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五单元3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五单元3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五单元3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五单元3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五单元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热情歌颂农民运动“好得很”。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促进了大革命运动的高涨B.打击了几千年专制统治的基础C.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D.体现了农民觉悟的提高解析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反封建,农民运动的斗争直接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答案B2.观察下图,毛泽东主办该讲习所的目的在于通过它培养农民干部以便()A.为中共的创立奠定基础 B.适应国民革命发展的需要C.为农村根据地培养骨干 D.促进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解析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于1926年,当时中国正处在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时期,因此,B项正确。答案B3.“一个农民的儿子,创造了中国近代史的奇迹。”下图反映的毛泽东创造的“奇迹”是()A.发动秋收起义B.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C.提出国共合作的主张D.进行“三大改造”解析根据“毛泽东在井冈山”和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在井冈山领导革命斗争的毛泽东,与之相关的应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答案B4.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川陕革命根据地 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解析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军到达井冈山地区,1928年,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答案B5.右图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论断的准确内涵是()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夺取全国革命胜利B.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C.开辟解放区,以夺取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D.开展土地革命,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的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其它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A。答案A6.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体现这种“成熟”的理论成果是()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解析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思想。答案B7.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是在()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解析中共成立时,尚没有自己掌握控制的军队;八七会议时,毛泽东作为当时党中央临时政治局派出的干部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中共七大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答案C8.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1945年6月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答案C9.毛泽东于1956年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取了苏俄、苏联的经验教训B.标志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比较系统的思路C.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的著作D.重点讨论了中苏关系等政治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论十大关系》内容、特点和意义的理解。《论十大关系》重点讨论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等问题,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也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理论渊源。答案D10.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全面发动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敌我矛盾基本解决,中国社会的矛盾集中体现为人民内部矛盾,这是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历史背景。所以应选C项。答案C年5月,毛泽东曾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为了实现“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①“大跃进”运动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大炼钢铁运动④“文化大革命”运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本题注意题干的时间限制为“1958年”,④发生在1966年,时间上不符合,故排除含④的A、C、D三项。答案B年毛泽东在东山高等小学的入学考试中,曾写下了《咏蛙》一诗以言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毛泽东写这首诗表现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B.毛泽东此时是为了接受近代科学知识C.毛泽东此时是为了更多地接触各层人民、了解社会D.流露出毛泽东胸怀大志、立志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解析在1910年他入高等小学求学时并非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故A项不正确;毛泽东开始接受近代科学知识是进入新式学堂学习之后,所以B不选;接触各层人民、了解社会,是毛泽东随着思想的不断成熟而产生的做法,因此C项不正确,故选D。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的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的政策无疑是正确的。——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二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有什么贡献?(2)材料二讲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毛泽东在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方面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解析第(1)问注意毛泽东在革命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即可解答。第(2)问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可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解答,注意探索不仅仅有经济方面,还有政治方面。答案(1)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主要贡献是:在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那就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2)有益的探索:①(在国民经济基本恢复的基础上)1953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领导人民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制度。②(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胜利后)发表《论十大关系》,开始领导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③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毛泽东选集》合订本材料二两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论。——《毛泽东选集》合订本材料三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毛泽东选集》合订本请回答:(1)结合以上材料所提出的观点归纳毛泽东思想形成、完善的曲折历程。(2)通过以上材料,你对毛泽东思想有何重要认识?答案(1)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抗战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