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1地理必修2知识结构_第1页
高1地理必修2知识结构_第2页
高1地理必修2知识结构_第3页
高1地理必修2知识结构_第4页
高1地理必修2知识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知识结构环境迁移数量

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空间形式影响因素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影响因素必修2各章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增长模式增长总趋势: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增长差异: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地区构成指标:“三率”增长模式图增长模式地区(发达、发展中)差异总趋势:过渡型——现代型(三低)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世界人口的变动主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结果自然增长率取决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对比关系。即:

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三率存在着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差异。明确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三者之间的关系人类诞生缓慢增长古代新技术革命20世纪中叶产业革命18世纪中叶快速增长近代快速增长现代

通过学习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过程,认识人口增长的阶段性特点.概括: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指标)及类型。通过图表分析,引导学生归纳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问题:比较各阶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关键图指导:明确横、纵坐标、不同颜色曲线所代表的含义;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人口发展模式

观察要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转变特点及时空分布①辨识“两线一面”的数量关系;②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的先后顺序,及对自然增长率的影响;③具体分析三种模式各自特点及转变特点。④简单分析人口增长速率变化的原因?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两类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解决措施?探讨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和解决措施。两图之间内在联系?1、“高高低”增长模式在图1中如何体现?“过渡型”增长模式?试画出“三低模式”的表达?2、两图都反映了人口增长的什么特征?3、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是?4、两图的逻辑关系是什么?三率高低的具体数值出生2%以上为高自然增长率2%以上为高;1%以下为低

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的是现代型和传统型,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可以把1%的数值指标作为二者的划分线;高于1%为过渡(传统)模式,低于1%为三低(现代)模式。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两类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解决措施?探讨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和解决措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当一个国家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者超过10%65岁65岁7%进步现象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活保障,医疗保健,孤独等老年人本身问题增多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的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概念及分类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中国人口迁移的阶段及其特点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源和矿产资源经济因素:生活条件、就业机会、经济收入政治因素:战争、政治迫害、政策社会文化因素:宗教、民族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灾害其他因素:家庭、婚姻、教育、年龄第二节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迁出地的影响

对迁入地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迁出地的影响

(1)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1)造成人才流失。有利:不利: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迁入地的影响

(1)合理的迁移可开发迁入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地区经济,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综合环境。

(2)为迁入地提供了劳动力,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有利:不利:(1)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同时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出现城市交通问题、住宅问题、社会问题。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政治因素政策尤其是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有重要影响。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引发迁移社会文化因素宗教种族1947年印巴分治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外出求学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人口迁移生态环境因素资源分布、开发利用而发生人口迁移灾难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恶化而迫使人口迁移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未成年人、老人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青年比儿童和老人更易迁移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概念与含义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影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为首要因素,淡水和土地是最重要的因素概念与含义保持合理容量的措施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的优劣、地域的开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消费水平地球上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概念区别影响因素

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环境承载力从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仅考虑人口“生存”问题;合理人口容量从人口发展的角度考虑;2.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对全球来说,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是人口数量的极限,而合理人口容量则体现了人口在发展中的变化,他强调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3.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人类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合理人口容量”。4.合理人口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

自然地理因素:太阳、空气、淡水、土地、生物、矿产等是首要因素。其中淡水和土地是最重要的因素。

环境、资源、人口的消费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图图1

1人口增长模式判断国家甲乙丙丁人口出生率(%)2.92.62.41.3人口死亡率(%)2.31.21.01.1人口增长率(%)0.61.41.60.2资料判断判断人口增长类型说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如果有总人口的变化,还可以说明人口的机械增长情况等会读三角坐标图

第二章知识结构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第二章知识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历史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行政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环境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本章知识逻辑关系: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城市的土地利用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的规模大小城市的等级体系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化对城市建筑结构的影响对城市空间布局影的响对城市建筑风格的影响城市地域结构功能分区影响因素发展变化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城市城市个体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群体不同城市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大小不同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层层嵌套城市数目与相互距离城市体系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图片所示区域能够反映城市的哪些功能?首钢北京方庄小区王府井大街城市的功能与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区含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中相对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城市功能区类型: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区、文化区等。城市功能区特点:构成城市的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如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行政区等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同一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从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形成了不同功能区。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有规律地结合,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也称地域结构)。北京的主要商业区有哪些?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商业区位置—主要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形态—主要呈点状或条带状。特点—交通便捷,客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为了降低成本和保护城市环境,工业企业被迫向城市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3、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点城市功能区占地面积区位特点功能区特点中心商务区小位于城市中心或次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经济活动频繁、交通便捷、通信发达,人口昼夜差别大商业区小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交通便捷,人流量大住宅区大地价适中,环境洁净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且背向分布工业区大,常常有多个工业区向市区外缘扩展和迁移,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专业化程度高,积聚性强,形成片状工业区,因减低成本和环境要求而远离城市中心2、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A区域商业付租能力最高、形成商业区;B区域住宅付租能力最高,形成住宅区;C区域工业付租能力最高,形成工业区。地租水平较低,位于中间地带,即有利于上下班,又方便购物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距市中心远近对工业影响最小,布局在外缘可以降低成本1、三条直线反映:商业用地的地租从市中心到边缘变化最大,住宅次之,工业最小。说明商业受距市中心远近影响最大,住宅次之,工业最小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①距市中心远近:离市中心越近,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越高。

②交通便捷程度:交通越便捷,土地价格或租金越高。

三、注重图表,提高能力等值线图经济因素:地租差别--离城市中心越远,地租越便宜。行政因素:合理引导,城市规划社会因素: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历史因素:早期功能的延续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原因(一般情况下)城市的规模越大,等级越高、服务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的规模越小,等级越低,服务功能越少,服务范围越小。城市等级城市作用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城市距离低小小多小高大大少大城市规模、等级与服务功能读图6“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回答25~26题25.①处的地租为A大于400元/平方米B300~400元/平方米C200~300元/平方米D小于200元/平方米26.①处形成商业区,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达B交通便利C水源充足D环境优美(2009年北京夏季会考真题)27.北京王府井大街、方庄小区、亦庄经济开发区分别属于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考查功能区的分类(2010年北京会考真题)图7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图7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11会考)24.“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A.地租水平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D.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23.该功能区属于A.商业区

B.住宅区C.工业区D.行政区(2011年北京会考真题)考查功能区的分类及特点目前,北京市已开始实行“农社对接”试点,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蔬菜进入社区销售,便于居民在家门口买到便宜、新鲜的蔬菜。据此完成31~32题。(12会考)32.试点“农社对接”的社区适宜选择在A.西单商业区 B.中关村科技园区C.望京居住区

D.永定河文化休闲区考查功能区的分类及特点(2012年北京会考真题)正在建设的合肥经济圈实施公交化发展策略,规划至2020年建成1小时通勤圈。图7读图7“合肥经济圈示意图”,完成23~26题。23.马鞍山市比合肥市A.城市级别高

B.城市规模大C.服务范围大

D.服务种类少考查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和城市等级划分(2012年北京会考真题)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城市化的阶段特征城市化的地域特征城市发展的规模特征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化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城市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主要环境问题环境、交通、就业、社会等问题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本质内容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二、三产业产业的建立和集聚城市化的三个阶段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差异特大城市与城市带发展第二节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人口分布土地利用

城市化的概念

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产业结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升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功能分化,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特点1:城市化进程加快特点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特点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特点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同国家类型所处阶段启动时间目前速度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达国家饱和期早缓高大相适应城市化伴随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发展期晚快低小不相适应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25%-30%以下,低缓慢城市扩展缓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中期阶段30%-70%,较高迅速城市地域快速向郊区扩展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出现郊区城市化后期阶段70%以上,高缓慢,甚至停滞城市地域向乡村及小城镇推进大城市中心区衰落,逆城市化等城市化的不同阶段比较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高中收入阶层追求低密度的独立住宅,汽车的广泛使用,交通网络设施的现代化等原因,促进郊区城市化加快。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工业革命导致大量人口向工矿城市集中,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住宅郊区化引发市区各类部门及工业向郊区迁移,大都市中心区衰落,人口减少,人口向更远的乡村和小城镇,出现大城市带。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一些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年轻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