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事故风险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研究背景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则将人类带入了发展更为迅猛的时代。现代化工行业应运而生,并成为了多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和全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和其他所有工业行业一样,化工行业的安全也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巨大问题。因化工行业的生产工艺复杂且变化多端,使用的原辅料及生产的产品大多具有燃烧、爆炸、毒害及腐蚀性,同时化工装置规模庞大、化工过程连续繁琐。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化工行业的自动化进展迅速,导致化工行业在生产、储存等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的数量极多,而一旦发生事故,又经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我国对化工安全极为重视。对我国而言,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标志,关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但即使如此,化工事故依然频繁发生,原因纷繁多样,例如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检查疏漏,甚至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二、研究意义当前化工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有效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增长,化工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总量中所占有的比重较大,属于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化工生产行业当中经常会存在诸多危险性因素。因此,要想实现化工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必须要针对化工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解决,同时在产生化工事故之后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事故应急措施,将事故的损失率降到最低,这对推动我国化工产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保障。可以有效控制重大事故的后果防止事故发生后二次破坏,有效地组织抢救等,.三、研究内容就我国当前化工行业所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近几年发生过的事故展开分析调查分析,把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列出化工行业可能会发生的事故及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事故风险的分析和安全措施建议。鉴于化工安全管理生产体系不完善以及传统的系统应用在信息处理、信息共享、救援决策支持等方面不足,经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采用计算机技术具体分析。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化工行业和互联网发展较快,自建立立信息系统管理结构,经过数十载的实践和研究,不断积累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在无数测试中研究管理系统模式。TucciM等人介绍危险化学品泄漏衍生品事故的概率分析方法,建立火灾-爆炸-中毒定量概率模型(FEPQPM),并进行了可接受风险水平分析,大大提高管理方案的准确性,为一直以来大众关心的危化品泄漏事故问题作出深度分析。R.Megargle等人与克里夫兰州立大学研究者以及威尔化工公司一同开发了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在威尔化工公司实际情况,在实验室中模拟化工厂爆炸,将爆炸指标整理输入到系统中,大大提高了事故救援的效率,同时信息R.Megargle等人与克里夫兰州立大学研究者以及威尔化工公司一同开发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在威尔化工公司实际情况,在实验室中模拟化工厂爆炸,将爆炸指标整理输入到系统中,大大提高了事故救援的效率,同时信息分布更合理,加大储存容量。PaulHMartin等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系统,有效地管理对于意外释放的危险物质有关风险分析,将研究对象与数据库系统结合,实时数据连接在系统软件中,允许即时场景和评估假设场景分析,通过对纳什维尔地区附近危化品危险源的实例研究,说明了该系统的功能。相对于国外的信息系统开发我国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才刚刚兴起,之后全面发展的10余年里,我国在对安全系统开发研究有了极大进步,国家安监局对安全生产信息的高度重视.一直以来,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它是我们努力研究和发展的动力,无论是在当下安全信息化管理领域取得成就,还是对未来长久发展规划深入研究的目标,都将是推进安全领域发展的重要一步。五、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是依靠海因里希法则。海因里希法则(Heinrich'sLaw)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或“海因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erbertWilliamHeinrich)提出的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为:当一个企业有300起隐患或违章,非常可能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死亡事故。对待事故,要举一反三,不能就是论事。任何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事故的背后必然存在大量大隐患、大量的不安全因素。所以我们的安全管理就是排除身边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各种隐患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隐患排查要做到预知,隐患整改要做到预控,从而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确保不发生事故。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这个法则也可以应用到化工行业方面。同时还会运用文献研究法,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与海因里希法则相结合,提出化工行业存在的安全事故风险,并得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建议。参考文献[1]TucciM.Quantitativeriskassessmentmodelofhazardouschemicalsleakageandapplication[J].SafetyScience,2012,50(7):1452-1461.[2]R.Megargle.SystemSafetyEngineeringAndRiskAssessment:APracticalApproach[J].CrcPress,1997.[3]PaulHMartin,EugeneJLeBoeuf,EdselBDanieletal.DevelopmentofaGIS-basedSpill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04,112(3):239-256.[3]TucciM.Quantitativeriskassessmentmodelofhazardouschemicalsleakageandapplication[J].SafetyScience,2012,50(7):1452-1461.[4]赵冲,单爽.我国化工行业生产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9(6).[5]雷华军.关于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J].环球市场,2016(3):218-218.[6]冯发勇.化工行业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8(5).[7]王蒙,卿林伟.石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