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测试 第1单元第2课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34cd7e922e7d490ab926a220945aad/9034cd7e922e7d490ab926a220945aad1.gif)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测试 第1单元第2课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34cd7e922e7d490ab926a220945aad/9034cd7e922e7d490ab926a220945aad2.gif)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测试 第1单元第2课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34cd7e922e7d490ab926a220945aad/9034cd7e922e7d490ab926a220945aad3.gif)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测试 第1单元第2课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34cd7e922e7d490ab926a220945aad/9034cd7e922e7d490ab926a220945aad4.gif)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测试 第1单元第2课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34cd7e922e7d490ab926a220945aad/9034cd7e922e7d490ab926a220945aa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学习目标:1.掌握唐太宗起兵反隋、发动玄武门之变、征服东突厥和西突厥等史实。2.理解唐太宗在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善于纳谏、爱惜百姓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对贞观之治出现的作用。3.掌握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认识唐太宗治国之策对封建王朝产生的影响。1.重点:“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历史原因、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2.难点:唐太宗的治国之道及对当时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教材整理1玄武门之变1.建功立业(1)劝说李渊在太原起兵,推翻隋朝。(2)为李渊称帝和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2.夺取皇位(1)设立“文学馆”,收罗四方名士。(2)收买太子府的心腹人员,得知太子谋害自己的计划。(3)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太子位。[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9[学思之窗],思考:你怎样看嫡长子继承制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提示】嫡长子继承制不利于选举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且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这种残酷性,但这场斗争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教材整理2“贞观之治”的出现1.原因(1)吸取隋亡教训。(2)选官不拘一格,任用魏征为谏议大夫,宰相;用人扬长避短,提拔房玄龄和eq\b\lc\\rc\(\a\vs4\al\co1(杜如晦))为左右仆射,掌握尚书省实权。(3)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4)以民为本,慎用刑法,制定《唐律》,体现了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5)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2.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9[学思之窗],思考:想一想,这些名言对一个封建帝王会产生什么作用?【提示】前者有利于封建帝王明确要更为有效地治理国家,必须选拔最为适当的官员去完成各项施政措施,皇帝事必躬亲未必能够高效、全面地完成各项治理国家的事务。作为一国之君,最应具备的是把握统治策略,制定大政方针的能力和知人善任的本领。后者则提示封建帝王,必须多方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而偏听则往往造成判断的失误,滋生帝王的骄纵思想。教材整理3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1.背景(1)唐朝初年,突厥等少数民族经常骚扰边境,唐高祖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2)随着唐朝全国统治的稳定与发展,唐太宗开始着手经营中国边疆。2.措施(1)武力讨伐,随后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2)设置机构①在东突厥设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这些官职可以世袭。②在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3)册封后嗣:630年,西北各族首领请尊唐太宗为“天河汗”,他们的后嗣由唐朝册封。(4)和亲通婚: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促进了民族融合。3.结果: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使少数民族首领对唐朝忠心耿耿,愿意“世为唐臣”。教材整理4开放的对外政策1.表现(1)鼓励对外交往①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②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③对堕婆登、拂菻遣使来唐使者,唐太宗都复信答礼,回赠物品。(2)宽容的宗教政策①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的政策。②亲自召见去天竺取佛经的高僧玄奘。③时常召见朝鲜、日本僧人。(3)重视传播唐朝文化:朝鲜、日本僧人来唐游学,朝鲜、日本深受汉文化影响。2.作用(1)开放的对外政策,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2)唐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促进了亚洲各国文明的进步,尤其是朝鲜半岛的新罗,大量吸收汉文化。教材整理5晚年的反省1.晚年治国策略的失当:少于纳谏,大修宫殿。2.反省与自我评价:撰写《帝范》,反省过失,评价自己“功大过小”。[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2[资料回放],思考:从这段话中你怎样看晚年的唐太宗?【提示】表现了唐太宗晚年具有非常强的反省意识。为了能将“国基”与帝业稳固下去,他对继承者提出了终其一生而总结出的为君之道,特别是作为封建帝王应该拥有的品德和修养以及对国家、百姓的责任。由此也可以说明唐太宗的确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唐太宗是伟大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他推动了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完善与发展,中国封建社会达到空前繁盛阶段。2.他善于用人、重视纳谏;以民为本、发展生产;慎用刑法,法务宽简;发展科举;和睦百族,称“天可汗”;外交开放、四方来朝。在位期间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3.唐太宗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处于承前启后阶段,封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经过初创阶段以后都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唐太宗推动了封建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推动了封建盛世局面的到来。探究点客观评价唐太宗史料解读史料一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警震惧!——唐太宗语(《贞观之治》)关键词:“存百姓”,体现了唐太宗“民本”思想。史料二(太宗)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已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范祖禹《唐鉴》关键词“好贤”、“从谏”说明唐太宗善于用人。【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概括唐太宗的“为君之道”。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在经济上采取了怎样的“富民”措施。【提示】“为君之道”:以民为本,以史为鉴。“富民”措施:轻徭薄赋,劝课农桑。(2)史料二对唐太宗的评价你认为是否有道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提示】有道理。唐太宗虚心纳谏和用贤之风,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史论拓展】评价唐太宗(1)唐太宗统治期间,吸取隋亡教训,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对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经济上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对外兼容并蓄。这一系列政策促使唐王朝政治清明、生产发展、文化繁荣,也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唐太宗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精神,更使他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2023·江苏高考)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规范解答】考查角度唐太宗的“君道”思想材料解读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对“明君”执政之“君道”的论述解答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兼听”“冀凭直言”等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等角度作答。第(3)问限定从“帝王政治”的角度评价唐太宗的“君道”,可结合唐太宗统治的目的、对唐朝及后世统治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内涵:严肃法令,遵守法律;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谏,激励直言。(2)因素: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大乱初定,经济凋敝。(3)评价: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统治者的“明君”理想。但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1.(2023·杭州高二检测)四位同学围绕发动“玄武门之变”这件事,就如何评价唐太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最为客观的是()A.李世民杀兄夺位,残忍至极,功绩再大,也不值得肯定B.尽管李世民遭到李建成、李元吉的暗算,他也应该无条件避让C.根据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原则,李世民根本不应该继承帝位D.尽管李世民登基名不正言不顺,但这无法改变他作为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历史地位【解析】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从其所处时代、基于其所具备的历史条件出发,侧重于看其对历史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从史实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继位,开创了“贞观之治”,故应对其持肯定态度,故选D项。【答案】D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强调“存百姓”思想【解析】解答本题在于把握住核心信息“本根不摇”“百姓何得不安乐乎”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民贵君轻”无从体现;B、C两项属于无关项,排除;材料的核心,即体现一定的民本思想,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答案】D3.唐太宗自评:“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这段话体现唐太宗的统治思想是()A.“存百姓” B.知人善任C.济世安民 D.轻刑薄赋【解析】材料意思是国君多厌恶正直之士,或明或暗地诛杀无辜,没有哪一代不是这样;我即位以来,正直之士并肩立于朝廷,不曾贬退、责罚一人。故B项正确。【答案】B4.唐太宗晚年曾自我评价:“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唐太宗的主要功绩有()①重用人才,善于纳谏②文德治国,完善科举③不夺农时,轻徭薄赋④崇尚佛教,敕封活佛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宜用排除法,崇尚佛教,敕封活佛不是唐太宗的功绩,排除含④的选项,本题选A项。【答案】A5.(2023·广州高二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们通常认为太宗之治(626~649)是唐代“理想制度”的形成时期,是一个以良好和井井有条的施政著称的经济期。8世纪后期和9世纪的作者在怀旧时当然把它说成是黄金时代。但事实上太宗在执政时并没有制定新制度,政府的政策也没有大变化。政府的基本结构、行政细节以及政府干预的限度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早在隋代已被建立和解决,只是在唐高祖时稍加修改后又被采用,并体现在624年颁布的一些法典化的法律中。——费正清、崔瑞德《剑桥中国史·隋唐史》材料二唐朝开国之君虽为高祖,然其事业,实在大部分是太宗做的。……高祖传位于太宗,遂开出公元627至649的23年间的“贞观之治”。历史上记载他的治绩,至于行千里者不赍(带着之意)粮,断死刑岁仅39人,这固然是粉饰之谈,然其时天下有丰乐之实,则必不诬的了。隋、唐时的制度,如官制、选举、赋税、兵、刑等,亦都能将前代的制度加以整理。——吕思勉《中国通史》(1)材料一、二,两位学者是如何评价唐太宗在“制度”上的作为的。(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在政治、经济及律法等方面的建树。简要评述明君、盛世与制度的关系。【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但事实上太宗在执政时并没有制定新制度,政府的政策也没有大变化。政府的基本结构、行政细节以及政府干预的限度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早在隋代已被建立和解决,只是在唐高祖时稍加修改后又被采用”可知该学者认为唐代“理想制度”在唐太宗之前已经确立,唐太宗只不过是简单继承,没有新的作为;根据材料二“隋、唐时的制度,如官制、选举、赋税、兵、刑等,亦都能将前代的制度加以整理”可知后者认为唐太宗能继承和有效整理前代各项制度,并加以实施。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政治、经济和律法方面的贡献为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推行均田制,制定《唐律》;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明君是盛世出现的重要原因,明君需在继承和完善前代制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明君需要制度的制约,盛世更需要有制度的保证。【答案】(1)评价:前者认为唐代“理想制度”在唐太宗之前已经确立,唐太宗只不过是简单继承,没有新的作为;后者认为唐太宗能继承和有效整理前代各项制度,并加以实施,由此开创出“贞观之治”的繁盛局面。(2)建树: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推行均田制;制定《唐律》。(答出三点即可)关系:明君是盛世出现的重要原因;明君需在继承和完善前代制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明君需要制度的制约;盛世更需要有制度的保证。(答出三点即可)学业分层测评(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吴兢《贞观政要·论君道》)材料反映唐太宗的言论与哪一思想比较接近()A.以民为本思想 B.休养生息思想C.严刑峻法思想 D.和忍求安思想【解析】关键信息:必须先存百姓、犹割股以啖腹。题干材料反映唐太宗认识到百姓对统治的重要性,与以民为本思想最为接近,故A项正确;B项是道家思想,C项是法家思想,D项是墨家思想,都与题干材料言论不一致,故B、C、D三项错误。【答案】A2.贞观元年,唐太宗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这说明唐太宗()①尊重法律的独立性②认可皇权有限③主张法权高于皇权④重视法制建设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法律实际上是皇帝意志的一种体现,故③错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即可,C项符合题意。【答案】C3.唐太宗把各地都督、刺史及其他重要官吏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其目的是()A.压抑士族,广辟才路B.加强考察,赏功罚罪C.精简机构,提高效能D.惟才是举,用人所长【解析】根据材料“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可知将名字和事迹写在屏风上就是为了在官员职位升降和赏罚时,有一个参考,故B项正确。【答案】B4.《中国通史》记载:唐(太宗)平东突厥后,设置羁縻府州,将突厥降众安置内地,让他们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仍以其酋长担任都督等职……吐谷浑平定以后,仍以慕容氏为可汗。后来又把弘化公主嫁给诺曷钵可汗。据此可见唐太宗()A.意在解决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B.未建立有效管辖民族地区的地方制度C.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是武力与怀柔相分离D.为统一多民族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解析】材料体现了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战而后和”的政策及“和亲政策”,由此可知唐太宗这些做法是为了同各民族和睦相处,因此本题选A项。B、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为客观上的影响。【答案】A5.唐太宗在《帝范》中写道:“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这表明晚年的唐太宗()A.基本上对自己的统治持否定态度B.注重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C.美化自己并掩饰统治期间的过错D.对最高统治地位已无兴趣【解析】从“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这一信息看,唐太宗是在反省及总结经验教训。【答案】B6.(2023·杭州二中高二期中)贞观后期,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魏征发现他“渐恶其言”。贞观十六年,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导致唐太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智力衰退又不愿虚心纳谏B.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C.骄傲自大,不思进取D.国力强盛且无外部威胁【解析】本题要结合唐太宗晚年的社会背景去思考,首先排除本身表述有错误的A、D两项,而C项符合他晚期“求治之心锐减而骄逸之心渐萌”的史实,但这只是表面原因,从唐太宗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的话来看体现了皇权至上的专制实质,故B项正确。【答案】B[能力提升]7.唐太宗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尤其重视人才的选用,这是他治国成功的重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之要,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全铜水槽落水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音频电疗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窗配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电脑花织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无纺纸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挂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奥运荧光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全自动圆角切断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便携式酒精检测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T/C染色线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
- 博士后进站申请书博士后进站申请书八篇
- 小报:人工智能科技科学小报手抄报电子小报word小报
- GB/T 41509-2022绿色制造干式切削工艺性能评价规范
- 全面介绍现货中远期交易
- 公安系防暴安全03安检
- 孙权劝学教案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
- 企业生产现场6S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0课时 练习课 苏教版(共11张PPT)
- 电梯口包边施工方案正式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是独特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