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教学设计_第1页
原电池教学设计_第2页
原电池教学设计_第3页
原电池教学设计_第4页
原电池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高一XX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一、设计思想根椐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本课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入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来组织课堂教学。1、用问题引导,视频导入本课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判断哪些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最终得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的结论。3、通过flash动画,帮助学生探究和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并认识其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4、

给格林太太看病是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应用和延伸,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热爱化学学科,体会学习的乐趣。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化学反应原理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教材地位和作用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1、教材地位和作用学生在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并且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已经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基础。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课的补充和完善,又是为学习“电化学基础”奠定必要的基础。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原电池的概念和形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原理。(2)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条件的探究,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树立绿色化学理念,培养科学发展观,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原电池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原电池的原理。(2)通过化学史实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钢铁的腐蚀,在日常生活中也见到各种类型的电池,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同时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础和基础实验技能,这些都将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也为提高学生的课堂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造了条件。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以实验探究的方法为主导,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发现法、讨论法等方法。(2)借助问题探究、实验探究等手段,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手段。五、学法指导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和构成条件。教师引导主动参与亲密合作讨论交流动手实践学生六、教材处理1、由于本实验需要的锌片纯度很高,而实验室锌片不纯,用硫酸做电解质做出的实验现象会误导学生。所以把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改为6个对比分析的实验,来探究原电池形成条件,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播放flash课件,揭示原电池的微观工作原理,再现原电池的发现过程。学生共同得出结论学生探究动手实践分组实验教师引导讨论推测七、教学程序创设情境七、教学程序(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七、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当手机没电时,你想过自己制作电池,用橙子给手机充电吗?引起学生思考。(2)多媒体播放视频,橙子可以给手机充电。在这个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引出本节课课题---化学能与电能,成功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七、教学程序(3)视频中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就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我们把这样的装置叫做原电池。那么原电池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引出实验探究。七、教学程序(二)师生互动,传授新知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教学:分组实验、比较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1)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将科学探究实验分解成几个分组实验进行探究。七、教学程序交流讨论:各组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实验情况及解释与结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电极;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中;3.形成闭合回路。归纳总结:练习1通过练习,回顾原电池形成条件,同时通过D选项与C选项过渡到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探究。七、教学程序2、原电池的原理教学:问题引导、动画模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动画模拟原电池微观原理师生互动、分析现象、总结规律:AZnCuSO42-H+H+1.Zn片溶解2.Cu片上有气泡3.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2H++2e-=H2↑(还原反应)电池总反应式:

Zn+2H+=Zn2++H2↑ZnCuZnCuZn(-)Cu(+)稀硫酸现象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电流方向电子流向电极电解质溶液七、教学程序(三)反馈练习适当的课堂练习一方面是学生对本堂课学习情况的反馈,同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为此,使用多媒体展示,根据条件组合原电池。26

判断下列哪些装置构成了原电池?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请指出正负极名称,并写出电极反应式。练习(×)(√)(×)2H++2e-=H2↑负极:总反应:正极:Zn-2e-=Zn2+Zn+2H+=Zn2++H2↑⑤④(√)(√)负极:正极:总反应:正极:负极:总反应:Zn-2e-=Zn2+2H++2e-=H2↑Zn+2H+=Zn2++H2↑Fe-2e-=Fe2+Cu2++2e-=CuFe+Cu2+=Fe2++Cu四、情感升华七、教学程序给格林太太看病八、习题设计第1、8题考察原电池的本质。第2题原电池形成条件。第3-7题考察原电池工作原理,加强学生记忆。前8题较基础,难度不大。9和10综合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工作原理,要求学生会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