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2.感受作品的意境,品味平淡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3.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美、音乐美,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鉴赏词的意境美,体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讨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初中所学李清照词《武陵春》导入。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感悟:此词读来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明确:哀伤,低落,一种莫名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全词的关键字是?明确:愁通过对《武陵春》的主旨把握,让学生感受到李清照的“愁”,继而引出同样体现作者愁绪的所学篇目——《声声慢》。初读感知学生集体第一遍朗读(感受作者在本词中呈现的愁绪)。三、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让学生自读总结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进行填空。走近作者: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家庭美满,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公元1127年,金人占领京都汴梁,徽钦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两年后的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后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沦落之哀、孀居之痛、亡国之恨,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写作背景:这是李清照晚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诵读品悟1.教师范读;2.学生集体第二遍朗读(带着对作者生平的同情,尝试读出作者满腔的愁绪);3.指导阅读:讲解诗词大意,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所写情境,感悟作者在诗词中蕴含的种种情绪,点出停顿和重读。4.学生集体第三遍朗读;5.请一男一女两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六、品味鉴赏分别找出本词中直接抒情的语句和间接抒情的语句。明确:直接抒情: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抒情:余下语句。直接抒情。(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弦弦掩抑声声思”,“低眉信手续续弹”“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明确:音乐美;增强感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眼是愁,作者因何而愁?明确:颠沛之苦、沦落之哀、孀居之痛、亡国之恨。间接抒情:分析意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思考:“酒”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在这里“酒”是“淡酒”有何深意?明确:词人选用了“淡酒”和“秋风”两个意象。喝酒的目的是为了消愁,可是举杯浇愁愁更愁,不但不能浇愁,反而“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还有秋天的晚风一般很冷,又用“急”来形容,说明风大,风猛,风劲,给人一种非常凄寒的感觉。风吹在身上,其实是冷在心上。除了浇愁,词人喝酒是想暖暖身子。“淡”字用得好,酒味清淡,几杯下肚产生的热量是不可能抵抗住秋风的寒意的。这说明词人还是想对抗秋风,而且做出了努力,可是没能成功。本想借酒浇愁,抵御寒风,却败下阵来,写出了愁绪的无可解脱,不能解脱。“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思考:“大雁”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意象,请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合理体会“大雁”有何象征意义?明确:国破家亡之愁:大雁是从北方飞来的,是从她故乡的方向飞来的,看见大雁,很自然的就会想起故乡。大雁南来北往,年年迁徙,今年南来,明年北归,而流浪到南方来的人却很难回去了,所以这里还有亡国之恨。孤独苦闷之愁:鸿雁是成群结队往南飞的,反衬出她一个人的孤独。怀念亡夫之仇:鸿雁可以传书,李清照在《一剪梅》里曾说“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看见大雁,就会想起丈夫,想起以前那些恩爱的日子,互通书信的日子。此时丈夫已经死去,大雁还是以前的大雁,而人却不见了,只把满腹的寂寞留给还活着的人去细细的苦吟。④物是人非之愁:“旧时相识”让我们猜想,词人可能曾经和自己的丈夫一起看过大雁飞过,此时再次看到,大雁依旧,人事已非。(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思考:“黄花”有何象征意义?明确:菊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菊花憔悴得很,就好像她自己一样。她在《醉花阴》里曾写过“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并且从“有谁堪摘”我们可以推想,以前她和丈夫或亲人是曾经共赏过菊花的,而现在黄花都憔悴了,还是无人与自己摘花共赏,这里表现的是孤独、忧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思考:“梧桐”有何象征意义?在这里“梧桐”是在什么特定条件下的,有何深意?明确:从李煜《相见欢》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可以知道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在这里,“梧桐”又是在“更兼细雨”“到黄昏”的特定环境下的,将词人的这种愁绪表现的更加强烈。温庭筠的《更漏子》,有“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雨”就是一个引发愁思的事物。点点滴滴,虽然细碎却始终不断,落在梧桐树叶上,也深深打在词人的心上。秋天的雨一般都下得比较缠绵,不像夏天那么干净利落,从黄昏开始的雨很可能会落到晚上甚至天明,“一叶叶,一声声”,词人这一晚上多半是彻夜不能眠的。小结词人开篇连用七个冠绝古今的叠词为全词定下了哀婉凄清的基调,又从不同角度、用不同事物反复书写她的悲伤,到篇末感情喷涌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确实,小小的一个愁字,又如何道得完女词人满腔的痛苦与哀伤呢?同时,她选取的“淡酒”、“晚风”、“秋雁”、“菊花”、“梧桐”等意象,都是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的,表现愁绪特别典型的。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她的愁绪具体化了,形象化了,能带给人更多的艺术想象,更美的艺术享受。深沉真挚的情感和圆熟天然的技巧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千古名作。这是女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汉语文学才有的骄傲!背诵指导学生背诵诗词要先记住内容有哪些,先记内容再背诵。
教学反思:对于这堂课,整体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教学设计的内容经过几次修改基本达到了自己的要求,但在具体实施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是预期没有考虑到的。优点:1.教学设计完整有侧重,主要从诵读品悟和鉴赏点拨两部分进行,把握住了诗词中比较重要的朗读和意象分析两方面。在朗读部分,老师范读可以帮助学生对朗读有一个具体形象的把握,也比听朗读录音更有亲近感,所以在后面朗读的环节,学生做的比较好,特别是单独朗读时,学生虽然害羞拘谨,但依然能主动朗读,对于这一部分,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在鉴赏部分,重点把握住四个典型的意象进行分析,其中详细分析了“酒”和“雁”两个意象,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连商务职业学院《合唱与指挥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2025届小升初数学高频考点模拟卷含解析
- 中医操作在社区中的运用
- 淤泥晾晒施工方案
- 家具商场物业工作总结
- 教育学试讲模板幼儿园
- 工程项目管理分析报告
- 四川省卫生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药专业)近年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工作总结数字量化
- 市场调研分析培训班
- (2024年)硫化氢安全培训课件
- 期中综合练习(1-4单元)(试卷)-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聚焦超声治疗》课件
-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湘教版2019)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4)民用航空气象人员(气象观测)执照考试题库 -上单选、多选题
- 突泉县2023年度在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突泉县太平红瑞采石有限公司)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护理查房
-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版)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 短视频企业号运营方案:通过原创内容树立品牌形象与价值观
- 机械制造厂质量管理手册
- 航空数字化制造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