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阶段分析及研究相关名词解释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由农业(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第四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城市化发展演进的概念模型第一阶段城市化(1949——1977)所呈现主要特征为:城市人口集散政策下的人口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全面重建时期。第二阶段(1978——2008)基于资源禀赋、技术、需求和贸易分工下的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的经济城市化时期,同时,伴随着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过程的城镇空间扩张的空间城市化过程;第三阶段(2009以来)将表现为以社会城市化发展为主的城市文明扩散、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发展时期。UNIQUE&PPTPRESENTS中国城市化背景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的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于是,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这样,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了20世纪中叶,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也就是说,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UNIQUE&PPTPRESENTS中国城市化阶段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迄今大致包括1949-1957年城市化起步发展、1958-1965年城市化曲折发展、1966-1978年城市化停滞发展、1979-1984年城市化恢复发展、1985-1991年城市化稳步发展、1992年至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等6个阶段。UNIQUE&PPTPRESENTS中国城市化进程1UNIQUE&PPTPRESENTS中国城市化进程阶段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UNIQUE&PPTPRESENTS中国城市化进程阶段
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中国城市化进程阶段
1978年以后的城市化进程极其特点城市化进程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中国城市化进程阶段
1978年以后的城市化进程极其特点城市化政策的变化
1978年以后,在经济高速增长而城乡户籍分隔的背景下,积极发展小城镇就必然成为可供政府选择的最佳城市化政策。中国的城市化终于由被压制转为松动和放开,过去那种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和城乡分隔的政策被鼓励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所取代。1980年,在当时城乡分隔、大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的情况下,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总方针。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地位。2001年5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是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凡在上述范围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已在小城镇办理的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口、自理口粮户口等,符合上述条件的,统一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这标志着小城镇已经废除了城乡分隔制度。有些地方甚至采取了鼓励农民到小城镇居住和创业的政策。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过去实行城乡分隔,限制人口流动逐渐转为放松管制,允许农民进入城市就业,鼓励农民迁入小城镇;二是确立了以积极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方针。中国城市化特点一、城市化进程的连续性与不稳定性建国前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前(超经济的政治层面,基于战事方面的考虑居多)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总体上看城市化发展速度迟缓、过程曲折。(经济因素仍未能代替政治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导致中国城市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超经济强制因素的减少及市场因素的增加,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机械迁移)UNIQUE&PPTPRESENTS中国城市化特点二、结构规模与人口、经济规模不协调根据统计资料,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集中度,中国比世界平均低5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1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21个百分点,比美国低28个百分点,比日本低26个百分点,比德国低30个百分点。
中国大城市的规模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尤其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导致了像上海、北京这样全国最大的城市,所产出的国民财富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水平,如东京的GDP占日本全国的18.6%,伦敦的GDP占英国全国的17%,汉城的GDP占韩国全国的26%,而北京、上海的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只有2.5%和4.6%。
这说明,中国的城市表现出城市结构规模大,但城市的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都偏小的不协调现象。UNIQUE&PPTPRESENTS中国城市化进程特点城市化构成不协调,城市分布地域差距明显1、三大地带间2、省区之间3、出现若干城市密集区UNIQUE&PPTPRESENTS。
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由单一城市向城市、城市群方向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的迈进。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等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1.城市化水平较低
按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到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36.06%,这个指标,不仅低于世界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也与自身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已近50%,发达地区国家为75%,发展中国家也在40%。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除了受制于工业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外,还要受到体制、政策与形势等的影响。实践证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市场推动,而不在于政府的行政推动。城市的核心是“市”,城市化的核心是“市场化”。然而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依然强调政府去“抓”,而没有真正依靠市场来“育”。所以中国的城市化要变“政府推动”为“市场推动”,要打开城门,让市场去调节,降低城市发展的非市场成本。国际经验也说明,城市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城市化的推进器。2.城市化地区发展不均衡,城市之间的关系不协调
我国城市分布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带,东中西三大地带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在城市化发展上亦呈现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从总体上看,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东密西疏,由东向西递减,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从城市数量看,东部地区城市数目增长较快。2000年全国667个城市中,东、中、西部分别为300个、247个和120个,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4.98%、37.03%和17.99%。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比中、西部地区明显要快。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宁沪杭、京津唐等大城市群区域,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集聚了中国大量的财富、劳动力与高新技术,使沿海许多城市经济繁荣,市场活跃,生活水平提高,环境逐步改善,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中部地区正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西部地区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3.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建国以来,中国一直走的是一条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控制城市发展的道路,使得中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究其原因,除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因素外,更为重要的是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的影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隔政策极大地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滞后,已经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仍然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滞后的结果不仅使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小城镇发展无序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农村病”的产生。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城市化模式。4.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过剩,就业不足问题在一段较长时间仍将困扰着我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的减缓,吸纳数量呈减少的态势。农村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深化。而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虽然土地非农业化了,但是人口并没有非农业化,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增长与城镇有限容纳能力之间产生了矛盾。与此同时,由于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使企业中富裕职工显性化,城镇内部失业人口与待业人员日益增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任务十分严峻。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水平提高,城市对劳动力需求增长幅度相对减缓,城市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5.农民综合素质不高
城市化是与现代化并生的,现代化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人力资本的提升,我国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低决定了外流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也处在较低的层次。这将导致农民难以在城市获得稳定和收入较高的职位,无力承担起家庭向城市移民、生存、发展的高额成本,农民只能无奈地像“候鸟”一样往来于城乡之间。如果进城农民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这样的城市化就是泡沫。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国民文化素质总体上仍然不高。2000年我国25-64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7年,与美国和日本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12.75年和12.55年相比,整整低了近5年,于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11.48年相比也要低3年多。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过程不仅是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即用城市化率来表征的城市化水平,更应是城市文明在全社会的推广并作为城市化的标志。当前我国的人口素质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艰巨性。6.土地利用不合理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人的居住问题,而土地资源的利用无疑是重中之重。土地制度为土地资源要素的有效利用设置了壁垒,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最重要的是摆脱长期以来农民对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实现身份上真正的转变,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土地使用权转让困难,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不合理利用主要有:(1)城市规划无序外延扩张,城市用地面积和规模过大,占用大量农田耕地,土地利用浪费严重。(2)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城市规划单纯注重经济效益,各类用地比例失调,产业用地比例过高,居民生活用地及绿地面积比例偏少,既偏离了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也致使城市环境日益恶化。(3)城市土地规划不规范,存在投资地产过热、土地供应量过大与土地资源稀缺并存等不合理现象,影响土地的合理使用。7.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问题严重
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及人口,由于工业的粗放型发展和人口的高度聚集,污染物的排放激增,造成了大气污染、垃圾满城、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噪音不绝和光磁污染等各种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城市的生态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资源短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按照近十几年来城市化率达到的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预测,至2020年全国将新增3.3亿城镇人口(现为5.03亿),新增的资源需求量将相当于现有消费量的近三分之二。城市化对能源,包括电、煤、石油、燃气等需求都将有巨大的增长,对生态环境必将产生强大的压力。虽然目前我国城镇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不高,但是8.3亿城镇人口的总量却是世界各国中最大的。从水资源来看,随着城市大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大量增加。加之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了江河表面水的丰盈,超量和无度的开采又造成地下水的枯竭。同时,禁而不止的工业污染和污水的超标排放,致使江河湖泊和水源地以及地下水水质遭受严重污染。使得我国66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面临水资源问题,200多个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有的城市被迫限量供水。从土地资源来看,很多地区兴建了各级开发区,但很多开发区土地都在“晒太当地政府对城市兴建宽马路、大广场、大学城、高尔夫球场等十分热衷以及盲目的房地产开发和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使得土地资源越来越短缺。8.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堪忧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诸多安全隐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城市社会内部发展、失衡和社会分裂,以及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使得城市发展面临整体性的风险。城市化过程中最突出的六大社会安全问题:贫富分化加剧;社会治安状况恶化;食品质量降低;SARS、艾滋病、性病等高强度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生态恶化及灾害应对机制落后;危机预警和监控机制欠缺,行政执法监控出现漏洞,以及危机处理操作不当而导致人为社会安全危机等。由于食品质量降低,众多人口的健康安全和心理安全受到威胁;危机预警和监控机制欠缺,行政执法监控出现漏洞,以及危机处理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人为社会安全危机,成为国人最焦心的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这是一部指导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全面丰富,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指导性强,意义深远”。
——徐洪才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剖析了建设用地粗放低效等问题: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一些城市“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1.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回到了城镇化的本质属性——人的城镇化。不仅要以城里人为本,同时也要以大量的农民工为本,逐渐解决进入城市的大量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2.更加注重四化同步强调城镇化必须和信息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时,。工业化是主动力,信息化是融合器,城镇化是大平台,农业现代化是根本支撑,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相互融合。3.注重城市优化布局在宏观上,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有序承接国际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壮大现代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商业秘密许可合同详尽条款
- 2024版第十三节工程监理合同标的及具体描述
- 2024至2030年中国沥青比重测定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宠物冬衣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切线旋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度城乡供水工程承包合同
- 采购报价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彩钢房技术研发与创新合同
- 2024年度餐饮店市场营销合作协议
- 幼儿园中班音乐《小小脚印真有趣》教案
- 通信工程生涯发展规划
- 口腔专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1-U11-北京的冬天比较冷
- 屠宰行业PEST分析
- 公交驾驶员心理疏导培训
- 《中国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采购竞聘报告
- 新生儿经皮测黄疸课件
- 职业生涯规划网络工程
- 《足球-脚内侧传球》教案
- 能源托管可行性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