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_第1页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_第2页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_第3页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_第4页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构造一、汽车的定义

汽车是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货物及作某些特殊用途。二、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概况1.1汽车及汽车工业的发展CarlBenz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制造的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三轮汽车1886年德国人戴姆勒设计制造的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

本茨和戴姆勒则被公认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发明者,并被尊称为汽车工业的鼻祖和“世界汽车之父”。GootiebDaimler20世纪70年代前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最先建立流水线汽车装配系统,并因此引发了世界汽车制造业的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促进了汽车生产的规模化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三次机遇:朝鲜战争,国内需求,石油危机创建成长阶段(1953~1958)独立自主发展阶段(1958~1982)快速、全面发展阶段(1983年以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创建成长阶段1953年7月15日,一汽在吉林省长春市动工兴建。1956年10月15日,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载质量4t的中型货车。

1958年以后,南京(NJ130)、上海(SH760)、北京(BJ130)、济南(JN150)等地相继建起汽车制造厂。

1968年,二汽在湖北省十堰市开始兴建,1975年开始生产EQ240越野汽车,1978年开始大批量生产其主导产品—载质量5t的EQ140中型货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独立自主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对外开放阶段

1994年2月,国家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作为指导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纲领。各主要汽车集团公司纷纷与国外汽车公司联姻。国内企业进一步改组兼并,初步形成了“3+6”格局,即一汽、东风、上海三大汽车集团,加上广州本田、重庆长安、安徽奇瑞、沈阳华晨、南京菲亚特、浙江吉利6个独立骨干轿车企业。2008年达到934.5万辆(第二)。

20世纪80年代,针对“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不利局面,我国汽车工业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注重微型车、轻型车和重型车的产品开发,同时,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国第一个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于1984年成立(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资)。到1993年底,我国汽车年产量达129.7万辆,跃居世界第12位。1.VIN所处位置(1)仪表与前风挡左下角的交界处。(2)发动机前横梁上。(3)前风挡下车身处。(4)驾驶员左腿前方。(5)前排左坐椅下部。(6)左前门边或立柱上。2.VIN的组成VIN分别由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车辆说明部分(VDS)和车辆指示部分(VIS)组成。车辆识别代号(VIN码或17位编码)(1)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共3位字码。用来代表生产国、厂家、车辆类别。第1位字码代表生产国,1—美国、J—日本、L—中国、R—韩国、W—德国等。第2、3位代码代表厂家。WDB—德国奔驰、WBA—德国宝马、KMH—韩国现代、LFV—中国一汽大众等。(2)车辆说明部分(VDS):由6位字码组成,其代码及顺序由制造厂决定。(3)车辆指示部分(VSI):由8位字码组成,最后4位应是数字。一般情况下,VSI部分的第1位字码表示年份,第2位字码表示生产厂家,后6位表示出厂顺序代码。

(1)第1~3位:LDC—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2)第4~5位:车型代码。13—RL—神龙.富康ZX1.4i型轿车

(3)第6位:车身外型代码。1-两厢五门;2-旅行车;3-三厢四门

(4)第7位:发动机型号代码。D-TU3JP/K(5)第8位:变速器型号代码。1-四挡手动;2-五挡手动;3-AL4自动(6)第9位:检验位。0~9中任何一数字或字母“X”。(7)第10位:年份代码。1-2001;2-2002;3-2003

(8)第11位:装配厂代码。目前不存在多家装配厂,用“0”占位。(9)第12~17位:车辆制造顺序号。由表解读VIN码,其含义是2001年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神龙富康ZX1.4i型轿车,该车配备TU3JP/K发动机,五挡手动变速器,出厂编号020808。3.国产汽车VIN码示例汽车的总体构造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4部分组成。汽车总体构造1—发动机2—电气设备3—底盘4—车身汽车按用途不同可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辆。

1.乘用车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2.商用车主要用于商业用途,运送人员和货物。分为客车、货车和半挂牵引车等3类。

(1)客车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座。

客车又分为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铰接客车、无轨客车、越野客车、专用客车。

(2)货车载运货物的商用车辆。货车又分为普通货车、多用途货车、全挂牵引车、越野货车、专用作业车、专用货车。(3)半挂牵引车:装备有特殊装置用于牵引半挂车的商用车辆。

微型普通级中级中高级高级1.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1)尺寸参数车长: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面间的距离(mm)。车宽: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不包括后视镜、侧面标志灯等)。车高: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轴距:汽车直线行驶位置时,同侧相邻两轴的车轮落地中心点到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两条垂线间的距离。轮距:在支承平面上,同轴左右车轮两轨迹中心间的距离。前悬:在直线行驶时,汽车前端刚性固定件的最前点到通过两前轮轴线的垂面间的距离。后悬:汽车后端刚性固定件的最后点到通过最后车轮轴线的垂面间的距离。最小离地间隙:满载静止时,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低点之间的距离。接近角:

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转弯直径:外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直径。2)质量参数

整车整备质量: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完整的发动机、底盘、车身、全部电气设备和车辆正常行驶所需要的辅助设备的质量及加足燃料、润滑油、冷却液的质量和随车工具、备用车轮及备品等的质量之和(kg)。汽车总质量: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装载质量:汽车总质量和整车整备质量之差。载客量:轿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的载客量以座位数表示。轴荷分配:汽车空载和满载时的整车质量分配到各个车轴上的百分比。2.汽车的主要性能参数

1)动力性最高车速:汽车满载时,在平直良好的路面上(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加速能力:汽车在行驶中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爬坡能力:汽车满载时,在良好的路面上以最低前进挡所能爬行的最大坡度。

2)燃油经济性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以最小的燃油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最大爬坡度

3)制动性制动效能: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制动抗热衰退性:汽车高速制动、短时间多次重复制动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汽车在制动时按指定轨迹行驶的能力,即不发生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的能力。4)操纵稳定性操纵性:汽车能够及时而准确地执行驾驶员的转向指令的能力。稳定性:汽车受到外界扰动后,能自行尽快地恢复正常行驶状态和方向,而不发生失控,以及抵抗倾覆、侧滑的能力。

5)行驶平顺性6)排放污染物汽车行驶基本原理1.2发动机的总体认识1—曲轴;2—曲轴正时齿轮;3—正时传动带;4—汽缸体;5—凸轮轴正时齿轮;6—排气门;7—进气门;8—液压挺柱总成;9—凸轮轴;10—汽缸密封垫片;11—汽缸盖;12—火花塞;13—飞轮齿圈;14—油底壳;15—活塞;16—连杆总成1.曲柄连杆机构功用: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实现热功转换的主要装置。组成: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2.配气机构功用:使新鲜气体进入气缸,使气缸内废气排出。组成: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3.燃料供给系功用:向发动机提供燃料和空气、并排除缸内废气。组成:燃料供给装置和进、排气装置。4.润滑系功用:向摩擦表面提供润滑油,以减轻摩擦和磨损。组成:机油泵、机油滤清器、集滤器、限压阀、润滑油道、油底壳等。5.冷却系功用:帮助发动机散热,以保持正常工作温度。组成:水冷式冷却系统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套等组成。风冷式冷却系统主要由风扇、散热片组成。6.起动系功用: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进入到正常的工作状态。组成:启动机及其附属装置。

7.点火系功用: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需要,及时地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组成:蓄电池、发电机、点火线圈、分电器(有些无分电器)、火花塞和电子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

1.按活塞的运动方式: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发动机的分类2.按使用燃料:汽油机、柴油机和气体燃料机3.按着火方式:点燃式和压燃式4.按冷却方式:水冷式和风冷式5.按冲程数:四冲程和二冲程6.按进气状态分:非增压式和增压式。7.按汽缸布置方式:直列式、V型、对置式1.2.3内燃机型号内燃机符号的排列顺序及符号代表意义

1.3发动机的基本参数与工作原理一、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1—活塞2—连杆3—曲轴4—燃烧室容积动态演示

1.上止点:指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即活塞的最高位置。2.下止点:指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即活塞的最低位置。3.活塞行程: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的距离。一般用S表示。4.汽缸工作容积(汽缸排量)。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容积。一般用Vh表示,单位为L。

5.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一般用VL表示,单位为L。

7.汽缸总容积。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方的容积。一般用Va表示,单位为L。显然,8.压缩比: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一般用表示。目前,车用汽油机的压缩比约为6~11,柴油机的压缩比一般为16~22。

9.工作循环:对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每进行一次能量转换,均要经过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过程。这种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称为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6.燃烧室容积。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与汽缸盖之间的容积。一般用表示,单位为L。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每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即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