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修改)_第1页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修改)_第2页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修改)_第3页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修改)_第4页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纲解读:1.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侵蚀地貌1.预习课本(1)预习课本P77第三段,结合图4.17a,分析为什么早期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呈V型?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所以“深”而“窄”。图.河流侵蚀地貌1.预习课本(2)预习课本P77第四段,结合图4.17b和c,分析为什么中后期河谷“宽”而“弯”,呈槽型?“宽”:中后期落差变小,流速减慢,下蚀能力减弱,侧蚀能力增强,河流拓宽。“弯”: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流更加弯曲。图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理: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河流侵蚀地貌1.预习课本(3)从以上两问概括出河流的侵蚀方式有哪几种?其分别对河谷产生什么影响?下蚀:使河流加深。朔源侵蚀:使河流延长。侧蚀:使河流拓宽。(4)描述河流上、中、下游河段的河谷的形态。上游: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呈V型。中、下游:河谷宽而浅,河道弯曲,呈槽形。瀑布又称跌水。其成因大致有两种:溯源侵蚀遇到较硬的岩石河流遇到断层【巩固提升】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___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乙溯源侵蚀下蚀

(2)上图中,河岸D、E最有可能分布村庄的是____岸,易开发成河港的是____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上右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A.U型谷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

【巩固提升】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DD岸为堆积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取水方便E岸为侵蚀岸,水深,适合开发港口EC二.河流堆积地貌

1.预习课本(1)预习课本P78最后一段和图4.18,找出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及其发育地区。

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三角洲: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图(2)预习课本P79第一段,分析冲(洪)积扇形成原因及其形态。成因: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水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形堆积地貌。形态:扇形状山区:水流速度快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流速度减慢形态:扇形状(3)预习课本P79第二段,分析河漫滩形成的原因。成因: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4)预习课本P79第三段,分析河口三角洲的成因及其形态。

成因:当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水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1.携带大量泥沙2.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3.海水的顶托作用(5)读课本P79案例3的材料,分析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扩展速度快的原因。“快”:①携带的泥沙量大;②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③潮流弱,搬运能力差。(1)右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B河段堆积地貌的是________,该地貌主要发育于______________。C河段的堆积地貌形态对应右图的______,该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入海处________,加上海水的______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巩固提升】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②河流出山口③坡度平缓顶托(2)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左岸或右岸)?为什么?【巩固提升】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与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侧相连。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预习课本P80倒数第二段,河流两岸分布众多的聚落,在不同河段其聚落密度变化有什么规律?为什么呈现这样的规律?一般规律: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密度越大。原因:一般河流上游地区多为高原或山地,地势崎岖不平,冲积平原面积狭小,越往中下游地区地势更为平坦,平原面积更加广阔。(2)读图4.21,分析图中两个不同的河流地貌中聚落规模和形态有何差异?华北平原:河网密度小,聚落规模大,成片分布,呈团块状。江南水乡:河网密度大,耕地破碎,聚落规模较小且较为分散。(3)预习课本P80最后一段,分析河流的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①提供充足的生活、生产用水;②作为交通运输通道;③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种,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4)预习课本P81第一段及图4.22,分析为应对洪涝灾害,不同河流地貌的聚落如何布局。平原低地:加高和加固河堤。山区河谷:布局与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同时注意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知识拓展】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的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读泉州市水系示意图(图甲)和河谷形态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M处河流外力作用方式是以

为主,河谷形态应类似于图乙的

(填“A”或“B”)图。

(2)从晋江上游到下游,沿岸城市(聚落)的疏密程度是越来越

(填“密集”或“稀疏”),试从河流地貌对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侵蚀B密集河流下游水源充足,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下游径流量大,流速平稳,可作为聚落的对外联系通道;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河网密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下图表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二.课后巩固1.读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河段A,河谷横剖面呈“V”型B.在B处往往形成河漫滩平原C.在河段C,河谷横剖面呈槽形D.在河段C,流水侵蚀主要表现为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DB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完成第3-4题。3.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A.地壳抬升作用

B.地壳下陷作用C.长江的侵蚀作用D.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作用4.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

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C.八卦洲以侵蚀为主,面积缩小

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DB5.图甲所示河流为东西流向,图乙中的四幅剖面图是A、B、C、D四点河谷横剖面示意,其中分别与A点和D点对应的是A.①②

B.①③C.③④D.②③C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大的沙岛。读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第6-7题。6.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的大致方向和原因是A.向东北流水沉积B.向西南海浪堆积C.向东地壳抬升D.向南流水侵蚀A7.自1998年的新大堤建成后就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崇明岛东滩的潮滩淤积也有所减缓,其原因是①不断实施围垦造陆②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③长江水流速度明显加快④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B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完成第8-10题。8.图中c处的地貌类型最可能是(

)。A.“V”型河谷 B.洪积扇C.三角洲平原 D.洪积—冲积平原9.河流Ⅰ经过b村以后(

)。A.溯源侵蚀加强 B.风化作用减弱C.堆积作用显著 D.搬运能力增强CC10.关于修建a村到b村公路的方案,叙述较为合理的是。A.方案①线路长,工程量小,成本低B.方案①线路短,难度小,经济效益高C.方案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D.方案②线路长,难度大,工程量大,成本高C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11-12题。1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土壤 D.生物A12.古代的居民点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地,是因为()a.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b.雨热同期,气候优越c.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利于农耕d.便于搬迁和居住A.ab B.acC.bc

D.cdB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图中箭头指向为河流流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面三幅地形剖面图是沿AA‘、BB’、CC‘所作,根据河流流向判断,沿AA’所作的是___图,沿BB'所作的是___图,沿CC'所作的是____图。③①②(2)①②两河谷的特征有什么不同?①河谷浅而宽,横剖面呈槽型;②河谷深而窄,横剖面呈“V”型。(3)图示地区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为什么通往村落的小路在BB'附近向河流靠近?防御洪水河流中下游两岸一般为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工程量小,有利于交通建设。11.(研究性学习)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图中宫室遗址处于河流什么位置?分布在该处的原因是什么?位于河流的凸岸处。原因:凸岸泥沙堆积,地势平坦,适宜居住。(2)说明图中村落分布的特点?该种分布特点对村落有哪些有利条件?特点:沿河谷分布。成因:河谷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利于生产、生活取水;交通运输便捷。据考证,3.8亿年前,湘西武陵源是近陆浅海,后经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此堆积,形成石英砂岩。读武陵源风光邮票图,完成第7~8题。7.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成因是①地壳上升运动②地壳下沉运动③流水沉积作用④流水侵蚀作用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8.该地区的岩石类型、气候类型、典型植被依次是(

)。①沉积岩②变质岩③岩浆岩④热带季风气候⑤亚热带季风气候⑥温带季风气候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⑨温带落叶阔叶林A.①⑤⑧ B.①⑥⑨C.②④⑨ D.③⑤⑦8.下列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甲处是背斜B.只有乙处是向斜C.乙处适宜开凿隧道D.丙处岩层顶部受挤压,易形成断层13.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A.只有①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14.关于图中岩层形成早晚的判断,正确的是A.G晚于B B.A早于D

C.B晚于A D.C早于F下面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C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