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换版培训课程教案_第1页
环境管理体系换版培训课程教案_第2页
环境管理体系换版培训课程教案_第3页
环境管理体系换版培训课程教案_第4页
环境管理体系换版培训课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SO14001:2004审核员培训

2

3

1、CNAT对EMS内审员的转换要求2、标准修订内容介绍3、证书转换要求4、审核主要关注点与审核要求培训内容4

转换方式:不统一要求,以考试方式进行评价和确认;考试组织:CNAT统一组织,各经批准的认证、培训机构组织转换考试;转换考试期限:至2006年12月31日止;考试实施:闭卷考试-1.5小时,100分满分,70分及格,考试不合格可补考,CNAT统一阅卷。考试目的:评价和确认EMS审核员对新版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CNAT对EMS审核员的转换要求5

考试内容:1)GB/T24001-2004版标准的修订背景、修订目的、修订原则及修订进度;2)GB/T24001-2004版标准的整体思路、引言、术语、标准要素的主要变化与理解等;3)GB/T24001-2004标准要求在审核中的应用,如(1)按照新版标准要求编写检查表;(2)判断现场审核是否满足新版标准要求,并进行审核追踪1、CNAT对EMS审核员的转换要求6

题型及分值:选择题(15题)30分;判断题(10题)20分;简答题(6题)30分;审核案例题(2题)20分证书:1)CNAT统一制作转换考试合格证书;2)证书复印件是年度确认、申请初次注册及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2005年10月15日起需提供),相当于8小时专业发展证明;1、CNAT对EMS审核员的转换要求72、标准修订内容介绍1)标准修订背景(1)标准修订过程2000年6月启动ISO14001:1996版修订工作;2003年8月TC207发布了DIS版本;2004年8月发布FDIS版本;2004年11月15日正式发布ISO14001:2004版;GB/T24001-2004已于2005年5月15日正式发布。81)标准修订背景(2)标准修订总原则对96版标准的修改,要有利于理解和实施,同时不产生新的要求(对于修改后可能形成新要求的内容,要提交TC207全会进行评审)。

91)标准修订背景(3)标准修订重点更加明确表述第一版的内容;对GB/T19001的内容予以必要考虑,以加强两标准的兼容性,从而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102)标准修订内容(1)总体性修改标准名称变化体系要素变化(2)对引言的主要修改(3)对标准正文的修改112)标准修订内容(1)总体性修改标准名称变化这一修改是为了和GB/T19001:2000取得一致GB/T24001:1996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122)标准修订内容(1)总体性修改体系要素变化原标准4.3.3与4.3.4合并为4.3.3目标、指标和方案;原标准4.5.1拆分为4.5.1监视和测量及4.5.2合规性评价;原标准4.3.2、4.4.1、4.4.2、4.4.4、4.5.4等5个要素名称变化;132)标准修订内容GB/T24001:1996GB/T24001:20044.3规划(策划)

4.3.2法律和其他要求

4.3.3目标和指标4.3.4环境管理方案4.4实施与运行4.4.1组织结构和职责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4.5检查和纠正措施4.5.1监视和测量4.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4.3规划(策划)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3目标、指标和方案4.4实施与运行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4文件4.5检查4.5.1监测和测量4.5.2合规性评价4.5.5内部审核142)标准修订内容(2)对引言的主要修改增加了第5自然段“修订重点”;EMS运行模式图:“检查和纠正措施”改为“检查”,并增加了对PDCA含义的简要说明;其他进一步明确要求的文字性修改:

如进一步明确环境管理体系的详细程度和复杂程度、体系文件的规模及所投入的資源等,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体系覆盖的范围、组织的规模、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等。中小型企业尤其如此。152)标准修订内容(3)对标准正文的修改1“范围”更明确可通过下列方式(c条)证实对本标准的符合:1)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2)请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的确认;3)寻求外部对它自我声明予以确认;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或注册)。2“引用标准”目前仍无引用标准

162)标准修订内容3“术语和定义”原标准定义13条,现增加到20条;增加的定义包括审核员、文件、程序、记录、纠正措施、不符合、预防措施等7条;“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改为“内部审核”;对持续改进、环境影响、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环境绩效、污染预防等9个术语和定义做了局部修改;172)标准修订内容增加的术语和定义:3.1审核员: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GB/T19000-2000,3.9.9]3.3纠正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3.15)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3.4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注1:媒介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注2:根据GB/T19000-2000中3.7.2条改写。182)标准修订内容增加的术语和定义:3.15不符合:未满足要求。[GB/T19000-2000,3.6.2]注:此术语在GB/T19000-2000中为“不合格”3.17预防措施:消除潜在不符合(3.15)原因所采取的措施。192)标准修订内容增加的定义:3.19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注2:根据GB/T19000-2000中3.4.5条改写。3.20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注:根据GB/T19000-2000中3.7.6条改写。202)标准修订内容修改的定义:GB/T24001:1996GB/T24001:20043.1持续改进: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3.2持续改进: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3.8)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3.16)的环境方针(3.11),实现对环境绩效(3.10)的改进。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212)标准修订内容修改的定义:GB/T24001:1996GB/T24001:20043.4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3.7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3.16)的环境因素(3.6)给环境(3.5)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222)标准修订内容GB/T24001:1996GB/T24001:20043.5环境管理体系

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3.8环境管理体系组织(3.16)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3.11),并管理环境因素(3.6)。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3.19)、过程和资源。232)标准修订内容修改的定义:GB/T24001:1996GB/T24001:20043.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3.14内部审核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3.16)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注: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对于小型组织,独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无关来体现.242)标准修订内容修改的定义:GB/T24001:1996GB/T24001:20043.9环境方针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行为)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它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3.11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3.10)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3.9)和环境指标(3.12)提供了一个框架。252)标准修订内容修改的定义:GB/T24001:1996GB/T24001:20043.7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3.9环境目标组织(3.16)依据其环境方针(3.11)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262)标准修订内容修改的定义:GB/T24001:1996多或少GB/T24001:20043.10环境指标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量化。3.12环境指标由目标(3.9)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3.9)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3.16)或其局部。272)标准修订内容修改的定义:GB/T24001:1996GB/T24001:20043.8环境表现(行为)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3.10环境绩效组织(3.16)对其环境因素(3.6)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3.16)的环境方针(3.11)、环境目标(3.9)、环境指标(3.12)及其他环境绩效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282)标准修订内容修改的定义:GB/T24001:1996GB/T24001:20043.13污染预防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3.18污染预防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

(3.7)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恢复、再循环、再生和处理。292)4.1修订内容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总要求:明确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增加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形成文件”。30

标准总目的: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和经济需求的关系;标准建立基础:组织定期评审和评价其环境管理体系,以确定改进的机会并付诸实施。(改进的范围、程度和时间表,组织依据其经济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来确定);特别说明:本标准除了要求在方针中承诺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以及进行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外,未提出对环境绩效的绝对要求,因而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绩效的组织,可能都是符合本标准要求的。4.1理解与应用314.1理解与应用总要求:a)制定适宜的环境方针;

b)识别其过去、当前或计划中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以确定其中的重大环境影响;c)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d)确定优先事项并建立适宜的环境目标和指标;e)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方案,以实施环境方针,实现目标和指标;f)开展策划、控制、监测、预防和纠正措施、审核和评审活动,以确保对环境方针的遵循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g)有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做出修正的能力。324.1理解与应用确定EMS范围覆盖范围由组织决定,应明确界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边界,并形成文件;组织有权自行灵活决定本标准的实施边界;环境管理体系的可信度取决于边界的选取,若组织的某一部分被排除在环境管理体系之外,组织应当能对此做出解释;边界一经确定,组织在此范围内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须包括在环境管理体系内;边界包括产品及地域,渋及相关的活动、产品和服务。334.1理解与应用注意:当组织是一个更大组织在给定场所的一部分,对范围的确定尤为必要;边界应明确为位于某地点生产某产品或提供某服务所涉及的活动;此外,文件中也应明确其他的流动场所(具体名称可放入多现场清单)是否全部包括在内;下属分公司等如纳入体系,也应注明分公司地点及所包括的流动场所;342)4.2修订内容环境方针:强调组织应确保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在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将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改为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将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为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4.2c)将环境方针传达到全体员工的要求改为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354.2理解与应用定义: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3.16)的环境绩效(3.10)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环境方针确定了组织的行动纲领及其应履行的环境责任和环境绩效水平,并应以此做为评判后续行动的依据;具有保持和改建环境绩效的作用。环境绩效是组织建立目标指标的基础。环境方针的内容应当清晰明确,使内外相关方能够理解。方针的应用范围应当是可以明确界的并反映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特有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364.2理解与应用适宜的方针体现在:最高管理者应确保方针在体系覆盖范围内,适合组织特点并意义明确、易于理解;体现出3个承诺;为目标、指标的制定和评审提供框架;方针应:形成文件;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文件中应明确人员及传递方式);可为公众所获取;定期评审与修订。374.2理解与应用组织制定环境方针时应考虑:该组织的任务、前景、核心价值观和信念;与组织的其他方针(如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相协调(若是更大组织的一部分,应在后者环境方针的框架内,并得到上级组织的认可);相关方的要求;指导原则;当地或区域的特定条件;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384.2补充审核要点环境方针是否在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什么叫在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环境方针是否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是否已经明确?是否已规定传递的方式并予以实施?怎样理解为组织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请举例说明。392)4.3.1修订内容4.3规划(策划):4.3.1环境因素对程序的要求全文中都改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明确环境因素的识别应在体系覆盖范围内,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增加了把关于环境因素的信息“形成文件”的要求。将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考虑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增改为“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404.3.1理解与运用定义:—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目的:识别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确定控制优先序,为建立监控手段(目标、指标、方案、监控程序等)、持续改进(监控程度、内容等取决于组织)提供基础;414.3.1理解与运用环境因素识别:范围:a)活动、产品和服务(包括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b)当活动、产品和服务及相关要求变化时,应及时更新;对象:能够控制的、或能够施加影响的;要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启动、关闭、维护)、紧急情况和事故);424.3.1理解与运用考虑的方面可包括:a)向大气的排放;b)向水体的排放;c)向土地的排放;d)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e)能源使用;f)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g)废物和副产品;h)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考虑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全过程有关的因素,适当的分组或归类有助于环境因素的识别;注意对外供产品的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因不同的市场情况和供货商而有很大差异;对组织所使用产品的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因不同的供方和市场情况而有很大的差别。434.3.1理解与运用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建立判别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和方法(方法不唯一,原则是所采用的方法应当能提供一致的结果);重要性是相对的、变化的,但在更新重要环境因素时,应考虑保持要求及异常情况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在某些地方,文化遗产(风俗传统)可能成为组织运行环境中一个重要环境因素。思考题:什么情况下可以更新环境因素?444.3.1补充审核要点环境因素是否在体系覆盖范围内充分识别?是否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及有可能施加影响的因素?是否已“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组织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是否确保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是如何考虑的?45

4.3.2修订内容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标题变化;增加b)条“确定这些(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是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的”

;增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符合性)。、464.3.2理解与应用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EMS的核心承诺,对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至关重要;涉及许多要素,如:4.2环境方针;4.3.1环境因素;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3目标、指标和方案;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3信息交流;4.4.5文件控制;4.4.6运行控制;4.5.2合规性评价;4.5.3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5内部审核;4.6管理评审;474.3.2理解与应用法律法规要求:包括如:a)国家或国际法律法规要求;b)省部级的法律法规要求;c)地方性法律法规要求;d)执法部门发布的规定;e)司法或行政裁决;f)习惯法或不成文法;g)协定,公约和议定书。组织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与自身需求,自愿遵守适合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的其他要求。包括如:

a)和政府机构的协议;b)和顾客的协议;c)非法规性指南;d)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e)自愿性环境标志或产品照管承诺;f)行业协会的要求;g)与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h)组织或其上级组织对公众的承诺。i)本组织的要求。484.3.2理解与应用组织宜:明确收集法律法规等的职责(专人)、频次、方法、渠道等;建立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清单(注明版本),并按策划的方法及时收集、更新;专人研读,确定所收集的要求与组织环境因素的关系,策划贯彻方式并实施(如调整相应文件、人员培训等)为“合规性评价”提供充分、适用的依据。494.3.2补充审核要点是否已确定所识别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是如何应用于它的环境因素的?如何证实?组织是如何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的?50

4.3.3修订内容4.3.3目标、指标和方案将1996版4.3.3和4.3.4合并为一个要素;将原定义中对目标、指标如可行应予以量化的要求改为“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补充

“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应遵守的他要求的承诺。”514.3.3理解与运用目标承上(方针)启下(指标、方案);目标应是适宜的(充分、可测量、体现三项承诺、适合自身特点、可追求、有激励作用);将“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个有关职能和层次”改为“组织应对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制定一个或多个方案,对于环境管理的成功实施非常重要;方案应当全面考虑计划设计生产营销和处置等各个阶段。(见A3.3)

524.3.3理解与运用目标制定时应考虑如下输入:a)组织环境方针中的原则和承诺;b)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c)适用的法律要求和其他要求;d)因实现目标对组织其他活动及过程带来的影响;e)相关方的观点;f)可选技术方案及其可行性;g)经济上、运行上和组织上的因素,包括来自供方和承包方的信息;h)可能给组织公众形象带来的影响;i)环境评审时了解到的情况;j)组织的其他目标。为实现目标和指标而制定的一个或多个方案应包括职责、过程、资源、时间表、为实现目标、指标所需采取的措施等;方案应是动态的,必要时进行修订;534.3.3理解与运用组织宜:针对方针的每一项承诺,确定与之对应的一项(或多项)适宜的目标和指标(三项承诺转化为目标、指标更有利于实现方针);目标、指标制定时要充分考虑所识别的重要环境因素及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及客观条件;建立若干方案或控制程序,以确保每项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方案可细化到组织运行的基本单元;在适当和可行时,方案应考虑计划、设计、生产、营销和处置等各个阶段;策划对目标、指标、方案的监测、予以实施、动态调整、持续改进;544.3.3补充审核要点目标、指标是否可测量(可能情况下)?目标和指标是否与环境方针相一致?目标、指标是否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应遵守的他要求的承诺?是否每一个目标指标都要制定方案?应该如何恰当处理?554.4.1修订内容4.4实施与运行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将

“资源”放进标题,对资源的要求提至第一位,强调了资源的重要性,并在资源中补充了“基础设施”;明确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将管代“汇报运行情况……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改为“提出改进建议”。564.4.1理解与运用应对组织当前和将来的资源配置需求予以考虑,应结合管理评审对资源及其配置进行定期评审以确保做出了适当安排;EMS的成功建立、实施和保持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最高管理者在组织内部如何规定和分配职责和权限;应妥善规定EMS中的关键作用和职责,不应仅是环境管理部门具有职责,其他部门,如运行管理部门、人事部门等也不能例外;应指派专门的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可包括与相关方就与EMS有关的问题进行交涉;574.4.1补充审核要点管理者是否为EMS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如人力资源、专项技能、基础设施、技术、财力资源等?管理者代表是否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582)4.4.2修订内容4.4.2能力、培训和意识标题顺序变化,叙述上与9000一致;凸显能力要求,将相关人员都应经过相应的培训改为“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并保存相关的记录;”明确组织应确定与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把“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得到相应培训”改为“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应保存相关纪录;意识方面:明确应了解“他们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594.4.2理解与运用从事具有实际或潜在的重要环境因素或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应当具有承担相应工作的能力;能力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或)经验;应确定管理组织环境因素方面最重要活动所需的能力。对能力的要求一经确定,就应当确保有关人员能够达到这些要求;组织应当识别和评价对某活动的能力需求和实际个人能力之间的差距,并通过教育、培训、技能培养等方式予以弥补。604.4.2理解与运用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全体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人员;组织应当要求代表它工作的人员能够证实其具有必要的能力和(或)接受了适当的培训,保存相关的纪录;614.4.2理解与运用组织宜:确定组织内所有从事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人员(或岗位),最好列出清单,动态管理;分析这些岗位所需能力及与岗位人员间的差异,确定培训需求;制定年度、月度培训计划,在一般培训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岗位,围绕重要环境因素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EMS要求等进行针对性的人员意识及能力的培训、考评(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624.4.2理解与运用依据所识别的相关方可能的重要环境因素,合理确定“代表它从事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人员(或岗位)”的范围,通过合同、要求、培训等方式满足标准要求;确定“能力、意识”满足要求的标准及考评办法并予以实施,并以此评价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的有效性,监控培训效果;保存上述纪录;634.4.2补充审核要点如何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如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验等),是否保存相关纪录?是否确定与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提供培训或采取相关措施满足需求,并保存相关记录?是否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人员,都意识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及满足标准提出的其他意识要求?642)4.4.3修订内容4.4.3信息交流最后一段修改为“组织应决定是否就其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则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654.4.3理解与运用a)内部信息交流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对于解决问题、协调行动、跟踪实施计划、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应将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监测、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通报组织内部的有关人员;内部信息交流方式:会议纪要、公告板、内部通讯简报、意见箱、网站、电子邮件、会议和联合委员会等。程序中应规定内部交流的内容与方式;664.4.3理解与运用b)外部信息交流建立与外部相关方信息交流接收、形成文件和答复的程序,规定交流的对象、内容、交流方式。相关方:组织周边的单位和居民、非政府组织、顾客、合同方、供方、投资方、应急服务机构和执法者等;外部交流还包括在发生紧急状况或事故时与受其影响或对其关注的外部相关方进行信息交流;交流方式:如非正式的讨论、对外开放日、对焦点问题的沟通、和社区居民进行对话、参与社区活动、网站、电子邮件、新闻发布会、广告、通讯简报、年度报告(或其他定期的报告)、热线电话等。674.4.3补充审核要点是否已确定应对组织的哪些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是否将其决定形成文件?文件中是否规定了交流的方式?是否按规定实施?682)4.4.4修订内容4.4.4文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b)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的描述;c)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d)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e)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大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1)标题修改;2)补充a)b)d)e)条。694.4.4理解与运用文件的详尽程度,应足以描述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各部分协同运作的情况,可将环境文件纳入组织所实施的其他体系的文件,而不强求采取手册的形式;这些文件可包括:1)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2)重要环境因素信息;)3)程序;4)过程信息;5)组织机构图;6)内、外部标准;7)现场应急计划;8)记录。对于程序是否形成文件,应当从下列方面考虑:1)不形成文件可能产生的后果;2)用来证实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需要;3)保证活动一致性的需要;702)4.4.5修订内容4.4.5文件控制内容更改,与ISO9001-4.2.3要求协调一致;仅f)条“确保对规划(策划)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部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与ISO9001-4.2.3

f)略有区别;714.4.5理解与运用文件控制目的在于确保组织对文件的建立和保持能够充分适应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需要;但应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及其环境绩效上,而不是放在建立一个繁琐的文件控制系统。

722)4.4.6修订内容4.4.6运行控制将“所标识”改为“所确定”,表述更明确;将“运行标准”改为“运行准则”,内容更准确;注意C)条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并和供方及承包方就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734.4.6理解与运用运行控制目的:

a)管理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b)确保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c)实现目标和指标;d)避免或将环境风险减至最小。确定运行控制需求时,应考虑其全部运行,包括与管理职能有关的活动(如采购、营销、研发、设计和施工)、日常运作(如生产、维护、实验分析、产品贮存等),以及外部过程(如产品和服务的交付)。744.4.6理解与运用运行控制可采用多种形式,如程序、作业指导书、使用经培训的人员等,或综合使用上述方式。运行控制可能是组织环境管理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行控制一经建立,就应对这些控制的持续应用及其有效性进行监控,并在需要时策划和采取纠正措施。应考虑供方或承包方对其管理环境因素、实现目标和指标、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能力。建立所需的运行控制,如成文程序、合同或与供方的协议,并就其内容与供方或承包方进行必要的沟通。75

组织可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对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节能降耗、相关方、新建项目、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子程序,并注意:—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岗位的职责、要求必须明确;—明确运行控制的参数;—具体的操作规程及对操作工的要求;—相关的运行控制结果的纪录。

4.4.6理解与运用76

组织是否已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组织是如何根据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与供方及合同方就适用的程序和要求进行通报?4.4.6补充审核要点772)4.4.7修订内容4.4.7应急准备和响应明确了程序是用于确定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或事故,并规定相应措施(96版为做出响应);1996版要求“必要时,……对程序进行评审和修订”;2004版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784.4.7理解与应用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考虑内容:a)现场危险类型,如存在易燃液体等;b)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类型和规模的预测;c)处理紧急情况或事故的最适当方法;d)内、外部联络计划;e)把环境损害降到最低的措施;f)针对不同类型的紧急情况或事故的补救和响应措施;g)事故后考虑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需要;h)定期评审应急响应程序;i)对实施应急响应程序人员的培训;j)关键人员和救援机构(如消防、泄漏清理等部门)名单,包括详细联络信息;k)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l)周边设施(如工厂、道路、铁路等)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m)邻近单位相互支援的可能性。794.4.7补充审核要点组织是否建立程序,确定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或事故,并规定相应措施?是否规定了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定期评审?是否规定了在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对其进行修订?802)4.5.1修订内容4.5检查标题中删去纠正措施

4.5.1监视和测量明确要求组织建立的“程序中应规定将监测环境表现、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成文件。把合规性评价从“监视和测量”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的要素。

814.5.1理解与运用组织应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视和测量。监测包括信息的收集,测量可以是定量的或定性的。关键特性是指组织在决定如何管理重要环境因素、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改进环境绩效时需要考虑的那些特性;一个组织的运行可能包括多种特性,例如,在对废水排放进行监测和测量时,值得关注的特性可包括生化需氧量、温度和酸碱度;824.5.1理解与运用组织监视和测量程序中应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监测对象(环境表现、运行控制、目标指标等)、方法、频次、执行标准、记录内容、人员要求、处理结果等(结合法律法规要求);应在受控的状况下进行测量,其过程应当能支持结果的有效性;(包括设备、人员、方法等)应对监测结果定期总结分析,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832)4.5.2修订内容4.5.2合规性评价4.5.2.1

为了履行对合规性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4.5.2.2组织应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为此,组织可以把它和4.5.2.1中所要求的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分别进行评价。组织应保存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844.5.2理解与运用组织应当根据其规模、类型和复杂程度,规定适当的合规性评价方法和评价的频次(评价的频次的因素如以往的合规性情况、所涉及具体法律法规要求等);组织应能证实已对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情况进行了评价;可开展定期的独立评审或纳入其他评价活动;合规性评价可针对多项或单项法律法规要求。评价方法很多,如通过下述过程:

a)审核;b)文件和(或)记录评审;c)对设施的检查;d)面谈;e)对项目或工作的评审;f)常规抽样分析或试验结果,验证取样或试验;g)设施巡视和(或)直接观察。854.5.2补充审核要点是否按程序规定定期评价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依据是什么?是否保存评价纪录?是否按规定定期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是否保存评价纪录?862)4.5.3修订内容4.5.3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对1996版进行编辑性修改和技术性补充,与ISO9001相关内容协调一致;将“……对程序文件的任何更改,组织均应遵照实施并予以记录”改为“组织应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874.5.3理解与应用应优先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不符合是指未实现要求,包括管理体系方面(如未建立目标、未规定职责等)或环境表现方面(如未实现指标、背离运行准则等);发现不符合的渠道:日常检查、内审等;不符合一经确定,应调查确定其原因,采取纠正及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再度发生;发现潜在问题,以同类做法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措施的实施和有效性;建立程序,规定策划和执行的职责、权限和步骤。884.5.3补充审核要点是否明确对实际或潜在不符合采取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步骤?是否按规定实施?如何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更改?是否作出相关规定?892)4.5.4/4.5.5修订内容4.5.4记录标题变化、内容进行编辑性修改,与ISO9001-4.2.4内容协调一致;4.5.5内部审核标题变化、内容进行编辑性修改,与ISO9001-8.2.2内容协调一致;4.5.5理解与应用(略)904.5.4理解与应用环境记录可包括:

a)抱怨记录;b)培训记录;c)过程监测记录;d)检查、维护和校准记录;e)有关的供方与承包方记录;f)偶发事件报告;g)应急准备试验记录;h)审核结果;i)管理评审结果;j)和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决定;k)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要求记录;l)重要环境因素记录;m)环境会议记录;n)环境绩效信息;o)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