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体系_第1页
内部控制体系_第2页
内部控制体系_第3页
内部控制体系_第4页
内部控制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培训一、什么是内部控制?思考:2015年初,某公司总经理在公司全体员工大会上表示本年度是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年,因此他明确表示以下几点:第一、内部控制将是该企业的一个长期目标;第二、只要有了完善的内部控制,该公司的所有经营目标都将得到实现;第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将完全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第四、为了提高效率,对于出现的内部控制缺陷直接向同级管理层报告即可,无需向上级领导层报告。答案:第一、内部控制是一个实现目标的程序及方法,而本身并非目标;第二、内部控制只提供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第三、内部控制要由企业各级人员实施与配合;第四、内部控制缺陷应向上级领导层报告,上级领导层可以是高管、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内部控制系统必须接受监察。COSO委员会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级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益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1985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美国会计学会(AAA)、财务经理人协会(FEI)、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前身,II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联合创建了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通常称Treadway委员会),旨在探讨财务报告中的舞弊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之道。两年后,基于该委员会的建议,其赞助机构成立COSO(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COSO)委员会,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1992年9月,COSO委员会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COSO-IC),简称COSO报告,1994年进行了增补。这些成果马上得到了美国审计署(GAO)的认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也全面接受其内容并于1995年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由于COSO报告提出的内部控制理论和体系集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发展之大成,成为现代内部控制最具有权威性的框架,因此在业内倍受推崇,在美国及全球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并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及保监会于2010年4月26日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中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价和审计指引三个类别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原则和总体要求;是内部控制的总体框架;在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中起统领作用。《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应符合以下目标:一、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二、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三、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基本规范》借鉴了以美国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合报告为代表的国际内部控制框架,并结合中国国情,要求企业所建立与实施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五个要素:一、内部环境;二、风险评估;三、控制活动;四、信息与沟通;五、内部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占主体地位。《应用指引》针对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共18项企业主要业务的内控领域或内控手段,提出了建议性的应用指引,为企业以及外部审核人,建立与评价内控体系提供了参照性标准。《应用指引》的18项指引,可以划分为三类,即内部环境类指引、控制活动类指引和控制手段类指引,基本涵盖了企业资金流、实物流、人力流和信息流等各项业务和事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评价指引》为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提供指引。该评价指引明确内部控制评价应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企业应当确定评价的具体内容及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指引中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程序、缺陷的认定、评价报告、工作底稿要求、评估基准日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审计指引》为会计师事务所对特定基准日与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有效性进行审计提供指引。它明确注册会计师应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予以披露。同时,就审计计划工作、审计实施、如何评价控制缺陷、审计期后事项、审计报告内容和方法以及审计工作底稿做出了规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事后控制”的指引,是对企业贯彻《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效果的评价与检验。二、内部控制的要素控制环境COSO《内部控制框架》关于控制环境要素的要求:控制环境决定了企业的基调,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控制环境提供了内部控制的基本规则和构架,是其他四要素的基础。包括:员工的诚信度、职业道德和才能、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权责分配方法、人事政策、董事会的经营重点和目标等。风险评估COSO《内部控制框架》关于风险评估要素的要求:每个企业都面临诸多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有待评估的风险。风险评估的前提:是经营目标在不同层次上互相衔接,保持一致。风险评估指识别、分析相关风险以实现既定目标,从而形成风险管理的基础。控制活动COSO《内部控制框架》关于控制活动要素的要求:控制活动指那些有助于管理层决策顺利实施的政策和程序。包括诸如批准、授权、查证、核对、复核经营业绩、资产保护和职责分工等活动。信息与沟通COSO《内部控制框架》关于信息与沟通要素的要求:公允的信息必须被确认、捕获并以一定形式及时传递,以便员工履行职责。信息系统产出涵盖经营、财务和遵循性信息的报告,以助于经营和控制企业。监控COSO《内部控制框架》关于监控要素的要求: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被监控,即对该系统有效性进行评估的全过程。可以通过持续性的监控行为、独立评估或两者的结合来实现对内控系统的监控。三、内部控制的应用内部环境类指引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支配着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影响着全体员工实施控制环境和旅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包括《应用指南》第1号到第5号。组织架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股东(大)会决议和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录用的各种人员,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内部控制活动类指引企业在改进和完善内部环境控制的同时,还应对各项具体业务活动实施相应的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至第14号。资金活动指企业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的总称。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循环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风险:1、筹资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可能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2、企业投资决策失误,引发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资金使用效益低下;3、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余;4、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采购业务采购是指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活动内容。主要风险:1、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2、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致使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3、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造成采购物资、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资产管理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主要风险:1、存货积压货短缺,造成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或生产中断;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致使企业缺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3、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存在重大技术安全隐患,导致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销售业务销售,是指企业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收取款项等相关活动主要风险:1、销售政策和策略不当,市场预测不准确,销售渠道管理不当等,可能导致销售不畅、库存积压、经营难以为继;2、客户信用管理不到位,结算方式选择不当,账款回收不力等,可能导致销售款项不能收回或遭受欺诈;3、销售过程存在舞弊行为,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开发是指企业为获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所开展的各种研发活动,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主要风险1、研究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可能导致创新不足或资源浪费;2、研发人员配备不合理或研发过程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研发成本过高、舞弊或研发失败;3、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不足、保护措施不力,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是企业自行或者委托其他单位所进行的建造、安装活动。主要风险1、工程立项缺乏可行性研究或者可研流于形式,决策不当,盲目上马,很可能导致难以实现预期效益或项目失败;2、如果项目招标暗箱操作,存在商业贿赂,则可能导致中标人实际难以承担工程项目、中标价格失实及“相关人员”涉案;3、如果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技术方案不落实,概、预算脱离实际,有可能导致项目投资失控;4、倘若工程物资质次价高,工程监理不到位,项目资金不落实,还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低劣,进度延迟或中断;5、如果竣工验收不规范,最终把关不严,还会导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隐患。选择题:甲公司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公司办公大楼,2014年4月完工。公司董事会考虑到项目金额较大,决定授权公司总经理张某全权负责组织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并由其对项目做出决策。之后,公司董事会又授权副总经理王某负责审核工程概预算编制,并对工程各项价款的支付进行审批。王某通过私定施工单位捞取了巨额回扣,并利用工程价款支付“一支笔”审批权从中侵占公司巨额财产。根据上述情况,该公司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有()。A.张某负责组织项目可行性研究并对项目做出决策B.张某负责对项目做出决策C.王某负责审核工程概预算编制并对工程各项价款的支付进行审批D.公司授予王某“一支笔”审批权工程项目中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控制包括:可行性研究与决策、概预算的编制与审核、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竣工决算与审计。重大项目的立项应当报董事会或类似权利机构集体审议审批。担保业务担保是企业作为担保人按照公平、自愿、互助的原则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行为。对外担保涉及被担保人和提供担保人。主要风险1、如果企业对担保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调查不深,审批不严或越权审批,可能导致企业担保决策失误或遭受欺诈;2、如果对被担保人在担保期内出现财务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等状况监控不力,应对措施不当,有可能会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3、如果被担保人和提供担保人在担保过程中存在舞弊行为,则会导致经办审批等相关人员涉案或企业利益受损。业务外包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完成的经营行为。企业应当对外包业务实施分类管理,通常划分为重大外包业务和一般外包业务。重大外包业务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外包业务。主要风险1、外包范围和价格确定不合理,承包方选择不当,可能导致企业遭受损失;2、业务外包监控不严、服务质量低劣,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3、业务外包存在商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