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湘科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湘科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湘科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湘科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科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全单元全套教案

湘科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全单元教案第一单元探秘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一课神奇的显微镜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自然水域中的水里有微小生物。了解显微镜发明与发展的历程。知道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及用途。2.科学探究针对“自然水域中的水里有没有微小生物”进行猜测,能采集水样并先后通过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对比,感受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的便利。从采自任一自然水域的水样中发现微小生物的事实,能推测出自然界一般水体中都含有微小生物。3.科学态度、STSE对于探索微小生物有兴趣,乐意了解显微镜发明发展的历程,认识到显微镜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科学发现,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联系。懂得显微镜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发明,积极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及用途。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池塘水、载玻片、滴管、放大镜、显微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大树下面小草立,大象脚边小蚂蚁,生命纷繁又复杂,基本结构无大异?显微镜下瞧仔细,深入观察来学习。(2)引入新课并提问: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探究生物体的基本结构。首先,从自然水域中的水开始,如果从江河湖海池塘等这些自然水域中取一滴水,猜一猜,这一滴水里有什么?(3)学生进行预测。(如果预测中有微小生物,后续教学则是寻找证据。反之,则按教材呈现的方式进行发现式教学)(二)新课学习1.观察自然水域中的一滴水(1)明确任务:分组观察自然水域中的一滴水。(2)介绍材料:课前采集的自然水域中的水样、滴管、载玻片、放大镜、显微镜(考虑到学生还没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师事先调好显微镜,供学生使用,或由教师演示)。再次强调安全采集水样的重要性。(3)交待实验步骤:a.用滴管在水样中取一滴水,然后将这滴水放置于载玻片上。b.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这滴水,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c.用教师课前初步调好的显微镜观察这滴水。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也可以采取教师演示、投影的方式进行)(4)交流:从使用肉眼到放大镜,再到显微镜,我们的观察结果有变化吗?有什么不一样吗?说一说我们的想法和感受。(5)小结:自然水域中水样里有微小生物。从采自任一自然水域的水样中发现微小生物的事实,可以推测自然界一般水体中都含有微小生物。放大镜将观察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到了一些细节。显微镜能让我们看到在肉眼和放大镜下看不到的事物。2.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1)自主阅读材料:教材P3-P4的显微镜的发展史。将所得的信息填写在活动手册上。(2)交流:说一说,阅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受?(3)复述显微镜的发展与发明历程:学生采取接龙的方式呈现。(4)小结:显微镜的发明,打开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新窗口。正是人类对微小世界不断追寻的好奇心,推动了显微镜的发展进步,更推动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科学认识!3.了解显微镜的构造(1)实物展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事物。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显微镜的主要构造。(2)教师逐一介绍显微镜的各个部位及名称。重点介绍:显微镜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其中装在镜筒上端,接近眼睛的透镜组叫目镜;装在镜筒下端,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组叫物镜。(3)学生介绍:扮演小老师,介绍显微镜的各个部分名称及作用。评选出最优的小老师。(4)练习:活动手册P2,在图中标注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三)整理,下课。第二课洋葱表皮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常见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知道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一个紧密挨着的“小格子”组成的。初步了解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2.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操作显微镜,并在观察洋葱表皮永久玻片标本的活动中练习操作技能,同时观察到洋葱表皮的细胞结构。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能自制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并用显微镜观察。3.科学态度、STSE积极参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探究活动,规范操作,严谨认真。懂得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正确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对于科学观察都很重要。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洋葱表皮永久玻片标本;洋葱、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清水、刀片、碘酒、吸水纸;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洋葱、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复习:说一说显微镜的组成部分及名称。(2)引入:教师展示洋葱,并讲述: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想知道关于洋葱的秘密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洋葱表皮的秘密吧!首先,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二)新课学习1.学习使用显微镜(1)教师演示并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a.取镜和安放: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平放在桌上。安装好目镜和物镜。b.对光: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调节反光镜,使目镜视场内亮度适宜。c.调节:把所需观察的标本放到载物台上,转动准焦螺旋,将镜筒尽量调低,注意不要让物镜压到标本上。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有时还需要移动观察的标本,才能达到最佳观察效果。(2)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说一说,在使用显微镜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2.观察洋葱表皮永久玻片标本(1)明确任务:正确操作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2)实验材料:洋葱表皮永久玻片标本、显微镜、放大镜、记录笔。(3)实验方法:a.显微镜取镜和安放、对光。b.将洋葱表皮永久玻片标本放置到载物台上,调节显微镜,直到看清物像为止。c.观察洋葱表皮。观察时,双眼要同时睁开,一边观察,一边记录。(4)交流:根据观察和记录的结果,说一说,洋葱表皮有什么细微的结构?(5)小结:洋葱表皮有一个挨着一个的小格子,每个格子里还有一个小圆点。(6)继续探究: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的结果,用放大镜看得到吗?试一试。(7)小结:用放大镜看不到洋葱表皮的这些微小特征,用显微镜才可以看到。3.自制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1)思考:永久玻片标本和临时玻片标本有区别吗?区别是什么?(2)讲述:玻片标本的种类,从保存时间长短分,有临时玻片标本和永久玻片标本。临时玻片标本和永久玻片标本制作过程基本一致,只是永久玻片制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封片。而临时的玻片标本,一般都不封片,不能长期保存。(3)教师演示自制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a.擦:擦拭载玻片、盖玻片。b.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c.划:在洋葱内表皮上用刀片划出一个约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使用刀片时注意安全!d.取:用镊子小心撕取洋葱内表皮。e.展:将洋葱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使之平铺开。f.盖:从一侧开始慢慢盖上盖玻片,不能有气泡产生。g.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染液,如碘酒,给洋葱表皮着色。h.吸: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取多余的染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均匀染色。(4)学生尝试制作标本,教师巡视指导。(5)标本成果展示。(6)实验:将自制临时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7)交流: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三)整理,下课。第三课细胞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动植物都是由类似于“小格子”(内部填充复杂物质)的结构组成的,这种结构称为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了解细胞的发现史。2.科学探究用显微镜依次观察一些植物、动物和人体部分结构的永久玻片标本,能分别归纳出植物细微结构、动物细微结构和人体细微结构的特征,进而归纳出动植物都是由类似“小格子”的结构组成。3.科学态度、STSE对于认识生物的细胞结构有兴趣,积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体会到技术发展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细胞发现史,感受科学的发展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植物永久玻片标本(蚕豆叶下表皮、植物根尖、玉米茎横切、松树茎横切)、动物永久玻片标本(蛙卵、草履虫、鸡血)、人体永久玻片标本(血液、口腔上皮、骨骼肌横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复习:a.说一说,正确操作显微镜的三大步骤是什么?b.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用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回答。(3)引入:我们通过显微镜观察知道,洋葱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格子”组成的,那其他植物的细微结构是什么样的?我们今天一起来探究下吧!(二)新课学习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永久玻片标本(1)实验任务: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下列植物永久玻片标本(蚕豆叶下表皮、植物根尖、玉米茎横切、松树茎横切),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2)交流:这些植物的细微结构各是什么样的?植物的细微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3)学生汇报。(4)小结:植物的细微结构都是由类似的“小格子”组成的,“小格子”有大有小。(5)继续探究:动物的细微结构是什么样的?和植物的细微结构是否有相同之处?2.用显微镜观察动物和人体的永久玻片标本(1)实验任务: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下列动物永久玻片标本(蛙卵、草履虫、鸡血),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2)交流:这些动物的细微结构各是什么样的?动物的细微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3)学生汇报。(4)小结:动物的细微结构也都是由类似的“小格子”组成的,“小格子”有大有小。(5)继续探究:用同样的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永久玻片标本(血液、口腔上皮、骨骼肌横切),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6)交流:说一说,这些人体的细微结构各是什么样的?人体的细微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7)思考:植物和动物、人体的细微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都由“小格子”组成的。)(8)小结:动植物都是由类似于“小格子”(内部填充复杂物质)的结构组成的,这种结构称为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9)自主阅读材料:教材P12细胞发现史的内容。(10)交流:阅读这则材料后,说一说你的感受。(11)学生复述细胞的发现过程。(三)整理,下课。第二单元微生物第一课发霉和发酵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空气中的食物及物品容易发霉。知道人们很早以前就发现了食物可发霉、野果可发酵变酒的现象。2.科学探究回顾观察生活中的发霉现象,能针对物品发霉的条件作出假设,据此设计对比实验并以馒头为例进行研究,证实发霉需要温暖潮湿的条件。阅读有关“野果可发酵变酒”的科学史资料,联系发霉现象,能对发酵的原因作出初步的猜想。3.科学态度、STSE乐于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尊重证据,合作交流。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面包片或馒头片、密封小塑料袋、水、滴管等;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果实粮食酿美酒,橘子发霉长绿毛。伤口感染有危险,打针消炎来治疗。谁的本领这么高?显微镜下找一找!(2)思考:想一想,诗里面这个“本领高”的东西是什么?(3)学生自由猜测:微生物。(4)引入: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将深入探究“微生物”那些“厉害的本领”。一起来看看吧!(二)新课学习1.观察生活中的发霉现象(1)课件展示教材P14上方四幅图。(2)交流:这些物品发霉了,发霉之处,有哪些变化?(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4)小结:发霉之处,颜色、形状、气味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5)聚焦问题:霉经常出现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容易看到发霉现象?据此,我们可以推测什么条件容易产生发霉现象?(6)作出假设。2.探究馒头发霉的条件(1)明确任务:探究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馒头是否更容易发霉?(2)任务分解并讨论:怎样研究“发霉与温暖有关”?怎样研究“发霉与潮湿有关”?(3)汇报并小结:“温暖”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控制,例如常温和低温;“潮湿”可以通过改变水分来控制,例如食物中含有水分、食物中不含水分。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两组对比实验。(4)分组讨论,设计实验计划。a.对比研究的是什么?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应该是怎样的?b.需要准备哪些实验材料?c.按照什么步骤开展实验?怎样做记录?(5)汇报实验计划,并进行班级交流。(6)示例讲解1:“温暖的条件下馒头是否更容易发霉“的研究计划假设:馒头容易在温暖环境下发霉。材料:两组馒头片,冰箱,滴管,水。相同条件:同一块馒头切片;都滴1—2滴水;同时摆放……每天同时比较。不同条件:摆放地点一组放冰箱中;另一组放冰箱外。实验步骤:a.将同一块馒头切成相同大小的若干小片。b.每小片馒头都滴1—2滴水。c.将小片馒头分成两组。d.一组放入冰箱保鲜层,另一组放在温暖的地方。e.连续一周观察比较实验样品,记录看到的现象。(7)示例讲解2:“潮湿的条件下馒头是否更容易发霉“的研究计划假设:馒头容易在潮湿环境下发霉。材料:两组馒头片,一组是正常情况下含有水分的馒头,另一组是完全烤干不含水分的馒头、密封塑料袋。相同条件:同一块馒头的切片;同样密封好;温度环境一样,都是常温;同时摆放……每天同时比较。不同条件:一组是正常情况下含有水分的馒头,另一组是完全烤干不含水分的馒头。实验步骤:a.将同一块馒头切成相同大小的两片,将其中一片完全烤干。b.分别将这两块馒头片装入塑料袋并密封。c.同时放在室内的桌子上。d.连续一周观察比较实验样品,记录看到的现象。(8)各组完善实验方案,并填写在活动手册中。(9)实验结果预测:预测一周后馒头的发霉情况,将预测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10)动手实验:课后,按照实验方案实施。连续一周观察比较实验样品,记录看到的现象。(11)汇报实验结果:一周后,各小组根据实验结果,汇报自己的发现。3.猿猴“造”酒(1)自主阅读教材P16的材料。(2)交流:阅读这则材料后,你知道了什么?(三)整理,下课。第二单元微生物第二课观察微生物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食物上的霉,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叫霉菌。食物等物品的发霉,就是霉菌在其上生长发育的结果。知道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像酵母菌、霉菌、细菌和病毒等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知道蘑菇、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2.科学探究能利用显微镜分别观察霉、酵母菌的玻片标本,发现看似不同的霉具有相同的结构,明确霉是一种微生物、酵母菌也是一种微生物。阅读资料,了解更多的微生物,了解精确度更高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比细菌更小的病毒。3.科学态度、STSE乐于观察了解更多的微生物,认真观察与比较,积极分享与交流。懂得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的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努力,意识到科技进步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青霉菌、根霉菌、酵母菌永久玻片标本,配置酵母与温糖水混合液的材料(干酵母、温水、培养皿、白糖、搅拌棒),酵母菌临时装片材料(滴管、载玻片和盖玻片、吸水纸、镊子),显微投影设备(选用);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复习:上节课我们探究了馒头发霉的条件,说一说你们的实验结果,得到了什么结论?(2)学生汇报。(3)小结:实验发现,馒头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4)引入:显微镜问世以来,人们对发霉等现象的原因有了更多的认识。现在让我们用显微镜来观察霉,看看能发现什么?(二)新课学习1.观察霉的玻片标本(1)观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玻片标本(橘皮上的霉、馒头上的霉)(2)交流: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3)再次观察:看似不同的霉,在显微镜下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将霉菌的样子记录在活动手册上。(4)课件展示:教材P17下方霉菌的结构图。(5)小结:食物上的霉,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叫霉菌。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以看清它们的结构。食物等物品的发霉,就是霉菌在其上生长发育的结果。2.观察酵母(1)明确观察任务:a.用肉眼、放大镜观察少量酵母与温糖水的混合液,有什么发现?b.取一滴混合液,制成临时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什么发现?c.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永久玻片标本,有什么发现?将酵母菌的样子记录在活动手册上。(2)学生实验观察,然后进行汇报交流。(3)小结:将酵母与温糖水混合,静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少量气泡,这是酵母菌在大量繁殖,分解糖,产生了二氧化碳。将混合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看到有的酵母菌细胞上长出几个大小不同的突起,这是酵母在进行出芽生殖。还记得猿猴造酒吗?那就是看不见的酵母菌对水果的发酵作用。3.“与人共舞”的微生物(1)讲述:在我们身体的里里外外,生活着不计其数的微小生物,当人类发明了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光学显微镜后,才得以看清了它们的真面目。(2)课件展示教材P18下方的两幅图。(3)交流:说一说,从这两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4)自主阅读材料:1683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光学显微镜(可放大300倍)观察人的牙垢,发现人的口腔中竟然生活着许多“小动物”,他惊叹道:“在牙垢中生活的动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要多!”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惊叹。(5)交流:看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6)思考:当人类发明了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光学显微镜后,人们发现了细菌。如果发明了上万倍的显微镜,猜一猜,我们会发现什么?(7)学生自由猜测。(8)小结:当可放大上万倍的电子显微镜问世后,人们发现了比细菌还要小很多的生物——病毒。(9)课件展示教材P19下方的四幅图。(10)交流:说一说,从这四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11)总结:随着显微镜的问世,人们探索微小生物的步伐从未停歇,先是发现了酵母菌、霉菌等,随后是细菌,然后是更微小的病毒。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像酵母菌、霉菌、细菌和病毒等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4.认识微生物中的“巨人”(1)讲述:在“微生物王国”中也有特殊的“公民”,如蘑菇和木耳,它们是“微生物王国中的巨人”,用肉眼就可以清晰看到。(2)课件展示教材P20上方的三幅图。(3)交流:根据这三幅图,谈谈你的看法。(4)教师提醒:在野外不要随意采摘、食用蘑菇,有些蘑菇含有剧毒!(5)讲解种蘑菇的方法:作为课后任务布置。a.打开菌包的袋口,留出一个小口。b.3—15天,菌包上面会长出菇蕾。勤喷少量水,保持表面潮湿。c.欣赏我们的劳动成果!(三)整理,下课。第二单元微生物第三课微生物和我们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微生物与我们密切相关。有的微生物对人类有益,可以帮助人们消化食物、治疗疾病;有的微生物对人类有害,感冒、痢疾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有害微生物引起的。因此,微生物对人类有利有弊。知道人们通过控制霉菌的生长条件来防霉。2.科学探究针对微生物与我们的关系,能根据已有知识进行推测,制定调查计划,根据调查报告进一步理解微生物对人类有利有弊。根据玉米防霉的方法,能够归纳并列举防霉技术的应用。通过阅读材料,了解青霉素的发现历程,能够初步理解药物的治疗原理。通过阅读材料,知道少年儿童应该如何保证用药安全。3.科学态度、STSE积极了解并辩证看待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懂得有利的方面要加以应用,不利的方面要注意避免,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初步认识到人们研究微生物取得发展和成果后,可以对微生物加以防控与利用。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复习:什么是微生物?(2)学生汇报: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像酵母菌、霉菌、细菌和病毒等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3)交流:2020年年初,受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我们国家经历了一场疫情防御战,说一说,你对这次疫情的感受?在疫情期间,有哪些事让你印象深刻?(4)学生自由发言。(5)思考:从这次疫情我们可以看出,病毒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影响的。想一想,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新课学习1.调查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1)分组,确定调查题目,制定调查计划。(2)教师示例讲解“第五组微生物和我们的关系调查计划”。(3)各小组调整修改调查计划。(4)调查并记录:根据调查计划各自分工协作,并将调查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5)交流:各小组根据调查报告,交流对微生物的认识。(6)汇报:教师可适当引导归纳。并展示教材P22上方的微生物利弊归纳图。微生物对人类有益,例如:在食品制造方面,人们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面包、酿酒、制作腐乳、生产酱油和醋等;制作药品,青霉素和头疱治疗疾病;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可促进人体消化;微生物还可以促使动植物腐烂,使其变成腐殖质。微生物对人类有害,例如:微生物引起食物腐烂,霉菌可使粮食、水果发霉。酵母菌可使饭菜变馊;细菌可引发疾病,像新冠肺炎、感冒、肠炎等,引起健康问题;微生物还可以引起霉变,使衣物和家具发霉。(7)小结:微生物对人类有利有弊。随着关于“微观生命世界”的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有了极大的改变。2.了解玉米的防霉技术(1)讨论:生活中,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防止玉米发霉?(2)学生自由发言。(3)交流:a.这四幅图,分别用的是什么防霉方法?b.这些防霉方法的原理是什么?(4)小结:晾晒、真空包装、做成罐头、冷冻,分别应用了减少含水量、隔绝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杀菌后密封、降低温度等破坏霉菌的生长条件。不断发展的防霉技术,让食物更好地保存下来。(5)思考: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使用了防霉方法?食物的保存对我们有什么影响?3.青霉素的发现(1)自主阅读材料:教材P23青霉素的发现。(2)交流:阅读材料后,你知道了什么?(3)讲述:少年儿童用药安全a.如有过敏史,要提前告诉医生;b.遵医嘱,用法用量要精确;c.服药如不适,要立刻告知大人;d.注意保质期,不吃过期药;e.过期药品应通过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处理。(三)整理,下课。第二单元微生物第四课传染病的防控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大部分来自于微生物。知道防控传染病的三条基本原则: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知道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2.科学探究通过阅读“1918年世纪大流感”材料,知道传染病的威力,意识到传染病的危害。通过折纸活动,将此过程类比传染病的传播,从而推测出传染病的传播路线。在了解传染病的传播路线基础上,能够分析出新冠肺炎的传染路线。以及通过我国成功防控新冠肺炎的案例,知道防控传染病的三条基本原则。3.科学态度、STSE初步意识到传染病的危害后,知道讲究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能够做到在传染病发生的时候,知道如何防控。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纸、教学课件。学生准备:纸、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微生物与我们的关系,请说一说微生物对人类的利与弊。(2)学生自由发言。(3)思考:同学们知道传染病吗?它和微生物有什么关系呢?(4)讲述: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大部分来自于微生物。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传染病的防控》。(二)新课学习1.1918年世纪大流感(1)自主阅读教材P24“1918年世纪大流感”材料(2)讨论并汇报:从材料中,你知道了什么?(3)思考:想一想,传染病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2.疯狂增长的传染病(1)动手操作:拿出一张纸,将纸对折1次、2次、3次……试试看,你最多能对折几次?(2)交流:a.这样对折,纸的层数变化有什么规律?b.假如还能一直这样折下去,算一算对折30次,纸会变成多少层?c.从折纸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汇报发言。(4)讲述:如果把这个过程比作传染病在人际间的传播,假设每传染一次用时1天,如果这个过程不受控制,从最初只有1个人感染,到让全球76亿人全部被传染,仅需33天的时间!实际传播会更复杂多变。也许1人会传染很多人,成为病毒“超级传播者”……(5)探究:根据我们描述的传染病的传播方式,试着画一画传染线路图,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6)成果展示。3.阻止传染病的传播(1)讲述:在2020年开始肆虐的新冠肺炎传染病的防控过程中,相对于全球的疫情扩散凶猛程度而言,我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防控效果,赢得了国际上广泛的赞誉。(2)分组交流:结合你了解的事例和自己画的传染路线图,说一说我国是如何成功防控此次新冠肺炎传染病的。(3)汇报:(汇报时,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归纳)将病人隔离起来,是为了隔离传染源;公共场合佩戴口罩,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提倡科学饮食、加强锻炼,是为了增强个人体质,降低感染的几率。(4)小结:防控传染病有三条基本原则:a.隔离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5)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P26的五幅图片。(6)分组讨论并汇报:上面图中的做法,是针对新冠肺炎是针对新冠肺炎传染过程中的哪条防控基本原则?作用是什么?(7)小结:感觉不适,及时就医,请假休息是为了隔离传染源;公共环境按时消杀、勤洗手、不聚集,保持1米距离、使用公筷公勺都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8)讲述:防控传染病除了上述的三条基本原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能够快速、显著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我们应该按照国家的免疫规划,及时配合打预防针(疫苗)。(9)思考: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播机制,像细菌性痢疾是通过人体消化道传染的。如何防控这样的传染病?(10)自主阅读学生活动手册P8的案例。说一说,从材料中,你学到了什么?(11)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活动手册P8的五幅图片。想一想,请用防控传染病的三条基本原则来分析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说说下面的做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12)小结:喝生水、生吃不净瓜果是不正确的,生水和不净的瓜果容易携带病毒,预防肠道传染病应该防止病毒从饮食进入人体;生食熟食分开是正确的做法,也是防止病毒通过食物进入人体;饭前便后洗手是正确的做法,防止病毒通过接触进入人体;保持环境卫生是正确的做法,防止病毒从呼吸道进入人体。(三)整理,下课。第三单元光第一课光源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是光源。知道光源可以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知道人们发明制造了多种多样的光源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2.科学探究观察发光、反光、能发光但未处于发光状态3种物体,在比较中建立光源的概念,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和物体反射的光,并能依据光源的概念动手制造人造光源。搜集、阅读资料了解光源适应人们需求发展的科技史,调查身边的光源是否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并进行分析。3.科学态度、STSE对光源有探究兴趣,正确表达自己的观念,尊重事实。了解光源的发展与应用是与人类需求相关的。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火柴,纸张、手电筒、电池,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穿云透雾显原形,雨过天晴挂彩虹。(2)提问:读这首诗之后,你获得了什么信息?(3)学生自由发言。(4)讲述: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光》的学习。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想一想,光从哪里来?(二)新课学习1.识别光源(1)课件展示教材P28上方五幅图。(2)交流:这些物体中,哪些在发光?(3)小结:像太阳、燃烧的蜡烛、点亮的小灯泡这样,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4)思考:想一想,我们可以制造光源吗?(5)学生动手制造光源。(6)小结:光源有天然和人造之分。像太阳、发光的萤火虫等是天然光源;像燃烧的纸张、发光的手电筒等是人造光源。2.了解人们对光源的利用(1)讲述:以前,人们只能利用天然光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明制造出多种多样的光源,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2)课件展示教材P29下方四幅图。(3)交流:说一说,从古代到现代,人们是如何利用光源的呢?(4)学生汇报。(5)小结:古代的人们用火把照明,慢慢地人们开始使用煤油灯。随后,爱迪生发明了用电的碳丝白炽灯,从此白炽灯作为常用的光源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LED灯,更节能。(6)自主阅读材料:教材P30电光源的发展与应用。(7)交流:阅读材料后,你学到了什么?(8)布置任务:调查身边的光源是否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9)分组交流,编写调查计划。(10)案例示范讲解:第2小组光源调查计划调查目的:了解身边的光源是否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调查场所:学校。调查内容:光源的数量、人们的感受。调查方法:1.选择教室、图书馆等场所进行调查。2.调查光源的种类及数量并记录。3.调查使用者对光源情况的满意度并记录。(11)各组完善调查计划。(12)完成实践调查任务。(13)数据统计、分析与汇报a.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将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b.统计、分析调查的结果,写出你的发现。(三)整理,下课。第三单元光第二课光的传播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小孔成像现象也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证。2.科学探究观察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提出光的传播路线问题并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综合不同实验中的相同现象归纳出光的直线传播性质。能根据制作说明制作小孔成像盒,并能解释看到的现象。3.科学态度、STSE能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光传播路线的思路,愿意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乐于参加制作活动,对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小孔成像的现象产生敬意。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中央打孔的屏、手电筒;蚊香、一面透明相邻侧面有孔的长方体盒子;纸盒、简单电路、可以弯折的吸管;制作小孔成像盒的材料等。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复习:什么是光源?如何区分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学生自由发言: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像太阳、发光的萤火虫等是天然光源;像燃烧的纸张、发光的手电筒等是人造光源。(3)课件展示教材P31上方的两幅图。(4)思考:这两幅图中,光源分别是什么?(5)学生回答:太阳和舞台灯。(6)提问:观察图中的光,你认为光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二)新课学习1.寻找光的传播路线(1)明确任务:探究光是沿什么路线前进的。(2)学生预测,作出猜想。(3)交流: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4)讨论、构想实验计划,并将计划记录在活动手册上。(5)学生汇报实验计划。(6)教师示例讲解:教材P32的三种实验方案。a.第1小组和第3小组的实验方案(用简图呈现)。b.第4小组实验方案(图文结合)。在纸箱的侧面开一个小孔,将可弯折的吸管插入小孔,并用橡皮泥封住;在纸箱内,用电池、开关、导线点亮一只小灯泡;拉直、弯折吸管,看是否有亮光透出来。(7)完善实验计划:根据上述三个示例,优化自己的实验计划。(8)动手实验:根据实验计划,开展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9)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10)小结:通过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1)继续交流:在上述几个不同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回想影子的形成条件,我们能用光的传播路线解释影子的形成吗?(12)小结:上述实验的共同点:当光被遮挡时,我们就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当光没有被遮挡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光源发出的光。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传播过程中,被物体挡住了,形成了物体的影子。它们都验证了光的直线传播。(13)自主阅读:教材P33小孔成像的材料。(14)交流:阅读这则材料后,你学到了什么?2.制作小孔成像盒(1)实验步骤:教师边讲解,边制作。①找一个带盖小纸盒。在纸盒盖的中心开一个直径约1毫米的圆孔。②将纸盒的底去掉,蒙上一张半透明纸作屏幕。③如图(课件展示教材P33的过程图)将纸盒盖与纸盒套装好。将小孔对准外面的景物,然后调节屏与小孔的距离,在屏上能看到景物的缩小、倒立的像。(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成果:将自制的小孔成像盒在班上展示,解释看到的现象,画出光的传播路线。(4)小结: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证。蜡烛火焰发出的光,向四面八方沿直线传播,光通过小孔到达屏上,在屏上出现一个光点。火焰发出的光线对应于屏上很多光点,就这样组成了蜡烛火焰的像。(三)整理,下课。第三单元光第三课光的反射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知道光返回空气中后,依然沿直线传播。知道光的反射现象及应用极为广泛。2.科学探究能想办法完成“在光源不直接照射的情况下,怎样照亮词典另一侧的笔”的游戏任务,从中获得有关光反射的科学知识。能解释、列举光反射的事例,能应用光反射制作潜望镜。3.科学态度、STSE乐于参加反光游戏及制作潜望镜等科学活动,主动合作,积极交流,能完成预定任务。了解随着科技进步反光产品应用也得到了发展。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词典、笔、手电筒;两面镜子、牙膏盒等潜望镜制作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玩游戏:一个同学站在讲台的左侧,桌面上放一支笔,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笔。在笔和手电筒之间放一本词典,再用手电筒照射。(2)提问:这两次实验,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汇报:第一次笔可以被照亮,第二次笔不能被照亮,因为被词典挡住了。(4)思考: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5)小结:这个实验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6)思考:在光源不直接照射的情况下,怎样照亮词典另一侧的笔?想一想,如果有镜子的话,当光遇到镜子会怎么样?(二)新课学习1.反光游戏(1)明确任务:在光源不直接照射的情况下,照亮词典另一侧的笔。(2)实验器材:两面镜子、手电筒、词典、笔。(3)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4)动手实验:根据实验方案,开始实验,将实验现象(光的行进路线)记录在活动手册上。(5)实验结果汇报。(6)课件展示教材P34下方两幅图。(7)交流:根据图片说一说反射光的路线。(8)小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9)讲述:光的反射现象非常多,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10)交流:课件展示教材P35的六幅图,说一说,这些图中是如何体现光的反射的?(11)小结:汽车反光镜运用光的反射原理,当光照到汽车反光镜上时,司机可以看到后面的车况。医生头上戴的额镜,可以把对面的灯光反射到病人的耳内,提高耳内的亮度,医生通过额镜中心的小孔进行观察。(额镜实际上是一个凹面镜,可以把反射光会聚在一起,使被照射的部位更亮。)高速公路有完善的反光标志系统,包括热熔反光标线、贴膜式反光轮廓标、发光地钉等,在车灯照耀下,能够反射行车道指示标线、路边轮廓、车道分割线和中央分隔带轮廓。湖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同理,照哈哈镜,也是光照在凸面镜或凹面镜上的反射现象。自行车反光尾灯是被动式发光,后面来车的灯光照到自行车尾灯上,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被反射回去让后面来车看到,提醒注意。(12)提问:你还能举一些光的反射的例子吗?2.自制潜望镜(1)讲述:潜望镜是指从海中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2)观察并交流:观察潜望镜的构造,说一说它是怎样从低处看到高处物体的。(3)小结:潜望镜中的两面镜子,镜面相对、平行摆放、同水平方向都成45度角。物体反射的光先照射到潜望镜中的第一块平面镜上,经过反射后,光到达第二块平面镜,再经过反射,最后到达人眼。因此,潜望镜也是利用了光的反射。(4)动手制作:我们也来做一个潜望镜。(5)课件展示教材P36下方的制作方法图,教师巡视指导。(6)成果展示:用自制的潜望镜观察高处物体,并向他人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7)自主阅读教材P36指南针信箱资料。(8)交流:读完之后,说一说你的感受。(三)整理,下课。第三单元光第四课光的色散与混合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太阳光是白光,它穿过三棱镜后能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色光带。知道红绿蓝是三原色光,三原色光相加可以得到白光。2.科学探究针对“太阳光怎么会变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问题,通过阅读牛顿的研究笔记摘录得到启示,并能仿照完成光的色散实验和混合实验。3.科学态度、STSE根据科技史,具有基于阅读所获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也乐意倾听不同意见。懂得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和求真是科学不断进步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力。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三棱镜、自制“暗室”、水盆、水、镜子、喷雾器;三支分别发射三原色光(红、绿、蓝)的手电筒;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简介: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知道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还知道力的单位(牛顿)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牛顿真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还对光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很多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2)引入:太阳光有时候会变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怎么回事?这节课,让我们学习《光的色散与混合》,跟随牛顿一起研究光的相关内容。(二)新课学习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1)讲述: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2)自主阅读P37牛顿的实验。(3)思考:想一想,牛顿使用的实验方法和看到的现象是什么?请记录在活动手册上。(4)学生讨论汇报。(5)交流: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牛顿的实验结论是什么?(6)小结:a.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这一现象说明:太阳光穿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了不同颜色的光。b.牛顿进一步研究,反复实验,终于得出结论:太阳光是白光,白光能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分解后的这些光是单色光,三棱镜不能再分解它们。这一著名的实验和研究,就是光的色散实验。(7)讲述:我们也像牛顿一样来做光的色散实验。(8)明确任务:验证光的色散现象。(9)设计实验:可以用哪些方法做光的色散实验?如果没有棱镜,该怎么做这个实验?根据讨论结果,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在活动手册上。(10)示例讲解:提供三种实验方案,供参考。方法一:模仿牛顿的实验方法,将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方法二:如果没有棱镜,可以用镜子和水制作一个水三棱镜来观察光的色散现象。方法三:彩虹也是太阳光色散的结果。我们也可以通过制造人造彩虹来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制造人造彩虹时,我们背对着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11)学生完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12)交流:通过牛顿和自己的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13)小结:太阳光是白光,白光能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说明光能发生色散。(14)过渡提问:被分解的单色光如果混合在一起会怎样?2.了解光的混合现象(1)讲述:为了反证光的色散实验,牛顿曾设计实验把几种不同的单色光合在一起形成白光。(2)自主阅读P39牛顿的实验。(3)思考: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想一想,牛顿使用的实验方法和看到的现象是什么?请记录在活动手册上。(4)学生讨论汇报。(5)交流:牛顿的实验结论是什么?(6)小结:牛顿及其学生还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无法被分解,称为三原色光。其他四种色光均可由这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相合而成。用三原色光相加可以得到白光。(7)讲述: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合成白光或其他色光。(8)明确任务:应用光的混合现象,合成白光或其他色光。(9)设计实验: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实验材料是什么?根据讨论结果,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在活动手册上。(10)学生汇报,完善实验方案。(11)动手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12)交流:通过牛顿和自己的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13)小结:红、绿、蓝三种色光以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色光,说明色光可以混合。(14)布置任务: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电视机、计算机屏幕色彩的显示原理。(三)整理,下课。第三单元光第五课光线与视觉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视觉的形成与光有关,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知道视觉的清晰度、舒适度等与光的强弱有关。知道我们看到非光源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2.科学探究围绕“光线与视觉”这一主题,能分别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并探究视觉与光线强弱的关系、物体颜色与反射光的关系。3.科学态度、STSE积极参加光线与视觉的相关探究活动,注意强光的防护,保护眼睛。主动合作,接受分工,开动脑筋,多角度观察与分析,尊重证据,乐于分享。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自制暗盒的材料(纸盒、螺丝刀、纸板)、胶带、书写纸、笔;分别能发出白光、红光、绿光、蓝光的4支手电筒,白纸、红纸、绿纸、蓝纸、黑纸;防护目镜、防护眼罩等;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提问:我们的视觉是怎样形成的?(2)简介眼睛的构造,学生交流。(3)小结并引出新的问题: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晶状体后形成了物体的影像,经过大脑加工后产生了视觉。想一想,视觉与光线的强弱有什么关系?(二)新课学习1.暗盒辨字(1)明确任务:用自制的暗盒研究光线强弱与视觉的关系。(2)制作暗盒:课件展示教材P40上方的自制暗盒(暗盒里面有文字或者图画),学生参考制作,教师提醒制作时注意安全。教师巡视并指导。(3)合作实验并记录:组内分工合作,一人左手拿着手电筒照暗盒的通光孔,右手用遮光板控制进入暗盒中光的强弱。另一人通过观察孔看里面的字。将实验情况记录在活动手册上。(4)交流: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说一说,这个暗盒实验说明了什么?(5)小结:光线过强时,我们看不清里面的文字,感觉刺眼;光线充足且适量时,我们能看清里面的文字,眼睛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光线很弱时,我们看不清里面的文字,眼睛有不舒服的感觉;完全没有光时,我们完全看不见里面的文字。这个实验说明:来自光源的光或者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人的视觉与光的强弱有关系。(6)过渡提问:我们看到非光源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线有什么关系?2.暗盒辨色(1)明确任务:用自制的暗盒研究反射光与物体颜色的关系。(2)分组制订实验计划。(3)示例讲解第3小组关于颜色与反射光线的研究计划a.我们的问题: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线有什么关系?b.我们的猜想:物体只反射和它颜色一样的光,其他的光都被物体吸收了。c.实验需要的材料:分别能发出白光、红光、绿光、蓝光的4支手电筒,暗盒,白纸、红纸、绿纸、蓝纸、黑纸。d.我们的实验方案:1.暗盒中放入白纸,分别用不同色光的手电筒照射,观察实验现象。2.暗盒中放入黑纸,再用不同色光的手电筒试……3.暗盒中放入红纸,用红光手电筒照射,再改用其他色光的手电筒试……4.分别换绿纸、蓝纸放入暗盒,用不同色光的手电筒照射,观察实验现象。(4)完善实验方案。(5)动手实验并记录:按照各组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将实验现象(进入暗盒的光、纸张本来的颜色、所看到纸片的颜色、进入眼里的反射光)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6)交流:分析实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7)小结:我们看到非光源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的物体会吸收所有色光,几乎没有反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它看上去呈黑色;白色物体会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它看上去呈白色;其他颜色的物体只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光,所以我们看到了绿色的树叶、五颜六色的花。(8)试一试,用红光照射蓝纸,我们看到的纸张是什么颜色?(9)小结:如果用红光照蓝色物体,蓝色物体只能反射蓝光,红光被吸收,没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感觉它呈黑色。3.激光与气球(1)提出新的问题并作出猜想:用不同颜色的激光笔照射不同颜色的气球,气球会爆吗?(2)教师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激光不能照射眼睛,戴好护目镜。(3)试着解释看到的现象。(4)小结:激光具有较强且集中的能量。用激光笔照射与其同色的气球时,激光被反射,不容易爆炸,反之容易爆炸。白色几乎全被反射,不容易爆炸;黑色几乎全被吸收,容易爆炸。(三)整理,下课。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昼夜的交替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科学史中以托勒密、哥白尼为代表的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解释。知道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知道地球自转轴(地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2.科学探究针对科学史中昼夜交替现象的两种解释,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用实验进行模拟。能用模型解释昼夜是怎样交替的。3.科学态度、STSE对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运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探究兴趣,积极实验,尊重证据。了解人类对地球运动不断探索的历程,心怀敬意。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橡皮泥、牙签、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昼夜交替定作息,春去秋来雁迁徙,天天年年总如此,地球运动有规律。(2)提问:昼,是指白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天;夜,是指夜晚。昼夜交替,意思是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不断循环。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二)新课学习1.作出假设(1)介绍科学史上的两种解释讲述: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90—168)提出了“地心说”。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位置,并静止不动,太阳、月亮和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转动。地心说认为昼夜交替是由于太阳绕着地球转动而形成的。后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有自转运动。于是对昼夜的形成就有了新的说法: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2)交流:关于昼夜的形成,你们赞成哪一种说法?说一说自己的道理。(3)过渡提问: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论点吗?2.模拟昼夜的形成(1)明确任务:设计实验模拟昼夜的形成,探究昼夜形成的原因。(2)介绍材料: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3)分组讨论:要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我们怎样进行模拟实验呢?(4)方法交流:根据各组的观点,实验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手电筒不动,地球仪转动,模拟地球自转。另一种是地球仪不动,手电筒转动,模拟太阳转动。(5)动手实验:各组根据自己的方法开展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6)交流: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看一看大家是不是有了共同的认识。(7)小结:两种完全不同的实验,都能模拟出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8)继续探究:两种完全不同的实验,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谁对?让我们看看更多的研究证据吧!(9)自主阅读:教材P45“傅科摆”。(10)交流:读这则材料,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傅科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地球的自转)(11)实验总结:综合上面的模拟实验和“傅科摆”的实验,可以证明: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黑夜。(12)过渡提问:想一想,昼夜是怎样交替的呢?2.昼夜是怎样交替的(1)研究一:怎样判断是黎明还是黄昏?①介绍材料: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②明确方法:展示教材P46上方的参考图。昼与夜交汇处,称为晨昏线。地球自转,晨昏线移动。教师提醒:一定要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③先思考后演示:A处和B处,谁是黎明?谁是黄昏?教师演示:首先,按照教材图示,教师在“晨昏线”上分别贴上A和B,让学生分别推测A、B是在“晨线”处还是在“昏线”处(即哪边是“晨线”哪边是“昏线”);接着让“地球”缓慢自转,验证推测是否正确;然后让“地球”自西向东缓慢转动,观察被照亮区域的变化,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④学生实验⑤实验汇报,并小结: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根据实际,晨昏线是自东向西移动的,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2)研究二:怎样判断地球自转一周?①介绍材料: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②明确方法:展示教材P46下方的参考图。在黎明到来的晨昏线上,用橡皮泥固定一个点,竖直插上一根牙签,让牙签迎来初升的太阳。③动手实验并思考:继续让地球自转会使得这个地方再次迎来黎明吗?④小结:地球自转再回到此点,为自转一周,此周期定义为“一天”,一天又划分为24小时。(3)练习:活动手册P13下方,判断两个地方是早晨还是傍晚?(三)整理,下课。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二课四季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一年中气温的变化规律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知道按昼夜长短变化划分四季的天文划分法。知道正午时物体影子在不同季节有规律地变化,其变化规律与地面温度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知道古人利用圭表测定季节。2.科学探究能采集或利用已有数据,整理、分析,探究一年气温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关系。能运用找到的规律尝试划分四季,能列举其他的四季测定及划分方法。3.科学态度、STSE对事物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有探究兴趣,具有基于数据分析和推理发表对四季划分的见解的意识。乐于合作与分享,愿意倾听关于四季划分的不同意见,主动沟通。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某地某年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昼长的数据、计算器、网格型坐标纸等,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复习: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3)引入并思考:我们知道昼夜是交替变化的,但昼与夜的长短一样吗?昼夜长短与冷暖有关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四季的变化》。(二)新课学习1.探究一年气温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关系(1)分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探究一年气温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关系?(2)交流并小结:一年中的气温和昼夜长短都会变化,每天实际观测并记录是一种研究方法,但我们可以采取查阅资料的快捷方式,例如可以查阅气象台的数据。(3)课件展示P47资料:北京古观象台2017年气象观测记录。(2017年北京每月平均昼长表和2017年北京每月平均气温表)(4)继续讨论:有了这样的两个记录表之后,我们可以怎么研究?(5)交流并小结:可以先找出一年中的气温变化规律,再找出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最后看一看一年中气温变化规律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6)研究一:寻找一年冷暖变化规律。①明确方法:根据2017年北京每月平均气温表格,在坐标图中描绘出这一年中每月平均气温的折线图,再查找规律。②学生观察、绘图并交流:通过折线图,你发现了什么?③小结:我们发现,1月温度最低,7月温度最高。从1月到7月温度不断升高,从8月到12月温度不断降低。(7)研究二:寻找一年昼长的变化规律。①明确方法:根据2017年北京每月平均昼长表格,在坐标图中描绘出这一年中每月平均昼长的折线图,再查找规律。②学生观察、绘图并交流:通过折线图,你发现了什么?③小结:我们发现,6月白昼时间最长,12月白昼时间最短。从1月到6月,白昼时间逐渐增长;从7月到12月,白昼时间逐渐变短。(8)研究三:对比上述的数据和折线图,寻找一年中的冷暖变化和昼长变化的对应关系。①分组对比并整理自己的发现②班级交流。③小结:气温变化的规律与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是基本一致的。2.怎样划分四季(1)讨论:一年中的冷暖变化,会直接影响动物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根据冷暖的不同,一年划分为四季。怎样划分呢?(2)汇报讨论结果。(3)小结:a.人们经过长期仔细观测,发现昼夜长短相等分别在3月21日左右和9月23日左右,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而昼最长在6月22日左右,称为夏至;昼最短在12月22日左右,称为冬至。b.春夏秋冬四季的规定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为了与月份吻合,通常以公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来年2月为冬季。这也是四季的天文划分。(4)继续探究:除了昼夜长短的变化,你还注意到哪些变化可能引起四季温度的变化?(5)学生交流汇报:夏天的太阳晒得好厉害,冬天的太阳……(6)讲述:我国古代科学家对四季太阳照射情况的变化也有很深的研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3.圭表的故事(1)自主阅读:教材P51有关圭表的故事。(2)交流:阅读资料之后,你学到了什么?(3)学生交流汇报(4)练习:完成活动手册P14第2小题的练习。(5)思考:整理上述内容,归纳四季的变化对温度和物体的影子的变化关系。(6)小结:像手电筒一样,当夏天的太阳接近直射时,竖直物体的影子就短,地面单位面积接受的热量多,温度就高;冬天的太阳斜射时,竖直物体的影子就长,地面单位面积接受的热量少,温度就低。正如一天中正午的太阳最晒,早晚的太阳温和。(三)整理,下课。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三课四季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地球绕着倾斜的地轴自转的同时,以近似圆的轨道绕着太阳逆时针转动,地轴与这个转动平面的夹角是23.5°,并始终指向北极星。知道地球绕太阳转动称为地球公转。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关。2.科学探究阅读资料并能用模型解释地球公转,能设计模拟实验演示并解释四季的形成。3.科学态度、STSE对地球公转现象有好奇心,积极参加四季形成的模拟实验,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并乐于分享。初步了解所学地球公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橡皮泥、牙签,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提问引入:我们知道了四季的划分,了解了四季变化中可观测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正午影长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四季的形成》。(二)新课学习1.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阅读“日心说“的有关介绍:1543年,哥白尼完成了《天体运行论》的写作,建立了“日心说”理论。他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普通行星,其自身又自转。哥白尼的学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成为近代天文学的奠基。(2)交流并小结:哥白尼“日心说”理论首次提出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3)了解地球的公转。教师演示并讲解,同时课件展示教材P52下方图。a.地球绕自身轴的转动,就是地球自转。这个轴称为地轴。b.地球以近似圆的轨道绕太阳转动,地轴与这个转动平面的夹角是23.5°,并始终指向北极星。c.地球绕着倾斜的地轴自转的同时,绕太阳逆时针转动。d.地球绕太阳转动称为地球公转。(4)学生自己操作地球仪,理解上述概念。2.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1)明确任务:做模拟实验,从地球的运动来推测四季形成的原因。(2)实验前交流:a.如果地轴不倾斜会怎么样?b.地轴倾斜与地面接受太阳的光和热的多少有关吗?c.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3)学生分组讨论,制订实验计划。(4)班级交流,明确实验方案:两步走。第一步,地轴不倾斜,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第二步,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5)研究一:地轴不倾斜,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①讨论:a.用什么器材模拟太阳和地球?b.怎样让“地轴”不倾斜?c.“地球”该怎样运动?“太阳”呢?d.怎样观察“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②汇报并小结:在“北半球”某处用橡皮泥垂直地面竖直固定一根牙签,我们可以根据影子的变化来判断阳光照射的角度。a.以桌面为“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让“地轴”垂直桌面。b.用手电筒光直射地球仪中部。c.让“地球”的公转从“春分”开始,依次通过“夏至”“秋分”“冬至”各点。d.观察正午时牙签影子的变化和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③实验,记录,并汇报:将实验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你的发现与事实相符吗?④小结:如果“地轴”不倾斜,牙签影长的变化与事实不相符,说明“地球”上没有出现四季变化。(6)研究二: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①明确实验方法:a.以桌面为“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将地球仪平放在桌面上,则“地轴”就是倾斜的。b.用手电筒光直射地球仪中部。c.让地球的公转从“春分”开始,依次通过“夏至”“秋分”“冬至”各点。注意:“地轴”要一直指向北。d.观察正午时牙签影子的变化和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实验,记录,并汇报:分析实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③小结:如果“地轴”倾斜,且方向保持不变,牙签影长的变化与事实是相符的,说明“地球”上出现了四季的变化。(7)追问:对比这两个实验的结果,这说明了什么?(8)全课总结:地球公转(地轴倾斜着,始终指向北极星,绕着太阳转)是四季形成的原因。a.北半球,夏季阳光直射程度大,照射面积大,获得太阳光能量多,温度高;冬季阳光直射程度小,照射面积小,获得太阳光能量相对少,温度低。b.正对阳光时的影子,就是正午的影子。假如以冬至时正午的影子长度为标准,再回到这个影子长度,则说明地球公转了一周。这个周期就是我们说的“一年”。一年12个月,约365天。c.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三)整理,下课。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第一课生活中的“好帮手”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简单工具,知道利用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完成好工作。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2.科学探究针对生活中的工作难题(如拔钉子),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帮助解决,在比较中发现使用不同工具做同样的事情,效果是不同的。对生活中简单工具的作用能提出自己的问题。3.科学态度积极参与用不同工具拔钉子的体验活动,敢于尝试,乐于交流。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初步认识到工具作为技术的物化成果,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装满水的纯净水桶、钉入钉子的木板、拧紧的螺丝钉、未开瓶的汽水、木板、羊角锤、扳手、螺丝刀,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井中汲水用辘轳,给个支点撬重物,上山公路盘山修,滑轮组合增力度。(2)提问:根据画面和小诗,你得到了哪些信息?(3)学生自由发言。(4)引入并思考: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简单机械》的学习。首先,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好帮手”。(5)展示并交流:课件展示或实物展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与下图类似的难题吗?你是怎样解决的?a.出示汽水瓶,如何将它打开?b.出示钉有钉子的木板,怎样取出钉子?钉有螺丝钉的木板呢?c.出示两个人搬运大油桶,该怎么办?(6)学生自由发言。(二)新课学习1.寻找生活中的“好帮手”(1)讲述: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难题,为了克服这些难题,提高工作效率,人们发明了很多工具,这些工具成为了人们的“好帮手”。(2)课件展示教材P56下方四幅图。(3)交流:根据图片说一说,人们是使用了哪些“好帮手”来解决难题的?(4)小结:第一幅图,借用木板搭成斜面,使大油桶滚动起来,省力;第二幅图,用开瓶器开汽水瓶,省力。第三幅图,用扳手拧开螺帽,省力。第四幅图,用羊角锤取出钉子,省力。(5)思考: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好帮手”?它们能发挥什么作用?原因是什么?请把你想出来的“好帮手”记录在活动手册上。(6)学生汇报。比一比,看谁列举的又准确又多。(7)明确任务:出示钉有钉子的木板,试一试,怎样能既方便又省力地拔出木板上的钉子?(8)小组交流并尝试。(9)汇报做法和感受。(10)小结:用钳子拔不出来,很费力气。用钉锤直接向上拔,也很费力气。用钉锤撬时,要把钉锤顶住了向后拔,握住钉锤把的顶端比握下面更容易把钉子撬出来。(11)交流:对拔钉子的实验,你有什么疑问吗?还能提出什么问题?(12)学生汇报:a.用钉锤是否省力和钉锤顶住的地方可能有关系?b.用钉锤是否省力和握把的位置有关系?(13)继续探究:试一试其他“好帮手”,提出你的问题,记录在活动手册中。(14)交流汇报:与同学交流你使用“好帮手”的心得和问题。(三)整理,下课。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第二课杠杆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人们用来撬动石头的木棍是一种简单机械,叫作杠杆。知道杠杆工作时总围绕一个点转动,这个点叫支点。撬重物时对杠杆用力的那个点叫动力点,承载重物的那个点叫阻力点。知道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且距离越远,越省力。反之则费力。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知道人们使用杠杆有时是为了省力,有时是为了省距离。2.科学探究针对使用撬棍的情境,能利用杠杆尺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做好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总结出怎样使杠杆省力、费力或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特点。能找出不同外形杠杆类工具的支点,分析不同类型杠杆类工具的作用。3.科学态度对于探究让杠杆省力的活动有兴趣,尊重数据,分工合作。乐于用杠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初步认识到杠杆类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意识到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词典、橡皮擦、木板、杠杆尺、钩码、铁棍、钉有钉子的木板、羊角锤、镊子、剪刀、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导入: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学生交流发言。(杠杆)(3)讲述:这句话用夸张的方式说明了杠杆原理。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究杠杆的秘密。(二)新课学习1.认识杠杆(1)交流:课件出示教材P58的上方图片。说一说,人们是怎样移动大石头的?(2)小结:人们用木棍能轻松地撬起大石头。撬动石头的木棍就是一种简单机械,叫作杠杆。(3)讲述:课件出示教材P58的下方图片。木棍始终围绕着固定的点在转动,这个点称为支点。对着木棍用力的位置称为动力点。石头压住木棍的位置称为阻力点。(4)思考:说一说杠杆可能有什么作用。(5)学生自由发言。2.探究杠杆的秘密(1)介绍器材:杠杆尺、钩码(2)组装杠杆并初步体验:课件展示教材P59上方图,学生分组搭建一个如图所示的杠杆。改变用力的位置,初步体验。(3)确定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杠杆尺的固定轴就是支点,左边挂钩处假定为阻力点,在右边某处挂钩码,则是动力点。杠杆平衡时,这个钩码的重力就是“撬起”重物的力。省力多少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有关系。(4)提出问题:怎样做,杠杆才省力?(5)讨论并制订实验计划:怎样利用杠杆尺实验检验自己的初步想法?(6)示例讲解:第3小组实验设计a.研究问题:杠杆省力多少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b.实验方法:1.将杠杆的A设定为阻力点,B设为动力点,杠杆尺固定轴就是支点,设定为O。2.在A点上挂4个钩码。3.在B点挂若干钩码,让杠杆平衡。4.变动B点的位置,挂若干钩码,让杠杆平衡。(7)各组完善实验计划。(8)动手实验并做好记录: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9)交流:分析实验数据,我们有哪些发现?(10)小结: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且距离越远,越省力;反之杠杆费力。如果两者距离相等,那么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3.杠杆变形记(1)展示:出示一块钉有钉子的木板。(2)动手体验并交流:用铁棍可以撬动钉子吗?这个杠杆有什么不足?(3)汇报:铁棍头卡不住钉子帽。每次还要挪动支点。往下压时,有时会挤着手……(4)思考:用什么工具可以既方便又省力的将钉子拔出来呢?(5)讲述:出示教材P61上方两幅图,人们在实践中常用变形后的杠杆。试一试,这两个工具能将钉子方便的拔出来吗?(6)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7)交流:说一说这两种工具是怎样把杠杆变形的?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各在哪里?这样变形后有什么好处?(8)学生边演示边回答。(9)讨论:课件出示教材P61下方图。生活中有很多的变形杠杆,说一说它们的作用。(10)学生汇报:比一比,看谁说的又多又准确。(三)整理,下课。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第三课轮轴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像辘轳这样由一个大“轮”和一个小“轴”组成的装置,叫作轮轴。知道用力点在轮上、阻力点在轴上时,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越省力。2.科学探究针对辘轳提水的事例,能自制辘轳模型做模拟提水实验,并与徒手直接提水进行比较,分析数据,得出轮轴能省力的结论。能列举生活中更多的轮轴类工具。3.科学态度积极参与制作辘轳模型及探究活动,能够与同学合作,认真分析,主动交流。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初步认识到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利用轮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带盖塑料瓶、硬铁丝、筷子、比筷子长的木棍、操作台、三个钩码、测力计;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提问:人们怎样从深井中提起一桶水?(课件展示一口井)。(2)学生交流发言。(用绳子直接提,古代使用辘轳……)(3)讲述:我国在3000多年前就发明了辘轳。大约在1000年前的北宋时期,我国已普遍使用了手摇辘轳汲水。辘轳的制造和应用,在古代是与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它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灌溉上。(4)导入:今天让我们先来探究辘轳的秘密。(二)新课学习1.探究辘轳的秘密(1)任务一:制作一个辘轳模型。①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步骤:a.用一根硬铁丝纵向穿过打好孔的瓶体。(孔隙直径稍大于铁丝直径)b.在瓶体上横向穿过一根筷子并固定好。c.将辘轳模型固定在铁架台上,瓶口用线挂上“水桶”(钩码)。②学生分组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2)任务二:直接提水和用辘轳提水,用测力计测出所需力的大小,并记录在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