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36364e10bed2b3cff841ef0826001a/a236364e10bed2b3cff841ef0826001a1.gif)
![历史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36364e10bed2b3cff841ef0826001a/a236364e10bed2b3cff841ef0826001a2.gif)
![历史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36364e10bed2b3cff841ef0826001a/a236364e10bed2b3cff841ef0826001a3.gif)
![历史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36364e10bed2b3cff841ef0826001a/a236364e10bed2b3cff841ef0826001a4.gif)
![历史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36364e10bed2b3cff841ef0826001a/a236364e10bed2b3cff841ef0826001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体系构建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两弹一星”科技成就“双百”方针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现代教育开创基业探究道路迎接挑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验、教训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第19课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古代辉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振兴)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近代衰弱)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两弹一星”【合作探究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③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的需要。(1)概念: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材料1: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着两条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材料2:1958年夏天起,中苏两国在涉及国家利益的一系列问题上发生了冲突。苏方出于自身的需要,提出双方共同合作在中国建设一座长波电台和建立一支联合潜艇舰队。但中国认为,实际上侵犯中国的主权,并有控制中国的企图。材料3:“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毛泽东
以上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2)原子弹的研制与和平利用: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继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之后,1967年,我国又研制成功氢弹。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3)导弹的研制成功: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4)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迈入航天时代。【探究2】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国家重视支持,坚持统一领导;自主创新,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协作,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等。邓稼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数十年。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1岁。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死而无憾”。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1911-),浙江杭州人,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从事火箭导弹研究。钱学森在美国声名鹊起,美国军队邀请他讲授火箭和喷气技术,美国空军以他的《喷气推进》为内部教材。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拥有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舒适生活。多年以后,钱学森说:“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然而,归途,竟是那么的坎坷。美国当局动用了可能的全部手段,目的只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让钱学森回国,因为“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坐牢、软禁、恐吓,都未能让钱学森屈服,他说:“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给谁就给谁。”“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以为,我的根在中国。”钱学森历时5年最后才于1955年回国。他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2、载人航天的发展:
(1)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的战略决略;(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3)2003年起,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是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饥饿的女孩》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摄影者是1994年普利策奖得主、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画面没有一点悦目之处干枯的土地,奄奄一息的孩子,紧盯“猎物”的兀鹰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袁隆平其人“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2.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出现3.杂交稻对人类的贡献1973年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东方魔稻”“中国第五大发明”“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材料:直至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依然停留在260公斤左右。袁隆平带领的中国科研队伍,已经将超级杂交水稻的亩产提高到了800公斤!为世界粮食增产超过1万亿斤(约合5亿吨),每年因推广超级水稻而增产的粮食,相当于每年多养活了7000万人口。阅读下列材料,思考:袁隆平成功选育出杂交水稻,有何重大意义?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问题探究二:
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从中我们可得到哪些启示?邓小平: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成功选育杂交水稻启示:
发展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计算机研制工作(2)1983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银河Ⅰ号”(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I”。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2、生物技术的发展(1)1965年,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2)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高倍显微镜下的人工合成蛋白质——胰岛素结晶
1965年,中国终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科研人员将人工合成物注入小白鼠体内,测验它的生物活力。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面对功绩和荣誉,作为学术带头人的王应睐,想到的是集体和他人,甚至没有在科研报告中署上自己的名字。第二年,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专程来到中国,研究评选有关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中国科学家获奖事宜。由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众多科学家集体研究的成果,不符合该奖授奖对象最多为三人的规则,因此,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研制1999年9月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中国成为继美、英、日、德、法之后第六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参与国,也是参与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人类基因草图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我国第一头体细胞克隆猪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准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东方红一号”卫星1970载人航天神舟号无人飞船4次成功1999起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两弹一星世界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神五”2003秦山、大亚湾核电站1991-1994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4地位、意义成就时间2005“神六”2008、2011“神七”为国民提供电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神八”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生物技术大大提高中国的水稻产量,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选育杂交水稻南优二号1973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世纪末
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1983计算机技术巨型计算机“银河-Ⅱ号1993地位、意义成就时间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2.中国打破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的标志性事件是A、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66年,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
D、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3.宣告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神州五号”飞船发射成功DC1.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的国家是在
A、1992年B、1999年
C、2001年D、2003年5.下列科技成就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有①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③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④“神舟”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⑤籼型杂交水稻育成A、①③⑤B、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⑤B4.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邓小平、袁隆平)。”这句话说明:A、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B、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D、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A6.“两弹一星”指的是:A、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B、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C、原子弹、核弹、星球大战计划D、原子弹、中子弹、星球大战计划AD7.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是①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②发展科技工作的规划方针正确③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④海外一些优秀科学家回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建国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是哪些因素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大发展?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成就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勇于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精神。政治经济科学精神国家的独立,党和政府的重视,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科技作用:提高国际地位激发民族自豪感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方合作协议书范本
- 机械旋挖灌注桩劳务协议书范本
- 俄罗斯进口煤合同范本
- 微电影拍摄制作合同范本
- 社区图书馆的人性化空间改造方案
- 现代办公环境下口腔健康管理策略
- 网络服务培训协议书(2篇)
- 电子竞技产业未来投资方向与市场预测
- 短视频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 私有房产出租协议书范本
- 机动车驾驶员身体健康体检表模板
- 08SS523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
-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炼钢厂增效降本攻关方案
- 燃气管道及设施的安全间距优质资料
- LY/T 2709-2016木蜡油
- GB/T 22919.1-2008水产配合饲料第1部分:斑节对虾配合饲料
- GB/T 14800-2010土工合成材料静态顶破试验(CBR法)
- 2023年西交大少年班试题
- 第6课《老山界》课件【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第八节 元代散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