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验专项讲义(教师逐字稿)_第1页
2.实验专项讲义(教师逐字稿)_第2页
2.实验专项讲义(教师逐字稿)_第3页
2.实验专项讲义(教师逐字稿)_第4页
2.实验专项讲义(教师逐字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专项讲义(教师逐字稿)PPT(第1-2页):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1、实验专项的知识层次体系构建;2、如何解题。准备好了么?Let'sgo!PPT(第3页):现在这棵知识树要在各个枝干中,长出实验的部分。PPT(第4页):先来把知识层次体系构建好吧。PPT(第5页):首先我们概览一下全局,看一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哪几个部分的内容。总共有三个部分的内容需要我们掌握,分别是电磁学实验,力学实验,光学实验。PPT(第6页):首先从伏安法测电阻开始。其定义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原理是:I=U/Ro具体的电路图已经在ppt里面了。我们来提醒一下这个实验中应该注意的地方。首先是滑动变阻器:变阻(“一上一下”),然后是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接着是电流表,应该串联在电路中,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量程选择的时候,算最大电流ru/Rx。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五、解题技巧PPT(第9页):0K,知识层次体系构建结束。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如何运用知识层次体系来解题吧!(务必看视频,学霸不必过多讲解)。PPT(第10-11页):第1题和答案。PPT(第12-13页):第2题和答案。PPT(第14-15页):第3题和答案。PPT(第16页):回顾落实。看完视频题目后,有没有学会如何运用知识树来解题?我们再次总结一下知识层次体系的要点吧。六、总结PPT(第17页):要点总结(学霸照PPT读即可)。PPT(第18页):注意事项提醒(4个tip,学霸照PPT读即可)。PPT(第19页):课后作业布置,请完成我们为你准备的经典习题。PPT(第20页):结束。10接着是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其量程选择应该看电源电压。在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如果说测量结果偏小,那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接着是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原理是:P=UI,电路图已经在ppt上了。注意!刚刚我们在伏安法中提到的注意事项,现在也同样适用。接着是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4、结论理解: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2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pL/S,其中P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然后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电路图已经在ppt±0其结论是: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接着是使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我们在这个实验中的实验步骤是:1、照图甲接好电路。2、分三次把电流表接入A、B、C三点,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IA、IB、ICo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相等。4、照图乙连好电路。5、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IA、IB、ICo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最后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注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并且用电磁针吸3

引曲别针的多少来判断磁性的强弱。我们的做法是:1、将电磁铁连入电路,闭合开关,试着用电磁铁吸引曲另U针。2、保持线圈匝数一定,线圈内有铁钉,改变电流大小,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3、保持线圈匝数,电流一定,比较线圈中有、无铁芯时磁性强弱。4、保持电流一定,线圈内有铁芯,改变线匝数,比较电磁铁4、保持电流一定,线圈内有铁芯,改变线匝数,比较电磁铁5、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线圈内有无铁芯PPT(第7页):接着是力学实验。我们先从伽利略斜面实验开始说起。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分析得到的数据,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这就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推理得: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概括得: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然后是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其测量原理是:二力平衡的条件。我们的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于是可以得出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然后是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我们的做法是:1、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2、将数据填入表格甲,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如图乙所示。3、通过分析所作的图像,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4、用铁、木块做实验,并作出图像,分析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5由此,我们构建力密度的概念。接着,是测量长度。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o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接着是大气压的实验测定,也叫做托里拆利实验。我们的做法是: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n]。其原理分析是::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X105Pa6接着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我们的做法是: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2、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这时杠杆两端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的重量。3、把支点右边的钩码重量当作动力F1,支点左边的钩码重量当作阻力F2;量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11和阻力壁12;把Fl、F2、11、12的数值记录下来。4、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5、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动力X动力臂二阻力X阻力臂,F1L1=F2L2接着是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在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我们是这么做的(1)如图,一条长木板,一端垫高,成为一个斜面。(2)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s。(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G和沿斜面匀速向上拉物体的力Fo(4)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我们是这么做的:(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G。(2)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匀速拉着绳端,使物体上升,读出示数F;同时测出物体升高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o(3)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PPT(第8页):然后是光学实验部分。我们先从凸透镜成像开始说起。其实验图像已经在ppt上,值得说明的是,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即焰心、光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u〈f)烛焰在焦点上(u=f)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结论,根据物距我们能够得到像的性质,具体的表格请同学们看一下ppt上的表格就非常清楚啦。接着是反射定律。(1)、如左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0和反射光OF的径迹。(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记录下来(5)、如右图所示,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6)、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最后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我们的做法是:1、在桌面上铺一长大纸,纸上竖立着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