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南极地区_第1页
第十二节-南极地区_第2页
第十二节-南极地区_第3页
第十二节-南极地区_第4页
第十二节-南极地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陆——南极洲南极地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180°90°W0°90°E德雷克海峡ABC纬度位置:几乎都在南极圈以内经度位置:跨经度最广(360°)海陆位置:南极大陆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环绕南极半岛顺时针,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一、地理位置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德雷克海峡位置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ABC简要说明西风漂流的大致位置和流向。在南纬40°~60°之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西风漂流1、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2350m)二、地形—冰雪高原2、世界最大的冰库体积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南极洲的冰如果全部融化,世界海平面将升高50~70米思考题:南极洲降水少,为什么会形成巨厚的冰层?(1)南极洲的纬度高,气候寒冷;(2)地势高,强化了气候的寒冷程度;(3)南极洲气候虽然干燥,但是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少,长期积累,形成了厚达2000多米的冰层,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宝库。(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三、气候:酷寒干燥烈风类型:特点:冰原气候寒极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寒极,1983年7月31日,俄罗斯东方站观测到-89.2℃。在这样的温度下,钢板都会摔裂,一杯刚烧开的热水泼出后,落到地面就变成冰了。试分析南极地区酷寒的原因?纬度高,气温低海拔高,气温低冰雪覆盖,反射强烈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寒流)减温减湿

南极大陆是白色的沙漠。年平均降水为30—50毫米,低于撒哈拉沙漠。干燥——白色沙漠

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但蒸发量更少,空气中水汽含量很少,所以非常干燥。风库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风极,法国迪尔维尔站观测到100米/秒的风速,是12级风的3倍。

极地高压势力强大,使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周扩散(极地东风),冰雪表面摩擦力小,再加上地形的影响形成狂风。

南极的暖季(11月到次年3月)全年分为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次年3月是暖季。暖季是进行南极科考的理想季节。矿产:煤、铁等资源丰富海洋生物:企鹅、磷虾、鲸、海豹等淡水:占全球72%,以固体形式存在四、资源世界最大的煤田岩石中的石英晶体世界级的大铁矿南极地区的煤矿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南极海域的磷虾蕴藏量约为4亿吨~6亿吨。南极磷虾是高蛋白质的食物,含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同时,它是南极海域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中心,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关键。世界最丰富的磷虾资源南极的主人-企鹅帝企鹅企鹅海豹海象象海豹蓝鲸是南极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世界兽类之最。南大洋中鲸的数量和捕获量均占世界各大洋的首位。现存量100万头左右。科研宝地冰上作业收集陨石气象观测南极洲是一块科研的宝地。原因:

南极洲地区资源丰富,资源的经济价值高,且这些资源多为其它大洲日益短缺或缺乏的资源,意义重大。

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未经人类开发,是地球上惟一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洁、大气能见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科学研究的领域:

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几乎涉及每一个科学领域,在这里可以获得任何其他大陆所得不到的异常宝贵的科学资料。南极条约主要内容规定:

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水下考察位置:南极洲乔治王岛约620S,590W建成时间:1985年2月20日长城站位置:南极洲拉斯曼丘陵约690S,760E建成时间:1989年2月26日中山站昆仑站位置: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附近约80°S,77°E

建成时间:2009年1月27日中国的南极考察

长城站:1985年建立

中山站:1989年建立☆我国黄河站、中山站和长城站哪个有极昼极夜现象?哪个最长?黄河站和中山站黄河站要长因为,黄河站的纬度位置比中山站纬度位置要高在极圈以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全球极端低温出现在南极而不在北极的原因:1)南极为大陆而北极为海洋,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2)南极海拔较高,平均比北极高2350米,单这一因素就可多降温12℃多;3)南极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4)南极周围是势力强劲的西风漂流(寒流),不利于低纬度的热量向高纬度输送,而北大西洋暖流却可以直接进入北冰洋。5)南极冬季恰遇地球位于远日点是,而北极冬季却是地球位于近日点,使极夜时间南极(186天)比北极(179天)多7天,且太阳辐射相对较弱。2023/2/5地区南极地区北极地区纬度位置地表状况昼夜状况气候类型及特征自然带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以南极洲为主体,三大洋包围以北冰洋为主体,三大洲包围4-11月为极夜,极夜长于极昼4-11月为极昼,极昼长于极夜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酷寒、大风、干燥为主的特征以苔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