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5a9beb16b6783653ea778792c23e553/c5a9beb16b6783653ea778792c23e5531.gif)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5a9beb16b6783653ea778792c23e553/c5a9beb16b6783653ea778792c23e5532.gif)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5a9beb16b6783653ea778792c23e553/c5a9beb16b6783653ea778792c23e5533.gif)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5a9beb16b6783653ea778792c23e553/c5a9beb16b6783653ea778792c23e5534.gif)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5a9beb16b6783653ea778792c23e553/c5a9beb16b6783653ea778792c23e55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蕴含的意义。2.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3.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一般的答题格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A、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事物形象(咏物诗)(偏重写景的诗歌)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鉴赏景物形象的方法
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就是要捕捉意象,品味意境,分析蕴涵在形象中的思想情感和社会意义。
意象: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融注了自己思想情感的景物,意象是具体的。
意境:由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的诗歌的基本的整体情境、氛围。意境是空灵抽象的。如孤独凄凉、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景物形象类题型考查类型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型设问方式这首诗选取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意象诗中描写某个意象有何作用?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情感?诗中哪些意象表明了XX?为什么要写XX意象答题步骤1、析含义: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2、剖原因: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3、析效果: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析含义)(2)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剖原因)(3)很好地传达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指作用)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例.(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请结合全诗分析一下“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剖原因)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析效果)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悠。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寒塘赵嘏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课堂演练:【答案】这两首诗都是写思乡的。而雁是候鸟,秋天大雁南飞,仿佛要回故巢。这种情景往往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古人常借雁抒情,寄予自己浓浓的乡愁。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①。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②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注】①失江路:意谓江水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②一阕:一首乐曲。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
欧阳修晚泊岳阳实战演练:答: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的意象,表现时间的变化。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6分)长相思李煜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2)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也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温暖的,你认为呢?请结合词中的意象作简要回答。(3分)答案: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这首词以远山、烟水、枫叶、菊花、塞雁等共同构建了一个清冷的深秋,在这样的深秋中,相思愈发深重,内心更为凄冷。或:作者的内心是温暖的。(1分)“相思枫叶丹”中“红红的枫叶”喻示着相思的热烈,正因为内心里装着所思念的人,所以内心是温暖的。(2分)渡江[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旧日里和诗人一起游学论道的相投之人如今像星星一样四散分离,都不知漂泊何处了,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外对着沙鸥吟诗发愣,伤感着离别与孤寂。所以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意象作用1.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营造氛围意境.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2.含蓄地表达感情(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以景结情,含蓄隽永)3.对比衬托人物气节、性格、或品质(常见于咏物诗)。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4.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交代时令、地点、环境)或暗示背景或社会环境。5.奠定感情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6贯穿全诗,成为线索
“孤舟”迁移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①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注:①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赏析第一句诗人在首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用极易使他乡羁旅行投之人倍感悲凉凄恻的“猿啼”和“客散”冷清、暮色苍茫的“江头”,营造出一幅令人黯然销魂的“离别图”,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赏析第4句结句的“万里”与“远”照应,“一孤舟”与“水自流”照应,“青山万里”又和“一孤舟”形成鲜明的对比,青山越远,友人越觉孤寂,诗人越是无法释怀。诗人联想出一幅“友人乘一叶孤舟在万里青山之中,在烟波浩渺的长江上顺流而下”的图景,将无限的怅惘与牵挂不舍之情巧妙地融合其中,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颇具李太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妙!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江边送别的凄清伤感的画面。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闻猿猴悲啼,唯见江水茫茫。(3分)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悲戚又无奈的思想情感。(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2分),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只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不舍。(2分)(手法答想象,能够合理解释,也可得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下面是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读后回答问题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问:诗题为《秋词》,那么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么?答:诗中的环境所抒写的景象都暗合“秋词”的要求。金井梧桐,深秋黄叶,秋夜冷霜、熏笼玉枕。作用:①点明题意,向读者暗示,这是一首宫怨诗;②渲染烘托凄清孤寂气氛,奠定哀怨感情基调;③烘托人物孤苦抑郁的心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6辽宁卷)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⑴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答案】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
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体:这首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题步骤1、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2、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氛围特点。3、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迟日,春日。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一)春天阳光普照,江山明丽,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鸳鸯在温暖的沙洲上静睡.
(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描图景点氛围析情感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宁夏卷、海南卷)
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答:①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点氛围)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描图景)③这是一首热爱田园生活的颂歌,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的思想感情。(析感情)
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步骤一)。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暴风雨将临,诗人却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步骤二),进而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步骤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①超然台:在密州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案:
步骤①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江南烟雨图。江南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但这些景色都笼罩在一片朦胧烟雨之中。
步骤②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
步骤③作者寓情于景,把他的淡淡的却无法排遣思乡之情巧妙的融合在孤寂凄清景物中。意境术语举例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分析意境特点时的常用术语(一般为四字短语)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条凄寂、宁谧寂静、淡雅朦胧、高远深邃、繁华热闹、清冷幽静、孤寂衰败、寥廓旷远、缠绵婉转凄清冷落冷森幽僻和谐静谧雄奇壮美高远辽阔深远绵邈明净绚丽幽美恬淡热烈高亢第三种类型:景物特色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答题步骤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情感)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看描景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远近;听觉、触觉、视觉等的变化2、看写景的方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表现手法(衬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侧面描写……)3、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4、看词语的锤炼:动词、形容词、有活用的词诗歌鉴赏景物描写方法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色彩
(色彩鲜明、色彩斑斓暗淡低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互文等)联想、想象绘形绘色2005年全国卷3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08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此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国家统一,人们不能自由来往的痛苦,表达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2012湖北省黄冈中学期中)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2)本诗在写景上极有特色,请从表达技巧角度任选两个方面加以赏析。(4分)
①炼字,作者用“满”字写出春山春水春草的美丽,春草茂盛,春水澄澈,春山柔美,春草春山倒映在春水中,清晰可见,浑然一体,别有趣味;“横”字准确传神写出牧童娴熟的牧牛技巧和聪明活泼的性格;②动静结合,作者先写静景后写动景,景物层次分明,有机结合,完整构成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③以动衬静,牧童的短笛衬托出晚村的幽静;④比拟,“衔”用比拟手法写出日落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⑤情景交融,诗中情与景高度统一,水乳交融,诗中的每一处景物都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向往。谢亭送别谢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客观景物(浓丽的春日)与主观感受(归心殷切)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反衬尾联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A、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愉悦的的B、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痛苦的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课堂演练【答案】
诗中通过描写寒林、残日、乌鸦、青灯、疲马等意象,乌鸦傍晚想回巢栖息,屋里的青灯忽明忽暗,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幅凄冷的画面,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漂泊之情。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双调·清江引张司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达标练习问题: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愁情。(1)找出诗中的意象(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意象,点出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3)意象的作用,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首诗描写西风、雁、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西风送来了万里之外的家书,大雁在满山红叶的时节中鸣叫,诗人静听雨听芭蕉的声音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
练习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题: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茂密的草、涧水、芳树、花、鸟。(步骤一)三四句中芳树上的花由于无人欣赏而独自飘落,春山的飞鸟也只能独自啼叫,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步骤二)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达标练习真题再现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一条小溪从两山之间蜿蜒而出,树林里落叶飘飘,一个人抱着瓮走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的一角。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安徽卷】琅琊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营造出清新明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从写景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句则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的。雨
晴
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1)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花”来写春景。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映衬,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诗人看着雨后花落春残之景,惋惜而扫兴)
(2)这句诗由“蜂蝶纷纷过墙去”而来,它不仅写出蜂蝶追捉春色的神念,而且把“春色”写活了,似乎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透露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宋·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答案:(1)“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氛围”“心绪”各2分。)2012江西卷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其他植物激素》课件
- 《限制性液体复苏》课件
- 2024年礼仪培训讲师课件
- 2025年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涂料助剂:流平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安全保畅专项施工方案
- 小学午托申请书
- 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国文化缺位现象探究
- 大学生写论文怎么找参考文献
- 三八妇女节班会活动方案
- 酒店长包房租赁协议书范本
- 2 找春天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5年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道法】开学第一课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口腔门诊分诊流程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课件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2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上半年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事业单位招考考试(443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处方点评知识培训
- 2025年新合同管理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