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教学案例-统万城_第1页
建筑材料-教学案例-统万城_第2页
建筑材料-教学案例-统万城_第3页
建筑材料-教学案例-统万城_第4页
建筑材料-教学案例-统万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木工程概论主讲人:赵魁日期:2012年10月第二章土木工程材料1、古典建筑材料的典型——从印加古城开始——西夏统万城2、现代建筑材料3、关键知识第一节古典建筑材料的典型

——陕西靖边的大夏“统万城”公元418年,大夏都城建成,君主赫连勃勃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于是定名“统万”。——大夏“统万城”

1532年被西班牙征服后,印加人搬迁到比尔卡班巴古城避难,引发后世几百年对印加财富的追逐。《夺宝奇兵4:水晶头骨》用尽一生寻找比尔卡班巴古城的美国人耶鲁大学考古学教授海勒姆・宾厄姆三世于1911年发现了马丘比丘。统万城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城址东北有淖(nao)泥河,向东南注入无定河。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陕西靖边的大夏“统万城”东晋时期的北方诸国:后秦、魏、南凉、北凉、西凉、南燕、北燕、西秦、夏。——大夏“统万城”夏(公元407~431年)立国之后,有部下向赫连勃勃进言:“大王欲得天下,需先经营关中,固其根本,使人心有所寄;而关中山川险要,土地富饶,可以定都。”——大夏“统万城”游击战始祖他说:“如我固一城一地得失,彼必并力攻我,众非其敌,亡可待也。不如急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后,救后则击前,使敌疲于奔命,而我却游食知若!不出十年,岭北尽为我所有!”游击战始祖——大夏“统万城”游击战始祖赫连勃勃原属匈奴铁弗部,因其父刘卫辰被魏杀害,遂投奔后秦姚兴,颇得姚兴信任。但他野心勃勃,终不甘受治于人,待实力坐大,便拥兵自立。——大夏“统万城”游击战始祖公元407年,“大夏”建立,仿照中原汉族王朝的政制,改元“龙升”,设置百官。这时勃勃又认为自己随母姓不合理,故改姓“赫连”,意思说,他是天之骄子,显赫与天相连。

——大夏“统万城”《晋书》上说赫连勃勃一表人才,聪明但凶残。他经常自立城头,手执弓剑,见不顺眼者,辄杀之;臣下进谏,视为诽谤,先割舌头而后杀头。“又造五兵之器,精锐尤甚。既成呈之,工匠必有死者:射甲不入,即斩弓人;如其入也,便斩铠匠。”——大夏“统万城”游击战始祖公元413年,赫连勃勃率军征战至此,发现这个地方非常有利于匈奴骑兵的作战和生存;而此地又恰处“朔方之北,黑水之南”,距离北魏较近,便于防卫。——大夏“统万城”游击战始祖*于是“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10万人”,大兴土木,修建城池。历时6年,直至公元418年基本修筑完成。

——大夏“统万城”东城周长2566米,是衙署之所在。现保持最完整的是西城,也就是皇城,周长2470米。*西门瓮城尚存。

——大夏“统万城”对四个城门的命名,体现了赫连勃勃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北门曰平朔门,“平朔”,即平定河套以北地区朔方;西门曰服凉门,即征服河西走廊的西凉、北凉;南门曰朝宋门,“朝宋”反映其向南联宋抗魏;东门曰招魏门,即向东招降魏国。

——大夏“统万城”据史料记载,统万城建设历时六年,采用“蒸土筑城”法,即把白石灰、白粘土以糯米汁搅拌,蒸熟进行注灌,类似于今天的浇注法,城墙坚固可抵刀斧。传说叱干阿利监工残酷,命人以铁锥检验,凡锥入一寸者,便立刻将工匠杀死,填尸于墙内。统万城建设历时六年,采用“蒸土筑城”法,即把白石灰、白粘土以糯米汁搅拌,蒸熟进行注灌;类似于今天的浇注法。历经千年,屹立不倒!

——大夏“统万城”城基厚25米,城高23.33米,宽11.16米。

——大夏“统万城”由于使用了石灰、石英砂和粘土,也就是我们现在工程中通常使用的“三合土”。

——大夏“统万城”传说叱干阿利监工残酷:命人以铁锥检验,其验其硬度,凡刺进一寸,便杀筑者;凡刺不进去便杀刺者!!!由此,此城坚硬可以磨刀斧。

——大夏“统万城”在筑城过程中至少杀民工、匠人数千人。虽为土城,但具有石头一样坚硬的质地和抗毁力。

——大夏“统万城”统万城依地势而筑,西北高东南低,既防冬天的寒风,又顺势利用城北的河水为市内用水,以及城外护城河供水,构思十分精巧。

——大夏“统万城”墙体残高2—10米,基宽10—16米。

——大夏“统万城”这些突出于城墙之外的高大夯土堆,是马面。东西两城共有马面49座。

——大夏“统万城”马面:突出于城墙之外,当敌人爬墙登城时,可以从敌人的侧面乃至背面发起反攻。马面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仓储。

——大夏“统万城”城的四角均筑有方形墩台,上有角楼皆高于城垣,最高达31.62米。这在中外筑城史上非常罕见。

——大夏“统万城”公元407年,赫连勃勃黄袍加身,登上了大夏国的帝王宝座。418年,大夏帝国“统万城”建成。公元425年赫连勃勃以45岁病死于统万城。

——大夏“统万城”由于诸子抢夺皇位,互相杀伐,大夏逐渐衰落,最后为北魏在崔浩的建议下所攻伐。

——大夏“统万城”崔浩(381年—450年)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大夏“统万城”北征柔然与张渊、徐辩争辩。“那属者统万未亡之前,有无败征?若其不知,是无术也;知而不言,是不忠也。”——《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一卷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韩非子

——大夏“统万城”★公元427年6月北魏魏世祖拓跋焘攻大夏,采用调虎离山计取统万城。

——大夏“统万城”431年夏灭后,降统万城为统万镇。孝文帝太和元年这里置夏州,以其为州治。

——大夏“统万城”公元407年,赫连勃勃黄袍加身,登上了大夏国的帝王宝座。6年之后,大夏帝国统万城建成。公元425年赫连勃勃以45岁病死于统万城。由于诸子抢夺皇位,互相杀伐,大夏逐渐衰落,最后宣告灭亡。公元427年6月北魏魏世祖拓跋焘攻破统万城,掳获“府库珍宝,车旗、器物不可胜计”。北魏在统万城获马30余万匹,牛羊400多万只。此足可以看出,统万城当时是财富集中,商业繁荣,畜牧业相当发达的都市。★隋时为朔方郡管辖。隋末大业13年,地方豪强梁师都曾一度割据夏州称帝,国号“梁”,建元“永隆”。公元628年唐破之以其地复为夏州。

——大夏“统万城”★五代至宋,党项李氏世代占据夏州,割据一方,后西迁建“西夏”。

——大夏“统万城”直至宋淳化5年(公元994),为防羌族头目据此称雄,奏准朝廷下令毁城,迁其民20万人于今横山、米脂、绥德一带。

——大夏“统万城”统万城作为大夏的都城仅存了15年,但作为北方军事重镇的历史,却有500年左右。最终沦为废墟,从历史舞台中销声匿迹。

——大夏“统万城”★直至清道光25年,即公元1845年,清代学者西北史地专家徐松任榆林太守时,命人勘察笔录绘图、翻阅资料,方确认统万城的旧址。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