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11师说 优秀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11师说 优秀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11师说 优秀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11师说 优秀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11师说 优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导学案【学习目标】1.梳理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2.梳理总结虚词“之”的用法。3.梳理特殊句式。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一、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完成《市编学案》本课练习。二、合作探究:(一)、梳理、总结重点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1、古之学者必有师。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9、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0、师道之不复,可知矣。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1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15、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16、问之,则曰……17、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1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1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2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21、士大夫之族,曰弟子曰师云者,则群聚而笑之。2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郯子这类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二)、讨论总结“之”的用法:(三)、特殊句式:按照提示,分类整理本课文言文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2)被动句式:(3)判断句:(5)省略句:三、检测评价:(一)名句默写(1)师者,。(2)吾师道也,?是故,,,。(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吾未见其明也。(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二)翻译下列句子。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矣!四、应用学习下面一段文言文,参考译文,完成18~22题。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喜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之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文中加“﹋”的都是人名。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洫: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克救也

克:能够。B.郑伯如晋

如:到……去。

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贿:贿赂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鄙:边远的地方。

19.下列句中的“病”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B.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20.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⑥德,国家之基也

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⑧②

B.⑥⑤

C.①③

D.⑦④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C.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2)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3)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素材运用:本课可用于“尊敬老师”“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我们要敢于超越前人”“探索”“创新”“从师学习”“师生关系”“教育”“成长”“师生”“师道”“求知”“长与短”“思考”“仁爱”“善问”“敢于向流俗说‘不’”“敢为人师”“要相互学习”“要勤学善问”“不能自我满足,师心自用”“要相信自己,不必自怨自艾”等写作话题或题目中。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写了《师说》这一千古佳文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大力宣扬从师的重要性。《师说》中,对从师的标准提出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尤其是第三段中所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些,都提醒我们要多向他人学习,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让自己“低”下去,虚心,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才能看见别人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运用范例】1、一丝严谨,镌出金色之光。为师者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正因为你那宽广的胸怀,深奥的哲思,不凡的睿智,一视同仁的严谨,才有我们的进步与成长。“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您耐心的讲解着,细心的规划着,为我们解开心中的疑惑,为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找出错误的所在,你是一位渡船的贤者,掌着智慧的舵,划着岁月的桨,在人生的海洋,几渡往来。(《为师者说》)2、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把师徒之情看做父亲之情,反映了古人对老师的尊重。像程门立雪的故事,杨时宁可挨冷,也不打扰老师午睡,体现了杨时对老师的无比尊重。居里夫人在发现镭后,声望极高,当他回到波兰参加华沙镭学研究院落成典礼时,看到人群中的小学老师,她疾步走到老师身边深吻老师,推着老师坐的轮椅向主席台走去,居里夫人成功不忘恩师,受到称誉。居里夫人之所以如此尊重自己的老师,是因为她深深懂得,没有昔日老师的启蒙、教育,就不可能有今天辉煌的成就。答案:《师说》“之”共出现27次,细加辨析,就可看出其用法共有八种情况。一、作助词,可译为“的”例如:1、古之学者必有师。译为:古代的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译为: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译为: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译为: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帮助他)学习书中的句读的,不是我所说的能够传授那些大道理,解决那些疑惑的老师。二、作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翻译时可去掉例如: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为: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古文观止全译》(安徽教育出版社)下册第683页对该句的“之”注为:“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化句子形式为主谓短语。”按此说,这里的“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其实这里的“所存”即为“存在的地方”,显然是名词性短语,它不能作谓语。由此看来,这里的两个“之”不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化句子形式为主谓短语”的。因此该注是不可取的。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译为: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种情况吧?三、作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时可去掉例如: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为:我是向老师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之”用在主语“其年”和谓语“先后生于吾”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即取消句子独立性),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谓语动词“知”的宾语。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为:古代那种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之”用在主语“师道”和谓语“不传”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主语。3、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译为: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之”用在主语“人”和谓语“无惑”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主语。4、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译为:(古代那种)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可以知道了。“之”用在主语“师道”和谓语“不复”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主语。四、作助词,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翻译时可去掉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为: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五、作代词,代人,可译为“他”、“他们”,或根据语境灵活地译出来例如: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译为: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两个“师之”中的“师”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师之”即为“以之为师”,亦即“把他当作老师”。)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译为:(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译为: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帮助他)学习书中的句读的,不是我所说的能够传授那些大道理,解决那些疑惑的。第二个“之”代“童子”,即孩子。4、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译为:士大夫这类人,一听到称弟子称老师等等的,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他。5、问之,则曰……译为: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6、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译为: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六、作代词,代事物,可根据语境灵活地译出来例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译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七、作代词,复指主语,用在动词后作宾语,翻译时可去掉例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译为: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但)不被时俗限制,向我学习。“之”复指“六艺经传”,翻译时去掉了。八、作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些”例如: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译为: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2、士大夫之族,曰弟子曰师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译为:士大夫这类人,一听到称弟子称老师等等的,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他。“之族”中“之”译为“这”,“族”译为“一类人”,“之族”即为“这类人”。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郯子这类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译为:“之徒”中“之”译为“这”,“徒”译为“一类人”,“之徒”即为“这类人”。9.【解析】C项意思是“钱财”。【答案】选C10.【解析】B项与“郑人病之”同属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病”,即译为“对……感动担忧”。(A成为病态,动词;C患病,动词;D使……成为病态,使动用法)【答案】选B11.【解析】①写子产劝宣子治国以德,表现了子产治国以德思想。③写子产不赞成毁乡校,善于听取人民的各种意见,表现了一定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C;②写子产能区别对待卿大夫,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A;④写乡校的作用,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D;⑤写人要爱人,就要让他做有利于他的事,这是怎样“爱人”的问题,与以民为本关系不大,故排除B;⑥这是直接表现治国以德的思想;⑦写子产从谏如流;⑧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用比喻说明好名声的重要【答案】选C12.【解析】A项“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错。13(1)【答案及采分点】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忠善”、“报”,各1分,大意1分)(2)【答案及采分点】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不吾叛”倒装,“焉”、“治”各1分,大意1分)(3)【答案及采分点】子产死了,谁来继位?(“而”、“嗣”,大意各1分。)【答案】选A参考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郑国的上卿)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