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39419-2020 海啸等级》这一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海啸灾害的分类标准,旨在为海洋灾害预警、应急响应以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该标准将海啸按照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五个级别:微小(I级)、轻度(II级)、中等(III级)、严重(IV级)和灾难性(V级)。每个级别的划分基于海啸波高、影响范围及潜在损失等因素。

对于微小级别的海啸,定义为波高小于0.5米的情况,这类事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非常有限;轻度级别指波高在0.5米至1米之间,可能会引起沿海地区的轻微洪水或侵蚀现象;当中等海啸发生时,波高达到1米至3米,能够导致较为严重的财产损失,并对人员安全构成威胁;严重级别的海啸波高超过3米但不超过10米,会造成重大破坏,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倒塌、基础设施损毁等;而灾难性海啸则是指波高大于10米的情形,此类事件不仅会带来极其严重的物质损失,还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20-11-19 颁布
  • 2021-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39419-2020海啸等级_第1页
GB/T 39419-2020海啸等级_第2页
GB/T 39419-2020海啸等级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39419-2020海啸等级-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07060

A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419—2020

海啸等级

Gradesoftsunami

2020-11-19发布2021-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9419—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283)。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婷婷原野赵联大王培涛王君成侯京明

:、、、、、。

GB/T39419—2020

海啸等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啸强度等级和地震海啸能级的确定和划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海啸灾害的监测评估科学研究和新闻报道等工作

、。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

海啸tsunami

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激起的长周期小振幅重力波以每小时数百千米速度

、,

传到岸边形成来势凶猛危害极大的巨浪

,。

注改写定义

:GB/T15920—2010,2.5.60。

22

.

海啸波幅tsunamiamplitude

海啸波峰波谷和当时未受扰动海面水位高度之差的绝对值

()。

23

.

海啸强度tsunamiintensity

一次海啸过程对沿岸某区域的影响程度

注一般可基于沿岸潮位站观测到的海啸波幅进行划分

:。

24

.

海啸能级tsunamimagnitude

海啸产生过程中自然能量释放的量度

3海啸等级类型

31海啸强度等级

.

依据海啸对沿岸某区域的影响程度按照海啸强度等级划分

32海啸能级

.

依据地震海啸释放的能量大小按照海啸能级划分

4海啸强度

41平均波幅计算

.

依据某岸段潮位站观测到的最大海啸波幅的平均值进行计算计算方法见公式

,():

n1

H1Hi

av=

n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