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改革1_第1页
化学课程改革1_第2页
化学课程改革1_第3页
化学课程改革1_第4页
化学课程改革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世界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美国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英国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中国的中学化学过程改革与发展美国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在中学开设化学课程的国家之一,而且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中学化学教育体系.尤其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一直主导着世界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理解课程、学科、学生、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1.20世纪中叶以前的化学课程改革

18世纪后期,随着近代化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讲授化学课程。1825年美国在中学阶段开始设置化学课程。限于当时化学科学的发展水平,这一时期中学化学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物质的性质及制备。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掀起了进步主义教育改革运动,著名的代表人物杜威。经历了第一次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使中学化学课程既能适应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能适应学生直接进入社会生活的需要。勃拉克·康南特编著的《最新实用化学》教材就反映了这一思想这次改革的一个主要成就是把中学化学从为大学化学研究服务的“学院化学”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门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科学。2.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化学课程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美国和前苏联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1958年9月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国防教育法》的中心内容是要求联邦政府增加教育经费,大量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保证“国家安全”的需要。教育理念方面:要素主义教育思想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科南特和布鲁纳等人在美国掀起了重视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学科基本结构的课程改革运动。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化学界组织了两个化学教学研究会,一个是化学键方法教学研究会简称CBA。另一个是化学教材研究会CHEMStudy,进行了有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化学课程改革。编写的教材是《化学—一门实验科学》3.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中期的化学课程改革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动荡不安,70年代初又爆发了由石油危机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由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为此,美国教育围绕解决社会中的迫切问题,强调学生的个体性和主体性,进行了教育要人性化、人本化的改革。改革思想反映到课程上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加强课程的实用性、职业性以及与现实社会生活中问题的联系。美国化学教育界开发了“化学跨学科研究法,简称IAC课程,IAC化学把化学看成是一种社会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上,使化学成为跨学科的化学“回到基础”的教育改革。所谓“回到基础”就是指要恢复到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课程改革运动所倡导的重视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4.20世纪80年代后的化学课程改革

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由工业社会迅速向信息社会发展。面对国际间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激烈竞争,美国的教育改革更是一浪高过一浪。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蓝图1982年全美理科教师协会为改进理科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了STS教育的报告。983年,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调查报告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面向21世纪制定了“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1993年和1995年又分别颁布的“美国科学素养标准”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STS教育与化学课程改革1982年美国科学教师协会发表了“科学—技术—社会(STS):80年代的科学教育”的报告。该报告指出:80年代的科学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使学生能够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美国化学会在美国科学基金会、美国化学会公司联合会和石油研究基金的支持下,开发了高中化学教育中的STS课程——ChemCom(社会中的化学),并于1988年出版了教材。“2061计划”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化学课程改革

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制定的“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科学课程的改革奠定了基础。1993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了《科学素养基准》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国家研究理事会基于每个学生都应有机会成为有科学素养的人,发表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与传统课程相比,《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化学知识只是传统化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理论水平也降低了;这不是它们的不足之处,相反,这正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学教育面向所有学生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的改革方向。二、英国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英国素有重视科学教育的传统。早在17世纪,英国的科学教育之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就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英国在中学开始开设化学课程。经过近一百五十年的改革与发展,英国已形成了独具特色中学化学课程体系。1.20世纪中叶前的化学课程改革19世纪后半叶,英国的一些文法中学里开始设置化学课程,这时的化学课程内容只是一些零散的描述性化学知识,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大学的招生考试20世纪20年代以后,与理科教育运动结合在一起,英国又开展了普通理科运动。“普通理科从理科教育是普通教育的立场出发,十分重视科学的教养价值和实用价值,使理科教育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并主张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综合理科教学。虽然在20世纪前半叶英国开展的普通理科改革运动中,化学被综合到了普通理科中,但它只是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此时,在大部分英国文法中学里,学生学习的依旧是学术性的分科化学课程。2.纳菲尔德化学课程方案

20世纪60年代,受首先从美国开始的世界范围内的科学课程改革运动的影响,英国理科教师协会和理科女教师协会于1961年共同发表了革新文法中学理科教育的声明—《科学与教育》,并在纳菲尔德财团的资助下,开始编制以文法中学GCE的O—Level考试为对象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方案。1962年,编制出了纳菲尔德普通水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方案。如同美国这个时期开发的CBA化学课程一样理论部分:这一部分以“化学所使用的一些概念”为标题,学习时间为2—3年,每周3学时。实验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备有各种设备的实验室中进行实际操作的技能。这一部分的内容学习两年。实验室中的操作技能对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必须在研究物质的属性中积累一定的经验和实际材料,学会观察并作出结论和综合。3.20世纪70年代的综合理科计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能源、以及周围生活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对人类生存与环境、科学技术与社会等问题需要加以综合研究的必要性的认识迅速提高。这样,20世纪60年代初的科技精英教育理念受到了质疑。1971年,英国理科教育协会发表了《科学与普通教育》的文章,建议“理科课程应根据学生对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兴趣与能力来妥善有效地设置,而不要以将来专门化的要求为依据。4.STS教育中的化学课程改革在20世纪70年代的综合理科课程改革中,英国就非常重视科学、社会、人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随着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STS教育运动的高涨,1984年英国科学教育协会(AssociationforScienceEducation)提出SATIS(ScienceandTechnologyinSociety,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课程改革计划。SATIS课程有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又有十个各自独立的专题,整个课程共有100个专题,涉及到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等社会中几乎所有的科学和技术领域。在这100个专题中,与化学有关的专题有39个,占近40%,它们分布在每一个单元中。每个问题基本都是先给出一些背景知识或信息,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或实地调查活动,最后学生提出自己对于问题解决的见解。

5.索尔特化学课程改革索尔特化学课程是在索尔特工业化学研究所和英国皇家化学会的支持下,由全国大学和中学教师共同设计的面向GCSE和A—level考试的新化学课程。它分索尔特化学课程方案(SalterChemistryProject)和高级索尔特化学课程方案(SalterA—LevelChemistryProject)两种水平。索尔特化学课程改革索尔特化学课程方案是1988年开始实施的面向GCSE考试的课程,它是一种开放性的课程,根据化学科学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中应用范围的扩大随时可增加内容。该课程的出发点是基于要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而不是在课程结束时需要知道什么。索尔特高级化学课程方案是1990年开发的面向A—level考试的课程,该课程强调化学知识的生动性和兴趣,展现了化学的用途、化学家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当代化学发展的前沿问题,6.国家科学课程中的化学课程改革1989年英国在公立中小学开始实施统一的国家课程。在国家课程中,义务教育被分为4个阶段:5—7岁为第一阶段,7—11岁为第二阶段,11—14岁为第三阶段,14—16岁为第四阶段在义务教育第三阶段,物质及其性质领域是单一的综合课程;第四阶段,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并存。在分科课程中化学知识在范围和理论水平方面要比综合课程中宽和深得多。我国的中学化学过程改革与发展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的发展历经了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三个历史时期。在这三个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教育结构以及化学科学等的发展不同,我国的中学化学课程从设置到课程内容发生了一系列的的变化。清朝末年的化学课程

“西学”——一是“西文”,二是“西艺”清朝的洋务派在上海创设了江南制造局,学习“西艺”,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徐寿等人将欧洲近代化学系统的引进了中国北京同文馆、一些书院、学堂中进行;《化学鉴原》、《格物汇编》、《中学校初年级理化教科书》1902年清政府颁布“壬寅学制”后,中国出现了中学堂和高等学堂,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现代中学的雏形。在中学堂和高等学堂中,化学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艺科”课程。民国时期的化学课程改革

民国时期,由于颁布了国家课程标准,我国的化学课程从设置和内容上基本上实现了全国统一化。具体的课程内容主要是描述性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突出的特点是:内容广泛、理论水平高,并且包含有大量的化学工业生产知识,重视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以及化学在军事技术和国防中的应用。新中国成立后的化学课程改革

1949年到1957年的化学课程改革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前苏联的中学化学课程来取代旧中国的化学课程。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中学化学课程还没有制定出新的课程标准,所以仍沿用过去化学课程进行教学,这与新社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很不适应。

195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中学化学精简纲要,删除了一些初高中重复的和不必要的内容。1952年秋,全国开始推广使用由当时的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翻译的前苏联的中学化学教材。1952年底教育部发布了以前苏联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为蓝本制定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1953年秋,全国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1952年年底颁布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编译的第二套前苏联的中学化学教材。195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编译第三套前苏联的中学化学教材,同年6月,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1958年至1959年的化学课程变化——以生产为中心1960年到1966年的化学课程改革

——设计自己的化学课程,中央决定由国家重新编写统一的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编译的前苏联第三套教材的基础上,改编出了十二年制化学课本,重视“双基”。1966年至1976年的化学课程我国历史上不正常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比1958年编写的教材更强调生产知识,这样化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水平严重下降。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化学课程改革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总结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化学教材的编写经验和参考国外20世纪60和70年代化学教材的基础上,开始编写教学大纲和全日制十年制中学化学课本。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与1963年的大纲相比,这个大纲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反映了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知识爆炸”时代对人的能力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我国化学课程的改革

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教育委员会分别于1990年和1992年对1986年颁布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及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1993年,面向21世纪,针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的实际情况,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新世纪我国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特色:化学课程标准全面阐述了这次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阐述初中化学课程的目标。化学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