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老师的魅力----昌吉州第二中学文化大讲堂讲稿昌吉州二中李家群一,《论语》的诞生:一个凄凉而又温情的故事。1,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2月11日,孔子去世。在孔子67岁时,妻子去世;70岁时,孔子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现在只有三岁的孙子孔伋在跟前。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病重,昏迷。子路等弟子为老师准备后事,以大夫的规格进行。孔子活过来后,一方面批评子路的越礼,一方面很感动。说:我希望将来就死在你们手里。没想到一语成谶。但不是死在子路的手上。子路是孔子去世前一年就去世了;颜回在两年前就辞世了。在孔子的三大最亲近的弟子中,现在只有子贡还在。子贡,是上天留给孔子的最好的礼物。因为子路太粗心,颜回没钱,只有子贡既有钱,又有办事能力。子贡当时已是全国首富,兼任几国外交使臣,所以又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2,弟子服心丧。现在问题来了:弟子给老师办丧礼应该按照什么礼仪呢?这事就没有先例可依啊?最后,还是子贡定调,当年颜回去世时,时老师给他办的丧事。老师可是以自己儿子的礼仪来安葬颜回的。现在,我们就按自己父亲的礼仪来为老师办丧事。既是执儿子之礼,当然就有守孝三年。草房子、草垫子、草席子、枕土块,不得梳洗不得沐浴不得更衣。这些只有亲儿子才可能做到的事,一群学生,没有任何人要求与强制,但是,他们就这样做了,一做就是三年。3,诞生《论语》。他们每天守在老师墓前,能做的事就是怀念、回忆老师生前的一言一行,音容笑貌。最后,他们动议,要把这些回忆记录下来,传之后世。于是,伟大的《论语》就诞生了。《论语》记录过程不只三年,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所以,书里仍然有些重复的章节。二《论语》这本书:不朽经典。1,子曰孔子曰《论语》中有子曰、孔子曰。这是为什么?这说明记录者的身份不同。记录子曰者一定是孔子的学生,记录孔子曰者一定不是孔子的学生。应该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或辈分更低的弟子。看见,《论语》撰写时间持续之长。书里出现过曾子、有子、冉子、闵子。其中前二者出现较多,说明曾子、有子的弟子记录他们老师的言行较多,也说明他们活的时间较久。据记载,曾子小孔子46岁,是活得最久的孔子弟子。《论语》到汉代才真正成型。2,为什么叫《论语》。一种说法是,论者伦也,即伦理之意。说该书是一部淡伦理的书。但是《论语》远远超出谈伦理的范围。一种说法是,论,就是回忆、怀念、交流、揣摩、体会之意。这个观点当然有些臆断,尚需更多证据。《论语》20章500多则16000余字。其中有不少是孔子弟子讲的话,其中曾子、有子的话占相当分量。《论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在废除读经之前,它是私塾第一本书,并且是全本诵读。3,《论语》告诉我们三个东西。《论语》告诉我们:一是理想的社会,一是理想的政治,一是理想的人。《论语》是一本关于理想的书。它告诉我们以方向,以目标,以标准。因此,我们可以据此来评判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治我们的人。黑格尔说《论语》是格言,这其实是贬低了它。论语是记录孔子的在思在想,是没有凝固的还在变化的原生态的思想记录。它不是训诫,只是启示,她给我们展示了种种可能性。它告诉我们,可以这样做,这样做比较好。
《论语》是一本正经,但是却并不是一本正经地在编。它记录了孔子的一时的牢骚、幽默、愤怒、忧虑、高兴。没有经过孔子的审定,是最原始的、最真实的经典。可以说,读论语,可以激发我们去思去想,提升我们思考的能力,它是我们思想的出发点。三,《论语》第一则:学,乐。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第一则第一个字:学。孔子非常自信得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在开篇告诉我们,学习可以变圣贤。我们没有虎豹一样的力量,没有雄鹰一样的翅膀。但是,上天却给了我们学习的能力,学习的心态,学习给了我们强大的力量。孔子认为学与习有区别,学知识,然后通过习即反复练习,最终形成能力;学做人道理,然后通过习得,最终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知行合一,中间一个习字连接,习即践行。我们通过学与习后,不断在进步在提升,不亦乐乎?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在一起,当然很快乐。是什么让朋友远道而来呢?是我们的德性,我们的人格魅力。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注意乐与悦的区别。朋友来了,高兴之情一定要形于色流于外,让远道而来的朋友明白的感觉到你的热情与无比的高兴,所以要“乐”;而读书学习是领悟于心快乐于心,是内心的喜悦,不必喜形于外,所以是“悦”。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为君子,当没有人了解你的才干、能力、贡献、苦心、德性的时候,该怎么办?生别人的气吗?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人不知,是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根本问题。屈原说:国无人,莫我知兮。我们能不能向每一个人去诉说自己呢?屈原说:众不可户说。我们不可能挨家挨户去表白自己,否则别人一不会怎么相信我们,甚至以为我们脑子出了问题。所以,君子正确的做法是:坦然一笑,但求无愧我心,岂能尽如人意。当我们不生气的时候,我们不是感觉到自己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吗?4,总结。子路问孔子:君子会不会忧愁?孔子说:君子有终身之乐,而无一日之忧。君子一生求道,没有得道,君子享受求道过程的快乐;得到了道,君子享受得道之乐。小人没有得到时终日忧愁,得到后又担心失去,还是终日忧愁。所以“小人有终身之忧,而无片刻之乐”。所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处处充溢着乐,学习之乐,朋友之乐,修养之乐。孔子认为人生无事不可乐,《论语》20章500多则16000多字,竟无一个“苦”字。所以,世界本可乐,问题是我们有没有领受快乐的能力。四,孔子的喜怒哀乐:圣人真性情。1,喜。孔子见颜回如此安贫乐道,大为开心,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豆羹,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读史,读到帝尧时,由衷赞叹:大哉!。巍巍乎!,唯尧则之。荡荡乎!。巍巍乎,焕乎。”意思是说:“帝尧作为一代君王是多么伟大!他像崇山一样高高耸立着,上天是最高大的,帝尧就是在效法着上天!他一望无际,民众无法用现有的词语来称道他!因此,他所成就的功业是如此崇高伟大,他所制订的礼仪制度是如此灿烂辉煌。2,怒。:“,,!”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孔子不光说了,还做了。这事发生后,35岁的孔子辞去鲁国官职,拂袖而去,到齐国去了。冉求是孔子得意学生,位居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晚年时,冉求帮季氏盘剥百姓,孔子愤怒地宣布:冉求不在是我的学生。“小子鸣鼓而击之可也”“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愤怒樊迟的原因是说他专注于小事,没有大的志向,士志于道,应该追求真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骂这些人断子绝孙,即使是用陶俑来代替活人殉葬,这种做法之形式本身包含着罪恶的观点,孔子也绝不容忍。“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古人所谓的"坐",是指双膝着地,臀部置于双脚上。而原壤这个人呢,不懂规矩,像我们现在平常的坐姿一样,盘着两条腿坐在孔子的对面。孔子当然很生气,因为他向来对礼节有颇高的要求,于是孔子对他说:“你这个人啊!从小就不懂礼节,长大了也无所作为,你活到这么老还不死,你真是个贼啊!”骂完了还不算完,他老人家还拿起手杖打原壤的小腿。这么老的人了他也下得手去打人家,可见孔子是怒其不争而恨他!孔子的怒,是站在礼的角度来评判人事的。孔子只有公愤,而无私怨。3,哀。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说:“完了,我从来没有见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孔子从卫灵公的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弱点:好色不好德。孔子因此感到悲哀。子曰:“者有矣夫;!”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此处孔子可能指颜回。颜回人中才俊,结局却英年早逝。孔子认为人性本有弱点,即内忧;现在即使一如颜回,严于律己道德修养很深的人,有时也逃不脱悬于头顶的命运之剑,即外患。人的存在真是一种悲剧性的存在。4,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昧,曰,‘。”孔子在听《韶》乐,三个月吃肉都不知道肉的美味,并说:“想不到创作的音乐竞达到这么高的水平。”《韶》乐,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认为,《韶》乐是“尽美矣,”,尽善尽美。《韶》乐形式美、内容善,因此孔子听它入了迷,都忘了肉的味道。听音乐是精神享受,吃肉是物质享受,孔子听音乐而忘了肉味,可见,人的快乐是有不同层次的。“,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这里燕居的“燕”与“晏”相通,在文学上也叫“平居”,就是在家里的日常生活。这里说孔子平常在家里的生活“”,很舒展,不是一天到晚皱起眉头在忧愁,他休养的很好,非常爽朗舒展;“”而且活泼愉快。可见,孔子平时生活很慈很宽松很和蔼很快乐。孔子临死的时候还在唱歌: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孔子几乎每天唱歌、弹琴,在路上、课堂上都可听到孔子的歌声。观孔子的喜怒哀乐,可见,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情感的丰富、充盈、敏锐,而不是情感的枯竭、贫乏、麻木;是情怀的自然天成,而不是情感的矫揉造作。五,孔老师和仲同学:师生情深。1,孔子对大弟子仲由,用明朝李贽的话:每下毒手。2,孔子曾经当着大家的面夸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是夫”有能任用我的,我就把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推行于世;不能任用我时,就将这些治国平天下的大道,藏之于身.只有我与你能做到这样啊!子路不服,说: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明确指出子路有勇无谋,并指出子路该怎么做,完全不给子路面子。3,孔子有时先夸后抑子路。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到老师夸自己很高兴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又打压子路了。孔子有时先批评后表扬子路。子路在课堂上鼓琴,鼓赳赳之声,琴声满溢着腾腾杀气。孔子说,琴声应该是中庸中和的,你这琴不配在我这弹。于是“门人不敬子路”。孔子看情况不对,为了挽回子路的颜面,孔子对弟子们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申明子路的学问还是很不错的。孔子有时直接骂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说:“假如卫君请您去治理国政,您要先做什么?”孔子说:“一定要我做的话,就是纠正名分了!”子路说:“您未免太迂阔了吧!有什么好纠正的呢?”孔子说:“你真是鲁莽啊!君子对于自己不懂的事,应该保留不说。名分不纠正,言语就不顺当;言语不顺当,公务就办不成;公务办不成,礼乐就不上轨道;礼乐不上轨道,刑罚就失去一定标准;刑罚失去一定标准,百姓就惶惶然不知所措了。因此,君子定下一种名分,一定要让它可以说得顺当,说得出来的,也一定让它可以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要求做到一丝不苟罢了。”4,孔子有一次看着子路,不禁悲从中来。说:若由者,不得其死然?老师知道弟子子路过于刚直,想到他将来一定会因为这一特点而死得很惨,因此很是悲痛。事实证明了孔子的判断正确。所以老师对子路“每下毒手”,其实是摧子路之刚为柔,希望他有所改变,因此而改变命运。孔子很欣赏子路的忠诚,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追随孔子40余年,当听到子路被剁成肉酱而惨死的消息后,孔子从此不吃肉了。可见师生情深。六,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仪封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电产品担保合同
- 代理合同协议风险防范
- 降水井施工分包劳务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补充协议的常见问题解答
- 公司借款合同典范
- 购销合同印花税的税率计算器版
- 第二批白酒经销商合同范本
- 服装行业时尚趋势分析与供应链优化策略
- 秩序维护员培训课件
- 防火消防安全教育4
- 英汉互译单词练习打印纸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
- 电梯安装工程竣工资料移交书
- 一氯二氟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改革开放简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方工业大学
- 企业外来人员管理制度规章制度
- 新时代高职英语(基础模块)2 Unit3
-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竣工报告
- 洞室开挖安全教育培训
- 房地产运营管理工作思路
-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