国意识的发展阶段。
A、国家形象阶段
B、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C、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D、国家意识阶段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1、一位中年男子在工作单位是领导、管理者的角色,而在家中又是听从、顺从父母的孝顺儿子的角色,他觉得自己转换困难,那么他面临的是()。
A、角色失败
B、角色不清
C、角色内冲突
D、角色间冲突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2、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的机制。
A、再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早期社会化
D、终身社会化答案:A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3、企业家属于()角色。
A、自由型
B、表现型
C、功利型答案:C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14、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为条件的。
A、道德社会化
B、语言社会化
C、早期社会化
D、性别社会化答案:B本节强化练习二、多选题:
15、社会化的基本条件有()。
A、人们能理解社会规范
B、人们能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
C、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D、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答案:CD本节强化练习二、多选题:
16、关于自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B、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C、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D、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答案:ABD本节强化练习二、多选题:
17、社会化的载体包括()。
A、参照群体
B、家庭
C、学校
D、大众传播媒体答案:ABCD本节强化练习二、多选题:
18、詹姆斯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
A、社会强化
B、成功
C、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D、自信答案:BC本节强化练习二、多选题:
19、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
A、觉得自我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的自我满足感
B、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
C、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D、是一种高级需要答案:BC本节强化练习二、多选题:
20、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即()。
A、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B、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C、社会化
D、再社会化答案:AB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第三节知觉与归因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七节社会影响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Datetoday2011/03/26-27
EDITOR/CHEN-XIUZHEN课程主要内容:
社会心理学2015年上半年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第三单元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一、什么是社会知觉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P124-125▲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自我知觉】的知觉。对行为原因的知觉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畴。一、什么是社会知觉知觉物知觉(一般知觉)人知觉(社会知觉)由各种自然信息所形成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社会知觉过程实际上是社会认知过程(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概念有所不同)。▲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一、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的概念与知觉概念的异同:①不同点:知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通常指物知觉,不包括判断、推理等高级认知过程。社会知觉是指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包括判断、推理等过程,因此可以用“社会认知”来代替。②相同点:都属于认知过程。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的客观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认知者的经验(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三)认知者的情绪(一)认知者的经验☆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的作用,如不能解释则产生新的图式。【附图】☆图式的主要作用:
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2、影响记忆
3、影响自我知觉
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个体在社会知觉中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个体根据已有的自我图式,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认识。社会认知过程中图示的作用P125
新事件输入对此事件有无主动图式产生推理
-存储事件-存储推理长时记忆关于事件的输出信息寻找相应的图式图式找到了吗?创造新图式没有否是双眼竞争实验对甲组:这是一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这些人根据照片中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发现,两组人对相同的照片作出了极为悬殊的描述。甲组描述:深陷的眼睛隐露凶狠阴险,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悔改的顽固;而乙组却描述: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深邃,高耸的额头表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三)认知者的情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风声鹤戾,草木皆兵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二、印象形成的效应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四、印象管理(印象整饰、印象控制)P126-129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印象形成:新(情境)旧(经验)归类(人和事)意义(对自己)定向(行为)的过程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一见钟情,一见如故二、印象形成的效应(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二)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三)刻版印象(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首因郊应: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后来获得的信息的(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不熟悉或少见的人易出现)近因郊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熟悉的人、亲密的人间易出现)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人际交往中的首因效应A君的性格精明的勤勉的冲动的善辩的倔强的嫉妒的B君的性格嫉妒的倔强的善辩的冲动的勤勉的精明的受试者多把A君作正面印象,B君为负面印象人际交往中的首因效应A第一次考试为甲第二次考试为甲第三次考试为乙评价:第三次考试意外失利B第一次考试为乙第二次考试为乙第三次考试为甲评价:第三次考试侥幸得甲(二)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这类现象叫光环郊应,也称晕轮郊应。光环郊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正负晕轮效应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厌恶和尚,恨及袈裟美国心理学家Asch的实验给被试看一张列有五种品质的表格,要求被试者想象一个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聪明、勤奋、坚定、冷酷、灵巧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聪明、勤奋、坚定、冷酷、灵巧被试普遍把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想象成一个理想的、友善的人被试普遍推翻了原来的形象,而产生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形象热情——冷酷品质在实验中起着晕轮作用,影响了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三)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积极作用: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消极作用: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肯饿着,也要靓着”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印象形成最终并不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而是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感情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一)加法模式(二)平均模式(三)加权平均模式(四)中心品质模式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人们在总体印象形成上,将各种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四、印象管理(印象整饰、印象控制)(一)印象管理的定义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就是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的区别:
有意的
信息输入印象形成信息输出--印象管理四、印象管理(印象整饰、印象控制)(二)印象管理的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情境里,每一个体都承担着许多的社会角色,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的期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管理四、印象管理(印象整饰、印象控制)(三)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在人际互动中----观察、评价----不断调整----良好的印象对一个人的印象基本上是从三个角度描述:评价--好、坏力量--强、弱活动--积极、消极四、印象管理(印象整饰、印象控制)其常见策略有: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4、投人所好修饰外表假面具自我抬高的人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符合社会规范自我暴露、附和、献媚、施惠第三单元归因一、归因的定义二、行为原因的分类三、控制点理论四、归因原则五、影响归因的因素P129-132一、归因的定义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二、行为原因的分类(一)内因与外因内因⇒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外因⇒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如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外归因;两者兼而有之⇒综合归因。二、行为原因的分类(二)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内因中,人的情绪易变,人格、能力相对稳定;外因中,工作性质、任务难度相对稳定,气候条件易于变化。二、行为原因的分类(三)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对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三、控制点理论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1954)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理论。内控者外控者四、归因原则(一)不变性原则——海德理论(1958)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的不变联系。(二)折扣原则——凯利(1972)如果也存在其它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三)协变原则——凯利的三维理论(1967)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特异性信息▲共同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三维理论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归因高高高外部因素(刺激个体)低低高内部因素(行为主体)高低低情境案例:玛丽为什么对小丑的表演发笑P131条件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归因维度1低:她总对小丑们发笑低:别人很少发笑高:她总是对他发笑主体:玛丽(86%)2高:她没对别的小丑发笑高:每个人都发笑高:她总是对他发笑客体刺激物:小丑(61%)3高:她没对别的小丑发笑低:别人很少发笑低:她以前没对他发笑情境:?(72%)协调因素信息特点特异性(与自己比较)高玛丽没对其他小丑发笑。共同性(与他人比较)高观众都对此小丑发笑。一致性(与自己比较)高玛丽总是对此小丑发笑。麦克阿瑟(L.McArther,1972)的归因实验:主体:玛丽事件:玛丽看小丑表演时大笑不止。任务:判断玛丽大笑的原因。外归因61%的被试归因于小丑的表演。协调因素信息特点特异性(与自己比较)低玛丽对其他小丑也发笑。共同性(与他人比较)低观众很少对此小丑发笑。一致性(与自己比较)高玛丽总是对此小丑发笑。麦克阿瑟(L.McArther,1972)的归因实验:主体:玛丽事件:玛丽看小丑表演时大笑不止。任务:判断玛丽大笑的原因。内归因86%的被试归因于玛丽本人。协调因素信息特点特异性(与自己比较)高玛丽没有对其他小丑发笑。共同性(与他人比较)低观众很少对此小丑发笑。一致性(与自己比较)低玛丽以前不对此小丑发笑。麦克阿瑟(L.McArther,1972)的归因实验:主体:玛丽事件:玛丽看小丑表演时大笑不止。任务:判断玛丽大笑的原因。外归因72%的被试归因于情境。举例:主体:销售员A事件:销售员A推销住房业绩不佳。任务:销售员A推销住房业绩不佳的原因。协调因素信息特点特异性(与自己比较)高销售员A推销其他商品业绩尚可。共同性(与他人比较)高其他销售员推销房产业绩普遍较差。一致性(与自己比较)高销售员A推销房产业绩总是不佳。外归因举例:主体:销售员A事件:销售员A推销住房业绩不佳。任务:销售员A推销住房业绩不佳的原因。协调因素信息特点特异性(与自己比较)低销售员A推销其他商品也业绩平平。共同性(与他人比较)低其他销售员推销房产业绩还可以。一致性(与自己比较)高销售员A推销房产业绩总是不佳。内归因举例:主体:销售员A事件:销售员A推销住房业绩不佳。任务:销售员A推销住房业绩不佳的原因。协调因素信息特点特异性(与自己比较)高销售员A推销其他商品业绩尚可。共同性(与他人比较)低其他销售员推销房产业绩尚可。一致性(与自己比较)低销售员A以前推销房产业绩还不错。外归因我上课的时候为什么睡觉?一致性共同性特异性归因维度情境1(高)我以前也睡觉(低)其他人没有睡觉(低)我在别人上课时也睡觉主体:学生(懒惰)情境2(高)我以前也睡觉(高)大家都睡觉(高)我在别人上课时没睡觉客体:教师(没劲)情境3(低)以前没睡觉(低)其他人没有睡觉(高)在别人上课时没睡觉情境:(?)五、影响归因的因素(一)社会视角(二)自我价值保护(三)观察位置(四)时间因素五、影响归因的因素(一)社会视角:角色、处境---视角不同---看法有差异---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有明显的不同当事人和局外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五、影响归因的因素(二)自我价值保护自我卷入----明显的自我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方向倾向)1)在成败归因中成---内归因---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败---外归因---自我防卫策略
2)在竞争条件下
他人败---内归因---抬高自己他人成---外归因---减小对自己的心理压力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动机性归因误差)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三)观察位置空间位置不同---看法、解释差异---归于凸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和物(四)时间因素时间的推移-归因越来越具有情境性(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或刺激客体的原因)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失眠者往往认为失眠是自己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等,因而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
A、生活
B、睡眠
C、归因
D、治疗答案:C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2、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
A、形象塑造
B、隐藏自我
C、自我抬高
D、自我暴露答案:C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3、刻板印象具有()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A、破坏性
B、消极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4、()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A、印象形成
B、印象输出
C、印象输入
D、印象管理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5、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倾向。
A、自我价值保护
B、自我防卫
C、自我暴露
D、自我抬高答案:A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6、折扣原则是归因理论的主要研究者()提出的。他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A、琼斯
B、凯利
C、海德
D、戴维斯答案:B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7、某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被称为()。
A、行动者
B、外控者
C、观察者
D、内控者答案:B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8、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
A、总体印象
B、印象形成
C、第一印象
D、刻板印象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9、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的预测。
A、不可控
B、可控
C、变化
D、较准确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0、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称为()。
A、内隐认知
B、框架
C、核心知识
D、图式答案:D一、单选题:
11、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的预测。
A、稳定
B、准确
C、系统
D、变化答案:D本节强化练习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2、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是易变性因素。
A、情绪
B、人格
C、智力
D、能力答案:A本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
13、()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
A、评价者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从历史书籍中学习人生智慧
- 2024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电动窗帘技术研发与转让合同
- 办公室装修合同中的法律风险点分析
- 医疗空间中的人性化办公家具设计
-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
- 2025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来宾市分公司社会招聘(广西)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2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移动集中运营中心(中国移动销售分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石油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活动会议就餐签到表
- 设备类供应商评估表
- 四柱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YY/T 0698.2-202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 YY/T 0698.9-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9部分:可密封组合袋、卷材和盖材生产用无涂胶聚烯烃非织造布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 SB/T 10610-2011肉丸
- JJF 1619-2017互感器二次压降及负荷测试仪校准规范
- 2023年浙江首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GB 2719-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醋
- 皮囊加压技术课件
- 理解词语的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