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代商品经济继续发展,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货币和信用又有新的变化:
☆纸币逐渐退出流通,白银取得了法定货币的地位;
☆传统信用机构出现创新,钱庄产生;
☆明朝后期汇兑重新兴起,会票、银票、钱票等信用工具开始使用。★明代货币流通体制经历了从铜钱(1374年以前)流通到纸钞(1374-1435年)流通,再到银、钱、钞并行而以银钱为主(1436-1520年代)的流通,最后到银钱并行并以银两为主(1520年代后)的流通进程。★明朝钱币流通的不稳定(P207)
☆大体说来,明政府的铜钱政策经历了一个以铜钱为法币到禁用铜钱再到弛禁铜钱的演变过程。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孝宗等前面几代,或铸钱并相继减重,或停止铸钱,或反复禁弛用钱,其钱币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但与元朝一样,明代民间一直用钱不断。☆明朝铜钱的铸行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明太祖洪武至明穆宗隆庆时期经历十二位帝王,其中只有六位铸钱,且都数量有限;自明神宗万历年间开始才大量铸钱;明崇祯时期钱币铸行无度,钱制复杂,优劣不等,局面愈来愈恶劣。明朝铸钱的第一阶段
明朝立国初期(1374年以前),政府以铜钱为法币,铸造和推行铜钱,但洪武八年发行宝钞之前并未禁止民间交易使用其它货币。
明朝初期厘定钱币制度,将按照本朝币制由官炉所铸的铜钱称为“制钱”(P208),将前朝的钱币称为旧钱并提高制钱收兑旧钱的官价。“制钱”由此成为明清两朝法定钱币的统称。
明朝是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达到极致的朝代,铸币权当然也被集中于国家手中。制钱由国家专设的机构铸造,私铸铜钱是犯罪行为,但是也屡禁不止。
朱元璋还是吴王时就于1361年在应天府(南京)设宝源局,铸造大中通宝钱,与历代旧钱兼行。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规模发行。
明朝成立后铸钱由工部下设的宝源局主管。1368年朱元璋命令江西等省设宝泉局,与户部下设的宝源局一起铸行“洪武通宝”,“大中”钱遂即停造。
明朝在这一阶段,因为大力奉行宝钞政策,对铜钱控制严格,三番两次停铸,禁用,即使开禁也有限制,要不就收入内库,充作库存。所以造成两种结果:一是民间私铸猖獗,可民间又因铜材缺乏,就用古钱,但古钱也有限,于是就私铸古钱,以作流通,这是因为私铸本朝钱币刑罚很重;二是促使白银使用普遍化。
明朝铸钱的第二阶段
明神宗万历时期,铸钱量急剧上升。这是明代铸钱的转折时期,也是明朝的转折时期。明朝万历四年开始铸造万历通宝钱而且因为抗日援朝战争的财政需要而大量铸行钱币。
明朝铸钱的第三阶段明天启七年,明熹宗去世,思宗即位,于崇祯元年开铸“崇祯通宝”,开始规定每铸钱一文,用铜两钱。力图恢复嘉靖,隆庆旧制,但并没有维持下去,因为明朝末期社会弊端严重,朝廷财政几近崩溃。各地钱局大肆滥铸,所铸之钱、文字、大小、轻重不一,相差很大,背文更为繁杂多样,比天启犹有过之。因此崇祯钱为我国古钱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明朝钱币也存在区域国际化的现象(P210)。
明朝以官方的朝贡贸易和私人海上贸易为形式的对外贸易较为发达,明朝的钱币通过国际贸易向东流入朝鲜、日本、琉球;向南流入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地区的国家;向西流如帖木尔王国和东察合台汗国。但明朝与元朝一样没有出现唐宋时期的“钱荒”问题。这与当时银钱钞并行以及外国白银大量流入、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万历二十年至崇祯朝官钱与私钱的大量铸造有关。★明世宗嘉靖朝至明思宗崇祯朝,钱制混乱,私铸严重。万历年间,官家铸利在33.8%——89.9%,天启二年至崇祯四年,官家铸利竟达成本银的10倍,以至官民竞相铸造恶钱争利。从万历至崇祯朝,内忧外患,财政困难,官民滥铸恶钱,加上明代制钱与旧钱并行流通,钱币供应较多,以致钱币严重贬值,物价飞涨(P209)。★明朝纸币的发行、流通及衰落☆1375年(洪武八年)朱元璋为了适应商业发展增加的货币需求,并解决明初金属币材供应不足和铸造铜钱费用过高的问题,乃模仿宋金元的发钞办法,立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发行面额100文至1贯的六种“大明通行宝钞”,建立纸币本位制度,形成钱钞、金银并行,以宝钞为主币的货币制度。☆明代纸币发行的四个特点:◎明代纸币的发行流通具有很明显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中央政府始终垄断发行唯一的大明通行宝钞。◎明政府在前期采取兑现宝钞并规定宝钞与金银钱兑换官价(宝钞一贯等于铜钱1000文或白银1两,宝钞四贯折合黄金1两)、禁止金银钱铸造与流通、按人口分配食盐并提高食盐的钞价、规定用宝钞纳税、制定“倒钞法”、重罚不使用纸钞者、禁止伪造宝钞等管理举措来推行宝钞和钞法(P205)。◎明代的大明通行宝钞在发行之初属于可兑现的信用货币,但在后来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属于不兑现纸币。该纸币的发行流通不分界、不限地区、不限时间、不改币名及形制、不定发行限额、也没有明确的发行准备金,实际上没有任何发行准备,也从不兑换或难以倒钞(以旧换新)。◎宋元都有以昏烂的旧钞调换新钞的规定,但是明代破旧纸币的回收很困难,致使坏钞的流通越来越多,大明宝钞的币值下跌。◎大明宝钞从发行伊始就具有通货膨胀的趋向。明代纸币的发行,只出不进,不回笼货币,或者多投放,少回笼,这使得宝钞的发行越来越多,币值和信誉下跌,进而影响到了大明宝钞日后的流通和推广。到明朝中期,许多地区已经拒用宝钞,只收银钱和粮食了。☆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明成祖朱棣时期,对内对外战争和土木建设较多,导致财政困难,政府通过大量发行宝钞来维持财政开支,导致通货膨胀,宝钞急剧贬值。☆通货膨胀的加剧使得纸币的信用日渐流失,民间使用银钱越来越多。明宣宗被迫在1435年解除钱禁,明英宗则在1436年解除银禁。自此,明朝政府在法律上承认了银钱的货币地位。虽然明朝政府始终没有明令废止宝钞,而且直至天启朝之前,仍以严重贬值的宝钞支付官俸、兵饷、买办费用和赏赐(纸币外流的渠道之一),但是宝钞实际上已经退出了市场流通。
☆明思宗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采纳秀才蒋臣的建议,准备发行一种以银为本位的新纸钞来维持财政开支,计划每年发钞3000万贯,每贯价值白银一两,商民可以白银按九七折兑换该钞票。明思宗下令宝钞局赶印了一批试发行,但因为缺乏信用,商民拒绝以白银兑换该纸币而未能推行开来。不久,北京城被大顺军攻破,明朝灭亡,蒋臣行钞遂成笑话。☆明朝纸币发行的不景气,说明纸币在我国已经暂时由盛转衰,这为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后我国纸币发行中断190多年作了历史铺垫。清朝前期大部分时间中止纸币的发行,应该是吸取了宋金元明各朝纸币膨胀并加速政权垮台的教训,对纸币发行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明代纸币制度的衰落,再度表明纸币的发行流通必须遵守纸币流通规律,必须要讲信用,纸币只能是经济发行而不能搞财政发行(启示)。★明朝白银货币化完成,白银成为法定通货(P211)◎1435年后,明朝形成了银钱并行的币制:▽1435年和1436年明朝政府相继取消钱禁和银禁之后,银铜同时作为货币并按它们自身的金属价值流通,实际上形成了银铜(钱)平行本位制。▽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56年),明朝政府又正式用法律规定白银与铜钱的比价,规定大额交易使用白银(银锭),小额交易使用铜钱。当时的田税、徭役、商税、盐税、关税和其他税收,都一律折银征收,官俸和国库开支也用银支付,白银与铜钱同时成为法定货币,银钱按照法定的比价同时流通,形成了法定的银铜(钱)双本位制。自此,中国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基本完成。▽明代银币的形式仍以银锭为主,最大的锭重五百两,一般元宝仍重五十两,还有各种小银锭和碎银两。大锭上都铸印有铸造地名、重量及工匠姓名,小锭上有时还铸印有年号及地名。另外,明代还铸有大小不同的银钱,如“永乐通宝”、“万历通宝”、“天启通宝”及万历年间的各种“矿银”等。明代的各种大小银锭,传世和出土的很多。
◎明中期以后白银货币地位得以确立的原因:
▽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大额以及大规模的商品交换需要白银这种价值较高的货币进入流通。▽大明宝钞急剧贬值,流通困难,官民的收支、交易需要价值稳定的白银进入流通。▽明英宗取消银禁,规定以银纳税,这为白银作为货币流通创造了制度条件。明朝初年,赋税则是以征实物粮食为主,南粮北调是历来的惯例,但是,由于南北交通的不通畅,给运粮带来诸多不便,那时每年都有四百万石的粮食要运往北京,仅运费就要花费几倍的粮价,这太不合算。为此,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下令南方各省产粮地区不通舟楫地方的米麦用白银折纳。这是我国正式以法律形式来确立用银纳税的开始。▽明代白银的供给增多,也为白银作为货币本位创造了物质条件。明朝中期以后,外贸顺差使得外国白银包括银元大量流入中国;明宪宗以后,明朝政府的财政收支转向用银为主,规定用银纳税和抵偿徭役,这增加了政府白银的库藏量;解除银禁后,全国银矿及其产量大增。▽明朝英宗以后,外贸顺差和外国白银的大量流入使得白银流通剧增。明末户部官员蒋臣的行钞建议中提到了明末白银的流通概况:“今岁行五千万,五岁为界,是为二万五千万两,则民间之白金约已尽出,后且不可继矣。”(《崇祯长议》)可见,按照当时的官方估计,明末流通领域内大约有2.5亿两白银,这是以前根本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
▽白银的大量流入和流通使得其购买力以及白银对黄金、铜钱的比价稳中趋降并扩大了货币的保有量和流通量,刺激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P215)。三、明代的信用形式、信用机构及信用工具★明代的信用形式也分为抵押借贷和信用借贷两类形式,借贷的标的物是货币与实物财产(P216-217)。★抵押借贷包括典当铺这类专业化的质押放贷和普通商号、私人兼办的一般(动产、不动产、人身)抵押放贷,前者要求出质人回赎所质物品,后者则无此要求。★明代的信用借贷包括债务人个人信用借贷和中人(保人)信用借贷即第三方信用担保借贷(P217)。★明代的借贷利率从月息1分(1%)至10分(10%)不等。大体说来北方借贷利率高于南方;信用借贷利率高于抵押借贷利率(安全性不同);实物借贷利率高于货币借贷利率(流动性不同)。★明代高利贷利率总的趋势是下降的,明末部分地区的当铺取息已降至二分。这是商品经济和信用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P218)。★明朝人顾起元认为“质铺者,穷民之管库也”,具有调剂小民百姓生活缓急的积极一面。因而政府重视并较早对典当业施加一定的管理。我国仍有典当行及其管理办法。★明朝最主要的信用机构和借贷业务经营组织是典当库,它与南北朝的典质、唐朝的质库、宋朝的解质同属高利贷机构,经营以物品抵押或质押的个人放款。明代的当铺还有解当铺、质铺、典库、解库等其它许多称呼(P216)。★元代以前的解典铺很多是由寺观设立经营的。而明代的当铺则是独立于寺观的私营信用机构。☆明朝政府对典当业的政策从明初的禁止(官员)、限制(民间)调整为明朝中后期的认可。★明代的典当业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当时当铺的设立已经很普遍,并出现了资本规模不等的众多当铺。典当业已经成为国家的税源之一。☆明代的典当业具有一些特点:P216◎形成诸多地域性的行帮,例如安徽典帮。◎典当商与工商业者相互转化和融合。◎典当业主通常是官僚、地主、高利贷者三位一体。◎典当业成为市场中的专业,官僚和佛寺经营典当的现象明显减少并逐渐消失。◎出现了作为质贷收赎契据的当票,这是当时重要的信用工具之一。◎明代出现了典当业行会,而且制定有严密的行规和制度。官府了解社情,往往利用包括典当在内的行会组织。
为了维护行业的利益和保守行会秘密,出现了许多行话隐语,如当铺称为兴朝阳等。从当时所记”各有市语,不相通用”可知,典当业的行语只有本行业行会的人能听懂,其他行业不可而知。这些新现象,反映了典当行会内部管理与对外经营机制的完善。★我国古代历朝官府对银钱业基本上没有监管,但是对货币和典当业有过不同程度的管理:☆明朝政府曾规定典当要领帖纳税。☆明朝政府还曾经规定典当利率高限是月息三分。☆明朝当铺的业务范围是逐渐扩大的,其业务以抵押和质押放款为主,也经营信用放款,吸收存款,兼营货币兑换等业务(P216-217)。★总而言之,明代的典当业属于高利贷资本。典当业的高利贷性质,使其不能成为生产和经营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没有最终转化为借贷资本和私人银行。★明代信用创新的重要表现是产生钱庄这种新的信用机构,主要从事货币兑换业务
并拓展存放款、汇兑、发行钱帖等业务(P218-219):☆明代中期以后,银钱钞币并行,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环保物流绿色包装运输合同规范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债权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财务会计岗位聘用合同9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家居股份制合作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钢结构工程钢筋加工与配送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工业4.0工厂生产承包服务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房产共有权份额转让产权买卖合同范本含份额调整方案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承包公司物流运输合作合同书6篇
- 二零二五版安徽省劳动合同解除争议调解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股权转让居间服务合同范本2篇
- 大型活动联合承办协议
- 工程项目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 2024年吉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 - 副本
- 拆除电缆线施工方案
- 搭竹架合同范本
- Neo4j介绍及实现原理
- 焊接材料-DIN-8555-标准
- 工程索赔真实案例范本
- 重症医学科运用PDCA循环降低ICU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品管圈QCC持续质量改进成果汇报
- 个人股权证明书
- 医院运送工作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