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秋战国的法律制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周平王东迁后,郑国日益强盛,周朝却每况愈下。为了打击新兴势力,周桓王用兵讨伐郑庄公。然而周军大败,桓王也被射伤,险些被俘。自此周王室的威信一落千丈。一、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春秋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1、井田制的破坏2、郡县制代替分封制3、礼制的衰落“周初千八百国,至春秋之初仅存百二十四国,其数不逮十一。则厉、宣王以降,诸侯之互相吞并,盖已久矣。春秋之时,因之大者十,鲁兼九国之地;齐兼十国之地;晋兼二十二国之地;宋兼六国之地;郑兼三国之地;卫兼二国之地;秦有周地;东界至河;吴灭五国,北境及淮;越又从而有之,弱肉强食,其祸酷矣。”
礼崩乐坏
三、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变革
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布成文法,就是指公布刑法。我国奴隶制刑法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它的残酷性,二是它的秘密性。所谓残酷性,就是说奴隶制法律不仅处罚范围广泛,而且刑罚方法残忍,所谓秘密性,就是西周与各诸侯国都没有公布的成文法,对于什么行为构成犯罪以及犯罪以后如何处罚,都由奴隶主统治者临时来决定,以期达到“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目的,以此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这种隐蔽的刑法制度,也直接威胁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人身安全。因此,新兴地主阶级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需要,从保护自身利益出发,反对奴隶主贵族对司法权和法律制度的绝对垄断,强烈要求对法律制度进行改革。(一)各诸侯国的立法状况:各诸侯国相继公布了成文法1、郑国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公元前501年,郑国公布由邓析私造并写在竹简上的竹刑。
子产2、晋国——曾四次制定法律第一次是晋文公四年(前633年)“作被庐之法”。该法可能未公布于众;第二次是赵盾(即赵宣子)为晋国执政时制定的《常法》;第三次是范宣子制定的刑书。范宣子在晋平公时任执政,曾制定刑书。这部刑书“未尝宣示下民”;第四次是把范宣子所作并予以公布的刑书铸之于鼎。这是继郑国公布成文法之后,晋国开始正式公布的成文法。晋国公布成文法曾受到孔子的批评。3、楚国——两次制定法律。第一次是楚文王时作仆区法。为隐匿亡人之法,是仿照周文王“有亡,荒阅”之法(即奴隶有逃亡者,要大力搜捕,是严禁奴隶逃亡的法律)而制定。还规定:“盗所隐器,与盗同罪。”第二次就是楚庄王时作的茆(音毛)门法。茆门法是用来保障国君安全的法律,依照规定,诸侯、大夫、公子入朝时,车不得进入宫门。其他各国也都有制定并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李悝所著《法经》,即是集春秋各国立法发展之大成。(二)围绕公布成文法的论争(1)郑国子产公布刑书时,遭到以叔向为代表的旧贵族的反对
郑国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公之于众,晋国奴隶主旧贵族保守势力的代表叔向首先站出来反对,叔向站在奴隶主旧贵族的保守立场上反对公布成文法的阶级偏见,极力要求坚持奴隶制的分封制、井田制和宗法等级制,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司法特权。子产站在坚持改革的立场上,指出铸刑书是为了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阐明了只有公布成文法,才能维护郑国的统治。(2)晋国铸刑鼎,遭到孔子的反对。
晋国就要灭亡了吧?因为它失去原有的法度了。晋国应遵守唐叔所授的法度来治理它的庶民。卿大夫应按等级维持这种法度。只有这样,庶民才能尊敬高贵的人。高贵的人才能守住他们的家业。贵贱各安本位,这就是法度。所以,晋文公设执秩之官,定“被庐之法”,并因而成为盟主。现在废弃了这种法度而铸刑鼎,庶民看到了鼎上的刑法条文,还怎么能够尊敬高贵的人?高贵的人还怎么能够守住家业?贵贱失去了秩序,还怎么能够治理国家?————孔子
(三)制定和公布成文法的意义首先,成文法的制定和公布是新兴地主阶级夺权斗争所取得的一项主要成果,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变革,也是春秋时期社会深刻变化的反映。其次,成文法的制定和公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标志着奴隶制法制体系的瓦解,封建制度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并为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地主阶级用法律把改革成果固定下来,发展新的社会关系。再次,成文法的制定和公布,结束了法律藏之于官府,其威不可测的秘密状态,打破了旧贵族的司法垄断,使法律第一次公开走向社会,成为衡量社会、个人行为的准则。这是我国古代法制史上的重大进步。标志着法律观念与法律技术的发展进步,有利于中国法律制度、法律理论的进步。公布成文法自郑、晋开端以后,其他各国群起仿效,至魏国李悝集春秋各国立法之精华,制定出了著名的《法经》。补充子产首次将“刑书”铸在鼎器之上,从而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也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的首创。(注: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公元前450年制定的,在时间上晚于子产铸刑书约一个世纪。社会效果:《史记·郑世家》:“为相一年,竖子不狎戏,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旧。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而死,丁壮嚎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三、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中取得政权的地主阶级进行了变法运动。各国改革及立法魏国:李悝、《法经》、《大府之宪》;赵国:公仲连、《国律》;楚国:吴起、屈原、《宪令》、《鸡次之典》;齐国:邹忌、《七法》;韩国:申不害,《刑符》;秦国:商鞅:《秦律》。战国时期法制改革的代表人物
李悝申不害
吴起(一)李悝《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本质(一)《法经》的主要内容《法经》早已失传,《晋书刑法志》保存了其篇目:“秦汉旧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师李悝,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又以《具》律具其加减。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商君受之以相秦”。《唐律疏议》也有如是记载。明代董说所著《七国考》曾引用西汉末年桓谭所著《新论》中有关《法经》的论述,比《晋书刑法志》较为详细。从内容和文字上看,《晋书刑法志》也是引自《新论》。1、《法经》的主要内容从篇目结构上来看,《法经》共有六篇,分别为:《盗法》;贼法》;《网法》(也称《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第一篇《盗法》。“盗”是侵犯财产的犯罪。《盗法》是维护封建财产所有权,惩罚侵犯财产的犯罪的法律。第二篇《贼法》。“贼”主要指危害他人人身的犯罪,主要是杀人、伤人等。《贼法》是保护人身安全,处罚侵害他人人身的犯罪的法律。第三篇《网法》,也称《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第四篇《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第五篇《杂法》,是补前四篇之不足的拾遗补阙之篇,内容庞杂,其主要内容是“六禁”。第六篇《具法》,《七国考》也称《减律》。这一篇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法律的总则部分。(二)《法经》的本质和特点1、《法经》以保护封建私有财产为首要任务李悝:“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把《盗》法放在六篇之首。2、《法经》是维护和巩固封建政权的工具对盗符、盗玺、越城、群相聚等严重危害封建政权和侵犯君主权威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惩罚。3、《法经》体现了重刑主义的精神4、《法经》在编纂体例上开创了编纂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新体系,改变了过去单项诏令、法规重叠不齐、规范不一的局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立法水平的提高,它直接影响了秦律及汉律等,为我国古代法典的编纂体例确定了基本模式。3、《法经》的历史地位1、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是封建法制的蓝本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立法技术已经走向从成熟,成为后世立法的滥觞。2、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法经》颁布本身就是封建制胜利的标志,是封建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3、有利于司法的统一,便于司法官准确适用法律和定罪量刑;有利于立法的系统化,使立法活动在兼顾历史沿革和横向联系的科学环境中进行,避免重复和抵触;有利于法律文献的整理、修订、解释和研究。4、将实体法和程序法大致区分开来,有利于按客观规律指导法律实践活动(二)商鞅对法律制度的改革
商鞅
奖励耕织(一)商鞅变法的主要法律内容1、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强调法律的普遍实施①改法为律。②扩充法律内容。如《金布律》、《司空律》、《军爵律》等都是《法经》所未有的。2、明法重刑明法重刑,是早期法家“事断于法”和“重刑轻罪”立法原则的继续和发展。①明法②重刑“行刑重轻”“刑用于将过”不赦不宥奖励告奸增设酷刑(二)商鞅变法对秦国法制的影响及其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①商鞅在秦国进行的法制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其他诸侯国。不仅给奴隶主旧势力以十分严厉的打击,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